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037
标签:
教学论文
哪些内容适合于研究性学习
中国教育报 2003-03-28 赵 徽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表征。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的知识,也叫说明性知识,是关于事实本身的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该类知识是描述性的,其认知单位是命题。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指怎样进行认知活动的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如骑马的知识、开车的知识、计算机数据输入的知识等。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一般性的,被激活后是信息的再现;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被激活后是信息的转换和迁移,易于应用,但是受到特定情景的制约。人的任何智力行为都同时需要这两种类型的知识。
例如,“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是一个命题,属于陈述性知识;而“要证线段AB和CD相等(目标),如果它们是同一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情景),则只要证这两个角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行动)”是一个启发式,属于程序性知识。前者是关于等腰三角形图形特征的客观描述,不涉及目标以及由它所指示的行动;后者是推荐在特定情境中可采取的行动,该行动由要达到的目标及所面对的情景所决定。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靠理解和记忆;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主要靠实践活动、实际操作训练,必须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实践。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合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所以那种把整本教材都分解成研究性课题的做法值得商榷。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多为程序性知识、个人化的内隐知识,而不是公共的、外显的陈述性知识。就程序性的知识来说,要选那些学科领域中的核心知识,选择那些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内容的难度应适合于学生所处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当然,因为每一种程序性知识均具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表现为“技术的知识”,如操作步骤、技术规程等,这种知识可以被“告知”,可以通过明确表述的程序语言加以外显化;二是表现为“实践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内隐的、个人化的知识,它不能以文字的方式直接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它只能通过学习者亲身的参与、行动或实践,才能逐渐被意会到或被体验到。换言之,“实践的知识”不是被“教”会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被“悟”出来的。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特别重视陈述性知识,而忽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差。我们应摆脱教材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要求学生在把注意力集中到对陈述性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的同时,必须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运用来加强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接受式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有机融合,这也正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转化问题。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首先是以程序的形式出现的,然后通过一种中介图标(视觉)的形式,最后知识才具有符号(陈述性)形式。这些都是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的转化。让学生有机会参与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陈述性知识)转化为问题解决的程序(程序性知识)。
在运用一些基本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就需要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一些缺乏转化能力的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实施“转化”。培养这种转化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说出其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守财奴》时,让学生学习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陈述性知识后,出了一道分析葛朗台人物性格的题目,要求学生在文字回答后说出分析过程。通过讨论,大家得出如下操作过程:
①《守财奴》分哪几个情节段﹖
②葛朗台在几个情节段中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③他为什么会这样表现﹖
④课文注释告诉我们他是什么时代的什么人﹖
这样前三点与第四点一结合,葛朗台的主要性格就出来了。对有些普遍性较强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可以把程序性知识简化成“字诀”。如文言文断句的操作过程就可以简化成:读通读全段、画画出难点、借借助句式、对话和虚词等语言标志、推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有时候也可以采用流程图帮助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比如画一个抓“三点”的流程图:感受点、思考点、突破点,使学生在日记运思过程中,按照这个图所提供的程序操作,就写出了不少佳作。
标签:
教学论文
哪些内容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新课程要有新的学生评价理念
下一篇:
教师情绪失控 治标更应治本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