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244
标签:
教学论文
借助音乐艺术 激活创新思维——浅说音乐与语文教学的契合(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隆昌县石燕职业中学 罗德强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表达人们的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音乐最善于细腻地表达人们不同的情感,其中溶解着各种思想,贝多芬称它为“人类精神的火花”。人们的感觉器官对声音信息的刺激特别敏感,若用不同的感情说同一句话,由于音调和语气不同,引起听者的情感反应也不同。音乐正是充分利用并发展了这个特点,通过有组织的流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深入而细致地表达了人们各种不同的内在情感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这是语言符号艺术以及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不可比拟的优点。比如《梁祝协奏曲》中“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以及“楼台会”等乐段,把梁祝二人情投意合、愉快幸福、委婉缠绵、深沉的痛苦等千丝万缕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美术作品是难以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的。
人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实则是作者充沛感情的自然流露。任何一篇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感情。由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作为情境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就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亲睐。笔者对此亦情有独钟,作过一些探索。如《醉翁亭记》的教学配上一段古典名曲《月儿高》,其中的音乐形象使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景色优美,乐曲所表达的诗情画意深深感染了学生,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白杨礼赞》的教学配中以《我爱小白杨》烘托白杨树的伟岸挺拔的形象,收到了震撼心灵,引发激情的理想效果。下面笔者就《安塞腰鼓》的配乐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安塞腰鼓》是一篇宏扬激荡的生命,歌颂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本文气势恢弘,词语简洁,语句铿锵节奏鲜明,表明了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而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的情景。
对本文的教学,不少的老师主要采用朗读教学,引导学生逐步体会文章铿锵的短句、激昂的排比、疾猛的节奏特点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朗读教学的基础上,辅之以音乐手段,选择《锦绣中华》,此曲在气势、节奏等形式上有共通的地方,在生命和力量的主旨上也有相通的地方。
在上《安塞腰鼓》之前,先放全曲,以求引人入胜。并要求学生听后以简短的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以乐曲带入 新课,并为学生理解作品作一个铺垫。
在教师表情范读文章后,学生配乐小声跟读。教师提出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的要求。(要求学生能用关键词来表达出感悟的内容)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热烈、豪放”等总体印象。
教师再次播放《锦绣中华》,让学生边听边默读文章,思考文章在内容、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准备就这些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
通过讨论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这些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高原人跟文中恢宏气势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领会到黄土高原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领悟到黄土高原人“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的豪迈气慨。
作以下课堂小结后再次播放《锦绣中华》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的特点体现了音乐的独特的美,我们刚才也以音乐的力量来体现文章排山倒海的气势,宏伟壮阔的场面,快速跃动的节奏,展示出强大的力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黄土高原上的主人也正是用这种震天动地的鼓点展示了自己伟大的力量,也渲泄了长期闭塞的郁闷和痛苦,向人们庄严宣告:那隆隆的鼓声就是进军的号令,他们要向建设现代化新中国的目标出发了。
从探索性的实践中,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以乐传情,使学生得到文学美学与音乐美学的双重熏陶。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音乐的感染可以强化主题氛围,引人入胜,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其次,通过音乐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文学作品,可用音乐来传达,使文学与音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师生共同感悟文章的精妙。贝多芬大师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此语道出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
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临其境,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身去体验,感悟那些难以言传的弦外之妙,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辅之以音乐艺术,能在一定范围达到这一目的。这不失为一种颇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00三年元月
标签:
教学论文
借助音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教育与性别特质
下一篇:
我的作文教学法及作文观(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