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80
标签:
教学论文
孩子的创造性是怎样丧失的(网友来稿)
河南油田一中 李林
为什么我国的学生获国际奥赛的不少,可获诺贝尔奖的却至今尚无?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差却是一个谁也不能否定的重要原因。那么我国学生的创新意识何以会差呢?带着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反思。
一、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博得亲朋好友的赞许,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规矩强化训练”。
初为人父母者总是对孩子的将来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将来能成名成家,希望孩子的成功能弥补自己的诸多的遗憾。于是就披沙淘金,从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人生的价值取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本无错,只是我们的祖先所强调的“读书至上”不幸全被家长们拿来启蒙自己的“希望”,对“上品”趋之若鹜。书上怎么说的,只需要你拿来灌输给孩子,只要孩子能“鹦鹉学舌”一番,便可以博得一个“聪明”的夸奖;再加上社会又总是欣赏那些听话的孩子并誉之为“好孩子”。所以家长们也就对孩子从小进行“聪明加懂事”式的教育。
其实,小孩的头脑中总是盘旋着许多莫名其妙的新想法,而大人们出于上述价值取向,总惯于认为这些想法荒唐可笑,不屑一顾,甚至横加干涉。例如,在大人和客人谈话时,小孩子受某句话的启发,内心一阵冲动,就想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他常常会招来一顿训斥:“坐下!别插嘴!”大人们也许没有想到,一个颇有天分的未来发明家就在这样的训斥声中被扼杀了。
二、 教师的经验教育,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惟经验是从”的种子。
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还注重于对已知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在升学率的影响下,往往把教参上的答案作为唯一正确答案。忽略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一位老师在“科技”课上告诉小学生们,硫酸是一种腐蚀剂,能够除掉铁锈,恢复铁器光亮的表面:但是,如果不小心把硫酸滴到了衣服上,就会烧出一个洞。
乐乐听了老师的课,就用硫酸擦一只生锈的铁勺,果然擦得锃亮,得到了妈妈的夸奖。于是他心里想:“老师真是了不起,听他的话,就能尝到甜头!”
奕奕也听了老师的课,却故意把硫酸滴到自己的衣服上,结果衣服上烧出了一个洞,挨了爸爸的一顿训。于是她心里也在想:“老师真是了不起,不听他的话,就会吃苦头!”
对于弱小而且无知的儿童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这些力量用一系列的“必须做......”、“应该做......”、“不能做......”来教育儿童: “必须先完成作业再去踢球......” 、“应该给老年人让座......” 虽然这些良好的习惯教育并没有错,但是一旦走向极端,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萌芽。
事实上,在有些场合,当后天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天性发生冲突的时候,儿童也会以各种方式加以反抗,但反抗的结果往往是以儿童的失败告终,这从反面又教育了儿童:权威的力量是不可逾越的,只能无条件地遵从。于是,孩子的创造性就不得不冬眠,以至于渐渐消减。
三、创新意识的消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不敢反抗,进一步到根本想不起来去反抗......如此久而久之,在儿童的思维模式中,由教育所造成的权威定势就最终确立下来了。这个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化过程和社会化过程,每个人都要经历这种过程,从没有例外。想一想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学生,你就不难发现,其影响之深,危害之大。
1.课堂教学上创新意识的消减,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我们的学生日渐形成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习惯,使得本该生龙活虎的学生变得萎萎缩缩对问题丧失了自己的看法。更可悲的是,我们老师偏又把这类学生作为“遵守纪律”的好学生树为标兵。其结果自然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这一思想。
2.学生创新意识的消减,使他们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缺乏应有的开拓精神。本来,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新情况,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本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是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新问题却是束手无策:如果是自己做过同类型的题或者老师曾经指导过,那就好办,如果老师从来都没有涉及到过,那就无所适从了。在知识面前不敢越雷池一步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3、习惯势力消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惟书本是从,不敢发表异见。事实上,古人对此早有教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贵有疑”,当代智者也说:“流言止于智者是幸事,问题止于智者是大不幸。”可是生活中的“枪打出头鸟”,“虫蚀出头椽”的教训使得他们“人家骑马咱骑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
当然,我们决不是说,一讲创新就不要纪律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而事实上,纪律教育和创新教育之间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四、 怎样保护孩子的创造性
1、保护孩子的新奇性。有这么一个故事,幼儿园的老师问一群孩子:“花儿为什会开?”
第一个孩子说:“花儿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
有二个孩子说:“花儿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
有三个孩子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穿的衣服漂亮。”
第四个孩子说:“花儿想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把它摘走。”
第五个孩子说:“花儿也有耳朵,它想出来听一听,小朋友们在唱什么歌。”
多么神奇而又丰富的想象啊!假如这个老师只是用原先准备的简单得有几分枯燥的答案──“花儿为什么会开?”“因为天气变暖和了!”作为统一答案,那么其结果又会如何?所以说,大凡有远见的人不仅能理解孩子的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还会保护甚至鼓励孩子的这些想法。作为老师,我们更应有这个远见。
展开全文阅读
2、倡导发散思维。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训练: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老鼠,那会什么样?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人类将无法再利用小白鼠做实验;
再也不会有鼠疫,与老鼠有关的物品将会消失;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意思将难以理解;
世界迪尼斯公园将少一个人们熟知的卡通人物;
十二生肖就让人难以理解;
粮食的总产量将大幅提高;
猫就成了人们餐桌上很正常的食物;
狗就不能多管闲事了。
面对如许多的回答,我们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吗?显然不能。
如果说过去我们习惯于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是受考试命题的制约的话,那么所幸的是,今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和已经实行的新教材都非常重视答案的多元化,课后练习已没有统一答案。老师们,请本着为我们的未来负责,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吧。(本文发表于“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班主任》2002/4)
作者邮箱: hnytlilin@tom.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孩子的创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抓住“无本课程”的根!
下一篇:
《小橘灯》第一课时说课稿(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