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作文指导
阅读:1454  
标签:作文指导
最理想的学校图书馆什么样?
            中国教育报     2003-03-14     记者 王珺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早在198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宣言》就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一所出色的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然而我们的中小学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多少作用?图书馆里的书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多少精神养分?那些重复且不适合学生、教师阅读的,显然是为凑足册数而摆在书架上的书,那些书上遍布的灰尘,以及多数时间被锁住的图书馆、阅览室大门,这一切,都足以令关注教育、关心未来的人忧虑。 

  在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的12份提案中,有一份《关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说起提交这份提案的初衷,朱教授的话颇耐人寻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把读书这一看起来非常“个人”的行为放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着实切近了它的本质。身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的朱永新曾激情澎湃地写过一本《我的教育理想》,其中,《我理想中的教师》、《我理想中的学生》、《我理想中的家长》……每一篇都是一首充满对教育的赤诚热爱和理性思考的教育诗篇。当我们谈起读书与教师、学生的成长,朱教授实际上已经开始了他对理想中的中小学图书馆的描绘和展望。 

  图书馆应随时随地向孩子敞开 

  “在发达国家,图书馆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利,我去过的美国、澳洲、日本等基本都是这样。比如在美国,你只要有一封当地人写给你的信,便可进图书馆借书了。还书也不用办什么手续,尤其是社区图书馆,门口都有一个还书的箱子,你往里边一扔就行了,有的人白天没时间还书,就在晚上散步的时候把书扔进还书箱里。”朱教授的这种体验使他感到,便利使读书变得轻松愉快,不至于受外界因素的过多干扰,有利于读书习惯的养成。因此,他觉得中小学辟出专门的教室作为图书馆、阅览室固然不错,但如果在一个开放的空间、放足够多的好书供学生随时阅读,而省却了借阅手续的烦琐、避免了开放时间的限制,这应该是学校图书馆的理想状态。“这似乎不太便于管理吧?丢书怎么办?”朱教授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我们应该相信孩子。退一步说,即使真的有孩子把书拿回家了,说明他喜欢那本书,孩子爱书不是好事情吗?”据朱教授介绍,在江苏已经有学校进行这种开放式的图书管理了,如常州武进湖塘桥中心小学,在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设立了以年级为单位的“图书大角”,孩子们放了学就可以看,有的孩子回家后写完作业忽然想看书了,也会跑回学校来找书看。“我问过他们校长丢书的情况,据说基本上还没发现少什么书,倒是有不少学生把自己家里的书拿到学校来,使图书角的书更丰富了。”朱教授的结论是我们不要低估孩子。 

  每次出国,他感受最深的就是无论在火车车厢还是飞机场的候机室里,总是能看到许多“老外”在静静地看书。“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不把读书、学习看成是负担,看成是一种为得到某种荣誉的途径和工具,而仅仅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才算是进入了学习型社会。”感慨之后,他把倡导学生、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作为自己主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让爱书懂书的人荐书管书 

  “目前国家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督导仅有量的要求,却没有对图书配备结构和内容的要求,另一方面,从书的采购来看,图书市场有许多‘猫腻’,其中有多少腐败不敢说,但这种导向至少不是配备好书的机制。”朱教授认为负责任的教育者应该把人类文化的精华提供给孩子,把对他们最有益的书放到他们最方便的地方。他一方面建议组织权威的专家委员会组成荐书机构,同时也在身体力行地为教师、学生推荐好书,他主持编写的《新世纪教育文库》(400种)目前已出版54种,他的理想是让这套书成为帮助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亲自带领苏州市教育局图书装备中心的老师们到杭州选书,以一个教育心理学专家的眼光,以一个与书有着浓浓情愫的“读书狂”的眼光,以一个以教育为至爱的市长的眼光,他希望用责任和眼光为学校图书馆配备的图书,真正地满足教师、孩子们的需要,真正地给他们以心灵的滋养。 

  我国许多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不是专业出身,有些学校甚至让一些不适合教学工作的老师“拾遗补缺”,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更是连专职管理人员都没有。朱教授说:“国外大学的图书馆馆长都是德高望重的学者,而公共图书馆也是由社会贤达人士负责管理。我觉得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员应该是有学问的人,最懂书、爱书的人才会对书有感情。”他举例说,像张家港高级中学等几所学校图书馆搞得不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校长本身比较懂书。 

  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苏州大学当教务长期间,朱永新发现,许多大学生根本没有很好地读过名著。他一向认为,不和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眼界一定不会开阔。于是,他为大学生开出一批必读书书目。但他更迫切地感到,读书的黄金时间在中小学,在中小学校营造读书氛围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在调研中,他还发现,不少教师读书太少,视野太窄,对一些教育名著、教育家的重要观点几乎一无所知。他呼吁,中小学教师有两类书必须读:一是孩子们读的书,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现在孩子们正在着迷的书。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有对话的可能。二是读教育名著。因为人类几千年的教育活动积累下来的好的理念和经验是不变的,读这样的书可以少走弯路。他心中理想的教师,就是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要读《论语》、要读陶行知、要读杜威、要读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呢?说起学生的阅读,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朱教授更是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在某种意义上说,读课外书的作用不亚于学课内书,应该把读课外书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他认为,现在学校让学生重复练习占用的时间太多,老师讲得太多。老师应该在精讲精练上下工夫,努力把教学任务在课堂内完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阅读时间。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在广泛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进行专题研究时必然要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因此,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学习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展开全文阅读
  在学者与官员的角色之间,朱永新穿梭而行。他说,平生最得意的事是自己的教育理想得以在苏州实践,能够坦荡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学术研究。在正在进行的“新教育实验”项目中,他选取了十余所学校进行实验,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营造书香校园”。这些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提出教育实验的切入口是“读好书”,倡导学生、教师读书,并把读书看作为学与从教的基础。简单说,就是用读书带动教育改革,建立一个充满智慧和生机的校园。 

  在朱教授的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图书馆最终形态应该是“书香校园”,那时,书的香气就像花香一样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读书对老师、学生来说是最自然的事情,他们从书中汲取阳光和水…… 

  官员与学者的双重角色在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的身上被一种“本真”所调和,所以,听他讲带领苏州市教育局图书装备中心的老师乘大卡车去杭州为学校购书这样的事,一点也不觉得突兀;听他畅谈理想中的中小学图书馆,不难感受这位政协委员心中洋溢着的理想主义激情和人文情怀。 

  “图书装备中心的老师们已经跟我约好了,等我开完‘两会’回去,我们就一起到杭州买书去!”说这话时朱永新既不像官员也不像学者,倒更像是一位爱书、懂书且尽职尽责的学校图书管理员。 

  朱永新,1958年生,现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等,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30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

 

标签:作文指导 最理想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校招保送生 尖子生不买账
下一篇:心痛学生的不懂 跟不上教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