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896
标签:
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语文交际圈里遨游(网友来稿)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初中 吴云
提要:本文从学生应在一个怎样的时空里学语文,在语文交际圈里如何教、如何学两个方面入手,结合湖北省宜昌市正在开展的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有些做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语文交际圈这一语文教学理念,并就如何优化语文交际圈以利于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使之获得“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做了具有前瞻性的论述。
关键字:语文交际圈 语境 语用 语感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北京大学教授、语言学家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2001年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前言部分也开宗明义地指出,此阶段“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未标注的引用文字均出自《语文新课标》)为了能让学生在这个特定阶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我们必须怎样对他们进行教育呢?
一、学生应在一个怎样的时空里学语文?
社会学告诉我们,人类为完成自身精神、肉体上的延续,必须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这一过程,即为人的社会化进程,人的社会化进程只有在以人的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群体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在对自然人向社会人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个体的不同,进行“因材、因时、因地施教”。语文学科做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在人的社会化教育中承担着奠基的作用,语文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关于人的心灵的学问,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借助语言文字认识、了解、改造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语文教育是从人的活动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考察、理解、评价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教育。”①,这种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过程,有着自身的规律。
那么,这个特定的时空应是一个怎样的时空呢?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有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可以学习语文”。可惜的是,学习语文的最广阔的天地在以前没有受到重视,甚至遭到人为的封闭,这种封闭的语文教学有以下特征: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里,把“窗户”关得紧紧的,手捧着书本,天天重复这样的劳动,划分层次结构、分析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概括写作特点……封闭终于招致社会的责难,甚至有人说这样“祸国殃民”、“误尽苍生”。痛定思痛,终于有了变化,从教者打开了窗户,外面的新鲜空气进来了,给人以生机和活力。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有了提高,长久的分歧也得到了统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标志着新一轮语文教育革命的到来,许多人认识到:语文教学再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存在了,在探索者的不懈努力下,令人欣喜的语文教学新思想、新理论得以不断涌现。现在,我们意识到:不能把语言与其背景割裂开来,不能把语言简单地当作抽象的东西来进行分析,那种“重‘死’的语言、轻活的语言,重语言的形式、轻语言的内容,重语言的组合、轻语言的运用②1”的支解式教育再也不能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了,取而代之的应是“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从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众多场合来开拓语文教学的空间领域,从现代生活发展远景来规划语文教学的未来③”的富有形象思维、富于表现情感、富有生命活动的新型语文课,而且,语文教学本着“让生活的观念统领教学,让教学的过程贴近生活④”的原则,“按照人们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读写听说的规律来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②2”,应做到“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再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⑤基于此的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呈现了令刘国正先生赞不绝口的可喜局面。在对“这个特定的时空”的研究上也取得许多可人的新成就:
一是“语文教学三层说”,提出者是河北省高级教师张孝纯,他将语文教学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课堂,第二层是校园和家庭,第三层是社会。
二是“语文学习环境三层说”,提出者为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刘国正先生。他指出,第一层是课堂,这是一个高度优化的语文学习环境⑥,它是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第二层是校园,这是一个比较优化的语文学习环境⑥,它包括各科教学(任何一科的教学都是运用语文来完成的)以及多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第三层是家庭和社会,这是一个不优化(最原始)的语文学习环境⑥。
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正是从吕叔湘、张志公、张孝纯、刘国正等先生的理论入手,走既抓课内教学、又抓课外训练的双翼并举之路,这种实践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以“内引、外联、对比”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轻负高效,提高素质”的语文教学新局面得以呈现:形成了以课堂与课外两大场所为教学时空的教学新格局,有了以“四大支柱”为主的语文课外活动,有了在全国率先开设的收视课,许多学校还创办了文学社,有了社刊……实验从学习、运用语文的主体——学生入手,以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为依托,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这正符合了“这个特定的时空”的所需要素,基于构成“这个特定的时空”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将其总括为一个语文教学新概念,即语文交际圈。所谓语文交际圈,指的是社会个体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时间、空间范围。它包括三个要素,即交际主体(人)、交际介质(语言文字)和交际环境(交际的时间、空间范围);有三大内容构建,即语境、语用和语感。语境是指运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在语文交际圈里,这一概念表述为一个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即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同职业、性格、修养、习惯等特征的交际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以及说话的前后关联等。语用,是指在语文交际圈里进行的一个动态过程,即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语感是对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它并不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是同时包含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语言活动过程。单个的交际主体是单个的语言活动中心,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话题进行交际,构成语文交际圈。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交际主体通过交流学会使用语言;交际主体在一定语境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不断增强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能力,以此培养语文素养,获得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这是语文交际圈的基本特征。下面,首先谈谈语境的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关于语境的论述,在许多文章中均可见端倪:
《学会生存》一书中说:“儿童,乃至成年,都是在他们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地、现成地吸取经验,从而获得他们大部分的教育的。”刘国正先生多次告诫我们:“学习语文,学校的课堂教学虽然十分重要,却只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以外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随时随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形成都施与强有力的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这告诉我们,对于学生周围的环境我们要加以优化,以利于学生学习语文,接受好的影响。张鸿岑先生在《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一文中也指出:“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说,无论是听、说活动,还是读、写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里,根据一定的需要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听、说、读、写活动无不具有随机性。因此,课内进行的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训练,一定要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并注意国际上日益增多的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自觉地提高适应各种复杂情况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就是说,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进行,在这个环境里,学生把听、说、读、写、视做为生存手段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个环境不经过优化是不行的。无独有偶,何启贤老师在《必须展开语文教学的双翼》一文中也撰文说:“语文学科教育活动(同样)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场所的设备、布置等有形环境,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和学习氛围等无形环境,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狭隘的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我们在优化接受学习环境的同时,要尽可能扩大和开放学生的认知空间,营造发现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只有在优化了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教育,这是人所共知的,语文教育尤是如此。但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最直接的常识,他们只把眼睛盯在教材中的课文上,并对课文如拆零件般地做最“野蛮”的支解,以为这样就是一种教学的优化!
为什么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至今没有得以很好的解决?原因何在?刘国正先生说:“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背诵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和论断,要求一字不易;学习一个又一个的程式和方法,要求如法施行。”这种把语文素养当作纯技术性的东西来进行的技术化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使教学)变成空洞乏味的东西。”,“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脱节,它所宣扬的价值体系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差别,教育的课程计划陈旧与科学现代化之间的鸿沟等方面,从根本上使教育受到了损害。⑦”这种教育远离了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就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已取得的经验,远离了学生所处的语文交际圈,就远离了我们实施教育的基础,这种教学又怎成为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突破口呢?
香港的语文教育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谢锡金在《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一文中对香港21世纪语文教学的总原则做了如下说明,他说:“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便要善于创造情景,有效地指导学生从熟悉的学习情景迁移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探求、评价和创造的能力。”他还指出:“教师要营造和谐、轻松的上课气氛和生活化的情景;建立勇于发问、乐于参与、表达、创新、分享及共同探讨的学习风气,通过多姿多彩的学习材料与活动,激发求知欲,提高创意思考及小组协作等多元能力进而提高自学能力,使学生终身乐于学习。”由此可以看出,香港的语文教育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放在了第一位,而且很注重对语文交际圈这一学习语文的最佳环境的创设。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场所的设备、布置等有形环境,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和学习氛围等无形环境,都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学决不能局限于课内和校内的狭隘的空间,它尤其需要开放的良好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优化学习环境”,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也指出,优化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须之举。他说:“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江主席所指的这个环境有两个特点,一是她必须是宽松的,在这个环境里,每一个学习者与从教者之间都应是平等的、和谐的。二是她必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在这个环境里,学生的个性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学习意识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掘。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应体现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的特色。语文教育应如何创设这种学习环境呢?
我们知道:广义的生活环境或学生所处的生活场景在某些时间固然能对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有所帮助,但若要使这种生活环境或场景发挥最大的效益,我们必须加以优化。优化这个环境使之成为最适宜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培养语文素养的环境,这种经过优化了的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生活环境就是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语言通过交流而存在,交际主体在交流中学会使用语言;在语文交际圈里,学生做为单个的交际主体,与其他交际主体一道,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话题,借以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完成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语用过程,实现对语感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
这种优化了的“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是学习者得以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最佳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学习者得以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带着学得的收获走出。这样的“一定时空条件形成的环境”应是优化了的,而且对每个交际主体而言都是平等的语文化了的交际圈。笔者认为,交际圈的外在表现一是课堂,二是课外语文活动,三是家庭和社会。课堂是高度优化了的语文交际圈,我们把这个语文交际圈称之为课堂语文交际圈。为什么说课堂是高度优化了的语文交际圈呢?这是由语文教学的性质所决定的。
语文教学是以语文资源为载体的教学,有明显的“借书育人”特点。教材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课文,课文是写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语用的结晶,凝聚着写作者的文思和情结,涵盖着语文知识和技能,决不只是语言技巧和文字材料的简单堆砌,它不仅贯穿着写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写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语用经验也高度优化于其中。基于课文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能在由写作者、文章所展现的环境、学习者、从教者等构成的特定的环境中才能进行,交际主体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这里获得。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或开展与之有关的语文活动,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语文素养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语文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这与其他学科的任务是不同的,是高度优化了的关于学习者如何学习语文这一方面的目标。
展开余文
为什么说课外语文活动是比较优化的语文交际圈呢?这是因为,在课外语文活动场所,交际主体大多进行专题或类似专题的活动,而这种活动的针对性则体现了此语文交际圈的优化特色。课外语文活动是学习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实验的最佳场所,学习者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的主体性方面也只有在这个环境里,才能得以最佳发挥。宜昌市的语文教学改革在课外活动的开掘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其做法是:大多数学校都有语文课外活动的“四大支柱”,即阅读课、收视课、社团活动和社会调查。尤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无论是山旮旯的农村中学,还是在县城、市区的城镇中学,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阅读课排上了课表,电视机搬进了教室;大多数中学都有自已的文学社团,还有一些学校有自已的校刊、校报,班班每周都出墙报;去工厂,到农村,去搞社会调查,他们的调查报告被送到了县长的办公室,县长还主持了办公会……如何创设语文学习或运用的环境,在这里,已不再是问题。回头看他们的行为,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四大支柱”活动无不是以一定的语境为基础进行的,无一不是优化了的课外语文交际圈,在这个共同的话题(或称专题)周围,有那么一群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学习者,他们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写收视笔记,通过开展语文活动把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中,通过阅读、办报、写灵感作文,参加社团活动,做调查报告,获得语用经验。这难道不是让学习者在最能将其在课堂语文交际圈的所学所得加以运用的场所加以运用吗?谁还不能说这是另一种优化教学呢?
而家庭和社会做为学生社会化活动的“终点”,是语言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自由天堂”,是语文活动不很优化的场所,与对学生进行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场所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告诉我们:家庭和社会是语言学习者进行语言运用的最宽泛场所。在这个场所,交际主体处于完全自由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角色,也只有在这个场所里,语言学习者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化”。
综上所述,无论是课堂语文交际圈、还是课外语文活动,都是从教者、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最佳场所。怎样的语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圈效应”,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育研究者应研究、探索的问题。语境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同时,又是学习者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环境。她就象空气,看不到摸不着,但无所不在。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在这个语境中形成自已的语文甚至独特的语言风格。由此看来,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将一个语言交际主体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影响和教育。语文课或语文活动就是让学习者进入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了营养、能使他高度吸收的语境当中⑨,收到最好的“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文学素养,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语境的优化与建设应因地、因时、因文、因人而异,不同的语境对交际主体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学习个体及目标的不同创设最佳的语境,才能“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以上我谈了语境的优化问题,下面再说说如何在这个优化了的语境里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问题。
二、在语文交际圈如何教、如何学?
语文有自身的规律,语言运用有种种方法,语言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语文教学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课堂和语文课外活动做为优化的语文交际圈,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创设这样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把读写听说活动当作自己的需要来进行,把培养语文素养当做一种自觉行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直接来自于他的读写听说实践,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多个交际主体放在同一个环境里,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教学。既然如此,那么从教者与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使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回归”就尤为重要。因为现代语文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平等交往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就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言,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是对人类大观所经历的某些必要过程的“亲历和再现”,是带有创新、发现性质的学习⑩。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所做的并非如此,众所周知,中国的语文教育是一种“去问题教学”,即教师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若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我们的老师不是经常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还有问题没有?”、“没有了,那好,我们上下一课。”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成为教师教学的最明显特征。学生把教师的解读或教材编写者的观点当作对课文的最佳的解读,如此的教育早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及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教者的观念、教法也应发生变化。举个例子来说: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当前的语文教育存在着不可原谅的做法。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教师教一篇文章,很多地方都是采用的“支解模式”:认识字词、划分层次、分析大意、归纳中心、概括特点……,这种将一篇文章进行支解、做解剖式的教学对当代中小学学生是很不适宜的。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对学生的教育重的是语文素养的培养,而不是知识体系构建。现代语文教学应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一种流派认为,阅读就是“对话”,他们认为“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所以,阅读教学应以学习者的自我感悟为主,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具体而言,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对文本作者及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进行关照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不需要教师做定性说明而表现为一种直觉,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终结宣判式的。他们认为:只有意识到对社会生活能够进行主动的解释和认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时,学生才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从而避免形成单一的、刻板的认识。只有按照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认识的事物和真实感受时,才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可能性,而意识到自身处境与自我感受正是一个人独立存在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才会表现为一种需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代语文教学重学习者的自我领悟。
汉语教学,与其他国家的母语教学有所不同。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汉语是一种“人治”的语言(王力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锦熙语),其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形成不依靠形态的变化,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因此,学习语言,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直觉感受;理解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这些语言所蕴涵的社会生活的理解,所以学习者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通过汉语认识社会生活的过程。基于此,中、小学语文教育更应注重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培养。那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语文素养呢?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现代教学应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如何思考。”与此相对应的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的是“学习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和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就必须结合一定的语境,在语用实景中加以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思考的能力,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什么是语用呢?
语文交际圈对语用这一概念表述为:语用是交际主体在语文交际圈进行的一个动态过程,即交际主体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它包括学习语言文字进行交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两个不同的过程,学习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又分为语言学得和语言习得。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语言所处的环境,离不开学习者的实际生活和语言文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尤其是中国的语言文字更是如此,文字所拥有的渊源流长的历史以及其所特有的人文信息,更带有较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但语文教学是否注意到这些特性呢?
方法分析论使语文教学钻进了两个怪胡同:一是重语言的方法、技巧分析而轻语言与实践的内在联系,二是重视课内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刘老曾说:“积多年之经验,我深深感到,当代语文教学的弊端,其最者不在局部,更不在末节,而在于总的指导思想,未脱离八股文的模式,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脱离社会。杜源汲流,截根取木,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学用的是方法分析论,所以我们走入了这样一条死巷子(即将我们所教的每一篇文章都进行解词、分段、概括大意、说中心思想、分析写作方法等),结果是害了学生苦了老师,学生对语文失掉兴趣,负担沉重,教学效率低下。这种教学呈现以下三个最明显的特点: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⑧。而语用实践向人们表明:知识和技能不是语文,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在特定的情况下,用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它们才成为语文。同时,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纯语文能力的行为和现象是很少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能力都是作为一个因素参与到其他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中去的,因而,各种语文生活能力都包含着和体现了一定的社会生活能力。
我们都知道,语文素养不是一个知识点,也不是某一个概念,她的内涵极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形成,主要靠的是他对语言文字的“悟”,没有学生自己的悟,他便不可能有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学生对语言的“悟”,我们将其称为语感。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知道,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这种运用不是分段、概括大意,说中心思想,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实现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能动地认识、理解自我和社会生活,进行语感迁移,进而形成自己的用语习惯和语言风格。语感属于人的认识范围,不能超出根本的认识规律的制约,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教学法的倡导者)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以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以上理论告诉我们,语感实际上是在语用过程中,学习者借助精选的文本材料(这种材料往往贯穿着写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蕴含着写作者个人的语用经验),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的过程。王松泉先生在《语文教学原则新论》一文中将语感表述为:“语感是(学习者)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它并不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是同时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就组成要素而言,笔者认为语感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态感等构成。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等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色彩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语态感是对“言谈举止是否有礼貌和用语是否得体”的敏感。所谓语态即为说话者能否结合用语场所的不同需求,采取得体的动作和表情,行为是否合乎规范。语感过程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感受过程,而是与多种智力活动密切相关的过程。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感培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学生能够不凭“语法”而凭“感觉”活用语言。
展开余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宜昌市语文教学采取了多种方式,一是在课堂,通过“内引、外联、对比”三种方式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二是在课外,进行以“四大支柱”为主体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衔接教学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写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进而提高学习者自身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学完一篇课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学《从宜宾到重庆》、《长江三峡》之后,学生能写本地一处风景的解说词,学习寓言后,学生能自己设想一个寓意写一则寓言故事等等。这种“课内举一、课外反三”、“课内长骨、课外长肉”的教学把学生彻底带出了教室这个空间,教室的四壁不再成为水泥的隔离层,而成为多孔的海绵,透过多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教学充满生气,语文训练也多趣而有效。
纵观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教学层面,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正好解决了“在语文交际圈里教师如何教语文的问题”。在衔接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了回归,教师与学生同课文之间,真正实现了对话,做到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第一,所有的课文内容不是必须遵从或者完全接受的,而是把它当作需要修改或创造的东西来对待。衔接教学努力将课文“还原”到原本的生活情境里,让学生置身于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探究写作者的语用经验,然后,让学生带着写作者的语用经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运用,把作者的语用经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修改或创造。第二,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向学生讲解,学生只能重复教师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内容。相反,教师是以一个语言活动中心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同多个语言活动中心就某一话题(多数表现为围绕课文文本的话题)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在与语文资源、多个交际主体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实现语用体验的传递和语感的迁移。
在语文交际圈里,师生的教学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聚会”,加拿大学者史密斯说,“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anterior purpose)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聚会”里,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笔者认为,学生在优化的语文交际圈——课堂和课外语文活动中,与教师一道,同是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教学以某个交际主题为中心,应做到师生同读、同写、同讲、同议、同评,语用体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语文知识的积累均可在平等交流中实现。基于此,我们的语文教研应以学生在语文交际圈里如何开展“聚会”为重心开展。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从事教研,总是从教的角度进行的,这种观念影响到教学,以如何上好这节课成为教师教研的首选目标,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实现这一“聚会”。现在,我们认识到,要想肯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我们就必须从师生如何“聚会”这个角度来规划语文教学。
学生做为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理应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由语文资源、教师与学生所营造的语文交际圈里,学生的学习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主、一种合作、一种探究。
交际主体和单个语言活动中心在从事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时,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是学生做为一个语言活动中心和交际主体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能否进行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是否学会学习的根本标志。在语文交际圈里,在师生的“聚会”里,学生做为单个的活动中心,应是充分自由的,他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交流取决于他自己。这表现为一种自主。所谓自主,就是在交流中,交际主体主宰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需要,主宰自己的学习环境、兴趣领域和合作伙伴,主宰自己的意志、情绪等心理品格,主宰自己的选择力等等。人的语言活动是在群体中进行的,合作学习因为群体生活而显得尤为必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明确责任分工下的互助性学习。对课本知识、教师知识、互动产生的知识做更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在探究中获得语感体验、学得语用经验,进行专题研究便很有必要,这便是一种探究式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在优化的语文交际圈里,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此的语文教学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在这种情景与氛围里,学生才能实现对文本的真正解读、语用的训练和语感体验的转移,最终成为一个能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社会的人。”
附注释:
①《语文综合性学习》,北师大郑国民、冯伟光、沈帼威合著。
②④⑤⑧《语文教学与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余蕾(“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提出者,全国中语会理事,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著,34页,75页,63页,76页,15页等。
③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序》,作者刘国正。
⑥笔者注
⑦取自《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
⑨《语文老师挑剔语文》,作者商友敬,《南方周末》,2002年6月7日发。
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上的应对》,作者杨莉娟。
作者邮箱: wuyun_0320@sohu.com
标签:
教学论文
优化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卖炭翁(网友来稿)
下一篇:
发挥例子作用 抓好课外活动——浅谈衔接实验的课程资源观(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