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3486
标签: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指导(教师中心稿)
马新平
近几年,不少地方的中考比较青睐于以“话题”为内容来考作文。“话题作文”由于要求宽松,写作范围宽泛,没有审题障碍,看起来比较好写。其实,正是由于“话题作文”只提供了一个说话的范围,而中心的确定、题目的拟定、材料的选择、表达方式的运用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所以它远比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更能考查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写好它,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题
话题不等于文题。“话题作文”大多有一个提示语来提示考生的写作范围,这个写作范围的名称限定就是人们称之的“话题”,但“话题”并不是命题作文中的作文题目。如果把“话题”当作“文题”,那就可能会出现审题错误,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来。如2001年黄冈市中考作文题:
大自然的色彩是绚丽的,红的花,绿的叶,蓝色的天空和海洋……生活的色彩是丰富的。红的热血,绿的生命,蓝色的梦幻与安宁……不同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理解。请你以“色彩”为话题 写一篇500—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这个“话题作文”,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色彩”作为作文题目,而只能在“色彩”这个大的范围内选取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来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然后根据这个内容来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换句话说,对于“话题作文”,我们要从“话题”这个大处着眼,再从其中某一小处落笔。其实,绝大多数“话题作文”在其写作要求上往往会加上“题目自拟”四个字,它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简单地把“话题”当作“文题”。
那么,怎样来确立“文题”呢?实践证明,面对开放式文题,学会转换切入角度并灵活运用于构思、写作之中,能够有效地保证我们的作文推陈出新,的确是写出创新佳作的制胜“秘诀”。
1、换个“含义”切入进来
开放式文题讲究题目通俗易懂,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但这并不表明可以不认真审题。恰恰相反,由于汉语语义的丰富性,特别是一词多义现象的普遍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仔细审题。这个时候,若能抛弃题目中关键词语的“本义”,换从其“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和广义角度切入进来,文章就比较容易写出新意来。陕西省宝鸡市2001年中考作文题目为“考试”,若取本义“教室内检查知识水平或技能水平的一种方法”,大都会选很常见的材料,写出来多为“大路货”。若按其广义解作“考查、考验、考察”等,校内外检测人的思想水平或知识技能水平的事件均可写进文中,则很容易创新出奇。在一篇满分作文中,有位考生以“那天,当小偷把手伸向老人怀里的时候,我们——车上的每一个人就开始接受一次特殊的考试”开头,然后着重描绘“我”和众人眼见小偷行窃却不敢挺身而出的言行。老汉下车后发现钱已被盗,突然痛哭“娃他妈病治不成了”,声音悲凄,敲击心扉。这篇佳作从“考试”的广义角度切入进来,写得细腻真切,新意迭出。备受好评。
2、换个“题目”切入进来
拟题者所给文题不得变动,开放式文题也是如此,但在构思写作过程中采取假定添加限制性定语的作法,则既可以缩小写作范围,激活写作思路,又极利于选材构思出新出奇。对独词式文题采用这种方法,尤为见效。以湖北省荆门市2001年中考文题“选择”为例,与其一窝蜂地泛泛议论慎重选择的重要性、必要性(实际上,阅卷老师对千篇一律的现象也极为反感),倒不如在原题基础上“拟出”新题:“面对困难时的选择”“面对金钱时的选择”“面对早恋的选择”“考场上的选择”“一次无奈的选择”“一次幸运的选择”“关于就业的选择”“关于亲情的选择”等等。这样一来,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和话题便会源源而来。
3、换个“侧面”切入进来
以“最需要”为话题写作,一般考生都会从“遇到困难时最需要帮助”“产生误解时最需要沟通”“学习最需要掌握方法”“家庭最需要和睦”等方面选材,即大都从话题或文题中心词的正面所指切入。在安徽省一篇满分作文《我们需要的不是呵护》中,作者抛弃“最需要的是什么”的一般性思维,而是别出心裁地写“最需要的不是什么”,逆向立意,角度新奇。作者从自身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奈生活的经历写起,言及身边同龄人的处境,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而点题。真情实感加上新奇的切入角度,使该文别具匠心。该文作者的经历启示我们:敢从话题和文题的中心词的反面切入进来,迂回“作战”,常常能迎来别开生面的局面。
4、换个“时空”切入进来
写自己的亲历,抒自己的真情,其写作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要认为不能写发生在想像时空里的事情。面对“以‘服务’为范围写作”的文题,武汉市绝大多数考生将思维固定在“今天”,生造出我们到福利院里为老人扫地抹门、为社区扫厕所、上街卖报纸、村长为村民服务而累死等写过来写过去的事。有位考生则不然,放眼于“未来”,以“‘我’为我服务”为题,写出随着克隆人的全面服务和替代,人类急剧退化、萎缩的悲剧。作者立足“未来”,以一个具有科幻色彩的故事观照现实生活,新奇的想像使文章新意迭出,得到好评。
二、选材
写作材料从哪儿来?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有三方面来源:课本、自身经历及对自身经历的体验,还有阅读和想像。只要认真地挖掘以上源泉,可选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一般地说,取舍材料的原则除要求与观点保持一致外,还应注意以下“六取”“六不取”:
展开全文阅读
1、取亲历,不取传闻
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例如,有的同学为了使所记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形象“高大”,就凭空编造任意拔高,结果情节上弄虚作假。还有的同学作文时喜欢涉足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写陌生的人,记未经历过的事,由于对人对事所知甚少,写作时只能生编硬造,写出来的文章连自己都感到别扭、不可信,这种虚假的作品,是不会得到读者好评的。
2、取新不取旧
例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要求以圆的想像物为对象,写一篇想像作文。考题中给了“月亮”的例子,很多考生跳不出这样的框框,写“太阳”,写篮球、足球、脸盆、镜子等,也有不少考生跳出了这个框框,写露珠,写炮口,写拱桥,甚至有的写妈妈墓碑前的花环。正是这些特殊的材料,使文章一下子吸引了阅卷老师而获得高分。
3、取小不取大
应试作文一般600字左右,要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对所选材料充分展开描叙,如果材料大、过程长、头绪多,在短短的篇幅中势必难以充分展开。如《这是在前进》,有的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大好形势,有的写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条战线的伟大成就,甚至有的写中国革命斗争史或社会发展简史,这些材料确实都能反映“这是在前进”的主题,但是由于大而无当,写作时力不从心,效果反而不佳。有个同学,以三张照片为线索,写出了家庭生活的变化,以此反映“时代在前进”,题材虽小却深刻有力。
4、取少不取多
著名作家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重点用了三个材料:书堂站战斗,马玉祥从战火中抢救朝鲜儿童,某战士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同作者谈话,分别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以及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内心世界。而最初,作者在写另一篇通讯时用了20多个事例,反而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5、取实不取空
材料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实在,才能使读者有景可观,有情可感,从而产生共鸣。如《炊事员》一文,有人抓住炊事员早起晚睡、辛勤操劳、做的饭菜可口、服务热心周到写了不少,但都浮于表面,空洞无物。有人则写炊事员黎明间忙着准备早餐的声响,以“晨曲”为比拟,具体描摹了“晨曲”鸣奏时的气氛,以及自己听到“晨曲”时瞬间的感情波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细节,歌颂了食堂炊事员的辛勤劳动。
6、取深不取浅
记叙文的材料应该具有典型性,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例如《误会》,好多同学写少了文具用品而发生争吵,或因一句话朋友之间产生了隔阂等,这些一般化的“误会”,读后不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有的同学选的材料却不是这样。一位同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医院当护士长的继母一向关心“我”,后来继母却将家里的牛奶、鸡蛋、水果等食品都带到医院,“我”与继母产生深深的隔阂。两个月后一位从前线回来的军人找到“我”家,原来继母曾为这位军人的老母亲输过血,并长期担任了她的家庭护理工作,还送去了牛奶、鸡蛋等食品。全文通过“我”对继母的“误会”,写出了继母的高贵品质。
三、立意
立意,即确立中心思想(亦称“主题”)。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文章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么个写法,都要以是否有利于表现中心思想为标准。
中心思想,首先要做到明确、集中,如有可能,要争取有点新意。
明确,是指一篇文章到底要表现或说明什么,不但自己要心中有数,还要让人读了能清楚明白。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突出一个中心,不能既想表现这个,又想说明那个,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点新意,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时代感,尽量避免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四、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安排得好,文章才立得起来。所谓“好”。是指合理、完整、严谨。要做到合理、完整、严谨,就要安排好顺序、详略、段落,考虑好过渡、照应以及开头、结尾。
1、详略
详略得当是好文章的一条重要标准。详,是指写得详细、具体,不但让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还能展现出详情细景,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略,是指写得简略,或点到为止,或略加表述。一般来说,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详写,对表现中心没直接作用,却又不能不作点交代的内容略写。
2、开头和结尾
好的开头应该开门见山。从这一原则出发,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开头。其中,最常用的是点题式、交代式、描写式、引用式等。如果既符合开门见山的要求,又富吸引力,效果会更好。
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简洁有力。从这一原则出发,也可以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结尾。其中,最常用的是照应题目式、呼应开头式、点明中心式的抒发感情式等。
审题、选材、立意、结构,是在动笔之前就应认真考虑的。这几点想好了,文章才有基本保证。有些同学不肯在下笔之前动脑筋,往往写到中途方感“此路不通”,如果是平时,还可重新开始,倘若在考场,则无法挽救。
标签: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法复习(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最后一次讲演(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