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2599
标签:
备课资料
读《封神演义》有感(教师中心稿)
与你童在
这本书并非我国的著作,而是一部漫画,作者在画完它的时候,写了这样的一段话:“《封神演义》是一部老漫画,不折不扣的老漫画。当我重新拿起这套书时,竟然不知如何下笔。太过喜爱的东西恐怕是没有办法表现到最好。想要推荐这本书,却让我身心畏惧,生怕诋毁了好书,落得悔之不及的下场。所以,就这样不负责任地把它放到一边,让有兴趣的人慢慢体会望的魅力。而作者则效仿故事中的姬发向不知名的方向遁逃……”。最后,这位作者署名“扭曲的作者”。
作者也许认为自己把原著扭曲了,毁了一本好书,但他也把书中的人物画得很出色,很有个性。
这是很长很长的一部漫画,故事是很久以前的故事,留在我脑海里的是元始天尊的秃头,太公望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贤人姬昌慢慢合上的双眼,闻仲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禁鞭……
说到闻仲,我不得不说的是他的心。300年前,他心爱的女人和皇帝成了亲,成了皇妃,使他失去了生存的目的。朱妃在临死前对他说:“殷和孩子都交给了你了。”而闻仲仅仅是为了朱妃这一句话,陪了殷300年,这成了闻仲活下去的目的,但闻仲就这样以殷为重心活着,直到那一天,他遇见了黄飞虎。他们在第一次见面时,黄飞虎就给了当朝太师一个重拳并大声训斥:“身为一国的太师,可不能只凭气力办事!”大约没有第二个人敢对闻仲如此。
当飞虎背叛了殷时,闻仲所表现的,是冷静的愤怒:被飞虎丢下的并不仅仅是殷,还有自己。
闻仲为了保护殷,不惜把金鳌岛的妖怪仙人牺牲了,还发动了仙界大战。
在红水阵里,闻仲又感受到了那熟悉的一拳,把闻仲那冰冷的铁面打碎了,飞虎对他说:“你和我的殷已经不存在了……”飞虎被强酸的雨水渐渐腐蚀,飞虎用生命唤醒了曾经的闻仲。在很久以前,闻仲虽然孤独,但却感觉不了痛苦,飞虎的出现,令他失去了孤独,而得到了另一种东西。
遍体鳞伤的闻仲笑着对太公望说:“飞虎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想要的并不是殷,而是过去那个有飞虎在的殷……”便向悬崖倒下去,他的灵魂飞过了殷,也飞过了朱妃的墓,最后,飞向了封神台。
看完这部书,我仿佛和太上老君睡着时一样,做了一个梦,一个叫“封神演义”的梦。(江秋晓)
[童批:封神画梦,书香长萦。]
读《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有个广告中有这么一句:心动不如马上行动。就是这样,人总会想许多许多,但有的只是空想,光想是毫无价值的,目标永远达不到。
作者奥格·曼狄诺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如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这使我联想到另一个道理,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吗!书上的东西即使精彩,但世上万物更加生动,而且都在不断变更。拿着地图,光想外面的世界如何姹紫嫣红,是如何的不真实。为什么就不亲自去感受一下?移动你的脚步,加入行动一族的行列吧。
要知道,动而失败,总比坐以待毙好。作者是这样告诉读者的。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
我们都有许多的理想、梦想、幻想,这三样东西有什么区别吗!应该有的,何谓理想,有的人想以后成为工程师,只要他现在努力,肯行动,这个理想一定能实现。至于梦想,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就是因为无法实现才叫做梦想”。梦想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呢,我们不能整天沉迷于幻想世界中。(姚洁霜)
[童批:开花总让人心动,结果总须人行动。]
人有建树的窍门
生活中总存在着两种人:一种人逢人见面就吹捧、推荐自己,把自己抬得比别人高;这种人看事物看得很简单,因为他们自视常常比较高,于是骄傲自负成了他们的习惯,瞧不起别人是他们做人态度。另一种人于人前则会推荐别人,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这种人对待事物很虚心很耐心,于是谦虚谨慎成了他们的特点,向人请教是他们的做人规矩。
前者持着一点儿小聪明甚至是无知,吹夸自大,往往无所成就、平平庸庸;后者谦虚于人,勤奋于己,往往获得了好多成就。人们是不会喜欢常常自负的人的,人们喜欢的是谦虚的人,并且给予了尊敬。
越有才能就越懂得谦虚;无才的人越想骄傲,因为他们空虚但又想比别人要好。
这些感想都是我偶尔读了童话寓言界老前辈严文井先生的《窍门》寓言而由心而感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木匠已做了一千件精巧的家具,然而他并不满足,为了把家具做得更好,他总是到处向人求教。
一天他路过一村庄边的一间破屋子门口看见一个正在劈柴火的老人,靠过去谦虚地问道:“老人家,你会做家具吗?”
“我只钉过一两个小板凳。”老人回答。
“请你指教怎样才能做好家具?”
“你是木匠吗?”老人停下手中地活儿
“是的。做得不多,大约有一千件,总是不满意,你能讲些什么窍门吗?”
“我是劈柴的樵夫,兼拾垃圾,我不懂做家具。”
“你太谦虚了!”
“不,谦虚的是你,”老人笑了,“真正的谦虚也是一个窍门,我不会窍门,如果有,窍门早已在你的手中了。”
真的,谦虚是智慧的光环,美德的色彩,进步的窍门。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除了勤奋、忍耐别人不可忍的事和谦虚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诀窍了。自负骄傲、对人生是可怕的不幸;谦虚沉着,可从将一个钢铁战士变得俊美。这是严老对谦虚生活深深的体会。也是我人生的格言。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谦虚对人生很好,但不能过度,不然会变成虚伪。就像自信一样,过了度就成了自视过高,自负骄傲。好好把握“度”是重要的。
总而言之,人有建树的窍门是谦虚奋斗,只有抛弃骄傲,人才会不心生虚荣,对每一件事都会认真,勤奋、虚心,成功也就离不远,人生过得就有意义!(廖国威)
[童批: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成功之道,唯有谦虚。]
我看《花季雨季》
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花季、雨季》这本书。那时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一回事,只是一个故事,一帮高中的哥哥、姐姐在生活中的故事。
展开全文阅读
直到上个星期为了我们班的舞台剧选材,我又再一次拿起这本书。这一次接触这本书,我又有了别的认识。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个独特的个性,而每一个主角身边的故事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深圳特区,一个科研人员的女儿,一个名指挥家的女儿,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农民富家子弟,一个公安局长的儿子,一个教育方法特别的新老师,串成一个个富有青春色彩的故事,让每个人物在十六、七岁的花季、雨季中尽情地焕发着青春的光彩。从换班主任,参加知识竞赛,送礼,家访,秋游,测验,军训,到打暑期工,做小贩,炒股票,讲哥们义气……每一件小事,都是一段特别的经历。
看完这本书,我突发奇想:要尽情地享受这一段短暂的青春时光。尽管高中的学习生活很紧张,但我们也要尝试一下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就像参加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不同类型的比赛。让自己到生活中去感受生活,用不同的经历来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经历中获得更多知识。
花季、雨季是短暂的,而且人生也只有一次机会和她相遇,我们就更应该抓紧机会,让自己去领略一下青春的魅力,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景毓荣)
[童批:花季有成,青春无悔。]
读《少男少女》有感
看了《少男少女》杂志里有关差生与优生的不同待遇后,心里油然而生一个问题:在老师心里学生有没有等级关系?
应试教育导致了优生与差生的等级差别,成绩好的自然被视为优生,成绩差的则被视为差生。谁愿意有这样的差别呢?优生成绩好,这证明他在学习这方面有能力,但走进社会后没有工作能力,对社会没有贡献,那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价值的。
在老师眼里,或许成绩好的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什么竞赛之类的,第一人选一定想到他们,让他们有所发挥,而差生呢?只能在一旁羡慕,这就是所谓的强者受推崇,弱者受鄙视。差生尽自己所能想把成绩提高,不被人鄙视,但却不见成效。在他们心里一直有个心声想对老师说:老师,请给我们阳光,给我们灿烂,我们不想成为您心目中的差生,尽管我们不是最好的,可我们也希望做到最好,但是又有几个老师能体谅这些学生呢?介于优生与差生之间的中等生更是默默无闻,在班里往往充当配角。故事里的主人翁是班里的中等生,为了能在同学面前露一次脸,她尝试过改变自己的性格,改变自己的形象,做了一些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曾经在课堂上搞恶作剧,向老师承认错误,老师却不相信,一口咬定她这么乖,绝对不会做这种事。唉,这又何解?
或许我们可以说是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的等级差别,那么在老师心中是否也会有等级差别这个观念呢?(张晓玲)
[童批:成绩再行,无能不灵;有教无类,不分优劣。]
重读《愚公移山》
近日,我偶翻初中语文课本,重读《愚公移山》一文,又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以前学习《愚公移山》时,虽然在笔记上记着学习愚公“挖山不止,持之以恒”的精神,心里却想着,愚公为何不搬家呢?如果早早地搬了家,那样可以省下多少劳力又多创造多少财富呢!现在想来“移山”与搬家各有一番道理。
移山贵在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太行,王屋二山看起来是多么庞大、雄壮,北山愚公又是多么渺小与卑微,然而,看似渺小的愚公却立下了一个大志——移山,为后世子孙造福。在他的带动下,全家人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地挖山。愚公明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上一代人创造下丰功伟绩,搬走这两座大山,子孙后代就可以免受“出入之迂”之苦,愚公这种挖山不止的精神,似乎像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但他能意识到任何事物都不是不可改变的,经过人们的努力,终会将它改变,征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需要的便是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挖山不止的精神。
然而,“搬家”也并非没错,“移山”是为了免受“出入之迂”之苦,而“搬家”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并且“搬家”与“移山”相比较,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创造更多的财富上,如此之利,又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是“移山”所得的好处,不仅在于自己,同时对他人也是一种方便,而“搬家”则是仅仅方便了自己。
但是,“搬家”并不意味着逃避,“移山”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我觉得在我们现代化的进程中,“移山”与“搬家”应紧密联系起来,既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工作,又要灵活地处理问题,应付万变的社会,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们的现化建设向前发展。(陈斌)
[童批:条条大路通罗马,管他移山与搬家。]
读《流散的星辰》有感
这是一篇我重复读了好几遍的文章,一位山东的朋友把自己的感受用心谱写出来。文章回忆了初办文学社的朋友们的命运,昨夜星辰散落何方?他们是那样衷情于文学,执着于文学,节衣缩食创办社刊,但最终有的退学,有的打工,有的一再中考失利,有的竟不知去向……文学少年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凄凉呢?作者无意否定升学考试,也不只是感伤于文学梦的碎落,而是在启发读者思考:学校教育如何给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机会?如何引导缪斯的信徒在学习文学创作的同时学好各门功课?若以平常的眼光去看这篇文章,只是毫无感觉。我看得出,作者是用心中的泪水和灵魂创作出这篇文章。虽然文章没有很华丽的语言,可是我体会到作者心中的痛楚,作者被回忆撕食着灵魂,任血与泪放肆地流淌于指间……曾经和作者一起为文学哭过的同学,陆陆续续的擦身而过,从他们自己创办的“夜星文学社”离开,曾经和他一起组稿、跑印刷社、搞宣传发行、共同度过最难忘时光的他们飞走了,文学社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孤军作战,每当他来到文学社里,总是一待待一天。“捧节过今宵,垂泪到天明。”他的感受,我也只能用这句话来表达。
作者本不愿写这篇文章,不愿再去揭开那已属昨日的伤痛,但他却无法忘记他们峥嵘的过去,更无法不去面对命运所给予他们辗状的现状。在一千个、一万个无法的情况下,他还是写了,他还能为他们做什么呢?只能轻轻祝愿他们在生存的洪流之中,扬起自己生命的风帆,早日圆了自己心中的碎梦。(王敬文)
[童批:星辰虽流散,好梦犹长存。]
我看《大宅门》
郭宝昌用了大半生的时光,写了一部《大宅门》,时间之长,堪成“十年磨一剑”。现在某些新书的创作时间短之又短,《大宅门》却写了几十年,其间的种种波折坎坷使郭宝昌数易其稿。这段长时间的创作积累,为《大宅门》平添了一份难以比拟的文化底蕴。初读时平平无奇,细品后回味无穷。
读郭宝昌的《大宅门》,感觉他的文字是十分流畅的,如行云流水一般,绝无阻碍。作者大半生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对于景色没有过多的描写,仅有的几处,寥寥数笔,只为烘托情节,映衬人物,简简单单,恰到好处。至于人物的心理描写,亦不详尽,全凭人物语言来表现。
说到人物语言,倒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它用的是土生土长的北京方言,不少俚语显得生动有趣,亦十分符合人物身份。例如至情至性,放荡不羁的白景琦生气时必然会来一句:“我抽你”,霸气油然而生。而小人贵武则多是一句:“姥姥”,在北京方言中,“姥姥”是“跟你没完”的意思,但只是嘴上嚷嚷,却不敢有什么行动,十分符合贵武胆小怕事又死要面子的个性。
郭宝昌写书的过程曲折之极,所以书中人物的命运也是曲折离奇,说夸张一点,简直不可用常理推断。首当其冲的是主角白景琦,出生时因只笑不哭而被取名为“琦”,从小就调皮捣蛋,长大后更是闹得无法无天。他仿佛是一头闯入人类社会的野豹,目的就是打破自古就套在人类身上的种种规条。他一辈子活得清清楚楚,率性而为,这种完全真我的个性实在让我十分羡幕。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单纯的“好”、“坏”的评价是不管用的,或许只能说他是“亦正亦邪”。但他在大事上决不含糊,家仇国恨,决不妥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峥峥铁汉。其它人物也是各有特色:白门当家人白文氏是女中豪杰,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最中收回祖业,她智勇双全的气概令人心生敬佩。景琦之妹白玉婷苦恋戏子万筱菊,最后还和相片结婚十几年。这种扭曲怪异的人性,却偏偏有着一种最可贵的人间真情:痴。白景琦之子白敬业却是不折不扣的败家子,软骨头,让人不禁为白景琦英雄一生却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而叹惜。
展开余文
据说,书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是作者早年的宅门生活中所接触过的。白景琦的原型是他的养父:一位轰轰烈烈闯过一生的老人。而白文氏、白玉婷也是真有其人。读过《大宅门》,让我对北京的宅门文化多了一份了解,每个宅门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其实又何至是北京的宅门,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不要以为生活淡然乏味,细心留意就会发现,书中的人物其实就在身边。(梁洁欣)
[童批:好书读千遍仍余味无尽,佳作阅一次已心旷神怡。]
听读书笔记
语文课上,老师为我们读了一篇语文科代写的优秀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写<<大宅门>>的文章。对于<<大宅门>>,我也有一点认识,在听这篇读书笔记之前,我认为这年头许多中学生对这种体裁的文章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去了解;我能对这样的书籍有这么一点了解也是不错的了.可听了这篇读书笔记,我佩服至极,文中,她把复杂的故事情节,以简便明了,却又不缺乏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出来,通过书中的主人公,道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对书中的人物也是如此了解,可见她当时读这本书时是如此地入神,仿佛身临其境,去体会这本写得淋漓尽致的书其中所表达出的意味,去体会其中的乐趣.她不仅对书本内容体会如此深刻,如此了解,她对这本书的作者也有一定的了解.她在描述这位作者时所表现出来的尽是对其的敬佩。
语文科代的读书笔记,是一篇非常棒的文章,从中我们知道她读的书是如此地多,如此地深刻,对任何一本书都有自己的见解,都能心领神会,无论哪一点,我们都应向她学习的。(邵湘华)
[童批:写者无心,无心成佳作;听者有意,有意取真经。]
读<<心灵鸡汤>>
温馨感人的心灵故事滋润我的心灵,使我增长生活智慧,应对变化不已的社会。它来自于普通的生活琐事,携带着毫无矫饰的朴素率真之美,用能够相互触探的真实感和赤诚相对的亲切感,营造着白云出岫般凌空于真善美之上的极致情境。
一篇又一篇感人的故事,一篇又一篇成熟的故事。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给以我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给以我慰藉。
在<<最具同情心的孩子>>中,有这样一个竞赛,目的是找出一个最具同情心的孩子。最终获胜者是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原来他的隔壁邻居是一位老先生,他刚刚丧妻,听到他的哭泣声,孩子就走进老先生的院子,爬到他的膝盖上并坐在那里。当母亲问儿子对他的邻居老先生说了些什么时,小男孩告诉母亲,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陪着老先生一起哭。
这是一个孩子,一个最具同情心的孩子。同情心,不在于你的言语,它教会了我有时候微不足道的一举一动,胜于千言万语,因为它真实的再现了你的内心世界。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他不懂得用什么花言巧语才能表达他对老先生的同情,只是陪老先生一起哭(在我们看来,一个很傻的做法),却足以让他表达对老先生的深感同情。
又如<<勇气>>,一个10岁的小女孩莎拉一只脚患有先天肌肉萎缩,不得不依靠支架活动。有一天,她参加了户外体育比赛,还跑赢了两场比赛,她的父亲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认为这是她身体的原因而得到照顾,肯定是比别人先跑几步,父亲刚要讲话,莎拉抢先说道:“我没有先跑,我的优势是我必须比她们努力得多!”
这就是勇气,这就是莎拉的勇气,这就是她教会我的勇气!沒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沒有雄才大略。正常的人也必须有这样的勇气才能赢比赛,况且是“不正常”的人呢?这些勇气无可否认。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是我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也让我从中发现和领悟到爱、希望、信心和鼓励。(陈天雯)
[童批:心灵鸡汤,暖人肚肠。]
《时间宝贵》读后感
“当绿树干枯了,它有再青的时候;当鲜花凋谢了,它有再开的时候;当百鸟离开了,它有再来的时候。”大自然中的事物就如同行星绕着恒星一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但有一个东西则是一去不复返的,这就是时间。读完《时间宝贵》这篇文章,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和珍惜时间的必要。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假如你是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即使你有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当你每天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或是隐于忧郁沉闷中,你可知道那回忆与忧郁之中是时间在静静地流逝了。时间难能可贵啊!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青年,本不应当虚度时间。但有一些人靠幻想混日子,想象着以后自己如何地优秀,怎样地伟大。但就在这幻想往后之中,让宝贵的时间白白流失了。大家可曾记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叹息时间之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的河流流速之快令人难以估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中做出无限的奉献呢?这就需要我们珍惜每一分一秒,勤奋地学习,努力地工作。
望大家充分珍惜宝贵的时间,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 (郎羿)
[童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岁月催人老,奋斗无尽头。]
无题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部电影,深有感触。故事讲述一个青少年的“铁窗生涯”,从他初中的时候开始,已经加入了黑社会的行列,他坏事做尽,勒索、打架、偷窃……就这样走上了歧途,结果给法院判处了三个月的劳动改造。被释放出来以后,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改过自新,努力奋斗,终于考上了高中。与此同时,同学们却因为他的过去而歧视他,排斥他,这使他没有信心交朋友,把自己践踏得一文不值。直到有一位同学,不但不介意他的过去,还不顾一切地接近他,帮助他,最后终于让他拾回了信心。从此他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了。的确,这样的人以前是做错了事,但他已经改过了啊,为什么我们还要介意他的过去呢?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的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心胸都宽广一点,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真诚,多一份勉励,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美好啊!(柯嘉雯)
[童批: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读自己的书
周作人先生早年曾出过一本书,名叫《自己的园地》,我看了这本书后,感到读书的真谛是如此的深奥!
书名源自于200多年前法国的作家福禄特尔的小说《亢迭特》,书中亢迭特是这样对他的老师说的:“你的学说很好,但我们还不如去耕种自己的园地。”
周先生进一步向我们解释道:“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是范围很宽的,并不限定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要本了他个人的自觉,在他认定的不论大小的地面上,用了力量去耕种,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
但丁说过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红楼梦》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就问她:“姑娘现吃什么药?”薛宝钗有自己的冷香丸,妙玉有自己的泡茶水,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对于“自己的”三个字,都是一例的看重。
如此推理,我们读书,岂不应该读自己的书么?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读自己的书。
我们常常跟着大家读书,大家读鲁迅的,我也跟着读鲁迅的;大家读巴尔扎克的,我也跟着读巴尔扎克的。看似热闹其实单调,千万人掉在了同一本书里,每个人连读书主体性反而连根拔掉。
其实,书的世界太大了,我们每个人又太不同,完全应该自己去这个世界探究一下,而不必依赖别人来引导我们,在这方面,台湾的子敏先生说得好:“‘读书’不是‘回家’,所以你不必让‘老马’带路。‘读书’是‘出发’,所以你最好让‘好奇’带路”。
什么时候,你终于把一本大家都不读的小说读得津津有味了;什么时候,你敢于把一批大家都热衷的时髦书漠视冷淡了,什么时候你学会读自己的书了。
我读书,不是书读我。(陈明)
[童批:书为我用,善读医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我看“伊拉克战争”
看了一份3月20日有关“伊拉克战争”号外的报导后,来自心中的感想一一浮现。美国出兵没有明确的理由,布什总统曾扬言萨达姆与国际恐怖组织有关系,但美国却拿不出可信的证据。随后,又声称伊拉克拥有大量的杀伤性武器,其实,联合国已经把多数的违禁武器销毁。何况,布什政府在全球人民反战之声最强烈之下动武,已经失去了民心。在初中学过这样的一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不能得到民意的事情不该去做。这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教训。布什打这场不该打的战争,他虽然很可能赢得胜利,但会在人心上输得一败涂地。但愿这场在和平时代发动的“错误战争”尽快完结。本来可以以和平方式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动武呢?而且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发动了这一场“非法战争”,与恐怖组织又有何分别?呜呼!再一次但愿这场“不该打的非法错误战争”尽快结束!(陆伟超)
[童批:车辚麟,马萧萧。失道战争何时消,和平飞鸽任逍遥。]
穿越生死的爱恋
写了几个星期的读书笔记,才发现自己所读的书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苦思冥想,记忆中的书基本都写遍了。恰好星期天看了一部名为《恋爱行星》的电影,颇为感动。就让我借这个星期的读书笔记,抒发一下心中的感触吧!
《恋爱行星》是时下流行的青春偶像剧,但比起其它青春偶像剧苍白肤浅的剧情,《恋爱行星》多了一份蕴含在内的清新和沉稳。平静地述说着一段发生在大都市中,不起眼却又感人至深的人鬼情缘。
故事很简单,男女主角的身份平凡。如果撇除了阴阳相隔的前提,他们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也许只能算是一份常见的青春爱恋。《恋爱行星》没有历来写人鬼情缘的故事中关于生离死别的凄惨描写。男女主角之间并不认识,刚开始时只是路上邂逅的有缘的陌生人。他们之间没有刻骨铭心的感情。只在女主角死后,灵魂与男主角相伴的七天里,模糊的感觉,渐渐清晰,最后终于变成了真正难舍难离的情感。它的感人之处,不在于有多少千转百回的情节,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情字,加上一份注定没有结果的缘。犹如溪水,缓缓地,淡淡地,将一份伤感浸染了观者的心灵。
男主角的名字是很简单的两个字:高风。是一个喜爱音乐却因刺激而失聪的年轻邮差。女主角单被诗意地唤作阿静,那是一个酷爱跳舞而且充满灵气的女孩,灵巧之中透着聪慧。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偏偏一天内连续几次地在地铁中巧遇,在大街上邂逅,连高风所送的信的地址都是阿静跳舞的练舞室。当两人在地铁中再一次的相遇,相互间交错的眼神,既互相闪避却又想看到对方,低头一笑的画面,就这样纤巧地牵动人心。而拥挤的人群竟巧合地把高风带到阿静面前。但每一次的遇见都只是惊鸿一瞥,一瞬间的接近,随后却又那么遥远。无心巧遇,有心难见。刻意的等候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望。最后一次的相互间的思念,却让心神恍惚的阿静丧生在疾驰的车子下。死,是不幸。但死却让阿静来到高风身边。因为阿静生命最后一刻的相互思念,让高风能够看见她。或许这也是一种辛运?
展开余文
人鬼故事中,永远免不了“上身”之说。同样地,阿静借助高风身体实现未完的宿愿:跳舞。当阿静的拍档兼好友因阿静的死而难以完成舞蹈比赛时,身体内附着阿静灵魂的高风出现在众人面前。二人合舞,熟悉的音乐,熟悉的动作,熟悉的相互之间的默契,齐整得如出一辙,举手投足间洋溢着优美的舞姿和青春的轻舞飞扬。舞毕,好友已猜到了一点什么。朋友间的情谊,与爱情一样,同样可以穿越阴阳。
故事有着同样的俗套:阴间,鬼差,游离于人间的幽魂难逃被追捕的命运;戴着面具,骑着高头大马的鬼差一袭黑衣,代表着冷酷无情的律例。但无情的箭却消融于两人面前。紧握的双手代表着绝对的坚定,无声地反抗着阴间铁一般的规律,冷冰冰的鬼差停了下来,仿佛也被感动。
片尾,阿静终于再一次穿上了舞衣。高风在一旁弹起了钢琴。那种游走于琴声间的默契,飞越于舞台上的青春,竟是如此的动人。人世间最后的一晚,留下的是属于彼此的记忆。但现实却是注定了的分离。如果俗点说,是“人鬼殊途”吗?是无奈?还是悲哀?
《恋爱行星》,这个名字我始终弄不懂是什么意思。只觉得很特别。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当我第一次听到时,就已经记住了这个剧名。
我执着地想为它“分类”。是鬼片吗?却有没有太多的恐怖凄厉,只有鬼差出现时暗淡的灯光平添了一份寒冷的凛然。但更多的时候,只会看见女鬼阿静秀气的笑容,可爱地让人忘记她是一个已死的游魂。还有就是那对相濡以沫的鬼夫妇了。虽已暮年,却还坚持在人间相伴。诚然,一但投胎,焉知下世能否相遇?既然相爱,怎忍分开。即使为游魂,亦自得其乐吧!如果只说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片,亦不尽然吧!高风和阿静的感情只是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只有在阴间那一节,才体现出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感。或许这就是青春偶像剧的特点吧!不需要大喊大叫的夸张,有的只是青春的真率和自然。
片中所说的并不全是爱情,还有亲情,友情。阿情死后才深深悔恨生前与父亲的最后一次通话竟是争吵。当她借助高风的身体出席自己的葬礼,哭泣地搂住饱受丧女之痛的父亲,哽咽地叮嘱妹妹以后要听话。她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无奈和伤痛。她看到的是多日未见的家人,但家人看到的只是一个陌生人。或会讶异于他的伤心激动,但又怎会相信眼前的就是自己日思夜念的女儿?生与死,一线之差,既阻隔了爱情,也阻隔了亲情。
至于高风的好友——一个每次拍拖都不会超过三天的人,他的出场,更多是为营造一种喜剧效果吧!不是哗众取宠的刻意搞笑,而是细腻地在动作、对白上添加幽默,那么自然,却已让人捧腹。
“如果,日后仍然想念你,我会尽量想不起。”听着《恋爱行星》的主题曲:《冥想》。平日甚少听歌的我已莫名被感动。或许,学会遗忘是对付思念最有效的办法。听着听着,已多次被剧情感动落泪的我,不自由主地,泪水再一次滑过脸庞。(梁洁欣)
[童批:莫名感动,难尽真情。]
清新之美
对于沈从文这个名字,我一直十分好奇,很想知道这究竟是他的真名还是笔名。若是真名,倒仿佛是上天注定,他会成为一名文学家。若是笔名,从文,是从事文学事业的意思吧!多么简单自然。一心从文,注定了他要在文学道路上走出一片辉煌。就好像钱钟书的名字,“钟书”二字,是钟爱书籍的意思吗?是不是因为他钟爱于博览群书,才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并写下了《围城》这样的佳作?
沈从文的小说,我看过的并不多。所幸看过的两篇是他比较著名的《边城》和《菜园》。却十分喜欢他清淡自然而又优雅的文风。在阅读的时候,也许就是因为他淡淡的描写,我心中竟也有着一种宁静的感觉。每位作者的文笔对与人的心情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会让人情绪激昂,心潮起伏;有的会让人心中隐痛,悲愤难言;有的会让人心境渐渐平静,原来燥乱的心情也跟着平伏下来,读完后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新和舒适。我想,沈从文的文笔就是这样的吧!他的行文没有过多的花巧,也没有太多的伏笔,甚至没有许多故弄玄虚的所谓情节。每一个故事都依一条单一的主线往下发展,十分自然,十分简单。这里说的简单却不是那种苍白的肤浅。它的内容是蕴涵着许许多多的东西。可惜我不会表达出来。沈从文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冲淡而不情深”,“在清新质朴的文字背后,蕴藏着隐伏着作者内心巨大的热情和悲愤”。这样的评价可真是恰到好处。
读了几遍《边城》,《菜园》之后,我发现有几个特点是共通的,作者的写作文风也许了从中窥得一二。
(1)沈从文的小说的社会背景没有具体说明,只在零星的语句中暗示出来,却可以让读者自己领悟。
(2)小说所设定的环境范围不大。如《菜园》仅限于一个玉家花园,连具体的地点都没写,而《边城》也只是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中。如此省略时间地点,是不是暗示了这样的悲剧在当时处处都有发生?
(3)出场人物不多,所以也比较好记。只要记住了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也就能将故事看完了。虽然人物线索少,但对人物的刻画却十分仔细。而且多数是以人物语言来突出人物个性,形象十分鲜明。例如《边城》中在清山绿水中成长的翠翠,既倔强又伶俐的性格就让人印象深刻。人们在评价《金粉世家》中那个近乎完美的女主角冷清秋时,用了三个著名的文学形象来比喻,分别是“黛玉的才情,娜拉的勇气,翠翠的倔强”。可见沈从文对人物的刻画功力之深,令人难忘。
(4)乍看起来,小说的内容是十分美好的。但这种完美往往在结尾时大大转折,变成了一出悲剧。但是作者却没有用太多的血泪相加来表现,更没有捶胸顿足的痛苦哀号。他的文笔仍旧是那么镇定从容,一如既往的淡然。可是用如此平淡的笔触写出来的一出出人间悲剧,却比一滩血一滩泪的直面描写更震撼人心。本来如此无奈的悲剧会摧人泪下,但这样平淡的叙述反而让人哭不出来。哭不出,心中更加难过,也因此让人对故事更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梁洁欣)
[童批:唯美的画面,唯真的情节,唯善的品性,尽在唯心的解读。]
品读死亡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死亡日记》的书,由此体会到许多,许多……
作者陆幼青已离我们远去,因为胃癌。病,并不曾剥夺他对生命的期望;痛,并不曾减少他对写作的执着。他坚持着写下点东西留给世人,这份热情,这份勇气,如若换了我们,能做到吗?相信大多回答是:不能。
这本书语言平淡,没有精彩优美的词句,但是它的内容却是如此贴近你的内心!在书中,陆幼青是完全真情流露出他的情感,毫不矫情,显得真切,纯洁,动人。在闲谈中娓娓道出一个离死神不远的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渴望生存,这是人的本能,毕竟人对死亡总有一种恐惧。作为一个凡人,陆幼青也是如此,因此在书中不时可以找到忧郁与伤感的意味,给人的感觉略带酸苦,但这已算得很难得的了,难道还要他以快活的心情去写日记吗?这样要求一个徘徊于生死的人,太残忍,也太苛刻了。
曾听过一句话:上帝是公平的,当他赋予一个人什么,同时也会令他有什么不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上帝也实在太公平了。他,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从商和从文在他身上得到最和谐的统一,名利地位他都有了,惟独是生命,对他如此吝啬,纵然他有千万财富,无尽的才华,但却不能换来更长的生命,作为一个凡人,他又用怎样的办法去争取呢?死亡对他不再是考验,而是摆在面前的事实,一个凡人,像他一样如此精彩的活过,但是生命如同烟花一样,在霎那间的美丽后灰飞烟灭,是该满足还是该叹息呢?
这本记载着一个普通人死亡前片段的书,细细品读的,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了死亡是如此的可怕,亦让我们懂得去珍惜生命。若此,陆幼青也该会微笑吧!
不知道这种像流星与烟花般的结局算不算完美,也许你我谁也争论不出个结果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生命是因为有结局才绚丽的!有这么一个富有艺术性的结局,陆幼青一生才如此精彩吧!(陈明)
[童批:品读死亡,诠释生命。]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标签:
备课资料
读《封神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谈复习课的教学艺术(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级组网络德育模式初探(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