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311  
标签:教学论文
架起学生与科任老师间的桥梁
                 中国教师报     2003-04-10     李晓燕 

 

    在琐碎繁杂的中学班主任工作中,有一种工作特别不容忽视,那就是协调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搞得好坏与科任老师休戚相关.因此,协调好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架起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使教育教学工作稳步顺畅地进行,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 扬长避短,树立科任老师的威信

    一般来说,每到新学期,总有新老师加入本班的教学队伍.这时候,班主任往往应该将他们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教学成果以及人品修养等,先向学生一一介绍,使学生对其产生敬仰、敬佩之情。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敬其师才会信其道”。比如,对于刚分配来的新老师,学生往往会因其年轻而缺乏信任甚至不够恭敬,在介绍他们的时候,可以突出其毕业的学校是如何著名,其在校时成绩是如何优秀,其个人又如何擅长诸如运动、音乐、书法、写作、网络等等。这样扬其长而避其短,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而且还会由此产生神秘之感和亲近之感。 

    有这么一位老师,因为其个性柔弱,平常对学生的要求失之以宽。久之,便有部分学生对他不够恭敬,在他课上的表现过于随便,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但是这位老师确实很有才华,也很敬业,每年都在各地报刊发表大量文章,然而这些情况,学生并不知道。有一次,我就在班上读了几篇文章,博得学生一片掌声,在关键时候,我告诉他们,文章就是我们的那位老师所写。此后,这位老师威信大增,亲和力甚至超过了班主任。 

二. 化解矛盾,维护师生的良好关系

    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敏感期,加之功课太紧,学业较重,在学习中容易与科任老师产生一些矛盾。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科任老师过于严厉,说话不留情面,学生难以接受;有的却是因为上课时老师管理太松,有不负责任之嫌;也有的是因为讲课深浅适中不够或方法角度欠佳。无论哪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有位数学老师,讲课时方言太重,学生感到晦涩难懂,更难以忍受他不太礼貌的口头语,尤其是训起人来没完没了,把上课也忘了。学生满肚子意见,课堂上常起硝烟。我便找学生谈心,告诉他们这位老师的故事,他来自南方大城市,曾是高校才子,但学业未就即遭受不公平的命运,青春葬送在异地他乡。他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但最看不惯谁不尊重知识。他年纪大了,已是乡音难改,但他很想教好学生。同时,我又找到那位老师,对他说学生确实一直很尊重他,他们也想好好听课,有时听不懂就不免着急,看到他那么大年纪生气也于心不忍。就这样,师生之间很快达成了谅解,都表示会尽快调整和改进自己。不久,课堂气氛就渐渐和谐起来。 

三. 细节关怀,密切师生之间的感情

    在人的一生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关怀,然而最能打动人心、让人永远铭记的却是一些细节。班主任通过向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在适当场合反馈给学生。当然,这种反馈通常应该是以鼓励为主,先是恰当地表扬某些同学,哪怕就是学业有了一点点进步,或是做出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都不妨当众讲给大家听。接着,就故意于不经意间说出这是从某位老师那里听到的。虽是简单几句话,学生听了却备受鼓舞,也会充满感激。 

    对于老师也是如此。某位老师生病了,腰部痛的厉害,但仍坚持上课。班主任在感动之余,就应当把实情告诉学生们,学生同样很感动。于是就在这位老师走进教室前,同学们早就全体起立等候,而那讲桌后也早已摆好了一把藤椅。 

    同样是小事,点点滴滴,日子久了,师生的感情就会像润物无声的春雨一样融进大家的血液里,使这个集体充满了爱心和温暖。 

四. 换位思考,在理解中增强感情 

    将心比心,这是中国的一句传统格言,能做到将心比心,任何人之间都能够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班主任一方面自己身体力行与学生角色互换,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另外也可以动员其他科任老师多作此举。班主任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一方面给了学生锻炼胆量和能力的实践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亲身参与,使他们加深了对教师职业的了解,体验到了老师教学之辛苦,真正做到与老师心与心的沟通。 

    英语老师多次说到一位女生从不开口讲英语,经了解情况后,我便告诉他,这学生目前是一家三口同住一间房,每晚父母睡在地板上,她便缩在床上温习功课,从不出声,怕影响了她的父母。英语老师此后便不再埋怨,反而暗暗地心疼她,并想方设法帮助她。

    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肩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这其中主要包括处理好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要能够在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双方的桥梁。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徐州市二十六中学) 

标签:教学论文 架起学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基础知识不难记 口诀背诵真轻松 (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