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作文指导
阅读:864
标签:
作文指导
中国式天才教育违背教育规律
中华教育 2003-01-24
宋含璋今年10岁了。为了让她早日成才,身为工薪阶层的父母勒紧裤带,特地把她送到了一家收费颇高的民办小学去就读。忙碌的一个学期过去了,但对小含璋来说,寒假却意味着又一个紧张阶段的开始,父母早已经替她报名参加了奥数预备班、绘画班、钢琴辅导等六七门辅导课程。
据东方网(孙健敏)报道: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儿童”,成千上万像小含璋这样的中国儿童在父母加班加点的“制造”下,向提前“成才”的目标负重前行。如何把孩子教育成才?这已经成了当今国人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也许正是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在一些文化商人和媒体的联手操作下,“七岁作家”、“流浪小神童”等神话不断涌现出来,培养“天才儿童”的“革命性”学习方法、经验和心得也不断地见诸于报刊和广播电视,反过来又成为一种标准,继续加深父母们原有的教育观念。
最近一位教育界人士对这种中国式的“天才教育”提出了质疑,呼吁广大父母尽快从这一误区中走出来,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哈佛女孩”的经验不可重复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忠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社会对“天才儿童”的盲目炒作,实际上是在误人子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有作用但不是万能的,不是父母想到的孩子就一定能做到。“教育有多大胆、孩子就有多高才”的观点,实际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赵忠心曾和风靡全国的“哈佛女孩”刘宜婷的母亲作过交谈,认为他们在对刘宜婷的教育过程中实际上过于严格了一些,但恰好他们的孩子很特别,属于那种非常听话的孩子,所以能取得成功。这样的经验如果用到其他孩子身上可能会起到相反的结果。赵忠心说,家庭教育应该坚持“无为而治”的原则,“‘无为而治’不是说不教育,而是指教育应该适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为乐趣而学习,而不要为了功利的目的而学习。”父母不尊重不关心孩子的真实想法,只想让孩子成为父母所希望成为的那个样子,这是中国式“天才教育”的重大误区。
如何看待教育中的利益问题
其实这种非功利的教育思想,许多父母并不是不明白,但在现实中却常常会碰壁。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许多家长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他们总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掉了。
对家长们的这种顾虑,赵忠心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他说,生存竞争愈发激烈,所以利益问题不能不在教育中有所考虑,但必须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不要用眼前利益代替长远利益。父母对孩子的强化教育不是永久性的,即使能让孩子在初期超过别人,但当大家都起步后这种优势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一个处于被支配状态中的孩子学习到的知识、思维、逻辑和推理都是被动的,不可能持久。现在都强调文凭,但文凭只有在第一次就业、求职时有用,用人单位最后还是要看你个人的实践能力。真正好的教育实际上是教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古人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万里路就是那本无字的书。
过分教育会扭曲孩子的人格
由于受错误的“天才教育”思想的误导,许多父母对孩子实施了过分教育,结果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有关专家指出,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了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强烈的压抑会让孩子产生人格上的两面性,在父母和老师面前是一个样,背后又是一个样。
赵忠心举了几个“天才儿童”的例子来说明危害性。像7岁就能写出长篇小说的窦蔻,这个孩子的性格已经有点扭曲,对谁都严加防范,不信任。记者采访他时提问题,他不正面回答,总是反问记者。他小小的年纪,自视高人一等,没法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也容不下他人,跟任何人都无法正常交往、沟通、合作,真的不知道这孩子的发展前景将会如何?另外,像有媒体报道,南京有一个11岁的孩子独自到长沙,10多天里一分钱不带,随身只带着自己写的书,到车站、旅店就拿出书来自我介绍是小作家。未成年的孩子单独一个人出门,是违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这么小的孩子单独出那么远的门,没有出问题,那是侥幸。孩子过早出名,孩子会变得很浮躁,往往会莫名其妙地傲视周围的一切,自以为了不起,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藐视、防范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最后很有可能变成“小时了了,大时平平”的悲剧人物。
中国式的“天才教育”,应该紧急叫停了!
标签:
作文指导
中国式天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低龄手机族”请轻轻关上你的手机
下一篇:
“八面受敌”与研究性学习——苏东坡学习法之二(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