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4054
标签:
教学论文
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
文/新概念阅读研究课题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六项改革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新世纪各门课程都要大力推进的一项改革。
据此,《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
——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理念)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总目标)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5-6年级目标)
——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教材编写建议)
——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建议)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学建议)
——综合性学习应……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学建议)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评价建议)
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难点,据了解不少教师仍存在种种疑虑。本文谈谈我们对“探究性阅读”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探究是人的潜能
什么是探究?探究是“探”和“究”组成的合成词。“探”原有“摸取”之意,如“探囊取物”,所以要动“手”。“探”还有“试”的意思,如《论语》“见不善如探汤”,不知热水的温度有多高,要小心地用手去试探。由此引申为伺察,如窥探、伺探,即试图去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再引申为探寻,如探寻真理,因为不能确知真理在何处,所以要探求、寻找真理。再引申到学习上,就有探求学问、探索奥秘、探讨问题之谓。
“究”的本义是极、竟、穷尽,如“盛德不及究于天下”。引申为推寻、推求,如“究根儿”,指追究事情的来龙去脉,追究根源。“究问”指追究原因,追问结果。
“探究”合为一词,既“探”且“究”,指探寻、追究。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即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有认知的愿望,想了解其“是什么”;或想了解已知事物的现状,即“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究其来龙去脉,了解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可以说,探究的基本内涵就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有探究的潜能。
探究什么?探究的对象包括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小而言之,一个人呱呱坠地,睁开眼睛,所能看到的人、事、景、物对他都是陌生、新奇的,母亲的乳头,父亲的笑脸,柔软的被褥,坚硬的床框……他周围的一切都是探究的对象。大而言之,人类对生存的自然环境,对社会、人生乃至自身的生理构造、心理状态,大至太空宇宙,小至纳米世界,无一不是探究的对象。可以说,探究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正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动力。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就整个人类而言,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无限远大。20世纪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开始了对火星、土星等的探测;21世纪,人类有可能飞出太阳系,飞出银河系,飞向无限广袤的宇宙。世纪之交,人类基因组工程取得进展,标志着人体“生命之书”已掀开第一页。只要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继续存在,对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探究永远不会完结。
但基础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深的过程。要求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探究出世人从未探测过的自然奥秘、人生哲理是不切实际的。如果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探究性学习定位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水平,则应是不难实施的。别人已知、已会、已有,“我”通过学习从未知、不会、没有而达到知、会、有,就是探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各个学科共同的改革方向。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科书,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宏观目标主要是增强探究意识,改变学习方式,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探究性阅读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常说,学习一篇课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探究性阅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这些。关键在于,过去我们主要靠讲解分析,而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追究。简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探”就是探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究”就是究问为什么这样写。如此看来,探索性阅读是阅读教学在新形势下的必然发展,并不神秘。
二、探究性阅读的主要特征
根据阅读主体的不同需求,阅读行为可以分为求知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实用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审美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类型。阅读能力的构成也有一定的层次,纵向可分为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创造等层次,横向应培养阅读的选择力、思考力、想象力、记忆力、批判力等。
探究性阅读可以看作研究性阅读的初级阶段。已有同仁注意到《语文课程标准》采用“探究性学习”一词,似乎是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研究性学习”一词有所区别。一般认为,“研究”指钻研、推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求事物的真相、本质和规律,其要求比较严格,达到的水准也应该比较高。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本科毕业才有资格报考硕士研究生,取得硕士文凭才能报考博士研究生。在一般人心目中,“研究”是领导和专家的事,专家的阅读才以研究为主要目的。而“探究”如前所述,就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的表现,是中小学生都有的心理倾向和可以实践的行为。
展开全文阅读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有其针对性。目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必须明确,接受学习是学习的基本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列出的“总目标”之二就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对接受学习的充分肯定。而提出“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明确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则是强化积累性阅读的有力措施。这些都说明:接受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排斥或轻视接受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就失去了根基,有变成空中楼阁的危险。
与接受性阅读相比,探究性阅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问题意识 接受学习重在接受、吸收、积累,即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文化营养,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因为教科书要求接受的知识大多历经长期的检验,一般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在阅读主体面前,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关于唐诗、宋词的诠释,就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的较客观的陈述。探究性阅读则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方面前人早有许多宝贵经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说“学则须疑”,都强调阅读时要既学且问。中小学阅读教学也要鼓励学生多问:问问文章反映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问问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依据,问问其主张能否付诸实践……不仅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更要追问为什么这样写,探寻有没有别样的写法。有了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实践能力 接受性阅读常要求学生抄写课文的语句,倾听教师的讲解,背诵固定的答案。探究性阅读强调阅读能力要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去获得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查阅作家作品知识和读物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文化常识;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名著,从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3.开放视野 接受学习往往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趋同,缺乏创造性。叶圣陶先生曾写过一首富于想象力的小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不知从何时起,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成了惟一的标准答案,一代又一代小学生异口同声这样回答。谁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像弯弓、像豆角、像翘翘辫……都会受到喝斥或冷眼。叶老如有知,当作何感想?
两种教育理念导致不同结果。最近一篇小小说《雪化之后是什么》选入河南省小学语文课本。作者河南省中牟县的邱成立老师在本校作了两次测试。第一次提出“雪化后会变成什么”的问题后,一、二年级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是“水”。第二次测试经过教师提示和鼓励,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答案五彩缤纷:雪化了之后变成嫩芽从土里钻出来,变成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变成植物的小宝宝,变成小手召唤春天的到来……(见《郑州晚报》2002年9月27日)这第二次测试正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可喜成果。可见探究性阅读具有开放的视野,即使是正确的答案也不当作惟一的经典,而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找到了答案也不意味学习过程的结束,还要鼓励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探寻新的答案。
由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到既重视接受学习,更重视探究性学习,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信息由单向传递变为多向交流,学习过程由封闭变为开放。在探究学习的情境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有可能得到发展。
三、具体方法来自实践
实施探究性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潜能,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具体操作方法,则因师生而异,因课文而异,因学习环境而异,应该是“教无定法”。下面列举几个课例为证。
1.教会学生提问 1994年9月6日至16日,笔者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一(7)班代课教学“家庭生活”单元。面对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新生,第一课时我以“学会学习”为课题,鼓励学生“要靠自己学,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并布置学生自读《背影》,做字词卡片,提问题。第二课时精读《背影》,30多人提了26个问题(重复的不计),一是不懂的字词,如“情不能自已”,是“已”还是“己”?“差使”怎么读?什么叫“亏空”?“天无绝人之路”指什么?为什么“桔”写成“橘”?二是对时代背景不理解,如:朱自清算是有名的人,为什么还没有钱?为什么要向脚夫行小费?难道不行小费就不让过吗?当时的人是不是只认钱,就没有一些愿意帮助人的?祖母死了,为什么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为什么“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三是照抄课后练习,如:这淡淡的哀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学生还不会提问题。比较有价值的是:是不是真的写作者非常聪明?为什么父亲感到心里很轻松?文中用很长一段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表现了什么?文中两次描写父亲衣着,这是不是为了突出“背影”?教师热情表扬了提这些问题的崔园园、李岚等同学,鼓励大家动脑筋,提高问题的质量。到教读《这不是一颗流星》时,学生提问18个,没有字词和常识之类,但仍有照搬课后练习的。经过引导,略读《羚羊木雕》,提问19个,主要是对父、母、奶奶的看法。略读《散步》,提问6个,比较集中在对结尾的理解。《金黄的大斗笠》则无人提问题。这次实验虽仅两周,但说明只要引导得当,学生是可以学会提问题的(详见《甘其勋语文教育新论》,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2.引导设计板书 河南省新乡市十中青年教师刘玉霞,教学生学课文精心设计板书,取得了以少胜多、形象直观的效果。后来她鼓励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自己设计板书,学生兴趣盎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设计板书的能力均有提高。1998年12月在河南省“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研究”子课题研讨会上,她先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自读《我的叔叔于勒》,自己设计板书。公开课上让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板书设计,其中一名学生用折线(/\/\/)表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并概括出各段大意。问他为什么这样设计,学生回答:《变色龙》中,警官的态度随着小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忽冷忽热,《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随着于勒有钱无钱的变化而忽亲忽疏。课后刘老师谈到自己的感受:过去上公开课我总想展现自己的风采,现在则尽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后来她和其他老师进一步指导学生自己给课文作批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3.合作寻求答案 2002年8月初,第四届“语文报杯”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在南京举行,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谭伟老师执教《巴尔扎克葬词》,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时摘录不大理解的句子,写在纸上。他当堂宣读了学生提到的7个句子,如“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等,大多是课文中含意深刻的警句。谭老师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自主、合作寻找答案,经过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受到启发补充,老师因势利导,很快取得了基本共识。这节课体现了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在15节高中参赛课中,荣获一等奖。(详见“语文教杯”VCD光盘)
4.感知—感悟—活动—体验 湖北襄樊市第一实验小学刘从华老师指导学习毛泽东《长征》诗,教学设计别开生面。时间一个月,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信息—感知阶段(二周),用音乐、图片设计课件导入,激发学生找书看、看电视剧、上网查、问别人,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发言稿。二是诗文—感悟阶段(一课时),学生提出“暖”“寒”等问题后,分四人小组探究、讨论,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帮助学生加深感悟。三是活动—体验阶段(集中二周,以后继续深化),学生实践体验,撰写体会,展示交流,评价总结。刘老师基于“大阅读”的教学观念,既“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阅读体系。本课三阶段,构成了一个“知情意行”完整统一的大阅读过程(详见《语文建设》2000年第9期《探究见功夫功夫在课外》)。
展开余文
探究性阅读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但它是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实践中发展而来。《语文课程标准》注意不同学段的要求由低到高、由浅入深。3-4年级只提“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只提“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7-9年级才要求“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应该说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去探索,并把握这些“度”的要求,扎扎实实去实施,是可以逐步达到课标要求的。当然,学校注意改善教学环境,加强图书资料乃至网络建设,也是开展探究性阅读必不可少的条件。
[阅读法撷英]
探根究底读书法
探根究底读书法是精读方式的高级阶段,即读书要深入探讨,细究精研,不仅要理解文章的要旨、作者的用意,而且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追寻事物的来龙去脉,探根究底,得其神髓。也可简称为探究阅读法。
古人对此早有论述。许多人熟悉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略读见解;其实陶渊明也常常精读,并乐于与朋友谈诗论文,切磋琢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为此甚至不惜移家南村。孟浩然与朋友探幽寻胜,乐而忘返:“探讨意未穷,回舻夕阳晚”(《登鹿门山怀古》)。苏东坡更以深入探讨、反复研究为乐事:“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寄周安孺茶》)。而曾巩则以没有探究、研讨的对手为憾事:“恨无同声人,诗义与探讨”(《秋夜露坐偶作》)。成语“探赜索微”,说的是探究深奥的义理或搜索隐秘事迹,这是读书做学问达到的一种高深的境界。
读书细究精研、相互切磋虽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自觉的读书方法,贯穿的则是现代意识。1940年朱自清、叶圣陶合作撰写《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两书,认为精读应该“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功夫”;“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经过多遍阅读“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把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把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见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在精读的基础上,才能学会观其大略、提纲挈领的略读。
陈四益先生的读书经验颇有代表性。他四五岁时就会背唐诗,却不明究理;直到读中学自己买到《唐诗三百首》时,才知道背的是王维的《竹里馆》、杜甫的《蜀相》。他十一二岁时和同学一起读《狂人日记》,发现了“古久先生”“陈年流水簿子”“没有吃过人的孩子”的深刻含义,欣喜莫名。两种读法两种结果:死记硬背,枯燥无味;主动探究,其乐无穷。在发现的快乐中养成了思索的习惯,使他终身受益(见本期自测练习《发现的快乐》)。
为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我们民族的创造能力,新世纪需要继承和发展积极主动、探根究底的读书法。像陈四益那样偶然发现诗题、诗句,于无意中探究出诗的意蕴,固然令人喜出望外;但更应提倡的是主动探究,阅读时有意识地带着问拟去探寻、追究。
一、发扬三种精神
1.怀疑精神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是提倡怀疑精神的。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家学说被奉为经典,科举考试要求应试者“代圣人立言”。于是统治者的思想成了统治的思想,读书人大多失去了独立的见解。中华民族要在世界竞争中自立、自强,必须发扬创新精神,而怀疑是创新的起点。哥白尼不怀疑“地球中心论”,就不可能创立“日心说”,就不会打破上帝造人的神话。爱因斯坦迷信牛顿三定律,就不可能创立“相对论”。所以怀疑精神是实践探根究底读书法的第一要义。有怀疑才会发现问题。“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作为阅读的标的,辨识的头绪”(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2.探索精神 有了疑问,发现了问题,就要多方探索,寻求答案。探索过程有短有长。简单的问题,如果探寻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也许一下子抓住了要害,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复杂的问题也许经年累月还茫无头绪。读书时遇到问题,自己主动去摸索探究,也许略有解悟,也许不得要领,但无论如何,经过一番探究,理解一定会比较深切,记忆也会更加牢固。所以要有不断探索的思想准备,不能抱一镢头下去就挖出个大金娃娃的幻想。
3.求实精神 探究不一定很快找到正确答案。也许自以为找到了,其实全盘错误。这时要有求真唯实的勇气。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反对迷信权威。唯实就是实事求是。迷信权威不是实事求是,随意打破权威也不是实事求是。经常有人宣称已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把水变成了油,就没有科学依据。所以读书时对于尚无把握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发现自己的答案不可靠,也要有勇气再去探寻真正的答案。
怀疑、探索、求实,三种精神具备,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二、把握三个环节
1.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探究。清代的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正因为有这种发问的精神,戴震才能成为一代大学问家。
怎样发现问题?一是发现异常之象。比如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发现这一特异的语言现象,探根究底,林庚先生品出了“木叶”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别:木叶属于风,属于爽朗的晴空,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林庚《说“木叶”》)。
二是发现矛盾之处。比如荀子《劝学》说:“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全”和“粹”是互相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宗白华先生发现这一矛盾,经过比较分析,探根究底,阐明了绘画、书法、戏剧、舞蹈、建筑在表现空间方面虚实相生的共同特征(宗白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三是发现关节之点。林庚先生发现了木与树的同中之异,宗白华先生发现了多种艺术的异中之同,赵鑫珊的《人是什么》既求同又比异。“人是什么”是一个人见人殊的问题,作者先从歌德、康德、爱因斯坦都像西西弗斯一样求同,再与孔子的“生无所息”求同;然后再比异:人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组成,人们对此态度各异。“但是,不管是谁,对眼前现实的把握,都应该是重点……它的比重应该占到百分之九十五。”“生无所息”,是作者发现的内核,也成为解读全文的关节之点。
求同、辨异,就会有发现。而异中见同和同中见异的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2.追问、研讨 发现了问题就要穷追不舍,追根求源,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见水落石出不罢休。日本当代经济史学家角山荣,从众人皆知的“灰姑娘”的故事中发现了疑点:灰姑娘究竟是如何知道时间的(11点45分离开城堡)?当时是不是有中途报时的时钟呢?要是有的话又是什么样的时钟呢?作者沿着这一思路,从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寻找答案,查出当时欧洲许多城市安装了公共时钟。但灰姑娘听到的钟声,是不是这种公共时钟发出的呢?另外还有没有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的时钟呢?《时钟构造的世界》一书使这一疑惑迎刃而解。那么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时代和社会呢?作者发现,伴随着人为时间的确立,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转化,生产方式向受时间约束的雇佣劳动转化,而遵守时间也被确立为社会的伦理道德。《灰姑娘的时钟》向读者展示了作者一步步探究的过程,主要是查阅文献资料,也有到欧洲实地考察。
这个环节更适宜集中群体智慧,即开展研讨。鲁迅的《阿Q正传》问世近百年来,以其巨大的思想价值,穿越时空,激荡着读者的心灵。王冶秋曾说:“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至少要看14遍,才能悟出小说真正的意蕴。”年轻的读者要理解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除了查阅大量研究资料之外,最好是与同龄人交流阅读的感受、体验。如有不同看法,不妨开展争论,各抒己见,思维碰撞,最后求同存异。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吸取智慧。
3.辨别、分析 追问研读的过程中,我们找到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甚至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答案可能全都正确,可能有的对有的错,也可能全是错的,还可能一个答案中对错纠集在一起。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这就需要辨别、分析,核对、验证。可重复性实验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标准。不能由重复性观测验证的事实,不能作为科学的事实;不能由重复性实验证明的理论,也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自然科学研究严守这条铁的定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有的不便于重复实验(比如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但要有充足的事实、数据作依据。例如对张继的《枫桥夜泊》,有常解(如《唐诗鉴赏辞典》的赏析文章),有别解(如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也有妄解、曲解。刘金的《〈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则对“新解”考证出的三座桥(乌啼桥、江村桥、枫桥),一座山(愁眠山)提出质疑,一一批驳,指出“新解”牵强附会,牺牲了诗的艺术。怀疑—思索—辨别,这种辨伪去妄的态度,才是探根究底读书法的精髓。
三、协调三种关系
1.理解与探究 探究性阅读能力不能凭空产生,是在接受性阅读(或认知性阅读、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探根究底读书法应该以阅读感知、理解、欣赏为前提和基础;阅读理解、欣赏能力也要发展为探究阅读、创造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更好地欣赏。林庚、宗白华、角山荣如果没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没有对原文透彻的理解,是不可能发现问题,更不可能去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如果连原文原著还没有读懂便乱加指责,就是无的放矢,这样的探究只能制造新的妄解、曲解。
2.自主与合作 探根究底读书法应立足于自主探究,合作只是辅助。诚然,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有时问题复杂,可以分为若干小问题,分工合作去探寻。有时资料非常丰富,可以各负其责查阅某一部分。协调的合作省时高效,但合作集体中人人都自主地完成分工的任务,才会有集体成果产生。如果都等着分享其他合作者的成果,就有可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局面。
展开余文
3.解疑与存疑。探根究底读书法的理想目标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经过一番探究,确实可以迎刃而解,雪化冰消。但有些问题并不是一次探究就能完全解决的,应该实事求是,不必强不知以为知。比如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有《探索月球奥秘》和《追寻人类起源》两项活动,尽管设计了多种活动形式,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还推荐了参考书目和网站,但月球起源之谜、月球年龄之谜等目前还未破译,人类起源于海猿或外星人的说法,目前也不能作为定论。因此,还应允许存疑,留下继续探索的空间。
探根究底读书法,重在探究的过程,不断地发现问题,引起思考,从而培养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成见的探索精神。至于能不能探到“根”,究到“底”,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处在学习和发展中的青少年,尤其应该这样看待。
[自测练习]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发现的快乐
陈四益
快乐总是伴随着发现。
小时候,无忧无虑,课程不像现在这么紧,老师要求也不像现在这么严。做完了不多的作业,就是自己的时光了。踢毽子,放风筝,捉知了,养蚕,爬树,什么都干。当我第一次用细棒把树下一个米粒大的小孔轻轻一挖,发现一个拇指粗的洞,并从里面捉出一只知了的幼虫时,看着它在地上慢慢爬行,真有说不出的兴奋。养蚕也是一样,自己采桑叶,自己喂蚕,看着它吐丝、结茧、破茧、化蛾、下子儿,每一个阶段都会引起幼小心灵一种无名的激动与快乐。当然,好奇的心理也会诱人做出一些极其荒唐的事情。有一次,我从家里拿了一把油纸伞,招呼几个伙伴,撑着伞一个个从一处短墙上跳下,模仿跳降落伞,结果不但跌得灰头土脸,还把脚崴了。回到家里,挨了一顿骂,涂了一脚脖子药膏,连着几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但是心里满是快乐,觉得自己做了一次不平凡的尝试,发现那把破伞无法降低下坠的速度。那么,真正的降落伞为什么能使跳伞者毫发无损呢?这又是一个大大的疑问。有疑问,才有探索的动力;有探索,才会有发现的快乐。
当大人的,总希望教孩子做这做那,唠唠叨叨地教训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好像孩子的一切都要由他们安排。一旦没有听从他们的教诲,便横加指责,逼迫就范,其结果不过得到了孩子表面的顺从,一旦在家长视线之外,依旧是我行我素。为什么做孩子的大都不理会父母的苦口婆心?我想,大约是因为他们只给现成的结论,而剥夺了孩子发现的乐趣。
我四岁的时候,大概算是早慧的,无论学什么都能很快记住,所以长辈们闲暇无事,就喜欢教我几句诗词。虽然选择的都是他们以为十分浅近的,但四岁多的我,依旧无法懂得诗词的内容。我的叔叔教我的是这样一首唐诗:“duzuoyouhuangli, tanqinfuchangxiao。 shenlinrenbuzhi, mingyuelaixiangzhao。”他又是念,又是吟,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直到我能咿咿唔唔地跟着背。至于那诗究竟是什么意思,虽然他也作讲解,我依旧全然弄不明白。直到后来我自己能够读懂唐诗时,才知道原来是王维的《竹里馆》,那时按声吟哦的是这样二十个汉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时才渐渐体味到那种静谧自在的意境。我父亲教的是杜甫的一首诗。五岁时我已能背诵,而且是有腔有调的吟诵,但是完全不知道它的意思。直到读中学时,买到一本《唐诗三百首》,从里面找到了这首名为《蜀相》的七律,才知道它是颂扬诸葛亮的。原先以为是“尽管城外白森森”的句子,原来是“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就是我的出生地成都;原先以为是“两朝开祭老臣星”的,原来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是指刘备父子,开济是说开创大业,匡济危时。发现了自己理解的错误,反而对诗作有了更大的兴趣。这首诗,大概是我记得最牢、背得最熟的一首唐诗。当我自己找到并弄懂了它的意思时,心里就会涌起一阵莫名的欣喜。后来,读诗、背诗的兴趣,就是这样在自己的发现中养成的。
读古诗,自然会遇到格律的问题。小时父亲教着背诵过的格律规则“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倒是记得很牢。但什么是平,什么是仄,却搞不清楚。课堂上老师也曾讲过平上去入四声的区别,还有歌谣一首,说是“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不过接着又说,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字了,可方言里还有。或许老师是北方人,读不出入声字;或许老师以为既然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学生也就不必知道;也或许老师是有意留下一点疑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所以他没有再示范入声的读法。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个问题使我很感兴趣。我找到了一本旧诗韵,拿我会说的四川话和上海话读里面的入声字。用四川话读时,没有什么感觉。用上海话读时,终于被我找出了点名堂。果然,这些字的读音分外短促,一发即收,如哭、国、郭、脱、笃、剥、落、觉等等。一明此理,几乎高兴得跳了起来。其实,这只是普通的常识,但是就算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只要是自己发现的,就有无穷的乐趣。
从初中开始,我便过着寄宿的生活。远离父母的看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住在学校里,虽然有授课老师,有级任老师(现在叫班主任),有舍监(管理宿舍的老师),但毕竟不像在家中那样时时事事受到管束。晚自习时,几个要好的同学,常常聚在一起读我们喜欢的作品。那时我们都迷上了鲁迅,从他的《狂人日记》读起。十一二岁的孩子,其实并不懂得作品刻画的现实,只是觉得那疯子颠三倒四的话语十分有趣。偶尔我们也有发现,比如,“古久先生”,是隐喻中国古老的吃人文化;“陈年流水簿子”,是一部中国的历史;“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自然包括着我们。我们也生活在“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幸好现在解放了,吃人的人被打倒了,此后不会再有吃人的事了。就这样,我们觉得读懂了鲁迅,觉得有了自己的发现,那份欣喜,真是莫可名状,以致竟忘记了是在自修课上,大笑起来。后来为此被级任老师结结实实批评了一顿,但挨批评的苦恼仍旧敌不过因发现带来的欣喜。后来的生活告诉我,尽管中国已是新的了,但吃人的事并不因为国名的新便一朝扫尽。铲除古久先生的陈年账簿,这是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持续努力的。这些,当然是那时所不可能懂得的。但当初在发现的快乐中,养成了思索的习惯,这却是终身受益的。
发现的快乐,伴随着我的一生。因此我直到今天依旧讨厌耳提面命式的灌输。希望这个社会,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发现的快乐,从孩提时代起,直到永远。
(原载《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2年第7-8期)
[测试题目]
1.作者小时候撑着伞从短墙上跳下把脚崴了,为什么还“心里满是快乐”?他从这“极其荒唐的事情”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你赞成吗?
2.为什么“做孩子的大都不理会父母的苦口婆心”?作者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3.简要叙述作者读诗、背诗的兴趣是怎样养成的。他从学习诗词格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4.上初中时作者和同学自读《狂人日记》有哪些发现?受到什么教益?
5.作者为什么讨厌耳提面命式的灌输?他有什么希望?你认为应该怎样去实现他的希望?
[设计者说明]
一、选文目的
陈四益,祖籍上海,1939年生于成都。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退休前为新华社高级编辑,《嘹望》周刊副总编辑。著有《绘图双百喻》《乱翻书》《瞎操心》《轧闹猛》《丁丑四记》《世相写真图》《权势图》《呆不是呆》等十余种。他写的杂文深刻、犀利,语言精辟,与丁聪等画家的漫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广受读者喜爱。选本文是因为:
1.切中教育时弊。作者发现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是大人对孩子横加指责,逼迫就范,剥夺了孩子发现的快乐。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2.符合教改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现身说法,以切身体验证实这种理念符合少年儿童心理,是切实可行、有益而有效的。
3.贴近学生生活。本文是专为初中生而写的,作者有选择地“追忆”小时候、四五岁时、初中生活的“黄金时光”,与今天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符,而诗词格律、《狂人日记》又略高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能激起中学生的好奇和共鸣。
二、设题原则
1.倡导“发现”。读书先要入书,理解作者的原意。所以多数题引导读者从文本中去发现作者的体验和感悟。
2.倡导“探究”。孩子大都不理会父母的苦口婆心,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作者分析了原因但未作定论,也应鼓励读者去探寻其他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倡导“实践”。耳提面命式的灌输,教育效果不好。怎样做才有效,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所以第5题启发读者思考怎样做。
三、解题思路
1.快乐是因为觉得做了一次不平凡的尝试,发现了破伞无法减低下坠的速度。悟出的道理是:有疑问,才有探索的动力;有探索,才会有发现的快乐。赞成与否,由读者自答。
2.作者认为是因为父母只给现成的结论,剥夺了孩子发现的快乐。读者可以列举其他原因。
3.四五岁时读唐诗死记硬背,不懂诗意;读中学时自己发现原先理解的错误,理解了诗意,在自己的发现中养成了兴趣。从背诵格律规则到发现其中奥秘,他悟出:只要是自己发现的,就有无穷乐趣。
4.发现了“古久先生”“陈年流水簿子”“没有吃过人的孩子”等语句的深刻含义,养成了思索的习惯,因而终身受益。
5.“耳提面命”语出《诗经·大雅》:“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后来用以形容恳切的教导。其实是单向灌输、逼迫就范、不许思考的封建教育方式。作者希望全社会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发现的快乐。实现这一愿望,应该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做起。具体措施让读者列举。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标签:
教学论文
探究性阅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下一篇: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