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3108
标签:
备课资料
解码《大话西游》------——课堂讨论
编者按:
前两年,校园里的《大话西游》热成了一个大学校园里的风云一时的文化时尚。网络上帖子"飞扬",网民们相互辩难,观点各异,大学生们以很大热情自发投入有关《大话西游》意义的讨论。今天,争论已成过去,热辩已经降温。降温带来了一种距离感。它让我们能够相对冷静地回视刚刚过去的这一"事件",由之生发出对"大众文化"现象的一点思考。个案研究在当代"文化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以前的文艺理论与文化批评中却运用不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主持了一系列文化研究的个案讨论,本刊选发其中一些,意在引起大家对当下文化现象的关注和重视,并着重提倡方法上的个案式研究。
主持人: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加人:赖洪波、彭彦、张贵勇、单向群等(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金元浦: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文化研究"的理论,但一直没有做过个案分析和个案讨论。今天我们按照预定的安排进行个案研究。讨论的对象是近年来成为一个校园文化时尚的"大话西游"事件。注意,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大话西游"事件,而不仅仅是讨论电影《大话西游》本身。当然我们也会谈到大话西游的电影文本。但我们更关注的是由大话西游引起和发生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更关注这一过程。个案研究在当代"文化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以前的文艺理论与文化批评中却很少进行。这一方面是由于先前的批评范式只关注宏观整体的研究,习惯于从普遍性、一般性的角度来把握文化对象;另一方面,也由于我们还不大会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今天我们就试着做做文化研究的个案分析,题目就叫解码《大话西游》。我们一起在干中学习。
前两年,校园里的《大话西游》热几乎让网络与大学生们发狂。且不说那些周星驰的影迷们,即使是那些不怎么迷周的人,嘴里也离不开"I服了YOU ","打雷了,下雨收衣服"。网络上帖子如云,网民们热衷于《大话西游》内容的探询,意义的开发,并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有人视之为蛊惑人心的妖魔鬼怪,洪水猛兽,有人视之为胡编乱造的嬉皮士文化垃圾,有人视之为后现代反讽甚至创新的反经典的经典,也有人视之为典型的后殖民文本。今天,这种喧嚣渐渐平复了。降温带来了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让我们能够相对冷静地回视刚刚过去的这一"事件",由之生发出对"大众文化"现象的一点思考。
我先来问一个问题。被影视批评家称做"无厘头闹剧"的《大话西游》1994年拍摄完成,1995年投放到大陆市场,为什么当时反应平平,而三四年后却在高校掀起了"大话西游"热呢?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张贵勇:这和互联网的发展不无一定关系。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时代的进程,而且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正如日本社会学家池田谦一在《电子网络的社会心理》中所说:电子通信在电子空间中能一下子飞跃时间、空间与社会的篱笆……使纯粹"信息之缘"连接的人与人关系成为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形成了全球性的没有节制的中间集团,它给人们的创造性动力可能是无法估计的。
而且,自从1991年网络诞生以来,互联网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有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上网的计算机数约为1002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163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839万台。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为265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54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793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为403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他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107万。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网民数量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所以,从客观的角度讲,网络时代的来临为《大话西游》的火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加上网络BBC、OICQ聊天网、网络评论等附属平台推波助澜的宣传,《大话西游》风起云涌之势亦成为一种必然。
赖洪波:不得不承认,盗版录像带和盗版VCD的兴起也是这部影片梅开二度的重要原因。据一位号称北京盗版界四大家族之一的大卖家透露,早在1995年,就在北京市场出现过《大话西游》的盗版录像带,但销售平平,直到1996年底VCD版本出现,当时每盘30元的高价位都没有吓倒《大话西游》迷们。真正的火爆是在1997、1998年间,在这一段盗版VCD的黄金时节,《大话西游》的销售也屡创高峰,最高记录一天就卖到上百张。
金元浦: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为盗版VCD作什么宣传,而是透过这一现象来思考大众文化在大众中渗透的方式。其实,即使在美国,校园也是盗版盘的发散地。
彭彦:对。从《大话西游》最初的尴尬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众文化的目标群体即为大众,但当某种新型的大众文化出现时,仍然有着坐冷板凳的危险。在这种时候,现代传播媒介的作用就突现出来了。其实,文化工业运作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现代传媒。当代社会,以声光电为主体的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早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媒介将以往很难到达大众的文化产品传播到各个时空领域。这种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引导甚至规定了这种需求,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消费趣味和消费对象。《大话西游》的先冷后热,正是现代传媒(包括网络、VCD、甚至包括洪波上面提到的盗版VCD等)的引导性、规定性以及后来的迎合性的生动体现。
金元浦:是的,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超越了时空界限,《大话西游》在高校的风行,在时间上恰好与高校网络的建设和高校网民的形成有同步关系,也与高校网民的技术提升和网络消费惯习的形成有关。
单向群:对,大众文化培养了它自己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反过来会有更多的需求,这种需求又会带动大众文化市场。《大话西游》把许多学生培养成了这种品位,然后,他们还会要求类似的产品出来,这是一个复杂的运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展开全文阅读
金元浦:依托于现代电子媒介的大众文化必然是跨国的、全球的、世界的,又是本土的、民族的、地缘的和社群的。作为公共空间,它是不同意识形态汇集、交流、沟通、共享、对立、冲突的公共场域,又是社群特别是弱势群体和边缘话语的表达场域。当代"文化研究"一直致力于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利益,批判、解构精英主义的文化概念,重新审视文化转型期大众弱势群体在不平等社会现实中的地位变迁。这样,文化研究就发展出了一种尝试重新发现与评价被忽视边缘群体的文化的研究机制。由此决定了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它坚持审美现代性的批判意识和分析方式,不追逐所谓永恒、中立的形而上价值关怀,相反它更关注充满压抑、压迫和对立的生活实践,关注现实语境,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制度形态进行了严肃的不妥协的批判。在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的初期,这种立场表现为对于工人阶级文化的历史与形式的关注,而后来的大众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等等也都坚持了这一从边缘颠覆中心的立场与策略。可以说,对于文化与权力的关系的关注以及对于支配性权势集团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否定和超越,是大众文化研究保持其持久生命力的原动力。传统的经典《西游记》在这里被解构了。过去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现在被演绎成了既是它又不是它的另一个故事。原先的经典被再编了一通故事,戏说中有戏谑、荒诞和噱头,也有对某种既成规范的挑战、反叛和批判,有一种加入时尚(反叛的时尚)的先锋感,还有有一种恶作剧的快感。
赖洪波:是的,在这部影片中,人物的身份和离奇的行为可以说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强烈解构。在这部影片中,师父不像师父,而是一个罗罗嗦嗦、可笑无力的"政治老太太",一个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断说教的"饶舌妇";徒弟不像徒弟,竟敢教训师父,甚至因为不堪忍受师父的罗嗦而把他送给仇敌牛魔王……这种反逻辑、反传统的做法,嘲笑和摧毁了权威,同时也嘲笑了道德的虚伪。
单向群:解构的确是《大话西游》这种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大话西游》中,除了爱情没被完全解构外,其他一切都可以被解构或者已经被解构了,像时空关系、人神关系、师徒关系、生死关系等等。虽然《大话西游》愿意为爱情保留一定的余地,但是在对待爱情的方式和态度上,还是很随心所欲的。
彭彦:这里我想补充一下。所谓的解构是《大话西游》这种大众文化的特征之一,不是说只要是大众文化的产品就一定具有解构的特征。而是说,作为大众文化的众多形式、分支之一的"无厘头"文化现象(我们暂且沿用网上"大话"迷的提法)的一个特征是解构。因为从作为大众文化代表的前几年的池莉,这几年的影视剧本"红人"海岩身上,你很难读出"解构"的味道来。在我看来,看《大话西游》的感觉有些像读王朔小说,在玩世不恭和调侃中,消解了我们一直信奉的理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
金元浦:人们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创造出了新的意义的生产和消费的方式,那么,从《大话西游》中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文化的哪些特点呢?
单向群:我认为,大众文化已不具有社会阶层的属性,而只代表一种文化态度。大众文化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媒的服从市场需求的一种彻头彻尾的商业化制作,具有无深度、模式化的、易复制的等的诸多特点。大众文化只代表着一种文化态度,这一点是它与传统的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不同的。精英文化孜孜于终极关怀与未来构想,更注重一种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构造。从这一点上来看,精英文化无疑是可敬的,但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品性又让人生疑。而且,人类社会血火交织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大规模的战争悲剧表明,不论理性乌托邦还是技术乌托邦都不能拯救人类,未来并不仅是善的诱惑,技术也并不一定能够为人类带来美好的明天,一个最触目惊心的事实是:"正是在美好未来的名义下,在美妙动人的音乐声中,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德国法西斯从容不迫地进行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和最残暴的杀戮。"
而大众文化则只是满足于个人肤浅的文化消费,借助于得力的现代传播媒介,具有其他任何文化形式无可比拟的广泛性与平等性,使整个社会文化普及与民主化达到一定程度。快乐是大众文化的最高的目的,最起码它追求的是一种轻松。因此,所有会给它的读者带来痛苦的因素都被剔除,所有令大众感到沉重和压抑的东西都被排斥,这实际上是解构一切的一个主要动机。
彭彦:但在这种消解背后,我们无一例外的会被看似漫不经心流露出来的真情所感动。在这一点上,我不太同意单向群关于《大话西游》在对待爱情的方式和态度上很随心所欲的看法。网上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大话西游》可以叫做"悟空的爱情",因为只要少加留意你就无法忽视从至尊宝、紫霞、白晶晶等的身上时时闪现的情与爱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周星驰的"无厘头"文化与常规状态的大众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它只是在传统的爱情描写上加了一层解构的面纱。相比而言,王朔的小说似乎解构得更彻底,让人真正有些怀疑起爱情来了(不过王朔,仍然不失时机的把我们拉回来:没有爱情,生活中能还有什么呢?)--大众文化的离经叛道是不能超出大众的接受限度的。
金元浦:所以有人说,后现代的主导风格就是反讽:一种刻意的混杂,它被当作新发明的手段而四处运用。后现代是现代主义和现代文化因面临自身视象化策略的失败而引起的危机,它是对后现代性的文化所带来的文本危机、经典危机、程式危机,甚至原有视觉机制的危机。
张贵勇:一般说来,网上普遍的观点是,《大话西游》其实就应该叫做"悟空的爱情"。《西游记》写了悟空的出生、学艺、奋斗以及被驯化。就是说是关于悟空的正史。而《大话西游》则写悟空的爱情,是关于悟空的野史。《西游记》的悟空是宣传片,《大话西游》的悟空是生活片。正是这种出于神圣事物的生活化,导演才敢于进行大胆的演绎。有人说,在《大话西游》中,导演刘镇伟将一切都解构了。惟独没有解构得了爱情。导演试图将人世的神圣与英雄形象嘲弄一番,没想到,在爱情面前遭到了狼狈不堪的失败。
《大话西游》虽然以至尊宝领悟出人间正道、踏上西天取经之途为背景,但实际上是通过他的爱情由萌生到幻灭作为线索展开叙事的。在看似平庸的情节与对白里,包含了许多当代人对爱情的真知灼见。如果说《大话西游》在解构的同时又建构了一个新世界,那么在这个世界里,爱情占有绝对的比重。在那里,爱情始终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是人类心灵中最脆弱也是最尊严的东西,它甚至成了至尊宝舍弃人间享乐,重获新生的唯一理由。而这也正是令无数观众深深触动,感慨万分所在。
金元浦:近年来,我们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作为消费者、观众和公众)利用文化资源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文化被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将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市场。最近,澳大利亚学者金迈克(Michael Keane)写了一篇论文《阿多诺的绝望:大众文化如何重振其创造性》就从新的视角看待大众文化。他认为,文化研究的这一概念将与法兰克福批判文化理论学派分道扬镳,甚至背道而驰。大众文化将被严肃地作为一种产业来进行思考――一个可以提供就业、培训、出口税收和外汇的产业。金迈克断定,这将会使阿多诺"死不瞑目"。 所以,感动归感动,在《大话西游》剧情的设置中,我们不能忽视其商业运作的因素。导演和编剧在拍摄之初就倾向于投观众之所好。因为只有投观众之所好,才能获得预期的票房。解构事小,赢利更大!下面我们可以谈谈的大众文化的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它作为文化产业的特征。
单向群:如果说第一个特征还只是"面纱"的话,那么第二个特征就要揭开大众文化的庐山真面目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市场利益。我们知道,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往往必然地与当代资本主义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不过要强调的是,说它是"文化形式",并不能从我们过去习惯的字面意义去理解。因为这种文化形式除了必然地与大工业结成一体外,还包括着创造和开辟文化市场,以公司规模的行为去组织产品的销售,以及尽快获取最大利润等经济行为。这使得畅销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剧、各种形式的广告、通俗歌曲、休闲报刊、卡通音像制品、MTV、营利性体育比赛以及时装模特表演等,不仅构成大众文化的主要成分,而且成为只有在买和卖的关系中能够实现自己文化价值的普通商品。因此,我们不能够再按照传统知识分子的那种精英关怀或者审美批评的方式来要求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大众文化要最大限度地攫取市场利益,这甚至是它唯一的诉求,这和过去精英文化所要表达的东西,像深度思考、终极关怀等等诉求是很不一样的。
展开余文
进入90年代,市场经济作为意识形态的合法形式被确立之后,大众文化的规模生产才有了它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大众文化得以蓬勃兴起,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互动在大众文化这里得到深刻的体现。这种大众文化在精英文化看来显然是一个等级的概念。严肃文化、高雅文化是高一级的,大众文化是低一级的。高一级的文化对低一级的文化具有支配和统摄功能。但是,在9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大众文化则变成了一个类型关系,从一个支配的关系变成了一个平行关系。
金元浦: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你是说先前的文化等级观念已被打破,大众文化现在已经和精英文化平起平坐了?请深入谈一谈。
单向群:大众文化的消费解构了许多传统文化中原始的价值和我们认定的精神需求的东西。这种过程产生两种变异:一种是进入者变了,进入者带着一个设置的框架进入,他自然有一种无法逃避的文化设置;另外一种就是被关注的主体也在变异,他们也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成为虚假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商品的一种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文化不仅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后的产物,而且是当代资本主义在文化上的一大发明,它从根本上改造了文化和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与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大众文化具有一种赤裸裸的商品性,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这样,传统的文化与经济的界限被完全打破。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含糊不清,人们已经很难辨别哪些是纯粹的文化行为,哪些是纯粹的经济行为。但正是这种兼有文化和经济两种性能的特殊品格,使得大众文化比起传统的文化形式,就更容易进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金元浦:显然,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有着严峻的冲突与矛盾,这在对《大话西游》的评价中有鲜明的表现。但是,我们注意到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界限的消弭,相互间的融合。《大话西游》从解构旧经典到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新经典",是不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赖洪波:你所说的这种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矛盾,的确在对《大话西游》的评价中表现很明显。不喜欢乃至否定《大话西游》的人,多是被称之为电影界权威的电影评论人。1995年这部电影刚开始在内地放映时,评论家们不屑一顾。但到了20世纪末,它的票房已经高达6000万元。电影评论家们说,这是一部媚俗的影片,是商业制作的又一成果。即使是影片中所谓穿越时空的爱情,也如《泰坦尼克号》一样,"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赤裸裸的金钱和欲望。"
张贵勇:虽然不知道洪波后面要讲的具体是什么,但我可以感觉到你是很为《大话西游》遭到这种贬低的评价鸣不平的。不过在这里,我想插一句,从上面大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话西游》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确实如部分电影评论家所言是"媚俗"的。媚俗是任何大众文化的产品都具备的特征。这是大众文化的本质决定了的。既然大众为"俗"(这里的"俗"只具备与"高雅文化"相比较的意义,不是平常意义上带贬义的"俗"),大众文化要迎合大众就必然媚俗,投"俗"所好。于是,《大话西游》中,首先解构的就是混淆雅俗文化的界限,赋予"俗"以一种内涵,然后在"俗"的新世界里流连忘返,在这里,意义、神圣、超越等概念被淡化了。用一些人的话来讲就是,《大话西游》真正的平民化了、"俗"化了。
赖洪波:称之为媚俗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想强调的是,某些持这种观点的人,表现出对大众文化的强烈否定态度。这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一样,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的趋向和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他们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大众也被纳入根据市场价值进行交换的商品运行轨道,文化艺术沦为商品;而且大众文化这种商品化、标准化、单面化、操纵性、控制性的特征,压抑了人的主体意识,也压抑了人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自由发挥。但对于《大话西游》迷们(包括我)来说,《大话西游》却是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发挥的极至。无论是从电影的内容,还是形式,包括对白都含有年轻一代的不受约束,自由张扬的个性特征。
不可否认,在商品社会,《大话西游》首先是一种商品生产。但正如费斯克分析大众文化的特征时所言:"……文化商品在不同但却同时存在的两种经济中流通,我们可以称这两种经济为财经的和文化的。"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只看到财经经济对文化商品的决定性作用,一再强调文化商品的商品性和商品拜物教特征。而费斯克认为:"财经经济的机制不能充分说明所有文化因素,但是,在对消费者社会的大众艺术的研究中仍然需要把财经经济考虑进来。它的用处,即使在某一层面上,是把文本描述成文化商品,但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到文化商品与市场上其他商品之间的区别。"文化商品和其他商品是不同的:"对其(大众商品)大众性起关键作用的流通发生在与其对应的经济之中,即文化经济。这里,所交换和流通的不是财富而是意义、快感、社会身份。"
对于《大话西游》的观众来说,《大话西游》是意义和快感的触发者。这种快感和意义是他们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并非由财经经济所决定。费斯克说:"逃避和对抗是相互联系的,二者互不可缺。两者都包含着快感和意义的相互作用,逃避中快感多于意义,对抗中则意义较之于快感更为重要。"事实上,意义和快感在大众文化中并不矛盾,快感不仅是逃避,它自身就是一种新的意义的探索和诠释,这是对某种强制性的社会意义的抵抗。《大话西游》中的许多地方都触发了年轻一代反叛的快感。
金元浦:现在我们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了,我们承认了大众文化以媚俗的姿态,攫取最大限度的市场利益,但同时既然作为文化商品,它就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征--大众文化交换和流通的不是财富,而是意义快感、社会身份等。
彭彦:以往将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社会的产物分析时,往往忽略了它作为文化商品,与其他商品的区别。媚俗、攫取最大利益可以算作大众文化与其他商品的共性特征,而交换和流通的内容是意义快感、社会身份等可以看作大众文化的个性特征了。另外,正如洪波所言,对于观众来说,大众文化是意义和快感的触发者。这种快感是他们自己生产、自己需要的。既然是触发者,快感仍需观众(或读者)自己产生,那么在大众文化的生产上就应该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什么是度?《大话西游》就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不再是平缓的直线,而是一连串意向的拼贴与跳跃,它不把观众当傻子,不力求把什么都说个明明白白,更不刻意解释、标榜,所以有人说初看《大话西游》看不懂,多看几遍理解其中真意后,才如获至宝。这种拼贴与跳跃使文本获得了一种张力,让人的思维获得了延伸的空间,在思维中人们的自我认同又一次得到强化。也许《大话西游》文本本身并不像大家理解得那么深刻,但这又何妨呢?它既激起了思索的兴趣,就有权利享受这种思索为它带来的如潮的好评。我想这也是值得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吧。
金元浦:文化研究的内容和角度非常多,仅就《大话西游》来看,我们也还可以从影视传播、性别批判、大众意识形态观念、后现代文化运作手段,甚至文本语言的分析等许多方面进行。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讨论到这里。
讨论整理:彭彦
来自:北大中文论坛
标签:
备课资料
解码《大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朗读训练方法和表达手段(网友来稿)
下一篇:
箭雨下的语文教育(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