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685  
标签:教学论文
对现代文阅读的一点思考(网友来稿)[力荐]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   王中华 

    “信息”的概念被正式引入语文教学(见《考试说明》)。我们知道,信息,除语言文字外,还包括图表资料、数据、让定符号及其排列组合的形式等等。现代文阅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对考生进行“信息处理”的考查,这种题型令考生乃至语文教师深感头痛,近年来的高考信息反馈,我们可以看到(我想无需列举数据)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是最不尽如人意的,它甚至可以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癌点”。 

    回避矛盾是万万不行的,放弃对现代文阅读的教学研究是愚蠢的。让我们认真想想:为什么学了三年,考生面对现代文阅读题(尤其是主观性试题)显得那么无奈,那么一筹莫展,现代文阅读的教学到底有没有它自身内在的规律,我们到底能不能给学生以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这些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孜孜以求的探索。     

    窃以为,现代文阅读呼唤“理性思考”。 

    实际上,在教、学、考的实践中,许多人感到,仅靠大一统的“语感”已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固然,没有语感的积累,缺少揣摩体味的过程,不行;然而,没有理性的“高标”,语文教学恐怕依然朦胧。 

考生的理性思考或说理性活动的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生在阅读以其学科(如:生物、物理、天文、数学、考古)的知识为内容的文字、数据、图表资料时,调动和使用相关背景知识的能力,没有它们的依托,不借重于严谨的逻辑力量,深入的理解和正确的操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是操作过程的“条理性”,面对一篇文章,阅读什么,怎样思考,如何表达,这一连串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它叫做“信息处理过程”,它起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正确理解各种重要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是依题意辨别和筛选相关信息,特别是提炼隐含信息;再次是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能够概括、阐发、解释;最后是根据要求作定向表述。可以这样说,由于近年来的高考侧重于多角度、多层面的测试,侧重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因此,没有较高的理性思考的能力,要想做好现代文阅读题(尤其是主观性试题),只能是一个良好的愿望而已。 

    现代文阅读自有其基本的方法,高中语文统编中介绍了六种阅读方法:精读、略读、速读、比较阅读、研究性阅读和专题阅读。从高考现代文阅读实际需要来看,应重点掌握其中精读、略读、速读和比较阅读四种。在操作上注意各种阅读方法配合使用。因为教材和其他同仁对此论述颇富,在此恕无再述。我这里主要是想通过对一则一般现代文述理文的阅读及其答题的典型错误的分析,试图诠释对现代文阅读的理性思考。 

材料: 

阅读下面一段文宁,完成1—5题。 

     

文艺的两重性 

    文艺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具有两重性,而文艺的商品性是外在的,低层次的属性,非商品性和反商品性是它内在的高层次的属性。 

    文艺的矛盾品性在古典时代还未显现出来,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尚未形成,文艺也未商品化,同时文艺的娱乐性、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也未分化。古典时代文艺被看作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因此有所谓“美善相乐”、“真善美统一”“寓教于乐”等信条。其实,文艺内在矛盾仍然存在,只不过被抑制、掩盖住了。中国古代讲“文以载道”,计划经济时代讲“文艺为政治服务”,就是以意识形态性来制约娱乐性、审美性。西方近代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而娱乐性仍处于从属地位,并与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审美性分离,成为文艺的基本属性之一。于是,文艺的品性发生分裂,它不再是和谐完美的整体,形成了以娱乐性为主的俗文学、俗艺术和以审美为主的纯文学、高雅艺术(或者兼有意识形态性的严肃文学和艺术)。当然,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文艺也有雅俗之分,但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时代这样严重的对立。 

    应当说,文艺的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文艺依附于政治伦理,作家艺术家依附于国家、权贵,不能获得文品和人格的独立,而且,文艺脱离大众,成为上层社会的专利。只有文艺的商品化经过一般中介物的中介,才打破等级界限,成为大众消费的精神产品,获得普及。同时,文艺以其娱乐性(当然也还有审美性)为大众所推崇,从而摆脱了作为政治伦理的婢女的屈辱地位,获得独立发展,作家艺术家也走出宫廷和权贵之家进入市场,成为自由职业者,获得人格的独立,他们不再抑他人鼻息,而可以作为自由的个性来创作。 

    但是,另—方面又必须承认,文艺的商品化也有消极方面,文艺的本质是“自由的精神产品”,它与市场经济处于深刻的对立之中,文艺的商品化虽然使作家、艺术家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异化——对商品的依赖关系,金钱可能腐蚀作家、艺术家,诱使其放弃审美理想,消磨其艺术个性,成为精神上的雇佣劳动者,这必然损害文艺的审美品格和社会价值。文艺的商品化在带来俗文学、俗艺术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纯文学、严肃文学和高雅艺术的困顿,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其他艺术形成相敌对,就是指那些难以适应商品化的文艺形式(如诗歌)。 

  

   原题: 

 1.根据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概述文艺的两重性□□□□□□□□□□□□□□□□□□□□□□□□□。  (不超过21个宇) 

    典型错误 

    一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  外在的,低层次属性,高层次属性 

    三  商品性,非商品性和反商品性     

    本题考查考生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表述的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文艺的两重性”,在文章的第1自然段中可谓语意显豁,答案凸现,应该说极易定位。题干已经提示“两重性”,是要求考生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两”指明数目,隐含有“一方向是××性,一方向是××性”的句式定向。“性”指属性,应该回答属性实质,句式也应为“××性”,其它,就是答非所问。同时,有字数限制的简答题,表述上应该简明扼要。 

    本题正确答案:一方面是商品性,一方面是非商品性和反商品性。 

    错误一,考生习惯于随意性的文摘,大约是平时的阅读训练定位于最低标准所致。在信息的提取过程中缺乏辨别和分析,答非所问。 

错误二,概括偏移。概括作为一种简明扼要的表述,不单要求“抽象”,尤其要求“确指”。“外在的、低层次属性,高层次属性”只在评价属性的一般特征,没有指出属性的实质,即“属性是××”的实质肯定判断,偏离了要求。 

错误三,句式表达不明确,导致产生“三性”的语意歧义。     

启示:本题答题信息筛选范围小,概括要求的能级不高,只要认真阅读,仔细审题,揣摩题干,吃透隐含信息对答案内容和句式的要求,答出正确答案应该不是难事,但遗憾的是我们还是看到了上述典型错误,它启示我们:①要摒弃边看边写,拣一个是一个的“文摘式”的答题习惯。②概括要“确指”。概括,是一种思维和语言操作,它要求对具体的材料和内容加以抽象概括,且要提炼山核心——要“确指”。 

原题: 

    2.本文第2段中的中心思想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文艺的矛盾品格还未显现出来。 

    B、俗文学、俗艺术与纯文学、高雅艺术是怎样分离的。     

    C、文艺矛盾品格的历史发展。 

    D、市场经济促使了文艺品性的分裂。 

    本题考查的是把握文章段意的能力。段的阅读是文章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读懂了段,懂得了“读段”,也就懂得了“读文”。词不理解,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尤其是句中去揣摩。句不理解,可以分析它是单句还是复句:是单句抓主干;是复句,辨析其复句关系,分析复句的语意重心;分析句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以及修辞的运用。段的阅读、基础是字、词、句,但更重要的是抓“关系词”。 

    所谓“关系词”(请允许我使用这一名词),仿词于关联词,它是用来衔接句与句之间各种关系的词,它不仅包括关联词,还包括诸如表示重复的词(又,再,也等),表示状态变化的词(停止,改正,解决等),表示心理活动的词(居然,竟然等),表示延续性的词(正在,继续等),表示结论性的词(因此,所以等),表示总分关系的词(之一,其一等),表示正反关系的词,表示前后呼应的词,被反复强调的主语等。总之,这样的用来表明句与句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词语隐含——即通过句外、句中某些单词、短语来表示隐含意义关系的词语,统称为“关系词”。它极易被我们所忽视,然而正是它们,却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把握段意的最佳提示。 

    第2自然段一共有6个句末符号,说明它有6句话。  通过抓主干与抓关系词并用的方法,可以压缩成:     

     文艺的矛盾品性……,一方面由于……,同时……。古典时代的文艺……。其实,文艺内在矛盾……。中国古代……计划经济时代……。西方近代……。于是,文艺的品性发生分裂……。当然,与前市场经济时代……。 

    分析:我们很容易找出整段的主语关系词是“文艺的矛盾品性”,它如何如何了,第5句前的“于是”就是用来表承接的关系词。关系词“当然”后而很明显不是本段的语意重心。因此答题A不正确。“古典时代”,“中国计划经济时代”,“西方近代”都是用来采例证观点的,所以答案C不对。答案B“怎样分离”概括“不确指”。答案D讲的是“文艺品性分裂的原因”,概括准确。 

    启示:切切关注“关系词”。忽视“关系词”是很多考生阅读和答题的一个极大误区。也是导致阅读理解偏差的重要原因。 

    原题: 

    3.根据第3段内容,将“文艺的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的理由归纳概括成两点。(回答分别不超过25个字) 

    ①□□□□□□□□□□□□□□□□□□□□□□□□□□□□□。 

    ③□□□□□□□□□□□□□□□□□□□□□□□□□□□□□。 

    典型错误有五种类型 

    一  ①使文艺成为大众消费的精神产品,摆脱“婢女”的屈辱地位 

    ②使文学家不再仰他人鼻息 

    二  ①使文艺得到普及,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 

        ②使作家获得独立的人格,可以作为自由的个性来创作 

    三  ①打破了文艺依附于政治等级界线,使之获得独立发展 

        ②使文艺由脱离大众,为上层社会的专利发展成为大众消费的精神产品,获得普及 

    四  ①使文艺脱离了对政治、伦理的依附关系 

    ②使作家、艺术家摆脱对国家、权贵的依附 

    五  ①使文艺普及于大众,成为广泛的精神产品     

        ②使作家、艺术家获得独立的人格 

    本题考查考生辨别和筛选信息和材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选择常见句式的能力,正确理解句间关系,用以造句的能力,表述的能力。 

    综观第2自然段,讲的是“文艺的商品化是历史的进步”围绕着“文艺”“作家、艺术家”两方面展开论述。而且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展开论述的,反面与正面形成对照。 

在句式的使用方面,隐含了答题引导语“文艺的商品化”。“进步”一词也包含了“从坏到好”的实质,提示了表述方向。这样,无论是语意还是句式上给考生选择的自由度都很小,因此,这是一个多项能力高度综合的测试题。     

本题的正确答案:①使文艺脱离了对政治、伦理的依附关系,获得独立的文品。 

②使作家、艺术家摆脱对国家、权贵的依附,获得独立的人格。 

    错误一,考生不理解概述的含义,也不明晰该如何归纳。这一答案的最大弊病是用了诸如“婢女”“仰他人鼻息”等形象化的解说非概述的语言,不是一个严谨的命题,应舍之不用。     

错误二,在语意上不表现“进步”。 

错误三,只从“文艺”的角度进行厂分析。 

    错误四,在题干没有作明确要求的前提下,概括宜慎用否定判断。否定判断的处延常常漫无边际,根据概括要求“确指”的原则,在可以用肯定判断的时候,简明扼要的表述以肯定判断句式或严密的复句形式为佳。 


展开余文
    错误五, “广泛的精神产品”不源于材料。概括是一种源于材料,高于材料的表述方式,切切不可臆造词汇,要尽可能地组织、归纳文中语句。“摒弃文摘式”与“源于材料”矛盾地统一,方可不致出错。    

    启示:“错误一、错误四和错误五”的分析,虽然不能当作一成不变的定律,但考生应有这方向的理念,并以之为参考,定可资借鉴之用。 

    原题: 

    4.理解词语的含义(阐述分别不超过10个字) 

    ①“政治”伦理的婢女中的“婢女”在文中是指□□□□□□□□□□。 

    ②“仰他人鼻息”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典型错误: 

    一  ①文艺成为政治伦理的奴隶。 

        ②作家受到权贵的控制。 

    二  ①文艺服务于政治伦理。 

    ②依附于国家、权贵的作家。 

    三  ①以前,文艺娱乐性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 

        ②文艺的娱乐性受意识形态、审美性的制约。 

    四  ①不为人重视、不起眼、地位低下的文艺。 

        ②看别人的脸色说话,自己不敢发表意见。 

    五  ①依附、附庸。 

    ②依附于国家、权贵。 

    六  ①在前市场经济时代,文艺依附于政治伦理,脱离群众,为上层服务。 

    ②指作家、艺术家受到歧视,对别人要仰首以待。 

    七  ①从属地位的文艺。 

  ②没有创作自由。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和筛选信息材料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理解修辞作用的能力。 

    “婢女”  “仰他人鼻息”指什么,似乎是考查理解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它涉及了述理文章的较高层面,涉及段落的述理层次和结构。 

    先看一看这段文字的述理层次,显然,“婢女”是针对“文艺”方向讲的,“仰他人鼻息”是针对作家、艺术家而言的。然后让我们关注这一词一短语,不难发现“婢女”是名词性的,答案在句式使用上,应是“×××的文艺”,“仰他人鼻息”是动词性的,在句式使用上,应是“作家、艺术家如何如何了”。 

    许多考生没有充分理解文段,吃透题干隐含的信息,就匆忙下笔,如错误二,句式刚好弄反了;错误五,阐述不全面,支离破碎;错误三、四,用形象化阐述形象化,大悖题旨,且错误三没有搞清对象;错误一、六不源于材料;错误七、错误六之②不“确指”。错误六之①没有搞清语意。总之,错出有因,错得典型,与命意大相径庭。 

    本题的正确答案:①依附于政治伦理的文艺。   

                    ②作家、艺术家必须听命于国家、权贵。 

    原题: 

    5.对于“文艺的商品化所造成的消极方面”请归纳出三点(概述分别不超过 20个宇) 

    ①□□□□□□□□□□□□□□□□□□□□□□。 

    ②□□□□□□□□□□□□□□□□□□□□□□。 

    ③□□□□□□□□□□□□□□□□□□□□□□。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表述能力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它的正确答案应是①造成作家、艺术家对商品的依赖关系。②使作家、艺术家成为精神上的雇佣劳动者。③使纯文学,严肃文学和高雅文学陷入困顿。考生在答题时有大致相同的毛病:概括不到位,或没有“确指”消极方向,使用“有害”“有利”等大而无边一类的词,或者没有指明受动对象,或者陈述主语“文艺的商品化”都没搞清,东扯西拉,使人不明就里,或者干脆可谓言不及义。 

    研究一下本材料多角度,多层而命题的特点以及考生答题的典型错误,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如“关于信息材料的辨别和筛选”的问题,可以小结为:在一个内容丰富的语段中,  “重要的信息材料”会因为段首提出,承续解说,收束小结,被反复强调,多次出现。但它们有许多明显的差别:有的抽象,有的具体;有的是整体概括,有的是局部深化;有的多于感情色彩、浅显,有的富于理性蕴含、深刻。因而“筛选”不可能是一种随意行为,必须以“辨别”为基础。近年来的试题高综合的特点也拓展了“筛选”的层面:不仅限于选文,还扩展到题干;不仅在文内,也在文外;不仅有针对明示信息,还有针对隐含信息。多维思考,全而兼顾,才能有效地提高正确率。 

 另外,对如“归纳、概括、阐发”等方面的问题的分析讲究,应会给我们许多有益启示,不再赘述。 

 作者邮箱: 3275658@sohu.com 

 
标签:教学论文 对现代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超然洒脱 游于物外——读苏轼《望江南》(网友来稿)
下一篇:记者来信:学生消费攀比之风不能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