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5526  
标签:备课资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谈《毛遂自荐》中的人物刻画(网友来稿)
武汉市汉南一中  刘希 邮编:430090

    《毛遂自荐》一文寥寥数语,就将毛遂这一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其中表现人物的一些方法,值得推敲。

    一、人物的出场不同凡响。《毛遂自荐》可以说是一篇人物传记,但其开篇并未象一般的人物传记那样先交待人物的籍贯,而是渲染的一种紧张的气氛。秦军大兵压境,赵国于是派平原君前往楚国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二十个门客一起前往。但“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在这关键时刻,毛遂挺身而出,“自赞于平原君”。平原君一行来到楚国后,与楚国的盟约迟迟不能订下来,“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此时,其他的门客一致推举毛遂,毛遂于是“按剑历阶而上”。可见,作者在人物的出场上作了精心的布置,可谓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学生的作文中,如何合理地安排人物出场,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一用其他的门客衬托毛遂。当毛遂挺身而出后,“十九人目笑之而未发也。”显然瞧不起毛遂。但到楚国后,“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先抑后扬,表现了毛遂的才华。在盟约迟迟不能确定的时候,十九人一致推举了毛遂。这又进一步表现了毛遂不同一般。二用平原君衬托毛遂。“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与毛遂的三言两语,“遂定从于殿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毛遂的胆识和辩才。平原君从开始不信任毛遂到最后“胜不敢复相士”,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又从侧面表现了毛遂的才华。可见,对比衬托的运用,是本文刻画毛遂的重要手段。而在学生的习作中,表现人物手法的单调成了一个通病,所以文中对比、衬托的运用,很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加以推敲,运用。

    三、语言的个性化。平原君以锥处囊中为喻,说毛遂没有才能。而毛遂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自己并未处囊中,如果有机会的话就“非特其未见”而是“颖脱而出”。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毛遂说服楚王时的一段话。毛遂首先是压之以“力”:“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一下子震住了楚王。再激之以“耻”:“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最后动之以“利”:“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三言两语,将盟约订了下来。毛遂以极富个性的语言,表现了他过人的胆识和高超的辩才。而在学生的作文中,写到人物的语言时,往往是一些套话,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因而本文语言的个性化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以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领悟对人物刻画的方法上,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邮箱: 

标签:备课资料 他山之石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在读、写、听、说中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网友来稿)
下一篇:《诗经》三首(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