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000  
标签:教学论文
对2002年高考语文部分主观试题的评价(网友来稿)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王中华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第Ⅱ卷现代文阅读文本选自中国鲁研会会长、近年来比较活跃的著名作家林非的散文《话说知音》,文本的选择给阅读提供的难度系数适当,19题、21题的题目设计、答案的精确都足可为人称道,都集中考查了考生筛选、辨别、归纳、概括信息到定向表述这一能力,难度和区别度都很好。

19题考查了考生对文本第一、二段的整体把握,第21题考查了考生对文本第三、四、五段的整体把握。在答题的内容和形式上供考生选择的自由度很小。如19题,题干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题干在答题的表述形式上限定是回答“为什么”,显然,表述在句式上的要求应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尽管答案不一定要出现关联词“因为”、“所以”,但语意上一定要是因果关系的复句,21题要回答的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答案的句式定向也为“因果关系的复句”。在内容上,19题要求回答出两点:①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②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赋分的标准是回答了①点的给1分,回答②点中的每一句各给1分,然后能将②点中的两句话答全的再加1分。一种考生只能回答②中的一句“感应琴声”,这实际上是回答了“兴奋”,高明一点的考生还能够答出“领悟情思”,这实际上回答了更进一层的“感激”。更高明的考生才能回答出“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这一点。因为其“莫测”,所以知音难求;因为“难”,所以弥足珍贵;因为珍贵,所以“兴奋和感动”。如没有这个原因,“兴奋”乃至“感激”就没有了这种微妙的因果基础;有了这个因果基础,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却”,就更能突出“兴奋和感激”。否则,人人皆可为俞之知音,钟期何足让俞伯“兴奋”甚至“感激”哉?因此说,题目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整体把握文意,重点突出对一、二段的理解,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有层次,区分度很好。

21题也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能力考查的层级,综观21题在文中的对应文段及对应点,应是第三、四、五自然段,它在概括的能力层级上要求比19题更高一些,在内容上它涉及到述理层面的两个方面,而且它们的关系应该是正、反两方面的,答案之一应从反方面去概括,即“伯牙不再操琴”将意味着“再无新的知音”,而知音总是越多越好。答案之二应从正面回答伯牙必须“再操其琴”,因为其高超的技艺乃千辛万苦才得,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把握了三、四、五段文章正、反两方面阐述的主要内容,将之归纳、概括,使用因果关系的复句形式定向表述出来方可得分。此题的赋分点应是两点四句各句1分,答全了再加1分。难度适中,区分度很好。

但是第20题无论从题目位置、题干表述、标答及国标赋分都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20题题干表述为“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进行说明。”其标答为:“①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②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首先,不论其标答是否精确,我们看到20题的阅读跨度依此标答跨越了第一段到第三段的,它怎么能够放在阅读跨度只在第一、二段的19题和阅读跨度在第三、四、五段的第21题之间呢?它在内容上涵盖了19题、21题所占有材料信息的段落部分。而且,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它包涵的内容不只是标答中阐述的两点,应该从全文五段中,去筛选、辨别,去归纳、概括,所以,依我浅见,它应放在21题的后面。即使是按照标答,放在19题、21题之间,它也显得尴尬。

其次,题干的表述尤其让人不明就里,给考生制造了人为的有负面意义的干扰和麻烦。对“此”的“此”是指什么?我们只能说它是指“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那么,题干表述即为“根据文意,分两点对‘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概括说明”。既然这样,就起码可以将题干理解为下面五个问题:

①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②知音的传说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③知音的传说是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

④知音的传说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一部分?

⑤知音的传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

这样泛泛无边的提问让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如何作答?标答又如何能让人信服?而事实上我们的考生就很难回答,尤其答不出标答中的第②点。

第三,标答第②点显得牵强,第①点可以理解为回答“为什么已经成为”的问题,第②点是说什么呢?文本中提到《吕氏春秋》等中国古代典籍,完全是为了引出对“知音”的“思忖”,引出“伯牙老人从两本典籍的字缝中走出来”,以便“我”好“唐突地劝慰他”。而标答②显然忽略了这一引用原旨,而将之理解为“因为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记载”,所以“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的一部分”,多么牵强的逻辑呀!

第四,国标的赋分显得道理不充分,将第②点赋分为3分,因为如上所述第②点作为标答显然底气不足,且考生根本无从答出,即便答了,也并不能反映阅读能力,因此,此3分无疑只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逮着了或者没有逮着都会令考生感到迷惑,甚至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没有读懂文章的考生“瞎猫碰个死老鼠”稀里糊涂地拿到了这3分,而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大多数考生,却因为没有这样回答而白白地失掉了这3分。

第22题为多选题,选肢的所表达的语意显豁,难度显得相对小一点,无须论述。

总之,分析2002年语文试题Ⅱ卷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计、标答及国标赋分的情况,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但也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另外,第24题的标答也并非底气十足,底气不足的是这一组短语的顺序,如果我们善解人意地理解标答,前三个短语与后二个短语字数上由少到多,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但也仅此一个理由罢了。因为前三个短语中①、②短语就很难分清谁该排在先、谁该排在后:“成年累月的战事”与“动荡不安的政局”之间谁先谁后,谁因谁果,按标答给出的顺序排还真说不清。倒是“不断衰退的经济”无疑是因“长年累月的战事”与“动荡不安的政局”造成的“果”,要放在后面。④、⑤短语可以理解为概念外延由小到大。尽管题干要求重点在“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句整对称”,但表达的清晰、连贯、得体的语言通则要求,文意的前后照应一定要作为一个必须关注的重点。文段中对五组短语造成的后果,使用了一个用“使”作谓语的兼语句,兼语有二:其一,是(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其二是“生命财产”。是什么可以使“生活受到威胁”?显然是“不断衰退的经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是什么使生命财产“没有保障”?显然更有理由说是“动荡不安的政局”、“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与“生活”有关的短语“经济”与“环境”语意并列,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为避免“头重脚轻”现象,应是先“经济”后“环境”。与“生命财产”有关的短语的语序,窃以为“战事”与“治安”对政府的政局而言可以理解为“对外”与“对内”的关系,为并列关系,而“动荡不安的政局”则可以理解为“成年累月的战事”与“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的根源,而且这样排列也符合“字数由少到多”的语言习惯。图示如下:


展开全文阅读
不断衰退的经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动荡不安的政局,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

      并列关系,对应“生活”    应用分号                     并列关系,由外到内

      字数由少到多

                                           因果关系,对应“生命财产”

            并列关系,与后对应,先“生活”,后“生命财产”

因此,我认为标答固有其道理,但考生如上作答似乎更有道理,值得商榷。综观2002年高考题,争议的焦点可能就在第20题、第23题,拙见为文,以就教于方家。

 作者邮箱: 3275658@sohu.com

标签:教学论文 对2002年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网站首页流量于2003年1月9日下午2点左右,达到5000000,老狼又是一阵激动。
下一篇:教育需要更多人性化举措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