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阅读:2021
标签:
德育论文
会读书,更要会做人——浅析当前社会读书观(教师中心稿)
姓名: 黄朝亮 电子邮箱: h5187@msn.com 学校: 温州瓯海茶山中学
关键词:读书 做人 辨析
摘要:当前社会,不少家长、学生认为,只要将书读好,考试考好,其他都不要紧。这种观念导致了学生重智轻德,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们不得不重回到古老的话题,读好书是不是等于做好人了?首先要明确,读书不等于做人,相反,做人往往比读书更为重要。其次,读书与做人是辩证统一的,可以让学生“品学兼优”,达到读书、做人互为促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现代教育有四大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合理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再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侧重思想品质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德育工作者们为之奋斗最终的目标,我们相信“品学兼优”古已有之,今后必将更多。
正文:
当前社会上,不少家长、学生认为,只要将书读好,考试考好,其他都不要紧。家长们在一起聊天,说的都是某生读书好,某生考试好,很少听说某生品质好。家长们渴望其子女读书好、分数高,上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赚钱出人头地,而对其子女的性格品质、道德修养关注很少或没有。我做过调查,对“你宁愿你子女分数高和宁愿子女品质好”两项超过50%家长舍品质而取分数,实际上偏远地区学校更差。社会不良风气和学校教育的失误误导我们学生,形成以下诸多不良现象:
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组集体漠不关心。成就需求低,没有远大的理想或目标,容易满足,只求得过且过,平安无事。攻击性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不合,即互相倾轧、谩骂甚至大打出手。认知需求缺乏,考试只求及格就好,学习只要课本学好就好,没有独立、创新的精神,人云亦云。勤劳节俭表现差,穿的用的要求是名牌、新潮、互相攀比,全然不顾家中经济状况;值日和大扫除是一件苦差,能逃则逃,能混就混,课堂、书包乱得一团糟。责任感差,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严于律人,宽于律人……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力开发,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或只注重了某些较高精神境界的教育,却忽视了做人基本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因此形成了一个当前普遍的读书与做人的矛盾,会读书,不会做人,高分低能,真正既会读书又会做人的学生少之又少。
以上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这样的素质,能够担当起跨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吗?很难想象,一个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没有创新知识的人会爱人民、爱祖国以至报效祖国。
因此,我们不得不重回到古老的话题,读好书是不是等于做好人了?读书与做人可不可以辩证的统一?怎样才能教育我们学生既能读好书,又能做好人?
首先要明确,读书不等于做人,相反,做人往往比读书更为重要。
人是群居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会“做人”,而动物不会。人要会生活,能办事;会交际,能与人相处;会思考,能让自己符合他人社会国家利益。读书不但是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更是学会做人的道理。生活中的事实亦证明:会读书不等于会做人。
某日在公交上,听到两位阿伯正在“教训”一名学生说:“亏你读了这么多书,连让位都不会,你的书真是白读了!”这个“嘴硬”的学生反驳说:“难道说书读得不多,就不必让位了吗?为什么我需要让位,别人就不需要!”阿伯发怒了:“那你读书是读来做什么用的!” 这名学生嘟哝着:“我的书哪有白读,每科都考A呢!”
这个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小风波,表面看来只是一个为了让不让位而发生的小摩擦,实际上则显露了我们这个社会对“读书”跟“做人”之间的关系出现的认识落差。当前我们社会,开始有人认为,读书纯粹是读书,读书跟做人的道理,并没有直接联系。或许这例子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的下面的例子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今年1月,日本大分县山香町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事件,有“中国留学生之父”之称的日本老人吉野惨遭杀害,令所有认识这位老人的中国留学生感到痛心。被捕的一名来自福建的19岁留学生被警方拘捕,他对其犯罪行为供认不讳。这件事震惊了当地的中国留学生!有人说:“想不到被我们称为‘留学生之父’的吉野老人,竟然惨死在被他当作亲生儿子的中国留学生手里,出现这样的事,让我们中国人的脸往那儿搁,怎么面对吉野老人的家属,面对其他帮助过我们的日本人……”
作为留学生不可不谓会读书,可以说他是人才,但是他杀害了曾多次帮助他的吉野老人,我们能说他会做人吗?应该说他根本不是人,毫无人性的畜牲,一个再会读书的人,如果不懂得做人的最基本常识,那我们只能将他归于非人一类。不难看出,读书不等于会做人, 相反,做人往往比读书更为重要,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做到智育与德育并重。
其次,读书与做人是辩证统一的,可以让学生“品学兼优”,达到读书、做人互为促进。
要达到读书与做人辩证统一,就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强化做人教育,制定相应的做人教育的内容和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转变社会观念,建立普遍的“读书做人”受教育观;让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性,树立远大的理想。
受教育者要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要以“为人之道”为读书的追求之一,要以“读书先做人”的思想时时警策自己。这样读书,自然不会偏失方向,而好读好的书又能反过来影响一个人。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味着读书能丰富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这里头的“读书”不是现今莘莘学子以为的只要猛啃学校的教科书,能应付考试以取得一纸文凭就罢;而是指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融入日常作息中,让书本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确切一点来说,书呆子只能指那些“读死书、死读书”的人,不能好好选择及消化自己眼睛检阅过的文字,只是囫囵吞枣地将书本内容倒进脑袋里,却不启动思维系统进行过滤提炼,那些硬体文字是不可能自动化为柔软的知识养分的。会多读书的人必定比别人多一层“幸福”,能够用心领略文字的美是一种至上的精神享受,非一般物质所能取代。因此,阅读,阅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知识和气质,爱看书的学生也较勤于思考不容易受外界诱惑,比较不会学坏。
展开全文阅读
相反,如果“读书”只能沦落为“长大能找到赚大钱的工作”的狭隘定义,社会里充斥着一群群不知“礼义”为何物的“赚钱机器”,动辄对同学、老师恶言相向或甚而抡拳头,那么教育的意义也就失却。
所以,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合理处理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在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侧重思想品质教育。优秀的教育者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通过文化知识明白做人道理,又在不断懂得做人的基础上更加如饥似渴的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现代教育有四大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提高整个国民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这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故我认为,学会读书,学会做人应该是我国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核心。
人,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德育工作者们为之奋斗最终的目标,我们相信“品学兼优”古已有之,今后必将更多。
2002 9 15
参考书目:
《素质教育论》任顺元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游学铭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教书育人之道》朱新民、赵立东编,漓江出版社,1998年第1版。
《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江明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标签:
德育论文
会读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用心[新教师札记]
下一篇:
谈骨气(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