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4671
标签:
备课资料
《长亭送别》《哀江南》鉴赏指要(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金堂中学 童华池
离愁别怨压莺莺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则有戏眼。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之“绿”字是诗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长亭送别》一折,“别怨”二字则是戏眼。
“别怨”之由来 王实甫的《西厢记》,产生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的元代,无疑,这是“别怨”之根本。《西厢记》中,“老夫人”在女儿莺莺和书生张生的婚姻问题上,许诺后,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封建家长制如大山一座,横亘在莺莺和张生面前,这是“别怨”的直接原因。更为特殊的是,人为的阻碍,使莺莺左右为难--如果不答应母亲的苛刻条件,则无法与心爱的人张生结合;答应了,张生便要赴京赶考而远离自己。面对横亘的高山,当时可作出的选择,只能是叫张生赴京赶考。但叫张生赶考,又会出现新的矛盾:考不中,满足不了母亲的要求;考中了,又担心张生“停妻再娶妻”……故莺莺处在矛盾的漩涡之中。“别怨”之多,“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别怨”之倾诉 正因为“别怨”太多,《长亭送别》一折,作者为主人公莺莺设计了十九支曲子,让莺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尽情倾诉。这种倾诉之大胆,之直露,之炽烈,在古代众多的文艺作品中,可说是让人耳目一新。莺莺本是名门闺秀,照常理,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谈及情爱,当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在《长亭送别》一折戏中,莺莺离情别怨之倾诉,已是无所顾忌:大好秋景,却“总是离人泪”,别离之际,一下便“松了金钏”,“减了玉肌”,“清减了小腰围”;功名利禄,视为草芥粪土,“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莺莺在两下里”;就连夫妻之间的那份亲热,也没有回避,“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十九支曲子,唱得个倾肠倒肚,酣畅淋漓。莺莺对爱情的忠贞,向封建礼教斗争之坚决,在此已可见一斑。
“别怨”之魅力 “别怨”本身并无什么魅力可言,这里主要指作者在写剧中人物的别怨时高超的艺术手法,及其产生的影响。清人梁廷汀肚啊分屑浅,元大都(北京)剧作家王实甫,在写《西厢记》时竭智尽能,当写到“长亭送别”一折,莺莺所唱“正宫,端正好”,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时,居然“思竭,扑地遂死”。关汉卿是否这样死去,倒不一定;此说的流传,可以说明关汉卿在写作时,自己已“进入了角色”,或者是说自己先被自己的作品所打动了。果然,后人对这一句唱词备加赞赏。这一折戏里,“景为情设,情由景生”,作者调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诸如比喻、夸张、用典,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整部《西厢记》明确宣扬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着眷属”的观点,同时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因而触动了世世代代渴望爱情自由的青年男女之心。
哀声“七”唱恸遗民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一生下来就面临着清朝的统治。一个偶然的机会,康熙皇帝看上了他的学问和才能,他到了北京,做了一个小小的誊录官,然后就被派到扬州治理淮、海水灾。当时,淮阳一带聚集了不少明代遗民,他们有强烈的故国之情,孔尚任时常与他们在一起谈古论今,增强了他吊古伤今的感情。于是,有了《桃花扇》的诞生。抒发遗民之恨也就成了《桃花扇》的主题。入选课本的《哀江南》节选自《桃花扇》最后一出“余韵”。
遗民话遗恨 《 哀江南 》 一共七支曲子,曲子前面有一个“楔子”,楔子里涉及三个人物:柳敬亭、苏昆生和“老礼赞”。
柳敬亭的说书和苏昆生的唱曲在南京城里都很有名。柳敬亭的说书廊曾经三天三夜没有关过门,而他的嗓子在那一回也差点毁了。苏昆生唱曲,那些王孙贵族家的乐伶都曾受过他的指教,权臣阮大铖家的乐伶也常由他教导,皇帝也曾召见过苏昆生一回,听他的唱曲,苏昆生将此事作为他唱曲生涯中辉煌的一段往事。极为巧合的是,柳敬亭和苏昆生皆与《桃花扇》中的主人公有关--柳敬亭是侯方域的朋友,苏昆生是李香君的教曲师傅。“老礼赞”曾为祭祀时司仪的官。南明亡国后,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柳敬亭和苏昆生在南京的龙潭江畔相遇,昔日的说书人做了渔夫,昔日的教曲师傅成了樵夫。“渔夫”和“樵夫”再遇上老礼赞,三个真格的南明的遗民怎能不感慨万千!于是,各唱了一套曲子,以尽情抒发亡国之恨。其中苏昆生所唱就是入选语文课本的《哀江南》。
聚焦南京城 《哀江南》着一“哀”字,七支曲子,支支写“哀”。苏昆生从少年到老年,长期生活在南京,“将五十年兴亡看饱”,可谓南京城兴衰荣辱之见证。旧地重游,所到之处,这位唱曲人处处触景生情。南京是六朝古都,南明王朝曾在这里苟延残喘。七支曲子,先唱了六个处所,然后总唱南京。作者在写作时为什么样要选择这些处所呢?
展开全文阅读
秣陵 秦始皇时所置之古县名,后几经变迁,治所在今南京市武定桥东南。秣陵可谓南京之始祖,借以称代南京。旧地重游,追本溯源,不可不由之始。
孝陵 即明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作为南明的遗民,明王朝的皇帝,个个该怀念,何况孝陵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寝!
宫殿 此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处理朝政及生活之处所,此为社稷及皇权的象征,正是南明遗民寄寓亡国之恨的主要依托。
秦淮河 长江下游支流,经南京市区西入长江。南京夫子庙一带六朝时十分繁华。这种“繁华”,中,妓院占了不小的成份,众多妓院造成了倚型的繁荣。何况昔日的妓院里有名妓李香君,李香君的教曲师傅就是此时来怀古的苏昆生!
红板长桥 昔日南京一大景观,南京风光的一个缩影。
旧院 昔日的居所。“手种的花条柳梢”,“手种”二字,可见对“旧院”感情之深!
由此看来,作者选择的“景点”是何等的有代表性!六支曲子,唱遍了南京城的方方面面。典型之中,作者还不时巧妙地推出“特写镜头”--“牧儿打碎龙碑帽”“直入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莩”,等等,“聚焦”聚得是何等的“传神”!六支曲子唱了,第七只曲子的“总唱”则是水到渠成。
余韵撼心魄 《桃花扇》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三百多年来,《哀江南》中的七支曲子随之而流传下来。这七只曲子,在选材上,在情感的抒发上确实是无可挑剔,而要成为为后人称道的名曲,还得益于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炉火纯青的功夫。纵观七只曲子,贯穿整出戏的“哀”以外,诸如恸、瘦、废、空、萧条、焦、枯、败、倒、碎、烂、旧、坏、冷泠清清、颓、塌、残、悲,等等,一气用了这样多,且个个皆十分得当,可谓集一切表现衰亡破败内容之词语之大成!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中国话剧诞生, 宣统二年(1910年)同盟会员刘艺舟由关内来到辽宁省辽阳,演出了新剧两部,其中就有《哀江南》。近百年来,由《桃花扇》改编的影视剧不计其数,《哀江南》总是那么脍炙人口。笔者还有一种感觉:不知从哪时起,已经把《松花江上》和《哀江南》联在一起了——不知读者朋友有没有这种感觉?
(已发表于《中学语文园地》)
标签:
备课资料
长亭送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小说中的场景描写(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致尼古丁先生(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