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270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风景谈(第二课时)(教师中心稿)
李金贵
课 题 风景谈 课 时 2 授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深化作品思想内容的表现方法。
2.本文借助风景描写,表现解放区军民战斗生活和崇高精神。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重点: 六幅风景画面的特点。
2.难点: 六幅风景画面表现的思想内容。
教 具
学 具
预 习
要 求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 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
一、简析课文:
第三部分(5─8自然段)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 界的贫乏。
第四幅画面(5自然段)“石洞雨景”
对象: 荒山上雨天的景致。
特点:
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天然 的石洞,在并不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男女青年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 正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用一般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的平庸生活,突出知识青年 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
他们之间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是高尚的 生活理想。
雨天、荒山、石洞+促膝读书→显出无限的生机
第五幅画面(7自然段)“桃林小憩”
对象: 桃林的景致。
特点:
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极为平常,无从构成美景,但作者要我们“从
另一方面去看”,把我们也请入茶 社,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领略),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 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
桃林的景物+休憩的青年→茶社图
第四部分(9─10自然段)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 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第六幅画面(9自然段)“北国晨号”
对象: 北国朝霞的景致。
特点:
朝霞、山峰、喇叭声,由嘹亮的喇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位小号 兵和一位哨兵,他们沐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 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这两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粉红的朝霞+荷枪的战士→真正的风景
二、小结:
六幅画面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 描写的对象都是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还 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可见,作者名义上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而写人当 中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突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说明,共产 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是一曲优美的革命赞歌。 三、写作特点:
思巧妙,结构严谨。
这篇散文,摄下了不同的六幅风景画,每幅都突出主宰风景的人,随着一 幅幅画面的展开,议论层层深入递进揭示风景的本质因素。如“沙漠驼铃”记 叙后,作者接着写“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 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这就提出了人是风景主宰的观点。“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后用了一个自然 段议论,“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显然比前一段议论更进了一层。“石洞雨景”后 的单独一段议论,“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无疑对第二段议论是一种补充和发挥。“北国晨号”后的一段议论,“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较之前面的议论,就更为深刻了。
以上议论,在本文结构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串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文章在结构上做到了舒展自如,“形散而 神不散”──从结构角度看。在思想内容上层层加深,从而使中心思想反复深 化──从表达中心的角度看。
作业: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风景谈(第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过万重山漫想(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风景谈(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