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022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网友来稿)


唐检民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的语言特色:(1)举重若轻,明白晓畅,严谨周密。(2)刚柔相济,富有感染力,说服力。

2、学习本文批驳的方法:针对英国提出的错误观点,邓小平同志针锋相对有力反击而又不失得体。

3、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又严谨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2、理清本文谈话思路,掌握严密的逻辑顺序。

3、补充大量的课外辅导材料,交代会谈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起来了才能在外交上不受屈辱而取得胜利。

教学设想:

   方法安排:(1)、自读——讨论——领悟——质疑。(2)感悟——重点赏析、领悟——梳理总结——练习巩固——知识拓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语设计:

1997年7月7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顾香港不平凡的回归路,充满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英国统治者不甘心最后一块殖民地的丢失,制造了许多麻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凭着他们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排除了千阻万难,终于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回归的重要文献————《我们在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解题:

        本文是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英国首相撒切  尔夫人时的谈话。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号称“铁娘子”,她在政治上奉行铁腕政策,不管对内对外,凡是以“强硬”二字当先,有人说她象二战时期的丘吉尔。正是这位首相领导英国同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岛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她是乘“马岛之胜威”来中国访问的,可是在中国碰了一个“硬钉子”。

  三、研习课文

1、把握 理清文章思路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名词术语。

(2)感知熟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2、讲析

第一部分(1)总述“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即三个问题——略)

第二部分(2——6)分述三个问题:(2——3)阐明中国对主权问题的立场。(4——5)表明香港回归后,中国仍将保持香港 繁荣的立场(6)论述过渡时期中国的立场。

3、具体研习第一段:

请熟香港问题的学生谈一谈:邓小平针对英方的什么错误观点而谈的?

明确:关于香港问题,英方一直坚持错误的观点,认为“三个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拓展香港界址专条》)仍然有效,提出如果中国同意英国1997年后继续管治香港 ,英国可以考虑中方提出的主权要求”,即“以主权换治权”;并鼓吹香港的繁荣“全赖英国的管治”否则“繁荣不保”,“就会危及中国的四化建设”云云。针对提出中方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有力地批驳了英方的谬论,并高瞻远瞩地指明香港十五年过渡时期将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感知了全文,并为同学们介绍了香港的有关知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香港问题的顺利解决为今后的澳门问题,甚至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正是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1、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2、欣赏品味

(1)学生阅读第三段。

(2)讨论这两段在批驳及论述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外交谈话必须立场坚定,观点明确,因而针对撒切尔夫人的言论,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地提出了中方的立场:主权问题是不能讨论。接着阐述了收回香港的三个理由,提醒英国:如今的中国政府不是软弱无力的清政府,中国领导人也不再是屈膝投降的李鸿章了。这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说得英方哑口无言。接着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开导英国:中国收回香港英国也有好处、在世界舆论面前会得到好评。这样就使英国充分认识到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这两段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A、举重若轻,明白晓畅。香港回归,世界瞩目,一百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风风雨雨的回归历程,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简洁明白而又严密准确的语言阐述得深刻有力。B、刚柔相济,极富感染力。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作者语气坚定,刚强有力,毫不含糊;同时又委婉劝说对方,以便促成香港 回归大业的顺利完成,具有极强的震慑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显示了高超的谈话艺术。

4、学生质疑:中国有好多次机会,为何一直拖到现在?

  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蒋介石反动派忙于打内战,虽然有收回的机会,但迫于英美的压力而妥协。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但是中国政府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禁运和严峻形势,基于战略上的考虑,决定暂时不收回香港,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使香港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保持联系的唯一通道。不仅如此,党和政府即使是在困难时期也长期全力为保持香港的繁荣而努力。实践也证明了这一决策是正确的。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国家日益强大,香港的特殊作用也已减弱,因而中国政府正式作出收回香港的决策。

5、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1)举重若轻,明白晓畅,严谨周密。

(2)刚柔相济,富有感染力,说服力。

6、板书设计:

  结构:总分

第一部分(1)总述“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即三个问题)

第二部分(2——6):(2——3)阐明中国对主权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4——5)表明香港回归后,中国仍将保持香港繁荣的立场。(6)论述过渡时期中国的立场。

归纳语言特点:(略)。

7、作业设计:完成课后练习。

作者邮箱: T8488988@k12.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我们对香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窦娥冤(网友来稿)
下一篇:如何提高每节语文课的教学实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