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808  
标签: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合作—迁移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教师中心稿)
东环中学2003年“主动发展与课堂教学”研讨会论文

童国兵

一、模式提出:

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促成教学内容更新的同时,对教学理念形成强烈的冲击。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实现由“知识型”向“智能型”,再向“个性和谐发展型”的转变。郑其恭教授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出素质教学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整体素质;民主合作互动;主动生动活泼;启发内化转化;和谐愉悦共振。

在此背景下,我校开始了构建了“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探研,注意“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与生俱来的需要,探究、获得新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等,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和合作,基此进行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教育,培养创新智能和人格”。我们科组也制定出旨在“大面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形成高效学习团体,提高自信、掌握语文学习技能、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的“中学语文合作 探究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有效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教师注重学生的主动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合作的态度,掌握合作的方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认知和能力的迁移。由此,笔者提出中学语文“合作—迁移式”阅读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1、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本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流行于西欧北美的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学习这需要同他人联系,以便对客观世界如何建构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合作学习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一般由教师制订目标导向,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学生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同伴之间合作互助,注重团体荣誉感,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的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调动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引导阅读能力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合作的态度,掌握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全面发展。

2、迁移学习理论: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迁移过程是由审题、联想、分析、类化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问题的最初映象,让映象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然后统一分析新问题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具体问题归入原有知识结构,形成概括化联想,从而解决新问题,构成一次完整的迁移。

迁移学习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

3、创造性学习理论:

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其实质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性越强,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创造性就越突出。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提倡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掌握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

创造性学习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变中求新,在新的阅读情境中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有价值的阅读迁移。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积累语料、咀嚼语句、解析篇章、鉴赏作品、筛选信息、研究思想的阅读常识和技巧。

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阅读的基础上,将阅读常识和技巧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以读促写,能独立写,且在合作中培养迁移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意识,丰富语文情感,升华语文人格,兼顾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和审美。

四、操作序列:

1、模式结构:

教师:                                                                                                                                 

过程:

                

学生:                                                                                     


展开全文阅读
2、操作过程:

(1)目标导向,诱导迁移。教师根据阅读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教学现场的氛围,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可结合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情激趣,以理激趣,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诱发学生的迁移思维,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明确要解决的要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实例:《劝学》的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有香港公益社中学的老师远道而来与我们一起学习,还记得《论语》里有一句话是——

生(齐声应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

师:是乐(yuè),还是乐(lè)?

生:乐(lè)!快乐的乐!

师:对!学习,与朋友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早在几千年的荀子也深有同感。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劝勉大家要好好学习。这篇文章的题目就是——

生(齐答):《劝学》。

师:说得很好!那么学习究竟有哪些好处,荀子又是采取怎样的方法来说服我们要好好学习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

(本导入充分考虑到教学的新情景,巧妙地将现场气氛和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消除了学生在众多老师听课下学习的紧张情绪,在回顾旧知中轻松进入新的课题的学习。)

(2)小组合作,多向迁移。围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将主要问题分成若干部分,以小组形式(一般4~6人为一组)深入阅读课文材料,注意互动研讨,发掘不同意见,调动发散思维,实现多向迁移。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设立主持人、记录员、总结发言人等。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视点拨,也可加入任何一个小组,但仅限于方法的提示和情感的激励。

实例:在《神奇的极光》教学中,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阅读课文,从旅行家、浪漫的诗人、科研人员、和学习说明文的学生的角度,进行有目的择要式筛选信息的练习,充分展开讨论,做好记录,并指派代表全班发言。附:

林嘉慧小组合作学习记录:

组长:林嘉慧

组员:柯嘉雯  陈语轩  林依夏(缺席)

讨论要求:以旅行家的身份,对课文进行信息的筛选。

讨论经过:(略)

讨论评价:我们给自己小组的表现打5分。我们组在这次的讨论中,少了一个组员(林依夏),但整个过程大家都能各抒己见,互相帮助。虽然,最后在回答问题上出现了一些错漏,但至少是我们各组员经过讨论的结果。我们想,这总比一个人思考、一个人回答的好。毕竟这是团体学习,而不是派代表学习。再者,万事都应有个好的开头,本着对以后学习兴趣的增强的目的,本组的自我评价是5分。

又如,邵湘华小组的自我评价:

评价:4分

理由:①能快速起来回答问题;(+0.5分)

②发言人能大声说出本组所讨论的结果;(+1.5分)

③我们组每人都有自己的理解;(+1.5分)

④组员之间比较合作,都能积极参与讨论;(+1.5分)

⑤讨论所得出的信息不够准确,不够全面。(-1分)

(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发言者掌握评价的方法和角度;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都给予鼓励;提醒主持人控制讨论节奏;提醒记录员快速准确记录发言;提醒总结发言人整理归纳本小组的意见。)

(3)师生合作,正向迁移。在各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组织组际讨论(也可以小组竞赛或辩论的形式),各组选派一个代表陈述本组意见,展开全班讨论,最后由教师作相应的归纳反馈评价,引导正向迁移,实现知识内化,形成规律性和方法性知识。

实例:《内蒙访古》中“昭君出塞”历史事件是非之课堂辩论

正方辩题:我赞成昭君出塞

反方辩题:我不赞成昭君出塞

正、反方辩论队成员均由经过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意见相左的各小组分别推荐组成,主持由教师或学生担任。

正方赞成昭君出塞,理由如下:

昭君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爱国行为是中国女性的光荣;

昭君出塞避免了民族间的流血冲突,换来了70年的和平宁静 ;

昭君出塞为少数民族地区带去了先进的文化,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和共同繁荣;

昭君出塞的行为,使她在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也丰富了我们对美的认识。

历史学家翦伯赞也认为:在封建时代,和亲政策比战争要好得多。

(主辩:梁洁欣)

反方反对昭君出塞,理由如下:

昭君出塞,以妙龄之年,落雁之貌,远嫁匈奴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单于,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汉匈常年征战,昭君出塞前夕,两国正如两头身受重伤的猛虎,哪一方先喘过一口气来,给对方施予致命一击,对方绝对无力反抗。昭君出塞只不过是大汉帝国抛出的一个缓兵之计,昭君只不过是一出民族统治者之间的政治闹剧的见证和牺牲品罢了。在所谓和平的70年中,两国其实都在积极准备战争,和平过后,两国元气尽复,两个民族间又是刀兵不断了。   (主辩:何佳麟)

(教师归纳总结: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结论上,力求言之成理,不提倡标准答案,鼓励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和语文角度总结评价的一般方法。)

(4)拓展延伸,强化迁移。结合学生知识面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将阅读和考试、口头表达、写作(仿写、扩写、缩写、鉴赏写等)、及生活运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中通过训练和实践实现迁移的强化,形成创新运用的能力。

实例:学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迁移写作佳文:

《我眼中的广州文化》 

东环中学高一(3)班      梁洁欣 

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北京的胡同文化一样,广州也有着她独一无二的鲜明的文化特点。

    与广州文化联系得最为密切的,想来应是西关。她的万种风情,令人印象深刻,设计精巧的西关屋苑,无处不透着一份古朴和优雅。历史上的西关,粤韵悠扬,倩影翩然,繁华热闹。广州,在这一份浓厚的文化底蕴下,孕育出一种特有的气质,她的灵气和雅致,是其它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说北京这座历史皇城有的是粗犷和贵气,那么广州的秀气和亲切反而让人觉得更加贴近。

    说起广州,不免要说到广州人。广州人论精明,恐怕比上海人要稍逊一筹,但绝大多数广州人还是会斤斤计效地掂量着每一分钱,甚至连买菜都要捎带一、两根葱,货比三家不吃亏,仿佛是广州人的至理名言,连买一件小小的货物,也是三、四处地比较,确保自己买到的是最便宜的。广州人,活得精明,不吃亏。

    广州人,虽精明,但绝不吝啬。这更多是表现在穿戴、玩乐方面。广州人永远懂得把握时代的脉搏,许多新潮时髦的东西,永远最先出现在广州。今天流行这个,明天那个吃香,变换更替的速度既准又快。广州,永远是新潮的代名词。

    广州,既迫逐时尚,又崇尚怀旧,特别是在复古之风大行其道的今天,许多沉寂多年,早已成为老人们泛黄记忆中的小玩意,又兴致勃勃地重新出现在大街小巷,连不少房屋的翻新也是依照老广州时的模样。尽管这些房屋在现代化的都市中显得有点别扭,这种刻意的装饰甚至早已没有了那种深沉的韵味,但那一袭鲜明的色彩倒也十分抢眼,令人眼前一亮。

    也许,这就是广州,永远地变化无穷,又永远充满生机。

学完《外国散文两篇》,迁移写作佳文

不同的美  一样动人

——《世间最美的坟墓》及《冬天之美》的比较



展开余文东环中学高一(3)班      梁洁欣

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及乔治桑的《冬天之美》是两篇截然不同的文章,但两者却有着不少相似的地方,如对“美”的展示,虽然方式不同,但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对托尔斯泰墓地的“逼人的朴素”的美的描写,所以作者是怀着一份敬意,以沉重的心情去表达对一代伟人的崇敬。因为那是一个朴素而庄重的墓地,所以作者的文笔也是同样地朴实,对于墓地四周的景色,没有过多的形容词,整篇文章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让读者阅读时心中也生出一份敬仰。同时又以精炼简洁的言词将这个平凡的无名墓冢,和其它名人的墓地作对比,以小见大,更突出了托尔斯泰墓地的平凡中的伟大。“全无人语,庄严肃穆“的氛围感染着每个游人,同样地、剧烈地震撼人心,是一种肃穆的美。

而《冬天之美》的文风则很生动。作者通过对冬天景色的详细描写,反映出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作者大量运用拟人、比喻手法,将人们印象中一片皑皑白雪的景色写得多姿多彩。兴许是因为作者身为女性的特有的敏感细腻,她运用了大量华丽的形容词:如“绿宝石般的光辉、大理石般的鲜红”来点缀文章,使读者也感受到了一份姹紫嫣红的五彩缤纷,心情也随之欢愉。作者也在文章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她不屑于都市中的喧哗,更喜欢乡村冬日的宁静祥和。这种感情使文章与前文一样也透着一份平和,是一种幸福 的美。

两种不同的美,在两位作家的生花妙笔下,同样地吸引,同样地引起人们的共鸣,不同的美,却一样动人。

五、教学策略:

1、教的策略

(1)教师要掌握合作学习、迁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创造促进学生合作、迁移和创造的条件。课堂教学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师生和生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的过程存在着知识信息、心理和情感信息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功能,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顾问。

(2)教师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广阔的知识面、立体多元的知识结构、健康的教学心理、出色的学生管理能力、高尚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尊严,在和学生积极、和谐的交往状态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活动和阅读思维品质。

(3)教师自身的迁移阅读意识是学生在阅读中迁移创新的重要保证。

2、学的策略:

(1)学生要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能积极主动地实现自我发展。以读为基础、以不同形式的读(齐读、个别读、跟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来促进思考,解决问题,迁移写作。

(2)学生要善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要积极参与讨论,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学会发言,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培养分工合作意识。

(3)学生要树立一种综合课程意识,能将语文阅读和其他相关课程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的迁移和创新。

六、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以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为依据。

1、学会学习:通过合作—迁移式阅读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常识和技巧,在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中授己以渔。

2、学会发展:在合作阅读中,形成解决问题、迁移运用创新的能力。

3、学会做人: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自信心的增强,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创造性教育纵谈》                             林崇德教授

《教学模式研究引论》                           郑其恭教授

《构建主动发展教学模式初探》                   广州市东环中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  崔允郭  张华  主编

《阅读教学新概念初探》(刘占全)《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8期

《中学语文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编著  新世纪出版社

二00三年二月二十四日

标签: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级组网络德育模式初探(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祝福》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