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095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炉中煤(网友来稿)
阿林
教学目标:
1、掌握“辜、殷、卤、栋”等生字。
2、了解新诗的一般特点,掌握朗读诗歌的有关知识,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通过比喻抒发强烈感情的写法,分析语言凝练的特点,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4、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报国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富有表现力的朗诵。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 学生习作练习纸
课前预习:1、自学生字词语。2、试背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结合上节课的学习,明确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生谈 教师板书(形象、生动、精练、富有节奏、饱含强烈情感)
《炉中煤》就是诗人郭沫若抒发心中炽热的爱国报国激情的一首好诗。
二、学生结合注释介绍诗集《女神》和作者郭沫若。(板书:祖国 自己 比作 女郎 炉中煤 )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放幻灯片)
三、好诗要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强烈的感情
一生推荐朗读较好的学生为大家范读;学生评价并说说诗歌朗读的技巧;
四、结合课后练习二,明确重音和节奏并谈如何读节奏和重音 学生试标三、四节节奏及重音。
五、放录音,学生欣赏 学生齐读
六、朗诵
在背诵及掌握节奏和重音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表情、动作)
学生准备 上台表演 师生评价
七、理解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我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作者为什么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
2、诗人为何把自己比作“炉中煤”?
(启发:年轻的女郎的特点 结合背景) 师生讨论后明确
明确:“年轻的女郎”美丽、朝气蓬勃、富有青春的魅力叫人想念。比喻既是对祖国的热情赞美,又道出对祖国深深眷念的原因。
“炉中煤”炽热、强烈,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思念情绪。
3、要求学生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谈谈对具体诗句的理解
重点:不要辜负 黑奴 活埋在地底多年
人称上的安排
不要辜负:祈求、恳求理解
黑奴:愿做祖国忠实的奴仆
活埋在地底多年:报国之志已久
人称上的安排:第二人称,直接、亲切,面对面赞美、倾诉,更感人。
突出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精练、富有节奏、饱含强烈情感的特点
八、仿写练习
《心中的秀实》
两节即可
放幻灯欣赏
九、课后作业:作业本练习
附:板书
南汇中学 胡代勇
2002/11/2
板书:
炉 中 煤
诗 形象 祖国 女郎 不要辜负
歌 生动 比作 人称安排
语 精练 自己 炉中煤 黑奴
言 富有节奏 活埋在地底多年
饱含强烈情感
作者邮箱: hudaiy@jx001.com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炉中煤(网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网友来稿)
下一篇:
致高考作文命题组的请教信(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