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015
标签:
教学论文
非学无以致疑 非问无以广识(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406
九市中学 袁韩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清代学者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可见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教师在分析一篇课文时,提出一个个问题,学生也一个个回答了,而这种回答几乎成了一个套路,一种模式,学生只是一味顺着教师预先设置的思路把教师所想的演练出来。这样的思师之想,答师之问的作法一旦成为习惯,就难免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当今许多学生有疑不敢问,有疑不肯问,不能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问题,导致有的学生离开教师的提问便无法学习。其实,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让学生质疑,那么就会激起学生求索的兴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思索中顿开茅塞。
因此,激发学生质疑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阅读教学中促进思维训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办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于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明显。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
一、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
我们知道,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学生释放个性的前提。教师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质疑,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与尊重。因为语文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方特别多,因此我们应该学生敢想敢问,多用商量的口吻激励学生提问。如:在教完一篇课文后,可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想一想课后的练习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每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评价:“你真会想!”“你的提问很有创意!”“你敢向名家名篇挑战,真了不起!”“你再想一想,怎样提问才更合理。”这样对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是有好处的。
当然,也许有人担心学生自由提问会不会造成问题深浅不当,远离教学目标,或问题偏怪偏难,使教师措手不及。其实,假如我们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打破“沙锅”,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散,那么我们的目标已经达到。另外,教师和学生平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当“救世主”,我想是能够得到学生理解的。至于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我认为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学生的质疑一般从现有的知识出发,再加上有课文的提示、练习的导引和教师的点拔,是能够把握课堂重心的。
如我在讲《故乡》课文时,有学生突然提出“一轮金黄的圆月”这色彩不太对吧!李白的诗不是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吗?不是说太阳才是金黄的,怎么说圆月是金黄的呢?在课堂上我没有直接回答这位同学,而是笑着问其他同学这个质疑问得有没有道理?你们在月圆时观察过吗?同学们于是开始争论,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但都没有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我便将这个问题待月圆时让同学们观察后才找答案。后来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圆月初升时确实色彩金黄。随后我再进一步点拔,同学们不仅深深敬佩鲁迅先生观察之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李白诗中的:“明月”着重写月光,而鲁迅的“金黄圆月”着重写色彩金黄,它与“深蓝的天空”“碧绿的西瓜”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从而衬托少年闰土的形象。经过这一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了。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知道问什么,怎样问。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之大忌是切勿死搬教条。对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对待,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善于挖掘字句当中的隐含信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能力。学生初具了善疑和质疑的能力之后, 教师一定要继续设置各种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正确引导他们反复深入地思索,既要引导其从常理,常规中质疑,又要善于从特殊和变式的逻辑着眼去质疑。因为教材中的许多文句往往是含蓄深刻和意在言外的,如果不能使学生领会到这一点,学生只能是学得一些肤浅的或死的知识,虽然“钻”了进去但是“跳”不出来,又有何稗益呢?
另一方面,教师要统筹全局,全面把握课本中点与面的内在联系,这就需组织和调动学生的思维由聚而散再合,逐步培养其综合、概括、比较的能力,确实把学生引到独立行走的轨道上来。这样,对学生及时引导和组织调控,就必须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是指提问的思维方法,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设疑。如:引导学生从课题、从词语或句子意思的理解、从句与句、段与段的关系、从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课文的注释等方面去发问。另外,为了让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偏离教学目标,还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入手,让学生从中去领悟提问的方法,掌握提问的技巧,提高提问的能力。如我在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就有几个学生对课文注释“沉塘坳”提出质疑:既然是茅草应不是很重,句中又用了一个“飘”字,课文为什么将其解释为沉到池塘水边呢?这些学生向新教材的个别注释提出了质疑。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的质疑:藤野先生怎么会知道中国女人裹脚?为什么要了解裹脚这一事?当时鲁迅为什么会为难?鲁迅到底回答了没有?这些问题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三、正确处理学生的质疑,把解答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产生的疑难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属于学生理解的错误,有的是没有读懂上下文所致,有的是领悟不透文章中心,还有的是教材本身不甚严密所带来的。因此,教师必须敏锐地找到学生“疑”的根据,给予恰当的处理。对于较容易或讨论价值不大的问题,可在学生提出后,直接由别的学生或教师解答。对于较困难的或有价值的问题由学生集体讨论后交流解答,对于有些直指课文内容、中心等方面的问题,可在课文分析时解决,或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后再解决。但最主要的是将解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前面学生对课文注释“沉塘坳”提出的质疑,确实将我难住了,但我相信教科书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弊漏,于是我将此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解决,同时又要求学生可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去问问。结果,一个半月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负责同志来信赞扬了这些同学的质疑精神,并且说课本的解释确实有误,“沉”字应该作“深”字讲,是形容词,不是动词,茅草是不能沉下去的,在诗中也可指茅草飘转下落之势。又如前面提到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学生提出的四个质疑,当时我并没有及时直接回答,而是将前二个问题让其他的同学解答。后面的二个稍难的问题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互相讨论,最后才从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归纳解答出:鲁迅为难是因为他一直对缠足深恶痛绝,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怪现象”,根据文中所写“藤野先生叹息道:‘总要看一看’”可以推断出藤野先生听了鲁迅的回答,回答的话在文章中省略而已。这样一来,由于正确对待了学生的提问,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展开全文阅读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我相信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疑”当作学生学习与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必有积极的作用。
(注:该文于2002年2月曾被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专家组审核,评为中国教育创新成就二等奖。)如有什么高见请联系我:yuanhan1971@163.com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406
标签:
教学论文
非学无以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谈如何构筑初中记叙文作文专题教学体系(论坛精华帖)
下一篇:
谈朱自清的散文教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