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中考复习指导
阅读:2969  
标签:中考复习指导
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优化中考语文总复习(网友来稿)
山东      郭广蔼

   

中考复习阶段是初中学生进行系统复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初中学生参加毕业和升学考试的冲刺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中考语文总复习承担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稳步提高的重任,总复习效果如何至关重要。在时间短、任务重、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的情况下,怎样带领学生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从目前采用的复习方法来看,有从第一册开始,逐课逐课“炒原饭”者有之;有将课文按照体裁分类,然后逐篇讲解分析者有之;有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训练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复习者有之;还有将各种复习资料和配套训练来者不拒地发给学生,采用题海战术、大量模拟者更是有之。这几种方法的复习效果如何呢?实践证明,效果都不理想。第一种方法注重知识重复,忽视运用技能,通过这样的一轮甚至两轮的复习,学生只能获得一些机械的知识,没有一点提炼与延伸,更没有把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种方法热衷专题讲座,忽略整体感受,这样只能是给知识划清界限,不能给学生以整体感知语言的基本能力。第三种方法走进“题海”误区,迷失学习主动。学生被埋在题海中,身心疲惫,整天被讲义试卷牵着鼻子走,没有思考、反刍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丧失殆尽。

  

如此说来,是否就意味着中考语文总复习没法复习?中考语文总复习的效率没法提高?我们说,不是的。语文学习,的确非一日之功,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但是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遵循语文的学习规律,改进复习方法,就能使中考语文总复习从高耗低效的泥潭中走出来。具体做法如下:

一、更新观念,端正思想。 

   

教学是一门艺术,复习课更是如此,中考语文总复习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才能提高复习效率。中考语文总复习,是以巩固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有序地进行语文知识及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是最重要的,如今的应试能力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之上的。当前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正由“客体教育”向“主体教育”转轨。在这样的背景中,

我们应当用现代教育理论来重新审视和把握复习与“学习积累”、“能力发展”的关系。就语文而言,

“学习积累”是指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累积;“能力发展”是指听说读写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转变观念,

改变过去仅把巩固已学知识、

防止遗忘作为复习的唯一目标,逐课逐课“炒原饭”的做法,而要从《大纲》要求出发,

根据学生已有水平,考虑如何促进学生知识、方法、经验的积累及语文能力的提高。

科学的复习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内化知识,求得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积累水平,

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不断发展了,复习效率也就进一步提高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当然也是复习的主人,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组织起来,形成“结构化模块”,

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得到不断发展。

二、抓纲务本,确定内容。 

   

中考前,时间短,任务重,要跳出“题海”,克服复习的盲目性,切实提高效率,明确复习的重点尤为重要。语文中考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必然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要依据。因为大纲是我们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语文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本是联系教、学、考的一条纽带,是训练并形成各种能力的重要凭借。不少语文教师在毕业复习时完全抛开课本,让学生做一本本的练习,

完成一张张的试卷,忽视语文知能体系的系统复习,

这无疑是舍本求未。脱离大纲、架空课本的复习,如同空中楼阁,是绝对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为了取得高质高效,教师在确定了目标以后,必须以大纲为依据,以课本为主线,理清线索,概括纲要,无论以单元知识为系统,还是以文体知识为系统,抑或以专题知识训练为系统的复习,都要做知识的梳理归类指导,突出该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形成网络结构。避免漫无边际地做一些无用的复习。近几年,学生手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很多,各种版本内容大同小异。很多学生被埋在资料堆里,虽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我们应该在众多种语文复习资料中,为学生选择一种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能有条理地编写出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训练等内容的复习资料,由学校或班级统一购买,这样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传授方法,学做主人。

   

复习要事半功倍,必须教会学生复习。我们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就更应该把这种理念渗透与复习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是认知、发展的主体,是临场应考的实践者,复习课就是他们练兵的场地。老师必须把自主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从掌握知识规律上下功夫。学生掌握的知识规律越多,复习效果就越好,应试能力也就越强。实践证明,解答语文试题,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而是有关规律性的知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选中的材料,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仔细阅读,教师讲解时要检查学生掌握材料情况(包括字、词及内容的理解)。讲解问题时,注意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力求从中找出能解决问题的规律性的东西来。以题目为基础,以一道题联系众多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利用“集束炸弹”的方式,再建立一课知识树,纲举目张,理清各类知识线索,总结知识规律,明确具体解题思路。这样,由学生自己动手,梳理知识,获得的复习效率是很高的。

四、查漏补缺,适当拓展 

   

复习课除了系统的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的扫除学生在巩固学习中的障碍,解疑答难。这一轮复习,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增多了,我们应该诱导学生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中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对学生掌握比较好的,可以少花一点儿时间;对那些尚不扎实的知识点,理所当然地要多花一些时间。处处平均用力,均衡用时,势必会使学生出现有些知识点“吃不饱”或“撑坏了”的现象。


展开全文阅读
   

此外,我们所处的时代,知识信息在迅猛增长,语文中考在能力方面的要求是远远高于课本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复习既要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课堂上,把课本当作例子来使用,冲出教室的四壁走进生活,多向涉及,拓展开去,力求扩大知识面。课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满怀求知的欲望,搜集一些与老师讲课内容有关的信息,发掘素材,不断丰富自己,变有限的课内学习为无限的课外延伸,使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学观。

五、引进竞争,表扬激励

   

语文学科教学难度大,学生投入的时间少,语文要想跟数理化争时间,那比登天还难。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向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必须下大气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向45分钟要效益,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课堂上,作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竞争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紧张热烈的课堂气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只有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以及学习结果产生兴趣时,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控制注意力,掌握知识,增长才干。

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上,应尽量从多方面设计高、中、低不同档次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回答,同时可采用抢答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面对问题,学生思维活跃,精神振奋,沉浸在积极思索、品尝成功的美好境界中,形成一支课堂教学和思维发展的交响乐。

另外,分组讨论,然后请代表起来发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复习方法。学生,大都因为年龄的关系,本位思想占了很大的成分,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获得表扬,在小组发言时,答对了题目,会感到自豪,有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会使他们兴奋好几天,试想,有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怎能不产生浓厚的兴趣?把老师的教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也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六、研究考试,调控心理。 

   

总复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应对升学考试,因此,深入研究考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命题者和命题趋向的不同,所以每年的试卷会出现很大的变化。那种“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复习,无疑是低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每年的中考变化,在复习过程中遵循“抓住稳定的、关注变化的、研究发展的”的原则,着重研究本年度考试的具体特点,理解精神要求,包括范围、重点、题型、题量、分值等等。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考试的有关信息,密切关注考试的新动向,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调整复习策略,选择合适的内容,实施更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不提倡把主要精力放在猜题押宝上,总希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高分,找中考“捷径”的做法。试想,汉语言文字那么丰富,生活那么丰富多彩,近几年的中考题又那么灵活多变,“诸葛一生唯谨慎”,靠侥幸心理能行吗?不要拿学生的前途、命运下赌注。

   

除此之外,应试心理的调控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在复习训练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由于过分紧张,学生常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导致考试成绩失败,不能正常发挥水平。所以,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根据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所呈现的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有计划、有策略地进行心理训练,锻炼他们意志的坚韧性,培养他们情绪的稳定性,增强自我调控能力。这阶段可通过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情况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阅卷审题、规范做题、应试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当然,也应控制测试的次数,防止学生产生厌考情绪,努力保持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应试心态,使学生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

   

总之,语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混沌性质,她的复习内容包罗万象,复习方法多种多样,而复习效果却很难立竿见影。这也正是这一学科的魅力所在。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只要肯动脑筋,认真去探讨复习技巧,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复习方法,中考语文总复习的效率总会有所提高的。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语文老师要和其他毕业班老师,包括同科和不同科的老师同心同德,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冲锋,以大局为重,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才有可能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优质高效的复习效益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作者邮箱:guoguangai@163.com

作者邮箱: guoguangai@163.com

标签:中考复习指导 改进方法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作文“自改”初探
下一篇:高考复习如何走出“高原现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