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2519  
标签:备课资料
《孔雀东南飞》随感(网友来稿)


刘婷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冰冷的指头一次次地掀起边角翻卷的书页,喑哑的喉咙一遍遍地吟哦凄丽苦涩的诗句,缠绵、哀惋的悲歌穿越千年的时空,盘旋在心头,纠合成永远的结,永远的痛。

   总是遗憾,何占豪、陈钢写出了千古绝唱《梁祝》,怎么就没人写一曲《孔雀东南飞》呢?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了,痛到极点只有无言。

                其一 叹兰芝

   兰芝美貌过人。

    兰芝出身贫寒,焦仲卿却是庐江府小吏,算是官宦人家了。焦母不齿于兰芝的出身,却又自愿捧出大笔聘礼,她看中的只是兰芝的美貌。不是吗?在焦家的两三年里,兰芝的勤劳善良丝毫没有打动冷酷蛮横的焦母,老婆子看中的可不是这些。

   虽说汉代的婚姻制度并不是十分的严格,女子改嫁的事也是可以谅解的,譬如卓文君,但被休回家的女子却有官宦人家接二连三地上门求亲,怎么说也是一大奇事吧?他们了解兰芝多少?他们会相信一个弃妇的美德吗?他们看中的也只是兰芝的美貌。

   兰芝忠诚不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汉代的女子是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的。兰芝幸运,掀开红盖头,迎接她的是一双温和诚恳的眼睛,她庆幸,她满足,她珍惜这个人,珍惜这份情。兰芝不幸,幸福刚开了个头就被雨打风吹去,被逼回家后又不得不答应太守公子的婚事。不幸的兰芝只能“以身赴清池”,来履行自己的诺言,来殉心中的那份情。

   兰芝自尊自重。

   美貌的女子不难求,从一而终也都能算是“忠诚”吧,兰芝给人的最大震憾不是这些,而是她的自尊自重,这也是她悲剧的根源。

   深爱着焦仲卿的兰芝怎么会舍得离开?可在焦家的两三年里,兰芝得到了爱,却付出了人格和尊严!兰芝不是一般的弃妇,她是自请回家,她不能被人扫地出门,她要保住自己最后的一丝尊严;兰芝也没有哭哭啼啼地回家,她精心地打扮,袅袅地移步,她要把自己最美的姿容留给自己最爱的人;兰芝更没有恼羞成怒,她礼节周到地辞别焦母,不卑不亢地回复焦母,真诚恳切地嘱托小姑。兰芝艰难地找回了尊严。为此,她失去了一切。

   兰芝知道,这一去,再无重逢之日;兰芝也知道,兄长不会答应她在娘家为焦仲卿孤守一生;兰芝更知道,自己的路只剩一条……她不怕这一刻,她甚至盼望着这一刻,但她要精心选择这一刻,她要让这一刻流光溢彩,要让这一刻在那一片昏暗的天空上写下自己的尊严。

   兰芝做到了。欢腾的人群映照出兰芝的凄凉,喧闹的礼炮为兰芝奏响了特殊的颂歌。

   兰芝去了,她去得清高,去得惨烈,去得尊严。

   兰芝的死,终于惊醒了世人。“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人们啊,为什么总要等到悲剧发生后才会清醒呢?

   耳边仿佛传来小提琴《化蝶》,不,不是《化蝶》,《化蝶》是凄美的,流畅圆润的小提琴完美地演绎出了历经磨难后的超脱;兰芝墓上的鸳鸯却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那不是凄美,是凄惨,是谁也谱写不出的痛。

                其二 叹母爱

    两个母亲――刘母,焦母。

   二人的生存背景何其相似:从诗中来看,两人都已丧夫,都是守着子女过活。可二人的品性又是何等迥异。

   刘母善良爱子。女儿被休回家,询问之下,女儿只一句:“儿实无罪过。”刘母没有大骂女儿丢了自己的面子,也没有怒气冲冲打上焦家门去。她了解自己教育了十几年的女儿,她相信女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不忍去触动女儿淋漓的伤口,她只能默默地陪着女儿“大悲摧”。县令派人说媒来了,刘母希望女儿忘掉痛苦,开始新的生活,便劝女儿应婚,女儿不愿,善解人意的刘母便出面替女儿回绝。善良的刘母啊,兰芝的善良不正是你的熏陶吗?

  焦母却蛮横冷酷。兰芝辛勤劳作合不了她的意,兰芝竭尽孝心暖不了她的心。她是家长,封建家长制给了她无边的权力:她对儿女婚事可以随心所欲,她对儿女命运可以生杀予夺。她不满意兰芝了,可以诬她“举动自专由”;她恼恨儿子的说情,可以凶他“汝岂得自由”;她鄙视兰芝的出身,迫害了兰芝却仍心安理得;她不理解儿子的痴情,竟用邻家美女去诱惑他……

   可是作为母亲,她真的就冷酷到毫无人性吗?也不是。当儿子向她吐露必死之意时,她第一次流下了浑浊的老泪,虎毒不食子啊。儿子是她唯一的依靠,是她唯一的生存希望啊。她的泪是真诚的,她对儿子的爱也是不容怀疑的。一个寡居的老妇人,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也可怜!可是,她爱儿子,她却又害儿子,她的悲剧在于她不知道自己的“爱”其实是“害”!她所处的环境,她所受的教育,她特殊的生活经历,还有她的个性,都没有教会她理解和尊重,只教会了她独断专行。应该说,她确实很可恨,但是,她也很可怜!

   两个母亲,相似的生存背景,迥异的品性。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天壤之别呢?都说人的脾性主要受着生存环境的影响,细究起来,她们的生存环境也只有丧夫这一点是相似的,她们的生活阶层迥乎不同:刘母出身平民,受封建礼教影响相对较少,她能较多地顺乎天性;焦母却是官宦出身,残酷的礼教牢牢束缚着她,压抑着她,扭曲着她,对礼教的虔诚取代了她母性中的良知,她已经不是一个健全的人了。

   唉,母爱本是人性中最美的啊。

 作者邮箱: lt66523@sohu.com

标签:备课资料 孔雀东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网友来稿)
下一篇:一只羚羊的生存权利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