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论文
阅读:713
标签:
教学论文
教学回避彰显人文关怀
中国教师报 2003-05-05 张荣兴
在课堂上,如果老师的心情不佳,情绪过于低落或激动,那么该老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半天假期。或听听音乐,或出去散散步,或找知心朋友倾诉一番,使自己彻底放松下来,等情绪调整好后再进行教学工作。如果情绪失控的程度较轻,也可暂时离开教学场所,待心情平静之后再重新走进课堂,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这是最近杭州市天地实验学校正式出台并在全校实施的《教学回避办法》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回避制度,让教师在一种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精神状态下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当中,不仅可以避免教师将不良情绪暗示、传染给学生,保证教师始终在非常良好的教学心态下进行教学活动,而且还会把教师自己对生活、人生的热爱和感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认同和执著传达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人的生命价值,感受到学习的意义。
教师保持什么样的心情、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不是个人的事情,因为他(她)面对的是几十个生气勃勃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情绪和心态与学生去交流、沟通,不仅是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学校管理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保证教师有一份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境和情绪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有了这样的情绪体验,教师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会以别样的目光去看待并欣赏学生。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的情绪与心情好坏关注不够,对教师情绪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不可否认,确实有很多教师能够做到人往讲台上一站,心中就只有学生,不把一丝一毫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他们因为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影响了心情,进而把坏心情带到课堂上去,对学生恶语相加,动辄得咎。不少体罚学生的现象,是教师在心情不好、情绪激动时做出的过激行为。
对一个和大家过着同样生活的教师来说,有烦恼的事情,肯定也有心情不愉快的时候,作为学校管理者,无条件地承认并关注每一个教师的情绪变化,是时代进步、教育发展的必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这实际上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教育正在接近或正在达到教育的本质——人文关怀。
(摘自《教育信息报》2003.3.4)
标签:
教学论文
教学回避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漫谈诗歌教学(网友来稿)
下一篇:
“非常”节日里的青春校园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