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075  
标签:教学论文
多媒体与体味诗歌(教师中心稿)


                                   华山中学  路风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它或寄情于花草,或抒发个人壮志遭遇,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讲的多,诗歌的味则太淡;讲的少,味是浓了,只怕学生体会不透。由此看来,光靠常规教学的讲解,想让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优化教学,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无疑是挖掘诗歌意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利用图片,再现形象,用心描绘意境。 

      诗歌之写作手法有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语”,将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上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将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以《扬州慢 淮左名都》为例,在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组画面:  

         1、“春风十里”——春暖花开,莺飞草长

         2、“尽荠麦青青”——西风萧瑟,荒无人烟  

         3、“废池乔木”——废墟乱石,枯枝败叶  

         4、“二十四桥景致”——热闹繁华,游人不断

      5、二十四桥景致——美景仍在,游人无踪

      通过1与2、3画面的对比,突出景色的荒凉,体会作者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感慨;4、5画面以往昔的繁盛,反衬今日的萧条,体会作者无限的伤感,在此基础上加上教师的讲解,诗的意境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像这一类触景生情、情由景生的诗歌,如果单纯讲解,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往往没有切身体会,无法与作者引起共鸣,利用图象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内涵。  

           二、借助声音,配乐朗诵,用心感受诗歌。  

          新教材高中第三册以诗歌为主,上好诗歌单元的课,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但有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再别康桥》涉及社会背景、作者思想发展阶段等各方面的情况,而学生对此又不很熟悉,在如何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这一点上,借助录音带无疑是一条捷径。课前准备好配乐朗诵该诗的磁带,先让学生细读诗歌初步体味,然后听录音进一步体味,学生讨论:可听出该诗体现怎样的心情。之后教师点拨,这些心情在文中怎样体现,引导学生脱离录音从文字上去分析,分析完后,再听录音,尽量模仿名家朗诵并化为自身体验,达到深入体会用心感受的目的。在这一节课中,录音带起了桥梁作用,一方面在开始时把学生带入诗歌意境,一方面在结束时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融为一体,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诗歌是需要多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富有感情地朗读,古代诗歌、现代诗特别是抒情诗,尤其需要多读,这便使多媒体有了用武之地。由于采用艺术化的朗读,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不仅能省去教师由于无法尽情表达而产生的教学困难,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全诗的感情变化中掌握诗的情感脉络,为学生用心感受诗歌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丰富的诗情中受到陶冶。

      三、声像结合,烘托气氛,用心体会诗情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以诗人自己为代表的一代青年,诗人通过选取平凡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和祖国的血肉联系,真挚、委婉地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拳拳深情,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不可遏止的爱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文中由“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可借助名家配乐朗诵体会,四组表达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的意象群,可用一系列相关画面展现。授课时,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导入,同时打出课题《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学生很快进入作品的氛围当中。在讲课过程中,将四组意象群的画面依次再现于屏幕:“贫穷、落后的祖国母亲的形象,就像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和淤滩上的驳船;希望渺茫的祖国,就像飞天袖间的花朵;从苦难中奋起的祖国,犹如雪被下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和正在喷薄的黎明;和我不可分割的祖国,……”,随着画面的展开同时播放配乐诗朗诵,呈现电视诗歌的效果。学生听得到、看得到,触景生情,感受到女诗人对祖国的爱,感受到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爱。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再略加点拨,学生就能化难为简了。  

      阅读诗歌,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要想在诗歌教学中达到较好的效果,多媒体无疑能助一臂之力。诗歌是需要用心读的,利用录音,可弥补朗读的不足;诗歌是需要用心体会的,可借助图像增加感性认识;声像结合,更是相得益彰,学生将很快进入诗歌的意境。如此看来,多媒体对优化诗歌教学作用不小。 

      
标签:教学论文 多媒体与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CAI课件的设计制作(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语文课让学生多一点审美体验(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