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596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山东光远中学第二册语文五一节假期作业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
5月1日完成 完成情况:___________ 家长检查后签字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缘溪行 缘:________2. 落英缤纷,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 鲜美 (古义):______鲜美(今义):____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之 :________ 复:_______ 穷(古义):______穷(今义):________
4.初极狭,才通人 初:_____________ 才:_______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俨然(古义):_____________ 俨然(今义):_____________
6.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悉:_____________ 外人:_____________7.具答之 具:_____________
8.便要还家 要:_________9.咸来问讯 咸:________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__________
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_____________12.此中人语云 语:_____________
13.不足为外人道 不足(古义):_____________不足(今义):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
14.既出,得其船 既:_____________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即:_____________
15.处处志之 志:_____________寻向所志 志:_____________ 志(今义):_____________
16.便扶向路 向:_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 向:_____________
17.遂迷,不复得路 遂:_____________ 后遂无问津者 遂:_____________
18.寻向所志 寻:_____________ 未果,寻病终 寻:_____________
19.处处志之 之:____________ 闻之,欣然规往 之:_____________
20.及郡下,诣太守 及:__________ 诣:_______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绝境(今义):_____________
妻子(古义):_____________妻子(今义):_____________ 邑人:_____________
22.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_____________无论(今义):_____________
23.说如此 如此(古义):_____________如此(今义):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本文哪几个句子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哪几个句子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的自然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哪几个句子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哪几个句子描写了桃花源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哪几个句子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最后两段中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些成语出自课文,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把本文四段的大意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简答。
( )见渔人,_____大惊,问所从来。_____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____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_____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从下面选取恰当的字填入文中横线上。 皆 遂 乃 咸 具
(2)在括号中补出省略的内容。
(3)下列各项中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问所从来”。译:问渔人从哪里来。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展开全文阅读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无论汉朝还是魏晋都不知道。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4)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A.桃花源中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 ( )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 ( )
C.桃花源中人所以“皆叹惋”是因为听了渔人叙述自秦至汉到晋的历史变化。 ( )
D.桃花源是一个确实存在的世外桃源。 ( )
E.本段文字概写了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又写了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 )
F.本段描写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这里没有剥削,人们厌恶战争。其实这些都是作者虚构的,是想借此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 )
《口技》阅读练习题
5月2日完成 完成情况:___________ 家长检查后签字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__________ 2.会宾客大宴 会__________ 3.施八尺屏障 施________
4.口技人坐屏障中 坐__________ 满坐寂然 坐__________ 5.其夫呓语 呓语________
6.妇抚儿乳 乳_____ 7.儿含乳啼 乳 ______ 8.妇拍而呜之 呜_______9.絮絮不止 絮絮________
10.众妙毕备 妙_________毕________ 以为妙绝 妙________ 绝________ 群响毕绝 绝________
11.宾客意少舒 少 _______舒________1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古义)_______中间(今义)______
13.曳屋许许声 曳_______许许_______14.虽人有百手 虽________15.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________
16.奋袖出臂 奋__________17.两股战战 股 战战_________18.几欲先走 几______ 走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简介《口技》的出处以及文章的体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口技》的写作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口技》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出来进行分类。
三、阅读分析。
(一)P(123)”遥闻深巷中犬吠”一段
1.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忽一人大呼‘火起’——几欲先走”一段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名_____ ②股__________③走_____ ④之__________
2.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3.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4..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30个字)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题
5月3日完成 完成情况:___________ 家长检查后签字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卿当涂掌事 卿 _______ 当涂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事 辞 _______ 以_______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_______ 治经_______ 为_______ 博士_______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_______涉猎_______见_______耳_______ 5.蒙乃始就学 乃_______
6.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过_____ 7.卿今者才略,非吴下阿蒙 才略 ______ 吴下阿蒙__________
8.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 刮目相待___________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兄_____ 见事________
10.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
二、简答题
1.简介《孙权劝学》的作者及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中心人物是谁?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本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伤仲永》阅读练习题
5月3日完成 完成情况:___________ 家长检查后签字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世隶耕 隶________2.未尝识书具 尝________3.父异焉 异________ 焉________
4.借旁近与之 旁近 ________ 与 ________ 之______ 5.并自为其名 为________ 名________
6.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收族________ 7.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________ 立就________
8.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_______9.邑人奇之 邑人________ 奇________ 之________
展开余文
10.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_______ 宾客________11.或以钱币乞之 或________ 乞 ________
12.父利其然也 利______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______环谒_______14.从先人还家 先人______
15.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________ 13.泯然众人矣 泯然_______ 14.仲永之通悟 通______ 悟_______
15.受之天也 受________16.贤于材人远矣 贤________ 于________ 材人________
17.受于人者不至也 受于人 ________ 不至________18.彼其受之天也 彼其________
19.得为众人而已耶 得 ________为________耶________
二、简答题
1.简介《伤仲永》的作者及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介绍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十首》阅读练习题
5月4日完成 完成情况:___________ 家长检查后签字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城阕辅三秦 城阕 ________辅_________2.同是宦游人 宦游________3.海内存知己 海内________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 ________ 歧路_______ 沾巾______5.昔人已乘黄鹤去昔人________
6.白云千载空悠悠 悠悠_______7.晴川历历汉阳树 川 ______历历_____8.芳草萋萋鹦鹉洲 萋萋_____
9.日暮乡关何处是?乡关_________10.烟波江上使人愁 烟波江上_________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______12.二十三年弃置身 弃置身_________
13.烟笼寒水月笼沙 笼_________14.商女不知亡国恨 商女_________
15.隔江犹唱《后庭花》犹_________《后庭花》_________
1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_________ 却话_________17.犹有竟时 竟时_________
18.老骥伏枥 老骥_________ 枥_________19.烈士暮年 烈士(古义)_________烈士(今义)_________
20.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盈缩_______ 但______21.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养怡 _______ 永_________
22.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投______吏______23.老翁逾墙走 逾_____24.吏呼一何怒 一何_______ 25.听妇前致词 前致词_________26.三男邺城戍 戍_________27.一男附书至 附书至_________
28.二男新战死 新_________29.存者且偷生 偷生_________30.死者长已矣 已_________
31.室中更无人 更无人_________32.惟有乳下孙 乳下孙_________33.老妪力虽衰 老妪_________
34.请从吏夜归 请 _________从______35.急应河阳役 应_____36.犹得备晨炊 犹____ 得______
3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般_________38.半亩方塘一鉴开 方塘________ 鉴_________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______ 那 ______为______40.最喜小儿无赖 无赖_______
(二)简答题
1.《杜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送别诗,作者__________送 __________,送别地点 ___________,赴任处_______。诗中描写了诗人与好友离别时依依惜别的感情的句子有哪几句?表现诗人广阔胸襟的脍炙人口的名句是哪句?简介“初唐四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石壕吏》这首诗,做下列练习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成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在选定的注音后面打“√”)
①逾(yú yù)②戍(xù shù)③室(shǐ shì)
④妪(yù qū)⑤虽(suī suí)⑥应(yīng yìng)
⑦炊(chuī cuī)⑧咽(yè yàn)
(2)解释下列各句子中划线字的古今义。
句子 古义 今义 ①老翁逾墙走 ②听妇前致词 ③有孙母未去 ④出人无完裙
(3)“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句的意思是 [ ]
A.差役大声吆喝多么恼怒,老妇人哭哭啼啼为什么那样悲苦!
B.差役大声吆喝为什么那样生气,老妇人哭哭啼啼为什么那样悲苦!
C.差役大声吆喝多么恼怒,老妇人哭哭啼啼多么悲苦!
D.小吏大声吆喝是因为什么发怒了,老妇人哭啼啼是因为什么悲苦了!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一句的意思是 [ ]
A.幸存的人暂时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完结了。
B.幸存的人况且偷偷是活着,死去的人已经永远不能再活了。
C.幸存的人尚且偷偷地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完结了。
D.幸存的人暂时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已经永远办不到了。
(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句的意思是 [ ]
A.夜里长时间的谈话停止了,(但)我仍能听到低低的哭泣声。
B.夜里长时间的谈话声断绝了,(但我)仿佛还听到(一阵阵伤心的)抽泣声。
C.夜深了,说话声已经消失,(但我)仿佛还听到(一阵阵伤心的)抽泣声。
D.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但我)仍能听到低低的哭泣声。
(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
A.天亮上路,一个人和老翁告别 B.天亮赶路,只得和老翁告别 C.天明登程赶路,只能同老 翁一人告别了
(7)用一句话概括第三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本诗中心意思总结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诗通过老妇人主动服役,表现了老妇人的爱国精神和诗人对连年战争的不满。
B.本诗通过老妇人自叙家事和主动服役,表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老妇人面对悲惨现实无可奈何的悲哀。
C.本诗通过老妇人一家悲惨的遭遇和她主动应役的情况,揭露了战乱带给人民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D.本诗通过老妇人一家悲惨的遭遇和她主动应役的情况,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人民饱受灾难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石壕吏》一诗以____为线索,通过描述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10)《石壕吏》是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期间写下的。诗人用_____________的形式展开记叙,通过自己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很形象地描绘出人民的深重苦难。作者同期还写下另外两“吏”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本诗合称“三吏”。“三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诗都是作者____________创作风格的体现。
(11)《石壕吏》这首诗写“暮投石壕村”见到了什么?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表
题 目 作者及出处 体裁 名句
《杜府之任蜀州》
《黄鹤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泊秦淮》
《夜雨寄北》
《龟虽寿》
《石壕吏》
《观书有感》
《想见欢》
《清平乐·村居》
《愚公移山》阅读练习题
5月5日完成 完成情况:___________ 家长检查后签字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__________ 仞 _________2.河阳之北 阳 _________ 达于汉阴 阴_________
3.年且九十 且_________4.面山而居 面_______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惩______ 塞_____迂______
6.聚室而谋曰 聚 _________室_________ 谋________7.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____ 毕力平险_________
展开余文
8.指通豫南 指_________9.杂然相许 杂然_________ 许_________10.其妻献疑曰 献疑_________
1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_________ 损_________ 丘______12.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________
13.且焉置土石 且_______ 焉_________ 置______14.投诸渤海之尾 诸_________
1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_____ 1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_________
1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孀妻_________ 遗男_________
18.始龀 龀_________1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_________ 反_________ 焉_________
20.甚矣,汝之不惠 惠_____ 句式特点______21.其如土石何 其______22.北山愚公长息 长息_______
2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心 _________ 固 _________ 彻_________24.虽我之死 虽_________
2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_________26.何苦而不平 苦_________
27.操蛇①之神闻②之 操_________ ①之 _________闻_________ ②之_________
28.惧其不已也 其________ 已_____29.帝感其诚 感______30.命胯娥氏二子负二山 命____负_____
31.一厝朔东 厝_________ 32.无陇断焉 陇断_________
二、简答题
1.简介《愚公移山》的作者、出处以及文体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阅读练习题
5月6日完成 完成情况:___________ 家长检查后签字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陋室铭 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仙则名 名________3.有龙则灵 灵________4.惟吾德馨 德馨________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 _______ 白丁_______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_______ 金经_______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_______ 乱_______案牍_______ 劳_______
8.何陋之有?句式特点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简介《陋室铭》的作者、出处及文章的中心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本文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写出你的居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阅读练习题
5月7日完成 完成情况:___________ 家长检查后签字____________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蕃_______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_______ 淤泥_______ 染_______
3. 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 清涟_______ 而_______ 妖_______4. 不蔓不枝 蔓_______ 枝_______
5. 亭亭净植 植_______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_______ 玩_______ 焉_______ 亵玩焉_______
7.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隐逸者_______8. 莲,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______________
9.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噫_______ 陶_______ 鲜_______10. 莲之爱 莲之爱______________
11. 同予者何人 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12. 宜乎众矣 宜 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 简介《爱莲说》的作者、出处及文章的中心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一句话是哪几句?“莲”的高贵品质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介“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比喻君子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①最喜爱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喜爱的原因是:______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山东光远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初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草案)(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写信指导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