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609
标签:
教学论文
教师的主动性(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152
zhgchjl
你的教学工作“主动”了吗?
——试论教师的主动性
现在我们一提起“主动性”三个字,马上就会与“学生”来一个“超级链接”,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发挥出来,就不是科学的教学,教师就是罪人。这是对的,但大家似乎没有好好地想过,咱们老师其实也应该有一个“主动性”问题。
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的主动性指的不外是要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出观点,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从理论上来说,要学生思考还不容易?因为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表现的欲望,他们的思维也很活跃,关键是你要去打开它,而不是去压制。很对。但是不是教师一说“打开”,学生的思维马上就打开了呢?我们口口声声地要学生“主动”,我们自己是否主动了呢?教师的主动性并不是先在的,我这里所说的主动,是指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课堂。
先说主动阅读。很多老师虽然教的是语文,但从来不看有关语文教学的论著(论文);教的虽然是各类文学作品,自己却甚少读文学作品,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不甚了了,甚至“对不起,没听说过”,更甚至于索性连书本上的文章都是看得马马虎虎,一切照搬教参或现成教案。我想,这样的老师是当得太轻松了,而这样的教学是太恐怖了。恐怖正在于这种状况将使“打开学生思维”成为一句空话。因为在老师自己不读书,眼界狭窄,思维死板,根本就不可能或是不敢将课堂引向更深入的地方、更广阔的天地的情况下,“打开学生思维”岂非一句笑谈?最好的结果只是不封闭学生思维而已,而大多数情况下,共同性正是在搞“封闭”。当然,教师不读书有客观上的因素,教学工作太忙太累,备课、改作、抓学生,根本没得闲,要说读书,只能是奢望。但这并非关键。就我的观察而言,真正抽不出一点时间来看看书的教师恐怕少有,只不过很多的教师省下时间来不是用以读书,而是用以上网聊天、打牌、看电影,被这些时间一挤,剩下的时间当然就无多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语文教师的力量、魅力正在失去。语文教师应该赶紧回到书桌旁,好好地读起书来,这不仅仅是拯救自己,更是拯救语文。
主动思考。现在写文章的教师是越来越多了,因为评职称就有一个硬杠子,一定要有文章。那写的人多了,是否就意味着思考的人也多了呢?非也,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 是也。文抄公既多,思考自然无从谈起。而由此而来的一个必然后果是:不思即死。反映在课堂上,是课堂气氛死,因为一切“照章办事”;反映在课外,教师自己觉得教书就这么回事,没什么动力,学生觉得语文课就是死记硬背,跟“大脑”无关。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会直接恶化语文教育环境,而它们的形成正因为“不思”。当然,不思的来由除了教师主观上的因素,也有阅读的客观因素。很多思考都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比如《语文学习》的“关注”、“争鸣”、《中学语文教学》的“特别关注”、“问题之鉴”、《中学语文教学通讯》的“杏坛茶座”等栏目,思考涉及面很广,密度很大,要加入讨论,就非有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不可,因为每个人的实践都是有限的,间接经验是必要的,而一些理论性强的话题则更不必说了。
主动参与课堂。这在新的老的教学观念中都是被忽视的。过去的教学观念中,老师的身份是裁判,高举一个标准答案当苹果,要学生跳起来吃,吃到了就好,吃不到则拎他们起来硬吃;现在的教学观念中,则要求教师做旁观者,具体操作是,不管学生怎么说,只要有一点点道理,就要加以肯定,好好好,非常好。前一种做法当然是错的,因为它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把老师自己吊死在了一个标准答案上,而且使得看似庄严的思考过程变成了纯粹的“猜谜”游戏,只会让学生和老师都厌倦,并且感到语文课没什么意义。而后一种角色是大家正在提倡正在争着充任的,据说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凸现出来,但这样就好了吗?如果做老师的对学生的说法只求其稍微有点对,那么这种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怕未必能促进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而只会给他们造成这样一种观念:反正老师会大加肯定的,那就“简单(浅浅)地说说吧”。于是看似大家都思考又变成“乱弹”游戏了。而在没有真正思考的情况下,要让学生说“错”,比要他们说“对”难得多。从更坏的角度来考虑,这甚至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印象,教师根本就是在敷衍了事,又有什么味道?
鉴于此,我以为老师必须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这意味着老师不能“一本教参一本书”地当裁判员了,同时,也不能在“好好”声里安安稳稳地当旁观者了,他必须思考起来,和学生一起寻找课文中最有价值的深层内涵,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参与者。他不能轻易地相信教材、教参,同时,也不能轻易地相信学生,而当然更不能自以为是,一切都要经过思考,到了课堂上,确实很明白的内容就不必大家煞有介事地探讨了,要挑那些学生普遍有疑的内容来探讨,而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是很精彩、很深刻、很到位,那么老师结合自己思考的否定性评价就是必要的(当然不是全盘否定),但要有充分理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并不会失掉探讨的积极性,相反,出于年轻人的特性,他们会因为被“有理”地否定而感到不服,会非常认真地思考以争胜。这样,课堂上探讨的思维密度、深度就会有效获取,——古语云“使将不如激将”,可以说这正是一种激将法,比一味地正面鼓励效果绝对要好。不过,老师的参与课堂并不止于此,他还应该大胆地提出甚至会难倒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动辄以“太艰深”为名加以回避),让学生跟自己一起思考、探讨。这是有挑战性,而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又是最有效的,因为哪个学生没有“师心”呢?
不过这里就又回到了上面的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上去了。试想,没有阅读、思考,怎么参与课堂?总之,教师的主动性必须全面地发挥出来,那才会有成功的语文教学,才会有成功的语文教师。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152
标签:
教学论文
教师的主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学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
关于生活语文教学观的深层思考(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