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作文素材
阅读:4473
标签:
作文素材
中学课本中爱情面面观(网友来稿)
江苏省海安县大公中学(226623) 唐步荣
爱情,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神秘而讳深的话题,如何使学生认识爱情,从理性上懂得爱情及爱情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走出爱情的误区,已成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法国著名作家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爱情描写的内容描绘一幅幅爱情面面观,对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必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使之能迅速健康地成长起来。现对中学课本中爱情面面观加以阐析,以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鉴别爱情的能力。
一、礼教的殉葬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塑造了一个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妇女形象—祥林嫂,祥林嫂在鲁镇一露面就是“头上扎着白头绳”,这表明了她的寡妇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这不仅是社会对她身份的认定,也是她的自我认可,于是祥林嫂一生都注定在这个名份下生活,不得越雷池一步。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实际上也是一种为保存名份的出逃,她要用身体的劳累换得精神上的片刻安宁。但是恐惧并未消失,当一向安分守己已经“坐稳了奴隶”的祥林嫂看见很像夫家的堂伯时,“忽而失了色”,后被婆婆抢来卖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再嫁无疑摧毁了她生为祥林的人,死为祥林的鬼,“好女不嫁二夫”的信念,及她心目中对婚姻追求的“完美”,于是她为了向世人表白自己的清白与无辜,显示自己对心中爱情的坚贞,“一路只是嚎骂……喉咙已经全哑了。”当被别人按住拜天地时,她不惜以生命相抗争,誓死捍卫她是祥林的妻这一“名誉”,可是她“想当奴隶却不得”,最终还是在暴力下嫁给了贺老六。好景不长,夫死儿亡,祥林嫂只好带着再嫁再寡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鲁镇上的人依旧叫她“祥林嫂”,但声调变得阴阳怪气,表现世人对她再嫁身份的否定和非难。更可怕的是当听柳妈说再嫁的女人到了阴间会遭到“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的处罚时,祥林嫂“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种恐惧不仅来自人间,还来自地狱,不仅今生今世要受世人的指斥,就是来生来世也不免于锯成两截。阳间的指手划脚终究可以忍声吞气,阴间的恐惧也能捐个门槛赎罪。而当祥林嫂“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地捐了门槛回来时,四嫂一声“你放着罢”,无异于阴间阳间合一的法庭对祥林嫂的最后判决,这宣判是对她最重的也是最后的打击,将她永远置于死地,使她生存的精神恐惧最终走向终极,也就是说,“罪不可赦”的祥林嫂只有“死才能摆脱再嫁的孽债才能恢复鲁镇所固有的秩序”。
祥林嫂不为鲁镇,不为世人所接纳,就是由于她无意地触犯乃至亵渎了“夫为妻纲”“好女不嫁二夫”的这一夫权的封建统治秩序,因为一旦此权崩塌,系此而生的宗法社会的父权,族权,神权乃至政权,便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一倒塌。因此,祥林嫂的爱情只能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祥林嫂也就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者。
二、爱情的荒漠 阿Q是天下“第一个”,因而他的爱情也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爱情是美好的,热爱生活的人们总是喜欢歌唱她、赞美她,中国文化亦积淀了丰富的恋爱语言,如《诗经》中“钟鼓乐之”,“琴瑟友之”,民俗中的对唱山歌,互赠绢巾等,可是阿Q在如此丰富的中国恋爱文化面前却显得异常的悲哀,他似乎对恋爱语言一窍不通,他既不知道去向吴妈馈赠信物,也不知道花前月下,诗文和之,而只能是一种赤裸裸的情欲冲动。当阿Q第一次向心爱的女人吴妈求爱时说的第一句话,竟是“我和你困觉”。简洁粗鲁,一副流氓嘴脸,这种原始野蛮的求爱方式把吴妈吓着,捂着脸大哭着出门而去,结果被秀才一顿痛打并画下抵押。封建社会已将他剥夺得成了一副毫无一点文化素养的躯体,同时也剥夺了他爱情的权利,让他生活在爱的荒漠之中。于是他只能用蛮荒时代的原始行为和精神梦幻来弥补心灵中爱的荒寂,在戏台上拧一个陌生女人的大腿,在路上摸尼姑的秃头和滑腻的脸蛋,这种原始的对爱的渴求在阿Q这儿似乎变成了下流。如果说阿Q向吴妈求爱还是出于真心,那么阿Q以上的行为,不过是他恶习中暴露出的对女人的玩弄,通过玩弄女人获得精神上的片刻满足,即使这种玩弄对阿Q这样身份地位低下的人来说也是不允许的。阿Q便只好将对女人的幻想寄托在革命上,于是当革命如神话般来到未庄时,他似乎成了一个英雄,未庄的鸟男鸟女都跪下向他磕头求饶,更重要的是他在自己梦幻的王国里,他做了那群女人的统治者,他可自由挑选,做任何一个他喜欢的女人的丈夫,现实中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这样在他的虚幻的王国中得到圆满的解决,而在我们看来,阿Q的梦幻在那个时代是永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阿Q的愿望只能是原始的神话,阿Q的身份地位、文化素养等只能让他永远处在爱情的荒漠之中,虽有海市蜃楼的美景,但毕竟只是一种梦幻而己。
三、金钱的诱惑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就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写“我”的大姐已28岁,二姐已21岁,但“她们老找不着对象”,成了“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而当一位“没有什么钱”的公务员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后,就“不再迟疑而下决心向二姐求婚。”于勒叔叔的信成了二姐婚事的信物,使二姐一下子从滞销变得紧俏起来。可当穷困潦倒的于勒出现在船上时,“我”父亲神色张皇,说话结巴,“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担心女婿知道于勒已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后,女儿的婚事就要破裂。由此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侵蚀了人的一切,即使被人们认为最崇高的爱情,也被打上了铜臭的烙印。作者通过对姐姐婚事的叙述,使读者从社会形态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上直接、深刻地认识清楚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是万能的上帝,一切亲情、爱情都散发着阵阵的铜臭。
四、精神的附丽 《雷雨》中描写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感情纠葛,平常我们只习惯于用阶级的一点论观点,认为这只是表现周朴园的虚伪的本质。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会发现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诚的,但只是一种精神附丽罢了,他保留且要穿当年的旧雨衣、旧衬衫,房子不让下人进,窗子不让人打开,“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打听“梅家小姐”的消息。这语言、动作、表情都发生在他与侍萍相认以前,可以说是一种出自内心的真诚的怀念,并非也毫无需要虚假、伪善,但要指出的是周朴园脑子里所真正怀念的是那段情意缠绵的浪漫史,其中鲁侍萍已具有很大的虚幻的影子。向往幸福乃人之天性,周朴园也不例外,人一旦在现实中得不到所向往的东西,过去美好的经历就更容易清晰地重现于脑子里,并且吸引人去不断追忆它,年岁越久越强烈,在追忆中还会不自觉地丰富完善它,使之越来越美好,这时,那本来是真实美好的过去,便会逐渐神圣化、虚幻化了。周朴园这三十多年由于婚姻的不幸,使鲁侍萍在其心目中逐渐成为极美的虚象,成为他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可是当他知道眼前这又穷又老的女人,且是他讨厌的佣人鲁贵的老婆,就是侍萍时,他感觉到这与他心目中带虚幻色彩的年轻貌美的梅小姐,与他的情欲追求相去万里,于是鲁侍萍的出现彻底打碎了他多年的美好幻影,他的精神寄托一下子完全崩溃。这样,他又一次为了他封建家长的尊严,为了保全自己名流的面子,便彻底地否定了眼前真实的鲁侍萍。
展开全文阅读
五、礼教的抗争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一首体制宏伟、文情并茂的叙事长诗。也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以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为题材,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为维护人格尊严、独立意志,争取婚姻自主和爱情幸福而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势力压迫的斗争精神,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美好人生的强烈愿望。
焦仲卿与刘兰芝原本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们已经“共事二三年”,但犹觉“始尔未为久”,一个说“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一个说“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就是在遭受焦母无端迫害,行将分手之时,他们还是那么情真意切,信誓旦旦,“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见他们的爱是多么深沉、多么纯真、多么痴迷、多么坚贞,甚至最后为了忠贞不二的爱情,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无论是热恋中的刘兰芝还是彷徨中的焦仲卿,他们都显示了感情的天平都十分明显地倾斜于自己所钟爱的恋人的那种特殊的痴爱。然而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束缚人民的思想,维护反动统治的利益而推行的“三纲五常”、忠教节义等陈腐说教的封建礼教,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作为封建礼教的执行者----焦母,于是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不可抗拒的威势,颐指气使,独断专行,作威作福,无视仲卿兰芝的人格尊严和独立意志,活活拆散了他们的婚姻,毁灭了他们的爱情幸福。在她心目中兰芝“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就是不孝,驱遣出门就是“礼”所当然,仲卿“无所畏”敢于“助妇语”也是不孝,于是痛加训斥,迫其就范。面对强大的精神威压,焦刘二人为维护人格尊严和独立意志,争取婚姻自主和幸福所作的种种努力,也就从本质上构成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抗争无效后的以死殉情也就清楚地表明这种冲突的不可调和,表现了矛盾双方势不两立的对抗性。刘兰芝、焦仲卿执着纯真的爱情虽为封建礼教所不容,但他们为了反抗封建礼教,誓死维护爱情的忠贞却为世俗人情所赞赏。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同情、赞美他们的忠贞的爱情,欣赏、钦佩他们追求婚姻幸福的反抗精神。
六、爱情的崇高 林觉民的《与妻书》,写得缠绵悱恻,凄怆悲凉,令人读之欲泪。文章字里行间浸满了与爱人诀别的泪痕,作者自言“牺牲百死而不辞”,但是忆及“至爱”妻子,却“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作者如泣如诉地倾言爱妻之心,回忆当初自己“使吾先汝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的旦旦誓言,回忆话语月下,并肩携手的美景,回忆六七年前自己的逃家复归,爱妻泣告的殷殷肺腑……而至今却将永别矣,作者其言空余泪痕,只愿九泉之下能遥闻爱妻之哭声,只愿世上有鬼,能让“吾灵尚依依旁汝”,只愿爱妻能“时时于梦中得我”,多么恸天地、泣鬼神的人间至爱,多么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儿女真情。
如此钟情的丈夫,甚至不忍心先死而留苦于爱妻,又怎么会不顾爱妻而死无余憾呢?因为他愿意“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愿意“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愿意以两人之爱换取革命之胜利,换取“天下千万人之爱”,他热爱自己的生活,挚爱自己的妻子,希望永远拥有这份属于自己的至高无上的爱情,然而,面对笼罩着天下的血雨腥风,他仰天叹息“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决然投身于革命之中。面对自己至爱的妻子“真真不能忘汝”的眷恋之情,但又不忍目睹“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毅然捐躯赴国难,从容死如归,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革命情操啊!这种崇高的爱情,既是为国家民族解放事业而放弃个人幸福的高尚爱情的真实写照,也是裴多菲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至高境界的生动体现。
通过对这些有关爱情题材的阅读、欣赏,学生能够懂得真正爱情更深刻的内涵,它不是财、色的简单结合体,而是真诚、忠贞、挚爱、理解、崇高的具体体现,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性美、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思想境界。
作者邮箱: tbr1028@sina.con
标签:
作文素材
中学课本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李白的月亮(网友来稿)
下一篇:
项链(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