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师随笔
阅读:1429
标签:
教师随笔
自主招生,悠着点儿!
K12评论 2003-04-08 K12网友 黑白斋主
今年,包括清华、北大在内,全国有22所重点院校将开始进行自主招生的试点工作。从国际上一流高校的办学实践来看,高校自主招生确实是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可行途径。对我国现有的环境来说,自主招生对于打破我国的多年来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在中学阶段已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特长的偏才,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让他们享受到更完整的教育,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这于学生,于社会都是有很大的意义的。然而,一考定终身的缺陷与弊端固然存在,自主招生的缺陷与弊端同样不能让人小视。
首先,一说到自主招生,人们很难不想到前几年发生在招收保送生与特长生的过程中的丑闻。从操作过程上讲,高校自主招生实质上是高校招收保送生与特长生的一个翻版。在我们这个政府及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极低的国家里,在一个不久前有着类似的操作过程并出现严重腐败的前提下,你能相信类似于招收保送生的丑闻不再出现么?我们能有效地防止高校利用招生来进行权力寻租么?从过去撕开的招生黑幕中,我们还有理由相信这里还是一块净土么?
其次,高考招生的基石应该是公平、公开、公正,而自主招生显然是有违这一基本原则的。通过考试升学虽然也有着不公平的地方,但它毕竟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自然会加大人为的主观因素,自主招生满足了高校的需要,却忽视了考生接受的平等教育的需求,这就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前几年招收保送生都是在公开的前提下进行的,然而公开后面的暗箱操作却是局外人永远也看不清的。另外,今年享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都是全国知名的有影响的名牌高校,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招生过程中,很难保证它们不受地域的影响,对本地与外埠考生一视同仁。比如北大、清华是全国每一个优秀学子心神向往和地方,但北大、清华地处皇城脚下,北京便以不足全国1%的考生人数,享受了北大、清华13%和18%的生源待遇,如果这两所学校再用自主招生的借口向北京倾斜,则高校招生的公正性将进一步受到民众的质疑,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第三,由于自主招生仅限于极少数的省级重点高中,这会给学生家长产生这样的信息:要上重点高校,就得上名牌中学。由此产生的一连串的效应是让本已是问题重重的择校热进一步升温,随之产生的腐败问题将更加严重,进一步妨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中的不平等将进一步扩大,这显然是不利于我们的发展的。
另外,高校扩招已进行了好几年了,高校对人才的网罗已远远超出了社会的需求。第一年扩招的大学生今年面临就业,而权威部门的资料显示,今年至少有67万大学生不可能找到相应的工作,面临着不上岗就已下岗的尴尬局面。在这样大面积扩招的情况下,纵使有偏才遗漏,那又是什么程度的偏才呢?难道我们想编织一张完全没有遗漏的网么?如此说来,我们就只好普及高校了。
还有,有人常以当年非常偏科的历史学家吴晗和在数理方面极差的钱钟书为例说明偏才的难得。但却忽视了他们与今天的学生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吴晗与钱钟书所处的时代所实施的基础教育模式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他们所接受的基础教育不是象今天这样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他们的偏才是环境造成的。有人说我们应该给韩寒这样的偏才多一些深造的机会,但韩寒用自己对大学教育的漠视及对文学的放弃,给了那些热衷对偏才进行炒作的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的确,每年高考过后,总有一些小的插曲令人扼腕:某品学皆优、成绩优秀的学生因高考发挥失常而名落孙山;某单科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因总分差一点而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然而自主招生能保证让他们进入高校么?也未必能,因为从现在自主招生的操作情况来看,一切准备工作都在高考前进行,优秀学生在高考中失误仍然是不可弥补的;至于单一学科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还保留着通过学科竞赛进行保送至重点高校的这一途径,这对偏才的选拔无疑是有作用的。
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一点,国外高校自主招生是建立在私立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的高校是举全民之力创建的,它对我们来说,公平的招生过程将是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无视公平的前提,将招生的自主权完全交给高校,这将是对大众权益的践踏。
综上所述,自主招生应该说是有利有弊的,但在现阶段来说,总体上应该是弊大于利,完全让高校自主招生还当缓行。
标签:
教师随笔
自主招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品文品两相彰——简论柳宗元贬永期间的创作(网友来稿)
下一篇:
广东2003年高考录取首划AB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