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班主任心得
阅读:1673
标签:
班主任心得
在一次会议上的发言稿:语文教育的观念与实践
作者: yylihailin - yylihailin
一.语文教育大讨论及其评价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几个核心概念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现代化
一.语文教育大讨论及其评价
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语文教育大讨论。现在看来似乎已基本结束。是可以总结的时候了。
1.这一次全国性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特点:
一是由外而内
由语文教育界之外的文学界、文化界、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发起,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对语文教育的一次外科手术式的大震荡。
二是它的批判性
不仅在误尽苍生说,罪魁祸首说这样一些比较刺耳的言词上,更主要的是把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升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继承,上升到一个人的精神的底子,上升到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这样的高度上来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有些文章,可以说是一种无情的批判。
所有这些批判,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现代语文教育没有起到语文教育对社会发展应该起到的作用。
三句话:没有为人的精神的底子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没有为传统文化的承续负起自己的责任,没有为社会文明素养的形成提供动力。
(青年一代精神的底子比较薄弱,传统文化面临断结的危险,社会文明素养不令人满意,这些,都与我们的语文教育有关。)
三是深刻性
不是简单地指责语文教育的效果差,而是着力揭示语文教育在根子上出的问题。
争论双方恰好在这个问题上形成尖锐对立。
肯定的一方也是承认有问题的,但不认为存在根本的问题,尤其是不承认在根子上出了问题。
怎样评价现代语文教育,关键不在人们对语文教育本身的看法,而在人们对人的看法。
人们认为人应该是思想自由,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的人,所以就用这种人学理想来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要求语文教育培养思想自由的人,情感丰富的人,语言优美的人。以这样一些内容来作为评价语文教育的标准和尺度,可能更容易得出基本否定现代语文教育的结论。
如果认为人应该是统一于主流思想的,情感是要控制的,语言是要正规的,那么他们认为现代的语文教育已经实现了这一目的,所以他们就自然作出基本肯定的评价。
现在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批判,其实与人们对人的理想有关。这一场大讨论,表面看是关于语文教育的讨论,它的实质是关于人的价值、关于人生观的讨论。
四是全面性
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全面地进行了清算和审判。
宏观方面,对语文教学思想,课程性质,语文教育的历史的评价,语文教学理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原则,语文教师队伍素质,微观方面,教材,考试方式和试题,作业练习,课堂教学,等等。语文教学的效果差。
2.这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的不足
这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似乎就要结束了,前后也五六年时间,我个人的感觉是差强人意。我认为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专业性不够。
专业问题泛化。专业问题抽象化。讨论停留在思想批判的层次上。技术性的研究不够。
原因:思想层次的讨论没有结论。双方差异太大。
还有一个原因:教育界本身的参与不够。圈内人士参与不够。甚至是很冷漠。语文教育的确与思想、与文化、与文学、与理论等有深刻的关系,但它首先是一个教育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也必须通过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由于主要是圈外人士要唱主角,所以难免要说一些从技术上看来属于的外行话的话。
二是存在学术问题政治化、社会问题个人化的倾向。
一方面是学术问题政治化。比方说,与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南联盟被炸,与法轮功这些事扯到一起,很庸俗。这种倾向不很严重,但很不好,很让人瞧不起。把学术问题非学术化,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作法。
另一方面是把社会问题个人化,就是人身攻击。我看讨论双方都有一点。否定了语文教育的成果,就是否定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以有些时候对待批判就不够冷静。比如说,讨论工具论存在的问题,你批判工具论就是否定叶圣陶先生。还比如说,你批评现在的语文教材,就是否定人民教育出版社。我觉得:事和人要区别开来。对于个人来说,是很优秀的,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
展开全文阅读
三是广大语文教师参与度不够。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参加。我们很少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都在埋头搞升学率,而相对这些现实问题,专家们讨论的问题似乎离他们太远了点。
3.这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所取得的成果:
1.引起了整个学界的重视和参与。
参与,不是一般的参与讨论,而是直接参与语文教育工作。而且是整个学界一批最优秀的思想家、作家、专家教授。我认为是最大的一个成果。
直接参与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制订,直接动手编写教材,直接评论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直接走进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2.引进一些新的教育思想。使语文教育思想在基本概念上与时代思潮达于同一个水平。
语文教育思想落后于时代。对语文教育人文精神性的重视。精神的底子。重建了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这些内容,显然已经通过学术转型,被部分吸收进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课程标准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一场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成果。
3.促进了语文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最近我看了一些研究论文,我觉得比之十年二十年甚至三五年的文章要过瘾性。有研究了,有个人见解了,有理论了,有针对性了。有看头了。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几个核心概念
总的评价:显然是一个理论折中的产物;是一个匆忙提出的比较粗糙的教学文件;是建国以来最好的课程标准。它的意义,我觉得主要要这四个理论概念上。
1.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这是第一次明确地专门地在国家教学文件里提出和强调“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虽然课程标准并没有专门概述“语文素养”的内涵,但在它的行文中,已经作了一些描述性的阐释。有两点值得注意:
——学习语文获得的是一种素养。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而是一种素养。这是对语文课程的价值论界定。素养是什么?是一种修养,是人的一种境界,是人的一种文化。这种素养在人的生活中起着基础的和核心的作用。语文教学与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与人的本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其他课程,不学是一种缺陷,或者是一种无知,但却不一定是没有素养。
——在文本中提到了的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发展思维。没有提语文知识,也没有一般地提语文能力,而是提了四样东西:热爱语文,积累语文,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我概括:热爱语文,积累语文都包含在培养语感这一点中,因此语文素养,简明地说就是两项:一是言语直觉(语感),二是言语思维(语思)。语文教育的两大主题:言语直觉教育,言语思维教育。
2.对话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把对话理论引入语文教学。——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在第一时间这样正式被引入语文教学,从而使语文教学研究与学界的研究首次保持了对接。
对话是一个哲学概念。有两个意思: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学对话理论。属于教育哲学范畴。它的意思就是——教学是一种对话。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阅读对话理论。属于语言哲学。它的意思就是——阅读是一种对话。
第一句话:强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强调。
第二句话:对语文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关于语文教学的哲学命题。
来自于西方的解释学哲学、接受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研究。(接受美学)。简单地说: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过程。
任何阅读主体,在阅读之前都存在一个预先存在的认知结构;阅读是从文本向主体输送信息;这些信息被纳入进主体预先存在的认知结构之中,自动寻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这种信息的输入和接纳,改变或强化主体的认知结构,带来认知结构的发展。
这一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首先它从理论上说明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对文本的自由阅读,自由诠释的权力。其次,它对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作了一个哲学的,也是心理学的建模:
语文课学什么:学能与学生预先存在的认知结构有联系的东西;
语文课怎么学:就是想办法将二者(文本与学生头脑里预先存在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语文课的目标,也就是学了语文课以后应该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认知结构发生变化,或者更丰富,或者更巩固,或者干脆重建。
3.语感教学
吸收近几年的语文教学成果:对语感的强调,就是其中之一。我对标准不满意的地方是:它没有明确确定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而只是强调而已。比之原来根本不提是一大进步。
与语感教学相对的是强调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感教学的核心内容是: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或者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靠语文知识培养的;语文知识不能自动转化为语文素养。在语文课里面,语文知识的教学没有根本的意义,它是为培养语感服务的,要服从语感的培养。
——语感的培养主要靠学生的语文实践,所以语文课的主要途径不是别的,而是语文实践。
引起最大争议的,就是第二点,语感教学就是反对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理由:
语感是肤浅的;语感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语感是由语文知识转化的,语文知识是语感的前提条件;
我觉得:这个争议是很有意思的,对语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一般的争论。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语感本质的深刻揭示。
4.语文实践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读写。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说的“语文训练”。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实践,是与语文知识、和语文训练对举的。语文实践概念的提出,就是否定了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展开余文
那么什么叫语文实践呢?真实的言语活动。什么叫做真实的言语活动呢?三个条件:
——实际的言语需要。语文教学生活化。大语文。这一点很重要。比方说高考作文:都是命题作文,而在生活中哪里有先有题目再写文章的呢?总是先有一个需要再有文章最后才有题目。但是这又与语文教学的教学性相矛盾,教学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怎么才能生活化呢?我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事件性引入;柯老师买了新皮鞋。功能性引入:为电视片《长江三峡》配解说词。
——现实的语境。真实的言语活动与虚拟的言语活动有什么不同呢?真实就真实在语境上。任何言语实践都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展开的。语文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创造现实的语境,只有这样,才能有真实的言语活动发生。
——真实的体验。“践”。践然后才有真实的体验,才能有真实的经验。我的话:学生必须与语文真实接触。过去,一堂课老师讲了半天学生还没有打开书本的情况很多。
语文课真实化。真实的语文实践。很难。
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网络。
三. 信息化与语文教学
1.信息化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影响
——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语出现了。其中有许多是对传统语文规律的突破。一是从键盘输入方便的角度来创造词语和句式的,一种是游戏化的造词。
——言语的外延变宽了,不但有语言形式,还有其他媒体的参与。语言与其他媒体共同组成言语来实现交际功能。多媒体化:语言,图形,表格,声音,数据,动画,视频等。语言与它们的关系。
——主题词教学显得这么重要。信息爆炸,提示语。信息标题。
2.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利弊
信息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化,一是网络化。我觉得,这两个方面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文固有的特殊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的规律。而且,如果弄得不好,可能对语文教学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因此,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比较而言,网络对语文教学是利大于弊,而多媒体,则是弊大于利。
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好处只有一个:增加上课的兴趣。
但它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却是致命的。它可能从根本上使语文课失去语文特性。
因为它们与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定相悖。
语文是学什么的,是学语文的,不是学多媒体的。语文学的是语文,手段也是语文,通过语文来学习语文。
通过多媒体来学语文,学的其实不是语文而是多媒体或者别的什么。语文教学只能通过语文来学习语文。比方说,教《荷塘月色》,老师用了很多图片,来渲染课文的意境,甚至还用了音乐。但是学习《荷塘月色》的目的,不正是通过语言来体会意境来丰富想象吗?你用图片和音乐来替代,学生是有兴趣了,但不是语文课了,是美术课或音乐课了。学生的想象可能是丰富了,但语言的体会能力,语言的想象能力可能反而弱了。语文教学不能离开语言。这是根本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多媒体在其他学科中也许是一个好东西,但在语文教学中,至少要慎用。
现在所谓多媒体的语文课,我有时简直觉得莫名其妙,所谓多媒体,其实只起到了一个黑板的作用。那好好的,我和学生在一个教室里,我为什么还要把这些东西放在机器里捣腾一番干什么呢?多此一举嘛。
3.网络为语文教学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对语文教学来说,网络可能是一个好东西。
最近一位研究者(北京师大的研究人员)归纳网络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这个交互性是指的人与机器的交互性,并不是指人与语言的交互性)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什么刺激,是语文的刺激吗?)
——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可是语文就是重文本的,语文课离开了文本就不是语文课了,语文课就是不能超文本)
——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
——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不在发现,而在体验,因为语文课不是真理性课程,而是体验性课程)
我看这里讲的五点只有一点对语文教学有真意义,其他都是笼统的描述。
网络特性有利于协作式学习:这一点倒是对语文教学有点作用。如果用得好,还有大作用。关键在于协作。
什么是网络的协作性呢?对于语文课来说,就是言语交流的的多向可能性和逼真性。
创建了一个新的言语环境
创造了一种新的倾听和言说的方式或途径
举例来说吧:
2001年,有个张军的人在常德搞了个持枪枪杀七名警察,抢银行的案件。一时成为轰动全国的大案。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请学生概述常德大案的最近动态。
好处:真实。正在进行时。学生有真实的言语需要。有真实的言语任务。是真的,不是模拟。
有兴趣。
综合性的练习。
但在传统的信息环境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通过网络才能实现。
信息的搜集可以短时间完成,可以集体同时在一个空间里完成。
我要学生每一个星期向我提供一个报告,字数在八百字以上但不能超过一千字。(防止学生直接下载网络的文章)
学生的文章,写得实在精采。
还比如作文修改,这是个老大难问题,难在哪里呢?难在一对一。如何才能将一个学生的作文传给所有学生,而且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他进行修改呢?靠网络。
语文教学生活化,那就要勾通课内外吧。但是在传统模式下,这种勾通是间接的,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割,使它成为不可能。或者很困难。但有了网络就容易多了:我们联上英特网,采访一位预先约好的对象,或者给一位远在教室外的人发一封E-mail,或获得一封E-mail。外面根据这种外来的信息开展教学。过去这不可能,现在成为可能,因为有了网络。
还比如:我在上鲁迅的《祝福》时,现时要求学生联上学校图书馆,进入电子图书室,现场调看几位专家关于《祝福》主题的讨论,然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这在过去不可能。
所以说,网络可能给语文教学一个新的亮点。
----------------------------------------
李海林
标签:
班主任心得
在一次会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需要适应新课程的不光是教师
下一篇:
生死隔绝情悠悠——苏轼《江城子》赏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