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49
标签:
教学论文
日本高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
赵亚夫 译
[译者按]1999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的新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并将于2000年4月正式实施。此次国语学习《要领》的特点如下:设“国语表现I ”,合并现行的“国语表现I”和“现代语”,以“说、听”及“写作”为中心构成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说话、写作等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语言能力。设“国语表现II”,以提高“国语表现I”的学习层次。设“国语综合”,改进现行“国语I ”的学习内容,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改进 现行国语以阅读理解文章、作品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强调以近代以来的各类文章为载体,加强语言活动,培养表现能力和喜爱读书的态度。设“古典I ”和“古典II ”,强调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亲近古代作品的态度。改善现行的“古典讲读”,重在培养学生亲近古典作品的态度。改善现行的“古典讲读”,重在培养学生亲近古典作品的态度,并可以从古文和汉文中任选一种来学习。还规定,选择“国语表现 ”及“国语综合”中的任何一科为必修课程。
第1款 目标
培养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现国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扩展思考能力、涵养情感、锻炼语言感受,加深对语言文化的关心,培养尊重国语以及谋求提高国语能力的态度。
第2款 各科目
第1 国语表现I
一、目标
培养恰当地表现国语的能力。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扩展思考能力、锻炼语言感受,培养学生自愿提高国语能力,并用以充实社会生活的态度。
二、内容
须注意下列指导事项:
l.既能够用自己的思考有逻辑性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又能够尊重对方的思考。
2.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并能够归纳出正确且简洁的说明性文章。
3.根据目的和场合,斟酌措辞和文体等表现形式,并进行说话或写作。
4.仔细体会各种表现形式的不同效果,为推敲和表达自己的交流内容而服务。
5.加深对国语表现特色、语句和词汇的构成,以及语言角色等方面的内容理解。
三、内容处理
(一)在说与听,以及写作的指导方面,既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进行有效果的指导。在教学时间安排方面,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
(二)关于内容3,重点在处理发声方法、说话速度和文章形式等。
(三)关于内容5,重点在处理古典的表现方法、语句、词汇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另外,要让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语言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语言表现在其中充当的角色。
(四)在指导时,要让学生习惯读常用汉字,特别是让他们能够书写常用汉字。
(五)在指导时,须开展如下语言活动:
l.明确自我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说、发表和讨论等活动。
2.根据观察和调查结果,写成记录材料或归纳成书面报告。
3.根据对象和目的,扮演向导、介绍、联络等角色,进行会话或作文章。
4.考察身边的各种现象,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同时,对学生的表现活动,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六)教材须特别注意选用那些为了扩展逻辑性思考能力,利用信息资料表现,从历史的和国际的视野思考现代国语等学习活动而服务的内容。
第2 国语表现II
一、目标
培养恰当且有成效地表现国语的能力,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扩展思考能力、锻炼语言感受,培养学生自愿提高国语能力,并用以充实社会生活的态度。
二、内容
以一所示目标为基础,依照“国语表现”所示内容进行指导。
三、内容处理
(一)重视与“国语表现I”的联系,让学生更加熟练“国语表现I”的内容。指导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说、听与书写能力。同时,采纳与“国语表现I”第三项“内容处理”中从(一)到(六)相一致的内容。
(二)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说、所或写作中的任何一项,进行重点指导。
(三)因为教材要在“国语表现I”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程度,所以需针对学生的发展阶段适当地选择学习内容。
第3 国语综合
一、目标
培养准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表现国语的能力。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扩展思考能力、涵养情感、锻炼语言感受,加深对语言文化的关心,培养尊重国语和自愿提高国语能力的态度。
二、内容
A. 说与听
须注意下列指导事项:
1.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合情合理地叙述自己的意见。
2.根据目的和场合,进行有效果的、确切地说或听。
3.为了解决课题或加深自我思考,在尊重对方的立场和思考基础上,进行对话。
B.写作
须注意下列指导事项:
1.根据对象和目的选择题材,写出有思考、有表现力的内容。
2.琢磨有逻辑性的构成方式,用自己的思考整理文章。
3.接触优秀的表现方法,思考它的构成条件,为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而服务。
C.阅读
须注意下列指导事项:
1.准确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并能够做必要的概括。
2.在阅读文章时,既要弄清文章的构成方式,又要把握文章的表现特色。
3.根据文章所描写的人物、情景、心情等特定表现,进行饶有趣味的阅读。
4.阅读各种形式的文章,扩展和深化自我见解、感受和思考。
〔语言事项〕
在指导说、听、写作和阅读时,须注意下列指导事项:
1.根据目的和场合,掌握说话和措辞等技能。
展开全文阅读
2.理解句子和文章的结构、语句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记事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词汇。
3.习惯常用汉字的读法,特别是让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写法。
4.理解约定俗成的古语和训读的表现方式等。
5.理解国语的结构及其特质,以及语言的功能。
三、内容处理
(-)为了养成综合的语言能力,需注意内容A、B、C以及“语言事项”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做有效果的学习指导。
(二)关于内容A的指导,须注意下列事项:
l.以说、听为主的学习,需有15个左右的学习课时,并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2.培养学生理解说与听的能力和态度。
3.在指导时须开展如下语言活动:
(1)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演说和说明等。
(2)利用所收集的信息资料,写成发言稿和书面报告等。
(3)对所选课题进行调查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话和讨论等。
(三)关于内容B的指导,须注意下列事项:
1.以写作为主的学习,需有30个左右的学习课时,并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2.在指导时,须开展如下语言活动:
①选择题材且对其做综合思考。在此基础上,了解写作的顺序,学会写说明和意见等。
②根据对象和目的,恰当地使用语句,学会写书信和通知等。
③在读书时,既能够介绍书的内容,又能够根据课题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学会写记录和报告等。
(四)关于内容C的指导,须注意下列事项:
1.作为目标,虽然古典的和近代以来的文章及教学时间上的比率大致相同,但是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做适当的调整。同样,在古典作品中,古文与汉文的学习比率也应该大致平衡。
2.为了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应该采用音读和朗读的形式。
3.在指导时,须开展下列语言活动:
①理解阅读文章表现出来的见解和思考方法,并据此进行谈话。
②为了扩展思考视野,对阅读的各类古典文章和现代文章进行比较。
③根据课题,阅读理解与文章相关的必要资料,经整理后发表。
(五)关于内容中的“语言事项”,须注意下列事项:
1.在初中国语的学习基础上,加深对内容A、B、C的指导。
2.关于第4项内容,需在阅读时给予适当指导。另外,对口语中惯用的表现方法、措词及敬语的表现技巧等,应该有必要的指导。
(六)关于教材,须注意下列事项:
1.作为教育目标,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喜爱读书的态度,所以教材不能偏于培养说、听、读、写能力的某一个方面。它理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有目的地精选恰当的学习话题和题材。另外,上述(二)中的第3项、三中的第2项及四中的第4项,所示的语言活动,应该在教材中有充分的体现。
2.教材须注意采纳如下观点:
(1)为了加深对语言文化的关心和理解,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而服务。
(2)为了养成对日常措词等语言生活的关心态度,提高交际能力而服务。
(3)为了扩展思考能力和丰富心情,锻炼语言感觉而服务。
(4)为了培养灵活运用信息资料,养成公正且适当的判断能力和创造精神而服务。
(5)为了扩大视野,养成科学的、逻辑的见解和思考方式而服务。
(6)为了加深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涵养人生,培养不屈不挠的意志而服务。
(7)为了从多角度、多方面加深对人类、社会、自然的思考而服务。
(8)为了加深对我国文化与传统的关心和理解,培养尊重我国文化和传统的态度而服务。
(9)为了从广阔的视野,加深国际理解,培养日本人应有的自觉,以及提高国际合作精神而服务。
第4 现代文
一 目标
在提高阅读近代以来各种文章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文章的见解、感受和思考,并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培养学生丰富人生体验的态度。
二 内容
须注意下列指导事项:
1.关于论说性文章,能够确切地把握逻辑的展开线索和宗旨。
2.关于文学性文章,能够确切地把握人物、情景、心情等趣味性的表现内容。
3.通过阅读各种文章,加深和发展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等问题的自我思考。
4.确切地理解语句意义和用法,在丰富词汇的同时,学会如何把握文体及修辞方面的表现特色。
5.根据目的和课题,利用所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做进一步的表现。
三 内容处理
(一)有效地开展说、听及写作方面的语言活动。
(二)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注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为了理解所读文章,对近代文学史方面的内容提供必要的参考材料。
(四)在指导时,须开展下列语言活动:
①阅读论说性文章时,就有关作者的思考及文章的展开方式,写出自己的见解。
②阅读文学性文章时,就有关人物的生活方式及文章的表现方式进行谈话。③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扩展学习的兴趣和关心的范围,需在阅读相关文章的同时,进行创作活动。
④让学生设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形成交流性成果或报告书。
(五)教材选择近代以来各种文体的文章。其中,以与现代社会生活有关的实用性文章为主。同时,也包括翻译的外国作品及近代以来的文言文。
第5 古典
一 目标
在养成阅读经典古文和汉文能力的同时,扩展对经典作品的见解、感受和思考,培养喜爱古典作品,并借此丰富人生的态度。
二 内容
须注意下列指导事项:
1.能够运用古文或汉文中的语句意思,理解它的用法和句子构造。
2.能够准确把握文章或作品的构成与展开方式。
3.理解阅读文章或作品所体现的有关人类、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想与情感,以丰富对作品的见解、感受和思考。
4.理解文章或作品的表现特色,使学生亲近优秀的表现方法。
5.阅读经典作品,思考有关日本文化的特质和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三 内容处理
(一)所选古文和汉文的比率,要注意分配平衡。
(二)要采纳有效果的说、听与写作等语言活动。
(三)对文言文语法方面的指导,要针对阅读来进行学习,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必要的归纳。
(四)在指导时,须开展下列语言活动:
①通过音读、朗读、默诵等方式,体验古文和汉文的风格。
②为了加深对国语发展史的关心,要利用辞书等工具,对古典语言和现代语言进行比较。
③就古典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情感特征,以及表现特色,进行讨论。
④调查学生阅读古典作品的关心度,并整理出文章。
(五)关于教材,须注意下列事项:
1.教材所精选的各种文章与 作品、文种与形态,不但要以亲 切易懂为基本准则,而且要注意 长短、难易等问题。另外,上述(四)所列语言活动事项,要充实 在教材中。
2.教材须注意采纳如下观点:
①为了提高和养成学习古典 作品的热情和态度而服务。
②为了加深对人类、社会、自然,以及各时代人们的见解。感受和思考方式的理解而服务。
③为了加深对各时代人们的 生存方式、思考方式,以及我国 文化和传统的理解而服务。
展开余文
④为了在阅读古典作品的同 时,掌握必要的知识而服务。
⑤为了丰富语言感觉而服务。
⑥为了加深对中国等外国文化,以及它们与我国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解而服务。
3.在教材中应该包括日本汉文。另外,根据需要选择近代以来创作的文言文和汉诗文作品。
4.教材还要使用恰当的注释、旁注、解说等有助于阅读的工具。特别是对汉文,应有训点(训点,汉字旁边的假名或标点)。一般采用现代的最新解释,以方便学生理解。
第6 古典讲读
一 目标
通过阅读经典古文和汉文,加深对我国文化和传统的关心,培养终生热爱古典文化的态度。
二 内容
须注意下列指导事项:
1.能够运用古文或汉文的语句意思,理解它的用法,体味它特有的表现方式。
2.通过正确理解阅读文章或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和感情,思考有关的生活和人生等问题。
3.在阅读中,思考日本文化的特质,以及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三 内容处理
(-)在古文或汉文中,选择一种学习。
(二)选择有效果的说、听及写作等语言活动。
(三)重视体味古典作品乐趣的学习,不必进行过细的学习指导。
(四)在指导时,须注意下列语言活动:
①通过音读和朗读,体味古文和汉文的风格。
②对于古典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和感情,经过感受和思考后,或用文章表达,或用谈话表达。
③在阅读中,需调查与此相关的文章与作品,并做阅读比较。
(五)教材在选择文章与作品、文种与形态时,要突出典型性。另外,用现代日语翻译的古典作品,也应该选择适当的篇目。
第3款 有关各科目内容的处理
有关内容的处理,须注意下列事项:
1.教材除各科目第三项“内容处理”所示事项外,还应该注意处理好“国语表现I”“国语表现II”及“现代文”“国语综合”第三项第6条所示内容,“古典讲读”中“古典”第三项第5条所示内容。
2.要有计划地利用学校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读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另外,要适宜地利用声音语言。影像等声像教材,以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以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说明:本译稿根据日本文部省《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国语》译出,大藏省印刷局1999年11月版,第15-23页。 (译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标签:
教学论文
日本高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
下一篇: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标准国语部分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