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993  
标签:教学论文
跨越时空真情关注
                                   文/李文华 
    一、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特征,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是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缘事而发”的《诗三百》到“为人生”的五四新文学,汉语文从未悖离它的人文性特点。几千年来,汉语文培养了无数名垂青史的才子学人。

 浓厚的文化氛围,决定了汉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征,语文学科的教学也必然要体现出一定的人文特点。正如著名教育艺术家于漪所指出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当然,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不意味着勉强学生接受一切思想和情感。但是,谁都无法否认的是,只有理解之后,才能谈到批判与继承。教学一篇作品,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学生自觉的发现,保护他们精神的自由;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尊重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只有尊重了作者的情感,促使学生对他们产生深度的理解,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发展学生。

 二、文化变迁是产生理解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任何一个个体,都应该属于他的时代,都或多或少地要带有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

 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文化的变化有两种:文化主体结构的质变,即文化变迁;文化内容细微的量变。大而言之,它的各个子系统如科学、哲学、教育、宗教、艺术等的矛盾运动,导致了文化变迁的出现。小而言之,人类生活中的每一天甚至每一秒钟,都在发生着无数次的文化继承与更新。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于文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也曾谈到:“通过经验知识的缓慢积累,才从蒙昧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从某种意义而言,人类是在文化的不断变迁中进步的。

 一般认为,汉民族发生了三次大的文化变迁。魏晋南北朝时期,打破了儒家一统天下局面的佛教进入中国;1840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闭锁的中国文化;改革开放至今,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人的不同的思想、行为特点,而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每个个体都要依赖于他的生存环境。曾听到过许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的确,面对活跃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的青少年,以旧有的经验来应万变,当然会有些无所适从。现代青年与前人之间的认识差距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都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崇尚个性发展,追求人格独立已经成为青少年人生观的高度体现。试想,生活中缺少艰苦战斗岁月的洗礼,怎么会轻易地理解七根火柴的珍贵,又怎么会轻易地领悟作家王愿坚的良苦用心呢?

 三、缩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差异,使双方的认知水平达到一种新的和谐

 其一,以诵读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读书是一种非功利性的高层次精神活动,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还是一般意义上的应用文章,都有它独特的个性特征。学生理解它的前提是,去除一己的杂念,进入其中情境,然后才可能发生情感的交流。于漪老师注重诵读的指导,诵读中的重音、停顿,无不与情感相通。长年的语言积淀,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经验,而这样的经验会成为新的认知活动的航标。在这航标的指引下,认知的主体会迅速筛选出认知对象中的相对重要的信息,从而在诵读中逐步走向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一种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经验思维是人类思维形态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义而言,中国人充分使用和发展了这种对世界的把握方式。酒是多样的,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伤,也有“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得意,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郁闷,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洒脱。所以,无论是战国纷争还是盛唐气象,无论是解读李白杜甫,还是解读庄周与陶渊明,“酒”总是一个“忘情物”。理解酒时,我们无法离开这种文化的氛围。在反复诵读中,酒也必然会成为我们所关注的意象之一。

 其二,介绍背景,缩短与作者的文化距离。有些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处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却又似乎不太关注民族与时代,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有些作品,流露的感情需要在一个大的背景下去理解。读巴金的散文《灯》,我们看到的是辛弃疾那阑珊的灯火,昏黄的灯影是人类不灭的追求;我们看到的是徐志摩那斑斓的星辉,猎猎的火光便是闪动的希望;我们看到的是草地夜行暮风冷雨中的七根火柴,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是无名战士永恒的青春。甚至,我们读出了人们真挚的友谊、忠贞的爱情、深厚的亲情,总之,灯是光明与温暖。但是,在老作家的眼中,它原本的内涵该是什么呢?放眼于1941年,日本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有无坚不摧之势;另一方面又因战线太长而疲于奔命。因此,国、共、日、汪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中国的抗战前途,在许多人看来,云山雾罩,扑朔迷离。那灯,难道不是抗战的胜利,不是民族的解放吗?20世纪80年代初,巴金在他的《创作回忆录》里谈到了当时的情况:“在桂林,生命的毁灭、房屋的焚烧、人民的受苦,我看得太多了!但是这一切是不是就把中国人民吓倒了呢?是不是就把中国的知识分子吓倒了呢?当然没有。”由此可见,对于像《灯》这样的文章,如果不结合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作家的理解总像欠了点什么。

 其三,提供同类作品,在比较中理解。的确,长于综合而短于分析是汉民族的心理特点。然而,很多时候,语文教学也需要比较。

 一个时代,总会有些人们共通的感情流露在作品中,且不说盛唐的宏大、宋末的感伤,单就五四时期而言,巴金、冰心、徐志摩等一批作家都从“星”中看到了希望。读冰心的诗集《繁星》,不妨把巴金的散文《繁星》、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作为注释。教学中曾遇到郑振铎的散文《蛰居散记(六)》,这是一篇极有思想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渔人以鹈鹕捕鱼的场面描写,几乎所有的学生看到的都是鱼米之乡的自然风光图。夏衍的《包身工》中有一段关于墨鸦的议论,如果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从那个时代作家相近的写作风格中,触摸他们相似的情感,便会有所感悟:不管是鹈鹕还是墨鸦,它们都在向人们昭示着一种人间的罪恶——利用与剥削。这样一看,文章便容易理解多了。


展开全文阅读
 有时在相同的时期,同一作家的创作题材和思想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巴金的《长夜》《怀念》《寻梦》《灯》《火》就是这样的一组散文。

 当然,学生与作者情感隔膜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如不同的主体心理上的个性差异,它常和文化的差异共同作用于双方情感的交流过程中。

 当代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所著《人论》中说:“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发掘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人创造文化的作用。”中学教学是文化传递的重要阶段,尤其是语文教学,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然要注意到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伦规范、审美情趣,也必然要依仗民族的语言,以本民族的思维特征为基础去培养新人。认真思考这类问题,关注情感的差异,语文教学才会得到健康而又充满灵性的发展。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标签:教学论文 跨越时空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中自学辅导教学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与思考
下一篇:为大师升格定位的黄钟大吕 ——重读《巴尔扎克葬词》有感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