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546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的一个公式(网友来稿)
汪官金
关键词:审题、想说什么、换说的技巧、虚化、句子的虚化、段落的虚化、全篇的虚化、日常生活的语言追求、思想建设与文章写作、文章的妙处、呕心沥血、借鉴与创新。
今天谈作文问题。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我只能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今天我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虚化的技巧。
我给学生谈到作文写得不够空灵活泼的问题,既要解决他们的思想建设不够的问题,还要解决技巧的问题。我的说法比较通俗,我就说不妨设想,“我要表达这个意思,让我来换个说法”。
首先,我是说到庄子,庄子的文章满篇都是一些空灵活泼的东西。比如,他要说他不想做官,他说的是他愿意像一只在泥地上自由自在地爬着的小乌龟,如果换了我们,恐怕一时是想不出这么巧妙的说法的。庄子是最善于寓言说理的了。这个内容来自《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千岁矣。王中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于是,我引出一个公式:“想说A,换说B,来达到暗中说A的目的。”
这个作文的公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这个意思,让我来换个说法”这句话代入字母,也就是“想说A,换说B,来达到暗中说A的目的。”举例来说,庄子想说他“不想做官”,这是A,他换说了他愿意做“在泥地上自由自在地爬的小乌龟”,这就是B,在这个过程中,他暗中说了A。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讲高一册第四单元的时候,就分析过它的一点奥妙。《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三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奥妙,那就是善于劝说。
《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目的是让秦国不要攻打郑国,可是,烛之武说,从灭亡郑国来说,秦国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有害处,怎么能够让一个远方的国家做自己的边境呢?更何况中间还夹了别的国家。从使郑国保全的角度来说,秦国可以得到外交上的绿色通道,行李之往来可以得到郑国供其乏困。再说,晋国是一个没有信用的国家,当初得了秦国的好处,可是,晋文公一渡过黄河就对秦国虎视眈眈地防备,根本就不记得什么恩情。这是在挑拔秦晋之间的关系,可以让秦君如梦初醒。再从长远利益来看,晋国占领了郑国之后,疆土将会扩大,那么,秦国的土地将会相对缩小,在以后的一对一的对抗中,秦国当然难免会吃亏的,而且,晋国占领了郑国之后,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向秦国扩张,那时候,恐怕秦国将会在一块摇摇晃晃的石头上难以立足了。经过这样的利害关系的陈述,秦王当时就决定了退兵。由此可见,烛之武的劝说功夫的确了不起。烛之武善于分析利害关系,他说的是B,可是,他的说话目的是为了说A,那就是说你秦国不要打郑国。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的目的是齐王应该避免蒙蔽,广开言路,这是想说的A。可是他换说的B是别的内容,他用了设喻方法,说的是一个自己在妻妾面前受蒙蔽的故事。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触龙劝说的目的是赵太后应该同意把太子作为人质,以国家利益为重,保全赵国。这是他想说的A。可是他换说的内容却是别的,他说的是对儿女的疼爱问题,引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那就是应该为儿女作长远的考虑,让儿女自己去建功立业,让他们自立于天地间,而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溺爱,因为人是在磨炼中成长的。他用的方法是迂回曲折的指评,而且言在此而意在彼。
所有这些,都是换说的技巧之运用。
这其中就有个技巧的问题。这个技巧我叫它为“虚化”的技巧。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这篇文章让我们有机会讲到这个问题。文章的意思很容易直说出来,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可是,它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人的言语交际不能只是推出说话人的结论,更应该展示说话人的思维过程。庄子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因为乌龟不愿意因为尸骨的高贵而死去,所以它选择了自由的生存,我们人当然比乌龟更喜爱自由,所以,我们不会因为做官能够使自己高贵而放弃自由,既然我不愿意放弃自由,那么,我当然就不愿意做官了,因为做官是很累人的,所以,庄子只说了一句他喜欢像小乌龟一样在泥地爬。他的意思就是说他不想做官了。
庄子的这一番话是有意把自己的意思了虚化了,他说的实际的内容是小乌龟的选择。也就是说,庄子的这一番话是虚实结合的很好的例子。按照虚实相生的艺术规律而论,想说的A,本来应该是实的,但是,它只是一个结论性的东西,人们是无法真正理解的,比如,庄子说他不想做官,可是,人家偏要执着地请他,你不想到人家家里去吃饭,人家偏要拖住你不放,所以,必须把它虚化,虚化了,反而更加具有说服力。虚化的技巧就是换说实实在在的B。作为实在的B,在艺术表现里是相对于虚的那个“实”了,这一换,那个想说的A倒成了“虚”的了。
“虚化”的几个要点:
1、关于想说A
这个问题包括学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和读人家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是A这两个方面。
我让学生说说王之涣的《登觀鹊楼》一诗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学生都傻了眼,这不就是一首写景诗吗?是的,作者还是有话要说的,作者想说的是人应该有豪情和抱负,是想说一条生活的哲理,更远更美的景象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才能看得到。可是作者换说的却是一次登楼的经历。关于这首诗,我曾经给学生命题做了一次作文。当时,有很多学生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文章到底应该写一点什么。
我又问学生《寻隐者不遇》一诗的作者想说什么,学生又思考半天,只有少数同学说到了作者是想说自己对朋友的敬慕,可是事实上,作者还可能想说的是我们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有明知道真理就在眼前却不能够发现或者找到的困惑。
这样一些换说的事实,如果让我们延伸开去,将会发现一些非常简单的事实,比如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无非想说她想老公,而浩如烟海的爱情诗又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作者都在说两个字“我爱”。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搞清楚人家文章的换说的技巧。
展开全文阅读
在作文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就是不会反过来想一下,“我写文章时,我自己想说什么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比如,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的母亲》,结果,学生写出来的却是一些家长里短,有谁想过自己想说的是我的母亲是最爱我的人,或者说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或者说我的母亲是一个有些愚蠢的人,或者------,还有无数个或者,有谁能够举得尽?有了这些内容的确定,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就是有血有肉的,是有情趣的,具体的,活生生的,而且是空灵活泼的,能够表现一定的思想和感情的。于是,我让学生做了一个作文的审题练习,题目如下:
题目: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以我就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生于世界上,存于天地间,我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我一直在努力,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与风采,那么,我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而看轻自己。
这道题目的审题工作其实就是搞清楚作者要我们做学生的说什么,也就是,自己要搞清楚自己想说些什么。关于自我形象的设计与展示的问题不知多少书本都说过,学生也看过,可是,在做这个审题练习的时候,学生就是一时搞不清楚自己要说什么。如果搞清楚了这篇文章是要写自我形象的设计与展示的话题,那么不是好办得多吗?有谁最善于设计自我形象,又有谁最善于展示自我形象,自我形象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自我形象展示的故事,以及许许多多的相关问题和故事都会涌上心头。有一个学生当场就说了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次外出旅行的时候,坐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小孩问一个当兵的叔叔,问他会不会打枪,问他有没有枪,那位叔叔都说得很肯定,可是,他是一个炊事员,除了入伍时的三个月短训,根本就没有摸过枪,他纯粹为了让小孩开心,当然这只有他自己知道。后来,上来了两个持抢劫的歹徒,全车的人都在惶恐之中,是他,那个当兵的叔叔站了起来,他说,“他那个枪是假的”,然后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与歹徒搏斗,其他人这才醒悟过来,一齐用力制服了歹徒。我听完了这个故事,当时就鼓掌了,这个故事很好地表达了只要活出自己的个性就能展示自己的形象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很好地完成了作文题目的要求。而这个故事的写作,其实就是对写作要求要说和学生自己想说的话的换说。再比如,俞璐同学的《夹克和羊毛衫》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索,她认为活出个性并不一定要超出常规,而应该尽可能地大众化。她的文章是这样写的:
百货商场的四楼服装专营区内,有着各式各样的高档而又时尚的服装,其中,在最显赫的位置上摆放着一件夹克和一件羊毛衫。左边的夹克标价5998元,黑色,够气派威风,右边的那件羊毛衫标价4998元,白色,一看便觉暖和舒适,不用想,这儿便是商场的高价区。虽然也常有买者来参观,但问津的却少之又少,反倒是那些物美价廉的服饰很是畅销。
一日,闲得无聊,夹克和羊毛衫打开了话匣子。夹克说:“喂,你是从哪来的?”羊毛衫撇撇嘴,对夹克不屑一顾:“我从美国来,怎么着?”“噢,原来也是一件洋货,告诉你,我是从日本东京来的。”“真的?”“为什么没人买我们呢?我们的质地哪里比不上那些廉价货?”他们用眼睛瞟了瞟对面那些非常畅销的适合大众消费的国产货,不住地感叹:“这真叫人懊恼!”说完,黑夹克皱了皱眉头,高贵地“哼”了一声。
过了一会,夹克和羊毛衫不语了,依然是高贵地立在那里,骄傲地等等着买主。
十日以后,夹克被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买走了,老头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财大气粗。不久,羊毛衫也被买走了,买主是一个阔小姐,看起来挑剔得很。
数日后,夹克和羊毛衫又相遇了,是在垃圾场,它们不约而同地问及被丢弃的原因,夹克垂头丧气地说:“那老头抽烟时不小心在我身上烫了一个洞,”羊毛衫则在一旁哭泣,最后只是小声地说了句,那小姐穿着我参加舞会,就沾上了一点XO。“
夹克和羊毛衫又不语了,以后只有过着终日与苍蝇和垃圾为伴的日子。
再如一个例子:
请读下面的一首歌词和相关材料,然后作文。
谢谢(歌词)
谢谢是一盆火,融化了结冰的心。
谢谢是一杯酒,温馨了陌生的人。
谢谢是一阵春风,吹绿了爱的季节。
谢谢是一道阳光,照亮了梦的彩云。
谢谢天,谢谢地,谢谢大千世界。
谢谢他,谢谢你,谢谢父老乡亲。
一声声谢谢,人间充满爱。
一声声谢谢,天涯若比邻。
人海茫茫,千山万水,一声声谢谢暖人心。
每当吟诵起这首歌词,我们头脑里便会由此引发许多联想和感受,生发出种种认识和感想。请你结合自己和身边的生活,选取一个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以上,诗歌除外。
这道题目的审题工作当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说什么“谢谢”的故事或者人,从审题的角度来说,搞清楚什么是命题人要学生说的A或者学生自己想说的A到底是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既然一声谢谢是那么美好,那么,“谢谢”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它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与温情,是人对人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所以,无论是命题人要学生说的A或者学生自己想说的A都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心,说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与温情,说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这样一来,话题就变了,不是单纯地说有关“谢谢”的人和事了。我一讲完,就有一个学生想起我们在课堂上曾经说的一个故事,那是屠格涅夫的一篇小散文,说的是自己在大街上走着,遇上了一个乞丐,他伸出手来,想讨一点什么,而作者没有带钱,情急之下,就与那个乞丐握了一次手,那个乞丐说了一声“谢谢”。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是的,我们的作文之中就是要有这样的好笔墨,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打开了。于是,赵静同学当场就写出了《一张破棉被的故事》,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与温情,文章是这样写的:
曾经有一位四十来岁的农民,妻离子散,伤心绝望,想放弃生活,他每天都睡在同一条马路的同一块地方。天气慢慢地转凉了,他依然是逛完了白天又到老地方睡夜晚,他静静地睡着了,梦想着自己如果有一条棉被那该多好啊!不知不觉地,他觉得身上好像变得暖和了起来,他用剩下的一点力气睁开了眼睛,原来是一位老太太在帮他盖着棉被,哇,真的好暖啊!
可是,他始终没有力气说出”谢谢“这两个字,只是用那两只微微睁着的眼仔细地看了看那位老太太,他想记住她。
几年之后,这个农民转眼成了一个比较有钱的富翁了,他告诉人们都是因为那张破棉被,否则,他不会感到人间还有温暖,人间还有真情,别人一个老太太都活得那么自在,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活呢?那里他想他一定要报答那个老太太。
不久,这位农民找到了老太太,而老太太更加苍老了,头发已经花白,彻底地无依靠,于是,他决定养这位老太太,以报答当年之恩,因为他的苦心恳求,老太太答应以他为儿子,晚年享享他的福,农民也非常高兴。
一张破棉被,虽然没什么大用,与其扔掉,何不赠与他人,赠给那些需要棉被的人,别人开心,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的学生构思作文的时候,我在唠叨着,希望他们有更多的创造力,我说:“三年来,我们老师每天都在擦拭着天空的乌云,努力地寻找着那一颗颗耀眼的明星。为了那富有创造力的灵魂的出现,我们真是真是历尽艰辛。”
2、关于换说B
这个问题主要谈技巧,尤其是构思。在高一差班教课时,首先我就被纪律问题堵住了去路,于是,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不读书,我能做什么”,用这来做话题作文,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几乎是无法下手,他们要做恐怕只能做出几个问答题来,于是,我先和他们一起讨论,第一个学生说,我不读书,我可以去做理发店,我当时就被难住了。这叫什么作文?我真是有过!这不是给自己为难吗?我当时就脑子发烧,三分钟后,我的答案出现了,“不读书,我能做什么”,答案无非两个,或者我什么也做不了,或者我照样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按照后一个回答思考,我想到了杨朔的《荔枝蜜》,多少普通的劳动者,他们不是在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杨朔的《荔枝蜜》那样去构思自己的作文呢?作文的主题也积极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故事不是就在我们身边吗?就写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些内容不就是换说的B吗?学生们在我的启发之下,思路活跃了,差班也是一样的,才写了30分钟,我收到了这样几篇文章,一个学生说的是古代一个富家子弟,游手好闲,请父亲花钱买了一个官当,结果因为自己不会处理公务,而是闹了事出来,险些丢了性命。一个学生说的是一次电视现场采访的实况,内容是一个姑娘躺在医院里,痛苦地诉说自己的经历,因为交错朋友不爱读书,养成了从家里拿钱的习惯,后来又染上毒瘾,最后痛苦得自杀的故事。还有一个同学谈一次答记者问的具体内容,是一位外国总统的儿子博士后的回答,这篇文章则写得更好,用了许多精彩的比喻,那位博士后回答说自己没有知识而请人为自己处理国家大事,自己就好比是瘫子被人推在轮椅上,躺在床上,虽然生活富有,可是不会开心,或者是聋子,或者是瞎子一样。还有一位同学说的是一次有一个初中班的学生到船上进行社会实践,一个孩子问船傅做一个导航员要多少知识,船傅说至少要高贵毕业,后来,一直问到做起码的一些事也是大都要大专毕业,那个孩子说,我明白了,“不读书,我什么也做不了。”我们看这几个学生的简单作文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换说的不同的B,表达了比较相同的问题。这就告诉我们,换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方法千变万化,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表达那个大家都想说的A,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为换说技巧的确立,这就给我们的作文提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就是对创造力的更高要求。作文换说方法的选择,必定带来作文水平的革命性的飞跃。可以说,换说B是需要呕心沥血的,它不容易,但有路可走,决不是像外行的人所说的那句笼统的话,什么“作文水平的提高,完全靠多读多写多思考”,试问,读什么,写什么,思考什么?
展开余文
因为我的学生明白了想要说什么A,明白了需要换说B,所以,他们不再认为作文是那么神秘,那么不可攀登了。其实,再看看近几年来的优秀高考作文答卷,都符合了虚化这个规律,比如《赤免之死》,作者想说的不就是人生在世应该诚信吗?可是作者换说的却是一匹赤免马对关羽的忠诚,这个换说是精彩的,妙在它的言外之意,说畜牲尚且懂得诚信,更何况人呢,难道我们人这样的高等动物连牲畜都不如吗?这是何等的构思!这种换说,不是绞尽脑汁是什么?至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天才只不过是灵感的代名词而已。再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为我们探讨了不讲诚信的人的表现、危害和找回诚信的方法等问题,如果用议论文来写,则定会有些死板,可是,谁会想到那位作者却用了一个就诊报告的形式来写呢,这一换说,是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坛所没有的,是革命的,是破天荒的,这是为了表达那个想说的A而换说B所带来的文章表达方式的革命,这才是真正创造力的展示,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结出的果。
那么明年,我们的学生,是谁来为我们的作文创造出更为精彩的构思,写出更为引人的佳作呢,我想应该是那些真正学会了换说的人,是那些真正爱动脑子的人,那些不怕呕心沥血的人。
3、关于暗中说A
这个问题包括文章的语言、构思、表达等方面,还涉及到作者的个人阅历、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水平、情感指数、世观念以及人生观等等方面的问题。
毕竟要真正完成暗中说A的任务是不容易的。为了说明这个复杂的问题,我想还是以学生习作来举例说说比较好。
作文题目:请根据下面的一首诗的内容,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约800字的话题作文,诗歌除外。
《沙》,作者苗得雨:世界上最不被重视的东西似乎只有沙了,然而最珍贵的东西――金,就在它里面。
《为沙平反》
曾翼
世人皆谓:“举世最贱者,唯沙耳。”诚然,沙,不可食,不可衣,不得为能源。视之,所在皆是,却百无一用。
然,君识之乎?“美人首饰五侯印,尽是沙中浪底寻。”沙所以贵者,为金为用。一粒沙能干什么,然聚而合之,熔而铸之,沙即可贵也。
是也,沙若抱成一团,任尔东西南北风,其奈之何?
人亦云,百姓如沙也。平凡而没有特殊之能,所谓无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初闻之,甚觉有理,但细辨之,其实不然。如果以百姓一人一已之力,是难为惊天动地之伟业,若百姓如沙之抱成一团,用心为一,号令齐而行动目标同,则可无坚不摧。
长城,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不是出自千万平民百姓之手吗?古文明中的又一粒明珠,竟是出自无数奴隶的智慧和汗水。百姓如沙,沙之用却于此可见一斑矣。
固然,金是可贵的,但即使是一粒沙,我们也可以换个视角来看,沙内有明珠。
庄子,不过是战国时代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家徒四壁而缶无隔夜之粮,与之对抗的却是王侯将相的金戈铁马,可他却与他们周旋了几十年并以无力的双肩独自负起了那遗世独立的人类文明。
李香君,不过是秦淮河上无数花街柳巷里的烟花女子中的一员,可我堂堂中华民族“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却是通过她这样一个“血染桃衣”的商女来体现的。
冯婉贞,也不过是清朝末年无数小家碧玉中的一位,可面对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挺身而出的不是自诩为天朝大国的大清王朝的百万雄兵,而是这个振臂一呼的小女子和那些与之一同不顾生死的升斗小民,而那个咸丰皇帝呢,却在圆明园的火光中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鲁迅,这个中国黑暗社会的逆子二臣,痛心于民众之麻木不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手中之笔与国民的劣根性搏斗,竟然为我们的民族揭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中华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耀眼的丰碑,无不是建筑在无数百无一用的沙粒之的。
世人皆以沙为贵,吾独谓沙之无价。因为我从沙中看到了我们民族的灵魂。
这篇作文在审题上就有难度,学生大多不知道要写什么,曾翼同学却写出了沙这种不被人看重的东西所包含的内存精神。
下面,我们来看这位同学是如何写出沙的精神的。
曾翼的构思是巧妙的,他把沙比喻为一个又一个的普通的中国人,把他们的昂扬的民族精神比作金子,这就使文章具备了诗一样的美感,耐人寻味。
同样一首歌曲,为什么有的人就唱得好听,有的人唱就没有了味道呢?问题在于声音的处理。因为内容没有变化,曲调也没有变化。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声音呢,是歌唱者的声音条件和发声技巧。作文也是这个道理,同样一篇文章,内容和写法都可以相同,可是,使用的语言不同,文章的味道就大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的作文特别要提高语言水平。
曾翼的语言是典雅而且生动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作者的个人阅历、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水平、情感指数、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文章中洋溢着的昂扬的民族气节当然是发自一颗正直善良的美好心灵,这颗心灵所包含的对于历史,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认识,一定是经过自己多年来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长期思索而逐渐形成的,它有民族文化中积极进步的乳汁的无形的滋养,有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继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勤奋学习和执着追求,借鉴吸收前人的文化成果对我们的创新是如此地有意义,另外,我们也不能不为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而深深地感动。
总之,暗中说A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作者多方面的素养作后盾,但这正好反映了作文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为了把换说工作做好,下面,我还要特别谈一下虚化的几个层次。
虚化包括逐句、逐段乃至全篇虚化三个层次。
先看逐句虚化的问题。我给学生准备了一段让大家都来说的意思,让它成为大家想说的A,大约如下:“有人说,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童年。因为幼时的我们以为世上的事情不会有什么变化。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没有经受过困难和挫折,是一段自然而然的时光。我们在童年时光,有父母亲人的照顾和保护,不曾有过危险。所以,我们每天都自由快乐不愁吃不愁穿,只知道玩,真是幸福极了。在这一段好时光里,我们以为未来的人生道路与我们的童年梦想一样,甚至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坏人,什么样的人是好人,我们看到谁都亲切,那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可是我们却生活在幸福之中。”让大家自己试着写一写,按照虚化的要求,力争把文段写得更美一些。
我把学生做的答案与大家一起分析了一下,然后,我给学生找了一段优秀的例文,是写《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做出的答卷。文段如下:“有人说,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童年。因为幼时的我们以为花会常开不谢,月会永圆无缺。我们的童年不会有荆棘,不会有坎坷,光滑完美,正如一个圆。它的轨道早已被无数双大手设定好、擦拭好。我们只要扭着幼小的身躯,张着无牙的小嘴,就可以在幸福的转盘上嬉闹大笑。在这个轨道里,我们可以采摘天上的星星去点缀我们未知的旅途,可以把大灰狼请进自己的梦境与它们一同游戏。幼时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我们嘴里喊叫着的是幸福,手里摆弄着的是幸福。”这段文章就基本上是逐句虚化了的。看过这一段,也许逐句虚化的技巧就会明白了。要解决逐句虚化的问题,我们要加强高考试卷的语言修饰题的训练。当时我就让学生做了一道小题目,用比较有文采的句子表达自己十多年来对老师的感情。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教师节寄语:老师,您不仅是四月的风,腊月的雪,超凡脱俗,您更是一路上照耀我的烛光,你们依然在风中闪烁,虽然有的已经渐渐暗弱了,有的已经熄灭,但是,十年来,即使那些已经熄灭的烛光也还在我的心里,而且必将照耀我以后的漫长的人生之路。”这个句子把烛光的比喻进行了扩展,是文章中的好的语言。
句子虚化的能力不仅应该在文章中具备,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去努力追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不能不关注一个新生事物,那就是网络聊天的语言魅力。这是一个需要灵性的天地,好的语言是成功聊天的重要前提。这里特别需要说话的虚化能力,尤其是句子的虚化能力。有许多的话是不好直说的,有许多的问题是不好直问的,这都需要我们在网络聊天时换个说法。我手头有一次别人网络聊天的实录,兹录如下:
A是一个男人,B是一个女人。
A.咚咚,咚咚---
B.哪位?请进~~~~~~~~~~~~~~~
A.真是知音。看字能知道有人来了。不怕坏人吗?
B.我认真看了几眼.想想应该不是吧?
A.那就请赐座啦。(稍等了一下)是不是客人太多?
B.有点.我正在招呼
A.给我个冷板凳也行。我只是个没事串门的。
B.哈.那怎么使得..来来来。..请上坐
A.你这么热情,恐怕连天上的月也要赖在你家是不走了。谢谢。
展开余文
B.呵,你很会说话
A.世间的水如果都走直线,那还会有什么山水风韵,与你聊得畅快。
B.我可是笨嘴拙舌的
A.我是只看见美女就开屏的老孔雀呀。其实,我一无所长。
B.呵,可嘴不短
A.你是不是吃过黄鹂下的蛋?真是语锋机巧。
B.你真风趣
A.人生有很多追求,比如做神仙,不过,好像不如与你聊天。
B.你吃了蜜糖了?
A.是吃人唾沫太多,然后加工的,不过现在正抽烟呢。有茶吗?
B.不错的.还有心加工.我是别人吐出来我就只知道品味道.自己辨不出来。凉白开怎么样?
A.其实,我只是想讨杯茶涮嘴巴,那样,你就觉得我的嘴没有味道了,也行,目的一样。不过茶喝多了,恐怕聊得舍不得走。
B.我鼻塞舌迟.有味道我也难品的出来。
A.看来,我们有点相似的地方,无心做诗人,却有心学诗才。别钻牛角尖,好吗?那样会伤和气的。
B.良辰美景美人才醉人呢.聊天嘛.难说。
A.我真的吃过许多唾沫星子的,还是自爱点好。
B.没懂你的意思
(这时对方发了两只手的图案过来。)
A.是佛祖的手,还是你的手,能度人,我就拉住吧,谢谢。不过,我进门时,你没有和我握手呢,看来,还只能算你补礼了。
B.呵呵.你真的很风趣.和你聊天很愉快.可我想发呆。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A.哦,我的意思是,如果我把唾沫洒向你,那是我的不自爱,毕竟不是圣水,也不是甘露。
B.但我还是不明白。
A.看来,我这推销商今天遇上了你这生产商了。推销唾沫,我恐怕还是外行。
B.那你今天就换个对象推销,也许有好买卖
A.不能先多进点货吗?是不是听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B.那不是高处不胜寒了.
A.我可没有发呆,所以,也到不了天上。
B.看来你这推销商真的是有备而来.可惜我不是很舍得金香玉
A.那要看你的生意经怎么念了,不过,我没有见过不问销售的生产经营者。
(这时,男方发了一个很丑陋的人像过去。)
B.是什么呀?
A.多潇洒的人呀,喜欢吗?
B.我对人不感兴趣
A.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呀。不过,得感谢你让我弹出了今晚美丽的和弦。我没有想送你一个人的奢望。只是觉得他太可爱了,让你开心罢了。
B.非常感谢你的甜心妙语.可我想我又会发呆.真的
A.你的客厅里是不是有太多的烟气?我灭了它,行吗?
B.现在没了.我开了门.所有的烟客都觉得在我这不随便.所以都走了
A.那就避嫌啰。
B.哈哈....清水自清避什么嫌的.
A.你真有味。恐怕是天上的新月凝成的清香吧。
B.错啦.是阴沟的泥巴槊成的陋像。(这一句暗笑男方)
A.让我化作一片枯叶,飘到你的脚下,感受你的肥力,可以吗?
B.落叶自归根,你飘我这来不是走了不归路?
A.世上哪有把自己比作阴沟里的泥巴做成的陋像的,我是连泥巴都不如,所以,才学你的不归的精神哟。看来今天进货的价格很难谈。以后有机会吗?
B.恩恩.等市场好了.大家都有的赚的时候再来谈.大家都愉快:)
A.何必怀瑾握瑜,想屯积居奇吗?你说大家都愉快,是大家的愿望。包括你吗?
B.大家当然包括我.说不定到时你会说:奇货可居呢。
A.是啊,天已经很晚了,我该走了,关好门哟。
B.好的好的.打烊关门了,客官走好,不送。
A.啊,明天好生意!再见。
B.希望如此.BYE。
A.BYE。
B.晚安
A.好梦!
B.谢~你一样
A.一样什么?不怕我梦到你呀?
B.梦就梦到了.那有什么
A.明天我怎么来?
B.你顺着line就过来了.不用问的
A.梦里再续清谈,好吗?
B.不想扰你的好梦,你自娱
A.就怕走错,顺着LINE走不到你的公司,走进你的心里,怎么办?
B.噢,那你放心我的门一般时候是关着的.你不会走进来的.
A.是啊,梦比现实更美,去了,寻梦去了。
B.恩恩.....你好运
A.我想也是的,我大概不会梦游的。那就等你的奇货出手的那一天。
B.希望你可居
A.我志在必得。到时候可别舍不得脱手哟。一次偶然的邂逅,往往碰撞出悦耳的乐章!
B.哈哈.......君果然豪情
A.我爱我所爱。
B.呵...爱可不轻谈的哟
A.小爱不可奢谈,大爱应该时刻不忘。
B.何为小爱何为大爱?
A.男欢女爱我不求,美好人生我所愿。
B.如兰之品.君子哟
A.你到前面等我会儿,我随后就到,你站在明天某个时刻的某个石头旁边,别乱跑,到时候我怕找不到你呢。夸奖了,谢谢好人!
B.好的好的,我会在明天的某个时刻的某个地方痴心不改的等你来.
这次聊天的记录,恐怕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好的语言是活生生的,是诗性的。它需要换说,需要激情,我想这一次聊天是万人不遇的,所以,才如此美好。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句子虚化的日常运用。
再看逐段虚化的问题。我就给学生谈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们的父母是如何劝你们不要看电视的?学生回答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答案,看电视会耽误时间,读书要紧,或者干脆说父母没有劝过,因为自己不太喜欢看电视。我就说我劝我的儿子不要看电视的做法,因为我的儿子才六岁,所以,劝说起来比较难,记得小时候给他补钙时他吃“钙中钙”吃得拉肚子,我就说,电视里的广告说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有时是为了让人家买东西,要把你的钱都买光,所以,可以不要看的。又说电视里的人说1+1=3,这是什么意思,你看电视不是要学傻子吗?所以,还是不看为好。于是我让学生回忆《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我们可以研究这一篇如何劝说人家的文章。当时的情况是秦国与晋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一心为了争霸中原,郑国的烛之武如何劝说秦国不要攻打郑国,这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于是我给学生讲到了劝说的关键是陈述利害关系。这是在一个差班上课,能有学生听就已经很不错了,别说让所有的学生都听,可是,我却在一节课之内把课文讲完了,而且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因为烛之武讲得太好了,从灭亡郑国来说,秦国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有害处,怎么能够让一个远方的国家做自己的边境呢?更何况中间还夹了别的国家。从使郑国保全的角度来说,秦国可以得到外交上的绿色通道,行李之往来可以得到郑国供其乏困。再说,晋国是一个没有信用的国家,当初得了秦国的好处,可是,晋文公一渡过黄河就对秦国虎视眈眈地防备,根本就不记得什么恩情。这是在挑拔秦晋之间的关系,可以让秦君如梦初醒。再从长远利益来看,晋国占领了郑国之后,疆土将会扩大,那么,秦国的土地应付相对缩小,在以后的一对一的对抗中,秦国当然难免会吃亏的,而且,晋国占领了郑国之后,将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向秦国扩张,那时候,恐怕秦国将会在一块摇摇晃晃的石头上难以立足了。经过这样的利害关系的陈述,秦王当时就决定了退兵。由此可见,烛之武的劝说功夫的确了不起。总的起来,烛之武的技巧就是善于分析某一方面的利害关系,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也是这一个段落,这个段落把不要攻打郑国的意思表达得十分巧妙。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我们是否能够自觉地将这些技巧用于作文之中来呢?其实,《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妙处就在于烛之武把要说的话虚化了。当然,烛之武说他年轻的时候不如人,如今年老了当然更是无能为力了的话,同样也是十分巧妙的,不但把他不太想去的意思说明了,而且还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的仕途牢骚,这样的好文章当然是要让学生认真学习的。其实这都是虚化的本领。这里所说的是两个精彩的段落虚化的例子。段落虚化的技巧最多了,大多言在此而意在彼,说故事的,打比方的、讲寓言的、编神话的、谈今的、博古的、引用的、说戏的,真是举不胜举。但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把这一段话的意思力求更加完美地说出来。
最后看全篇虚化的问题。我们学《阿Q正传》时,我和学生谈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鲁迅与中国文人的比较。讲完《阿Q正传》,我很自然地拿鲁迅来与中国的文人们进行比较。鲁迅竟然能够创造出阿Q这么一个艺术形象,说尽了中国人的国民性,这种创造力是罕见的。可以说,在鲁迅之前,中国文坛没有阿Q,世界文坛也没有阿Q,是鲁迅创造了阿Q,难能可贵的是阿Q这个人物身上竟然融合了像自高自大、自轻自贱、蛮横霸道、软弱卑怯、质朴愚昧、圆滑无赖、率真任性、正统卫道、争强好胜、忍辱屈从、狭隘保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向往革命、憎恶权势、趋炎附势、敏感禁忌、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的矛盾的性格弱点。鲁迅想说的无非是中国的国民有太多的弱点,要想救中国就只有改变这样的一些国民的灵魂。可是,鲁换说出来的却是阿Q这样一个有趣的形象。可以说,鲁迅在全局构思上下的功夫是很大的,如果与现代名家钱钟书比较,钱的本领恐怕还是在文句的雕琢上不错,而他的代表作《围城》就未必有《阿Q正传》这样的独到的构思,谁更优秀一筹,恐怕大家心里都有一本帐。要说文章,只有从句子到段落乃至全篇都经过了严格认真的虚化才能算得真正的好文章。细细想来,有谁能够真正地超越《红楼梦》?我看中国文学的镇山之作还只能是《红楼梦》。
全篇虚化的更为典型的例子是《蜀道难》。《蜀道难》说的是官场的险恶和仕途的坎坷,却巧妙地借用了蜀道难行来表达,这是诗歌的总体构思之妙;
说蜀道之高,说的好句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悉攀援。”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此些句子表现了超人的想象力。
说蜀道之险,好句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
而说蜀道凄凉,好句有“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不就是官场的阴森吗?至于说到“朝避猛虎,夕避狼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不是说官场的相互倾轧吗?
总之,说的是官场的险恶和仕途的坎坷。
可以说,这一篇无论是句子还是段落,乃至全篇都是虚化的典范之作。
杜甫的《兵车行》也是这样的好篇章。
杜甫的《兵车行》。说的是战争让人民无比痛苦。
这种痛苦在诗人的笔下表面上看是一次偶然的见闻,但实际上是作者精心构思出来的。
谁见过“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场面,其实这是一种夸张的创造,是一个典型的场面,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如果这一个场面是可能真实的,那么谁见过“青海头”“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画面?这无非是为了表达人民的痛苦而已。
再说,人民的痛苦还表现在超期服役和生产被彻底破坏之上。说超期服役,说的是“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也还表现在生产被彻底破坏上,说的是“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另外诗歌中最为生动的一笔是通过社会心理的反常来表现了人民的痛苦,这就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不是战争打得太苦了,让人连男孩都不敢不愿不想生了吗?本来生男是封建社会的一件好事啊!
当然作者没有忘记指出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那就是“武皇开边意未己。”
应该说杜甫的作品还是真不容易看出诗味来的,这一篇的奥妙就是通过典型的画面来表现了人民的痛苦。
与此相同,作者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的作品还有一篇,那就是《石壕吏》。这篇课文,如果从诗歌的特征上来分析,一开始还真有些令人费解,它不过叙述了一次日暮投宿的见闻,语言上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的句子,这哪里象一首诗呢?但它是古诗中的好诗,这是为什么?于是我们考察它的构思,终于发现它的内容是高度浓缩和高度夸张的,三男已经奔赴了战场,还要来抓人,可见战争之残酷,不仅如此,作者还推进了一笔,竟然连几十岁的老太太也抓,这种构思应该是富有创造力的,而诗的本质就是奇思妙想。于是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价值。
讲《兵车行》,我在分析了课文内容之后还出了一个问题主让学生自己作答。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构思技巧。我出的题目是请学生把这首诗歌改写成议论文。理解了的学生知道怎么下手,而对诗歌不理解的学生还是一筹莫展。
我的分析主要是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造成的极大痛苦。我突出了诗歌的内在思路。首先,咸阳桥差别的场面就给读者笼罩了一层痛苦的气氛,其次,士兵的超期服役说明战争使人彻底丧失了平静安定的生活,第三,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破坏暗示了人民生活的贫困,第四,社会心理的反常则说明战争已经给人造成了无以复加的恐惧,竟然到了不愿生男孩的地步。而青海头新鬼旧鬼的哭声则把人民的痛苦感情推向了高潮。那么我们的任务是以战争给人民无限痛苦为中心论点,而这五个方面作为文章的分论点,对文章进行展开,一篇议论文不是很快就出来了吗?
《过万重山漫想》的构思也是十分精彩的。我说全文就是一个大比喻,把人生的道路比喻为过三峡,需要克服各种困难,需要创造力,需要勇气去开创新的境界,文章歌颂了人类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第一个,文章的立意非常深刻。具体来说,作者写三峡的难行,写到了水中遍布狼牙一样的礁石,有百丈的蛟、九头的蛇甚至双目似电、头颅如山的妖魔鬼怪,还想象到江底直通海底直通地狱,想到头顶的高崖会劈头盖顶地崩落下来。这是极富想象力的文字。通过这些描写,作者引人思考第一个的开路精神。其实世上哪一件事不要这种精神呢?文章把要说的话在过万重山的过程中轻松地说完了。这是构思的意义。
文章皆有妙处!这一些妙都从虚化而来。
当然,要虚化是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下苦功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文章虚化能力的培养目标也正是真正创造性的能力的形成。要形成这种创造力,本质上还是要求我们的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呕心沥血!
最后我还想重申一下,文章的写作必须以思想建设为根本前提。我的学生在理解杜甫的时候,出了一点问题,学生说“这么多牢骚,还不是自己没有做到大官。”对于这样的嘲笑,老师是不能不管的,否则的话,杜甫成了什么了?我们不能说学这些诗歌只是为了学习人家的抒情技巧吧?那么,杜甫也算不得自古以来的杰出的诗人了。于是,我给学生说到了一个问题,历史上有没有人真的是不要荣华富贵和金钱名利的?学生不得不承认庄子可以算是一个。于是我引出了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来。既然一个人从自然境界走过了功利境界,那么,他就有可能到了道德境界,他或许已经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和得失,那么他可能在为天下人思考,为天下人而活着,至少我们接触到了一个观点,认为庄子是在与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周旋,他是茫茫历史长夜里的一个月亮,他没有丢失自己的本心,而我们人类的高尚的精神正是由他这样的一类人保持了下来,看看鲁迅吧,他就没有为自己而活,面对国民党的通缉和迫害,他一直在为国人的思想觉悟的产生而斗争,谁能说他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大官而写些文章在发牢骚呢?要是那样的话,我们的《阿Q正传》就白读了。于是,我提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理解人家的文章是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想作后盾的,也就是说,文章的理解是与读者的思想水平的高低分不开的,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儒道释三全一的,这三方面的哲学思想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往往造成现在学生理解上的难度,于是我们必须建设自己的思想体系。倒回头说,文章的写作也是要以个人的思想水平为后盾的,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让一个没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人写出一篇真正有思想的文章来。这正是我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思想建设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一直提倡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
文章的写作涉及面实在太广阔了,我用一个公式来讲文章写作的许多问题,目的只是以简御繁,但愿它能有助于人们的写作教学和个人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我的邮箱是wgj2003@163.com
标签:
作文指导
作文的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致汪曾祺老先生的公开信(网友来稿)
下一篇:
教学中师生互动,怎么动? ——关于《教与学整体设计》新理念的探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