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027
标签:
教学论文
把人物写活(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3703
mqzxzb
写人是记叙文训练的基本内容。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要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怎样才能写活呢?离不开描写的手法。
有人曾经就叙述和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把一篇文章比做用珍珠宝石制作而成的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那么串连珍珠宝石的链条就是叙述;而每一颗珍珠宝石就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描写。文章交代环境,讲说事件,离不开叙述。但是,光是叙述,文章难免空泛、抽象,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描绘和刻画,这些对象就勃勃有生气,如珍珠宝石闪发光辉,给人以生动鲜明的印象。
成功的人物描写是一人一个模样,我国古典小说《水浒》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三》一文中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无他,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斯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显然,这段话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盛赞施耐庵塑造梁山一百零八员好汉形象的高超的描写艺术,个个有自己的面貌、语言,有自己的性格、气质,个个活蹦鲜跳,栩栩如生。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的技巧从何而来?这就是第二点要说的:“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即:剖析这种描写艺术的由来。对所描写的对象,长时间地观察、探讨、研究,有朝一日为所观察的人物所感通,洞悉他们的底里,这就提醒我们,要把人物写活,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须坚持不懈地观察,研究周围的人和事,在生活中打厚实的功底。
怎样进行描写呢?
1.抓特征,以形传神
描写人物个性要鲜明,应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千万不能千人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人与人千差万别,千人千样。描写时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对象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且不说外貌、语言、动作,就是性格看来相似,实际也有很大差别。金圣叹评《水浒》的人物描写时说:“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说得多么明白!同是性格粗卤,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具体表现就很不一样。描写就是要能抓住同中有异的“异”,才能使人物的面貌、精神,跃然纸上。个性是艺术的生命,同样也是描写人物的生命所在。
如鲁达拳打镇关西就写得十分有个性,绘声绘色,与众不同——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动弹不得。
三拳打出三个样。如果简单叙述的话,只要说“打得鲜血直流、乌珠迸裂、两耳轰鸣”就可以,但绝对收不到如此具体描写的艺术效果。鲁达的拳头特征是“醋钵儿”大小,有装醋的盆儿那么大。挥拳的落点有特征,不是乱打一通,如雨点降落,而是鼻子——眼眶际眉梢——太阳(穴),而且先后有序,一拳拳在脸部往上打,越打越贴切要害部位。三拳的结果有特征,用三个比喻变换了三种不同的感觉——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从味觉上描绘;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从视觉上描绘;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听觉上描绘。三拳打出味道,打出颜色,打出声音,极富个性。在打三拳的同时,还伴以个性化的语言——粗鲁的骂,宣告对讨饶的郑屠绝不手软。郑屠虽仅“打得好”一句话,但也十分形象地刻画了他流氓、无赖的嘴脸。正由于作者对鲁达这三拳描绘得特征显露,个性鲜明,因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数百年来广为流传。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肖像描写同样要善于抓特征,生动逼真,以形传神,刻画思想性格。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寥寥几笔,就绘出了她的外貌特征,通过这个特征,可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写肖像,可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显示人物的特征。浩然的《艳阳天》中有这样一段:“萧长春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子……上身光着,发达的肌肉,在肩膊和两臂棱棱地突起;肩头上被粗麻绳勒了几道红印子,更增加了他那强悍的气魄;没有留头发,发茬又粗又黑;圆脸盘上,宽宽的浓眉下边,闪动着一双精明深沉的眼睛;特别在他说话的时候,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很引人注目——整个看去,他是个健壮、英俊的庄稼人。”这段肖像描写一百几十个字,就勾画出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份、经历,一个年轻的健壮而英俊的庄稼人活生生的如在眼前。
写肖像,要学会画眼睛。
画龙点睛,眼睛“点”得好,龙就能腾飞。描写人物,画眼睛很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物的眼光、眼神能表现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书中说:“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鲁迅在写作实践中就是这样做的。他创作的《祝福》就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通过眼睛的刻画,表现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
展开全文阅读
新月派领袖诗人徐志摩在《拜伦》一文中对拜伦雕像眼神的描写就十分精湛。“他没有那样骄傲的锋芒的大眼,像是阿尔卑斯山南的蓝天,像是威尼斯的落日,无限的高远,无比的壮丽,人间的万花镜的展览反映在他的圆睛中,只是一层鄙夷的薄翳。”拜伦是英国著名诗人,描写他的塑像的眼睛确非容易的事。作者抓住特定情景中的感受,借用比喻,发挥想象,就把眼神的深远、壮丽刻画得活灵活现,透露出诗人观察大千世界的气质。
画眼睛并非只局限于对眼睛的描写,抓住描写对象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进行刻画,使这个表象栩栩如生在眼前,也是画眼睛的做法之一。如明代归有光的《寒花葬志》是为亡妻陪嫁丫环所作的墓志,短短一百十数个字,就把寒花令人爱怜的形象活泼泼地显现纸上。绘形象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作者用简练的文笔,回忆寒花当初陪嫁来时的衣着打扮、削荸荠时的淘气表现和吃饭时的动人神情,三言两语就勾勒出幼婢的稚气未脱,天真可爱。“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两个环形发髻低垂着,一条深绿色的布裙长可拖地,不满十个字,写出了幼童穿长衣裙的有趣外貌;吃饭时倚着小矮桌,“目眶冉冉动”,两个眼珠慢慢转动着,天真可爱的情态如在眼前。这种写法用了极省俭的笔墨。由于集中笔力抓住特征描绘,读者摄入眼帘以后,经久不忘。
同一人物不同时期形貌必然有变化,描写时要注意抓住年龄特征。《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外貌前后变化很大,原来紫色的圆脸变得脸色灰黄,皱纹很深,原来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像松树皮等就是极好的例子。写肖像不能为写而写,而是要准确传神,反映某种思想,某种观点。闰土前后判若两人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凋蔽,农民受剥削、压迫的深重。
2.诉心声,揭示思想性格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一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直接的心理刻画,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二是间接描写,就是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不能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揭示。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当作品中的“我”看到车夫送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按正常的视觉形象,应该是近大远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一反正常的视觉形象,是“愈走愈大”,用连续转动的镜头更换画面,突出车夫形象的高大。“大”形成威压,榨出“小”,在纯真的车夫面前,“我”自惭形秽。这种内心活动的直接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一名知识分子在“一件小事”中心灵的震动和觉醒,对“我”思想性格的塑造起灵魂作用。
言为心声。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语言描写要切合人物的身份,要个性化,否则难以表现内心世界。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中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对话巧妙,无需描写人物的模样,就能使读者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通篇是对话描写,通过对话,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种人的思想性格活脱脱地被端到读者面前。
人物语言要简洁,拖泥带水、冗长空洞是大忌;人物语言要个性化,因为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千人一腔,没有个性,也是大忌。教师有教师的语言,学生有学生的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众人一个腔一个调,用词人云亦云,绝不可能把人物写活。
“独白”在人物描写中也很起作用。独白是心声的倾吐,一般地说,必然有明确的中心,感情表达有特点。
有时语言描写的时间跨度很大,但只要抓准典型化的语言,人物刻画也是栩栩如生的。如:
儿子眼中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 “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 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 “可怜的爸爸! 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 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这篇短文通篇用独白组成,无肖像描写,无动作描写,可是两个人物的形象都十分鲜明,寓含了丰富的内容和人生的哲理。如: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历经人间沧桑后对父亲评价在新的高度的“重复”;语言的委婉与武断;心理上的幼稚与成熟;年少气盛,不可一世与尊重现实,实事求是;时代的气息,两代人的异同……仔细推敲,认真体会,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思想性格方面具有多么大的威力。
3.绘行动,描细节,形神兼备
要把人物写活,除了描写他的肖像、语言和心理活动,还要描写他的行动。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忌空洞地叙说,不善于描写人物的行动,否则,写出来的人必然是苍白的,干瘪的。描写人物须“当如镜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要让人物自己说话,自己行动,“个个活跳”,而不是作者下评语,加论断。动作描写要显示人物的个性,上文所述的鲁达打郑屠户的三拳就是极典型的例子。学生习作中注意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描写的,人物就“活”起来。如写跳高比赛的片段:
轮到一位穿红毛线衣的同学跳了,只见她仔细地量好脚步后,在班主任的鼓励下,飞一般冲出了起点,她跑得快极了,简直就像一支离弦的箭一般。在身体即将撞到竹竿的一霎那,她猛地向上一跃,一只脚先跨过了竹竿,另一只脚由于用力过猛,收得晚了些,稍稍地碰了一下竹竿,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好险啊!竹竿在架子上跳动了两下,总算没有落下来。一块悬到了半空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刚才竹竿即将掉下来时,人群中曾发出“唉呀!糟糕”的惋惜声,现在却变成了“真险啊!”的惊叹声。
如果不把量步、起跑、纵身一跃、跨竿、收足、碰竿等一系列动作加以描绘,就不可能有如此生动的场景。
要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须重视细节的描写。借一斑以窥全豹,细节虽小,但作用不小,它在刻画人物中常起传神作用。作家杜鹏程曾这样说:“从一百个相类似的细节中选取一个细节(值得羡慕的富有!),谁能估量出这个细节会发出多么强烈的光和热。”这句话至少说了两个道理,一是细节在文中能发挥强烈的光和热,二是细节要典型,要一以当十,一以当百。为此,选择“一斑”要别具匠心,要确实能反映“全豹”,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服从人物塑造的需要,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
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就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新的军大衣的穿、脱、穿的描写。这个细节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在刻画人物上很起作用。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随着狗主人的不同而一再更换对狗的称呼、对狗的褒贬时,这件军大衣大起作用。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俨然要严惩“罪犯”,但一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时,立刻态度大变,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于是,掉转话头,指责赫留金。人群中议论狗,说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又大发议论,要好好教训“罪犯”,又听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结论时,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脱了的大衣又穿了起来。最后真情大白,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并裹紧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这个细节贯串全文,多方面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出场穿新的军大衣,显示警官的耀武扬威的气焰;变化无常的过程中,军大衣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为自我解嘲作阶梯,生动地反映出警官对权势显赫的将军的恐惧,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狗类性格显露;狗咬人的案件不了了之,警官“裹紧大衣”走了,恐吓赫留金是虚张声势,灰溜溜地走是实质,趋炎附势的狗性决定了他不敢也不能公正地断这个案子,只能溜走。一件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成了警官变色的保护物,成了贯串全文的思想性格的侧面写照,在文中发挥的光和热难以估量。
展开余文
细节描写在大手笔文中,有时仅顺带一笔,也光彩照人。如《故乡》中杨二嫂“一面忿忿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顺手偷一副手套,表现了杨二嫂贪小便宜的坏习气。真是随手拈来,皆成文章。
描写人物有种种技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简笔勾勒与工笔细描
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运用这种技法,应“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少许的笔墨取胜。如《一面》中描绘的鲁迅肖像:“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瘦,直直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抓住人物肖像的这些特征几笔勾勒,一位健康被艰苦工作毁坏的老战士的坚毅形象就突现在眼前。
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雕刻人物,使所描写的对象纤毫毕现,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老舍《牺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的脸,在我试问他的时候,好像特别的洼了。从那最洼的地方发出一点黑晦,慢慢地布满了全脸,像片雾影。他的眼,本来就低深不易看到,此时便更往深处去了,仿佛要完全藏起来。他那些彼此永远挤着的牙轻轻咬那么几下,耳根有点动,似乎是把心中的事严严地关住,惟恐走了一点风。然后,他的眼忽然发出些光,脸上那层黑影渐渐地卷起,都卷入头发里去。‘真哪!’他不定说什么呢,与我所问的没有万分之一的关系。他胜利了,过了半天还用眼角撩我几下。”作者对人物的脸、眼、牙作了精细的描写,脸洼到什么状况,眼深藏到什么程度,牙严严地关到什么情况,一笔一笔细雕,把这个人物深藏自己的阴冷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用简笔勾勒,或用工笔细描,都须讲究真实,寓含真情。如果任意杜撰或凭空想象,就全呈现假景假情,闹出笑话。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显明特点的事物。
有些人物正面描写或不易表达出精神,或太显露,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侧面描写效果极佳的中外作品中都有十分著名的例子。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无独有偶。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这样写玛格丽特的美貌的:“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描写的是一个个观众和演员的反应,目的在烘托玛格丽特与众不同的美丽。有时用极简省的句子也能收到出色的侧面描写的效果。如《守财奴》中葛朗台太太看到丈夫闯进来,瞪着匣子上金子的眼光时,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这一“叫”非同寻常。妻子对丈夫的贪婪成性十分清楚,如果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不是特别骇人,是不可能如此惊呼,如此惊叫上帝救命的。这一侧面描写使人能想象出葛朗台眼睛里燃烧着多么疯狂的贪欲之火,对金子有多么疯狂的占有欲。揭露十分深刻。
如《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先是正面描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这些描写已活画出范进醉心于功名的形象。范进一生苦读,参加了二十多次考试,五十四岁时才中了秀才。大半辈子为贫穷所困扰,遭人白眼,梦寐以求的是乡试中了举,改换门庭,如今真的中举,喜出望外,高兴得发了疯。然后是侧面烘托。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就得到充分的展示。
描写的技巧多种多样,根据人物塑造,可选用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怎样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观察能细致入微,自己有独特的感受。
初学写作的同学先要学习写好一个人,在写好一个人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写两个、三个,乃至一群人。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的人各种各样,反映到文章里也就必然会有人物群像。鲁迅小说《示众》描绘群像的笔力令人赞叹,只要截取其中二三段来看,就可窥见其中的奥妙。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
围着白背心的观看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而这些各色人等的共性是愚昧、无知、麻木,鲁迅先生一个个刻画,把他们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放在一定的关系中描写,纹丝不乱,个个活灵活现。
学生一下子要写出立体的群像十分不易,但以写一个人为主,兼及其他二三人,还是可以做到的。下面是澳门一名初中学生的习作。
让座
“老人家,这里坐!”我毫不犹豫地站起身。“真是谢谢你!小朋友。”“这学生真是有礼貌!”“一定是个有教养的孩子!”我得到众人对我的啧啧称赞,心里油然觉得美滋滋的。这是他一直启发着我——脑海里又浮现出他来……
那是一个浓雾重重的清晨,憋得人直发闷。我背着书包到巴士站乘车,“呀!”怎么这么多人,起码有十个八个的。“刹……”地一声,一辆小巴士急急停下。我往车上一瞧,于是挤了上去,找到了一个座位,慌忙地坐了下去。
我的旁边坐着一位七十几岁的老人家。我瞟了他一眼,只见他那头发依稀有几簇白发,一张又瘦又黑的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他的膝前还站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看来他们是爷孙俩。
突然间,有个冒失鬼从马路边横冲过来,司机紧急刹车。一个妇女携带的男童的头撞在扶杆上,“哇……”地哭了起来;这个妇女怀里的婴儿也哭了起来。原来刹车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车上的人群向前压去,把那睡着的婴儿也弄醒了。两个孩子越哭越厉害,可他们的妈妈也没有办法,只是哄着他们不要哭。这时,这位老爷爷的右手握着旁边的龙头拐杖,左手撑着座位,硬把身子往上提,说:“小姐,就坐这里吧!”
他旁边的孩子对他说:“爷爷,您这么老了,还是您自己坐吧!”
“住口。”老爷爷生气地说:“我平时是怎样教你的?”
那男孩怒目圆睁地瞪着我,好像对我说:“哼!一个年轻人不让座,反而要老人家让位,难道你不觉得羞耻吗?”
我的脸一红,仿佛烧焦了耳朵,慌忙地站了起来:“不,老爷爷,您还是坐着。小姐,这里坐!”
“真是多谢你!”
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车到校门,马上钻进学校。
此时雾已经散去了,太阳的光辉洒满了整个大地。老爷爷下车了,我望着他那风烛残年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我那被泪花弄模糊的视线上,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敬意。他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大了。
文章内容很简单,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的主题健康、积极。描写人物的笔墨不多,但主次分明。老人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虽简笔勾勒,但形神兼备。男孩,妇女携带的男童和怀抱的婴儿,横冲马路的冒失鬼、司机,以及一个无地自容的年轻的“我”,虽寥寥数笔,但起了很好的陪衬作用。把众多的人组合在一件事情中,展现各自特点,褒贬分明,表达主题思想。综上所述,描写人物要善于抓特征,抓个性。无论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都要善于抓住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才能把人物写活,才不会概念化,公式化,模式化。描写人物一定要让人物自己登场活动,让他们自己说,自己想,自己动作,习作者不能掺和,不能包办代替。选用哪种描写方法,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3703
标签:
教学论文
把人物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话题作文(论坛精华帖)
下一篇:
话题作文(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