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023
标签:
教师随笔
避实就虚 久风流——谈古诗中的虚写手法(网友来稿)
山东临沭一中 李荣国
画家作画很讲究虚实笔法的运用。宋代著名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里所说的烟霞锁高山,断脉映远水就是以虚写实的笔法。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宋代画院招生考试曾出过一个画题,题目叫作“深山藏古寺”。一个考生画了古寺的全貌,周围是崇山峻岭,这显得太直、太露,没有把“藏”的旨意画出来;有的应试者画了绿树掩映中的古寺一角,旁边是悬崖绝壁,这样的构思就显得含蓄,但还是嫌直白了些;最高明的一个应试者没有画古寺的一砖一瓦,只画了一条通往深山的石径和一个在溪边挑水的和尚。这个考生在“藏”字上做了文章,他虽然没有直接画寺,但人们不难从通往深山的石径和挑水的和尚联想到深山必藏有古寺。画面内蓄丰厚,表达含蓄,真是避实就虚,尽得风流。
绘画中的虚笔,音乐中的间歇,篆刻中的残破,小说中的留白等都是运用避实就虚的手法,使虚实相生,收到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良好效果。通常我们把从正面直接写某一事物的写法叫实写;而把以此物写彼物,从侧面烘托映衬某一事物的写法称为虚写。
虚写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古诗《陌上桑》中写秦罗敷的美丽“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精彩的描写就是虚写,它虽然没有正面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读者仍能从人们出神伫观,如痴如醉的神态中,想象罗敷那倾倒众人的美貌。正如茅盾先生说的:“有时候,正面描写一定要失败,比方说,写一个女子的美丽,倘使你搜罗了所有的‘美丽’的词来形容她的容貌和姿态,未必给读者以活泼的印象,应该用侧面的烘托来救助正面描写的不足。”这话是切中肯綮的。
避实就虚的手法,也使得作品能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如《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全诗无一字写人,但却又句句不离主人,以主人所处环境显其性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主人的志趣中,可以体现出诗人的襟怀。既很好地表达了这“不遇”的事实,又做到了以少胜多,可谓“语尽而言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避实就虚的手法,在表现人的抽象、虚无的情感方面也能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例如表现人的愁思,如果按常理进行正面描写的话,很难把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而运用虚笔,化实为虚却能达到这一效果。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这样的实例。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诗人把愁比作一江春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短短九个字,就形象而生动地把愁之繁多,愁之无尽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化实为虚,虚实相生,使愁在李清照的词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繁重至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之长是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愁之深是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愁是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本来不易表现的愁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为什么是那么形态万千,生动感人,让人浮想联翩?这都得益于虚笔的运用。
音乐也是难以表现的,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的具体形象呢?这是描写音乐时常常遇到的一个难题。但这个困难在白居易的笔下似乎不存在。音乐在他的笔下是那样美妙神奇,生动感人,读他的《琵琶行》,仿佛亲临音乐的殿堂。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呢?他用的也是避实就虚的手法。
《琵琶行》里有一段精彩的音乐描写。琵琶女的琵琶声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人不正面描写音乐,而是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来形容。大弦嘈嘈,沉着而雄壮,宛如一阵急雨;小弦切切,细促而轻幽,宛如一片私语。嘈嘈切切交错着,就好象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一会儿像花下的莺语,婉转流走;一会儿像冰下的泉水,幽咽难通。曲调是多么富于变化,多姿多彩啊!渐渐地,泉水冷涩,好像该被折断了似的,声音凝结休止了。但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以无声写有声,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如同篆刻艺术的“计白以当黑”,戏曲艺术对舞台空间的运用,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悠长的回味,这正是虚笔的特殊艺术效果。
虚笔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艺术效果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虚笔能为读者提供一个联想和想象的广阔的空间,读者可以利用联想和想象去组接生活的画面,对诗歌的形象、意境进行独到的补充扩展和再创造,在其自由构筑的天地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得到审美发现的满足和艺术欣赏的美感,这正是虚写手法的魅力之所在。
联系地址:山东临沭一中语文科
邮政编码:276700
联系电话:13854921828 作者邮箱: qingniao7677@163.com
标签:
教师随笔
避实就虚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姚鼐字号溯源(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探索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大量使用中的一些实际弊端(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