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49  
标签:教学论文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滦南县柏各庄第一小学 周祖利 李海江 刘振贵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会、学好的过程。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问、去探求,且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对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具有显著作用。我们利用现有条件,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一、突破时空限制,展示教材中的形象。电化教学能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可以在形象的大孝远近、虚实、快慢、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不受时空限制,能使语文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把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激发出来,为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供前提。

      如我们在教古诗《暮江吟》时,抓住诗中艺术化了的自然美,在教学中适时采用电教手段,运用“蒙太奇”手法,把几个镜头组合在一起,有层次地再现作者艺术构思的画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先是“远景”:“傍晚的江面,夕阳斜照,江面显出两种颜色,一半红色、一半绿色”;接着拉成“全景”:“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再向前推进近景:“水面摇动,红绿光闪烁,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教师边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边用语言描绘,诱发学生联想,使他们获得美感,充分理解古诗意境。生动的画面,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断向自己发出“为什么”、“怎么样”等讯号,思维活动兴奋起来。

      二、调动多种感官,提高教学效率。运用电教手段,能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利用声像结合的方法,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组投影片,再现了皮鞋匠的联想内容,声像同步,使学生置身于“月光曲”的意境之中。第一片,“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海面上撒遍了银光”;第二片,“月亮穿过一缕缕微云,海面上起了波浪”;第三片“月亮升起,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月光把浪花照得雪亮”,并翻录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部分乐段。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播放课文配乐录音。画面上明亮的色彩、壮观的景色,加上时高时低、时缓时急的钢琴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联想,把他们带入壮观绮丽的意境,把课文中的美,再现为具有形感、色感、声感的立体形象,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学生获得了直观形象之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从而加深体验,对感知内容进行补充、丰富、再创造,达到创造性理解。

      三、拓宽学生思维视野,突破教材重点。由于电化教学能变“死”为“活”、变“静”为“动”,集声、色、画、乐为一体,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电教手段创造的意境,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丰富了想象,有利于教材重点的突破。

      如教学《草原》一课,我们采劝情境”的创造,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进行充分感受,突破教学重点,感受蒙古大草原的景和人,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首先,依据文中的语言描绘,我们将蒙古大草原的壮观景色绘制成投影片,然后让学生边理解文字,边观察蒙古大草原的图画,边欣赏《草原牧曲》。最后,再利用复合片的形式,在草原风光图片上加入“襟飘带舞”的蒙古人民、“疾驰”的马,使“景”“人”达到意境的协和,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把课文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结合,对蒙古大草原景的“壮美”、人的“好客”这两个教学重点有了充分理解。

      通过电化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标签:教学论文 充分利用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作文教学中“人格意识”培养的建议
下一篇: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