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学设计
阅读:332  
标签:教学设计
变愉悦为痛苦 莫让奖状累孩子
                   光明网     2003-01-12     俞国良 

 

  记得小时候,最愉快的事便是从学校捧回各种奖状,此情此景,至今难忘。一排排一列列整齐的奖状虽然挂在简陋的墙上,却构成了农家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些奖状激励着我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可最近耳闻目睹的一些现象,使我青少年时代的自豪感荡然无存。 

  一名12岁的小学生在一次所谓的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中获二等奖,这等好事父母自然高兴,后来孩子提出要交获奖证书费,却让父母感到了困惑。因为孩子已参加了三次类似的作文大赛,且每次获奖都交费。显然,这样的大赛已经变“味”了,获奖证书背后是举办者那双“摄钱”的眼睛,作文大赛的“含金量”很高,伴随而来的“铜臭”味更浓,已熏昏了孩子单纯与真诚的心灵。 

  目前,随着“一切向钱看”观念的作祟,许多商家和机构把眼睛瞄向了中小学生,于是各种大赛纷至沓来,评奖之滥,钱数之杂,招数之多,可谓史无前例。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做完作业后,还要按指令去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种比赛。由于压力过大,负担过重,不少孩子的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怪不得有位学生问爷爷: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 

  然而,对于孩子参加各类大赛,家长也有难言之隐。一方面,这是老师的要求岂敢不从。另一方面,家长也有攀比心理,再加上望子成龙心切,激励孩子的招数又有限,于是明知大赛有假,却愿意“哑巴吃黄连”。这样就有了孩子获奖父母却乐不起来的怪现象。窃以为,家长应走出获奖证书越多孩子综合素质越高的误区,要多为孩子的身心健康着想,莫让奖状累了孩子,苦了自己;要做好素质教育的“加减法”,使孩子逐渐明白成功来自血汗,自豪源于诚信。否则,一旦把荣誉和金钱相联系,让虚荣心和投机取巧为伍,让自豪感建立在“海市蜃楼”之上,必然后患无穷。 

  (作者为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教学设计 变愉悦为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农村学生大量辍学谁之过?
下一篇:告别成绩单 被成长足迹替代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