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648  
标签:教学论文
社科文阅读解题六原则(网友来稿)
王吾堂

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所作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科类、科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其中的社科类文章,一般包括哲学、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伦理学、民俗学、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论文或事理说明文,一些哲理性议论散文也可归入此类。命题所选文章一般出自名家之手,其思想观点具有权威性,其行文结构具有规范性,其语言表达具有可读性,其思考力度具有深刻性,其语体色彩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它的命题指向,既考查“抽取、提炼、概括”的一般阅读能力,又考核“联想、转化、拓展”的较高阅读品质,还引导考生注重“深入思考、探幽发微”,在答题过程中“延展发挥,创造补充”地培养创造性阅读习惯,以实现创造性阅读结果。所以,社科文阅读命题,具有注重语境、整体统揽、变换角度、逐层引导、推敲因果、多项干扰等六大特点,由此也便产生了与之对应的六大解题原则。

一.语境着手原则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现实环境,包括作品的上下文、说话的前言后语,以及说话和写作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语体环境等因素。社科文阅读命题,有意识地利用语境因素设计信息抽取与筛选、重组与转化的题型,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的语境意识和习惯,这便是命题的语境策略。因此,明确命题策略,利用上下文(狭义语境)和有关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广义语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答题原则。其运用方法如下:

第一,寻找有效的阅读区间抽选有关信息。例如1993年全国高考卷第26题问文中所说的“‘三个向度’是指”什么?要求分条回答。通读全文,先找“三个向度”所在段落是第四自然段,再找阐述“三个向度”的有关语句作为“有效阅读区间”:

    吉尔富特1956年和1965年提出智力结构模式,以思维的运作、内容及结果的因素分析和

形态结合这样三个向度来解释人类知识的结构。

其中在“三个向度”前有个指代词定语“这样”,抽选它的指代对象——“思维的运作、内容及结果”,便可得出“三个向度”的具体答案是:①运作向度;②内容向度;③结果向度。

第二,利用上下文解读语句的特指意义。例如2000年全国春季高考第21题,问“第一自然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题干已告诉了有效阅读区间是第一自然段,结合上下文和文后注释(原载1945年12月9日《时代评论》第6期),便可知晓“杰作”一词是反语,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效果是“使悲愤的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请看原文有关语段: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

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不必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

由此可见,离开语境的词语是僵死的语言材料,其意义只能是字面意义,且因字面意义的不确定性也难以确定具体内涵。

第三,将指示信息功能的词语放置在具体语境中解释。所谓指示信息功能的词语一般指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等提示或指代有关信息的词语,其使用频率高,命题几率大,是理解文意或段落的关键词。例如1995年全国卷第27题,问“第三自然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作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将“前提”这个提示信息的词语放置在它的具体语境中,即原文第三自然段所论述的过去的语文教学导致成绩不好的第二点错误认识,即“把语文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以讲为主”的有关语句中:

    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就是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

当,┄┄

这段话语中显然有两条信息:①“一讲一听”;②“交付一件东西”。前者指教学表现,后者是打比方说法,结合本段论述重点和全文的话题背景可知,这个“前提”就是“把教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总之,语境着手原则要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通过寻找“有效阅读区间”在相对明确的语段内提取、摘编、重组有关信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答题效果。否则,如大海捞针,无处下篓。

二.宏观把握原则。

严格来说,任何文章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是由于命题的需要,势必有一些题目从宏观的角度设置,有另一些题目从局部语段入手。但社科文阅读命题,历来重视,而且越来越重视对文章宏观把握的“综合考查”,绝不违背文章写作和阅读的整体性原则。所以,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是一种调动多种阅读理解能力由整体感知到局部解析,再到宏观把握的复杂认知过程,即使解答局部分析的题型,也应当有全局观念,以宏观认知统摄局部理解,绝不能断章取义,随意肢解、曲解甚至误解原文意旨。否则,就会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理解偏误。例如2002年全国卷第五大题主观阅读题所选材料是林非的《话说知音》,其中的21题是“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许多考生答成了“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原因就是没有宏观地把握文章意旨。统观全文,《话说知音》一文中的“知音”不过是展开行文的一个话题而已,全文通过讲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并提出异议和分析,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旨——凡是耗尽毕生心血,投入了巨大工夫才掌握的艺术技能,就应当永不停歇,永不放弃,况且,能够引出如钟子期那样的知音的艺术肯定会获得更多的知音。所以,以“宏观把握”的原则,便比较容易地得了此题的正确答案:(1)千辛万苦学得的艺术技能要永不放弃,艺术的追求要永不懈怠地坚持下去;(2)动人的艺术会获得更多的知音,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知音便放弃寻求更多的新知音。

社科文,不论何种内容,论述或说明何种对象,也不论有没有运用文学手段、是否具有主观抒情色彩,就其文体的基本特征而言,它具有普通议论文的三个要素,即使议论散文也是如此。所以,宏观把握阅读材料一定要注意在答题前先总览全文,达到整体感知,在大体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的基础上,在基本知晓文章的写作意旨以后,再解读有关的局部语段和问题,才能答出符合文章意旨的理解和答案。


展开全文阅读
三.换位思维原则。

换位思维原则,是由社科文阅读命题设计中从不同角度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这一特点提出的。变换角度设题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但不论如何变换角度,考生要明晓它的考查意图,把自己变换为命题人琢磨命题意图。例如1995年全国卷第24题问“第一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原文第一段如下:

① 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

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

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这两点认识不清。

初看题型和相关语段,这道题好像是考层次划分,但站在命题人的角度琢磨这道命题的价值和意义,便可发现此题形式上考划分层次,实质上则是考查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理解。因为吕叔湘所作的这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就是介绍叶老针对语文教学的两个错误认识,即不明白语文的工具性质而照搬旧式教育那一套,不明白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而将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由此才提出并强调论述的两点重要的语文教育思想。而且,此题的准确解答也为此后的第25和26题打好了思考基础。

换位思维,既要注意变换角度思考,还要注意将自己变换为命题人或作者,站在他们的角度琢磨命题意图或写作意图,便会得出更为准确的理解。

四.分层解答原则。

为了减缓设题的坡度,也为了考查不同等级的阅读理解能力,高考命题者常常利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方式将考生对文章的理解逐层渐进式地引向深入。因此,分层按序回答问题既符合一般性阅读习惯,也可以从几个相互关联的题干及答案中揣摩文章内容方面的内在联系和结构方面的逻辑关系,以利于解答后面问题时获得帮助和借鉴。例如1999年全国卷阅读陶行知的《创造宣言》(节录)所设置的第21、22和23题。其中21题有两问:一问“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二问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其实,两问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只要你答对了第一问,就能以此为依据,顺次得出第二问的答案。其中22题所问的“‘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的答案,不仅能够为第23题第一问“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提供借鉴,还能够为同题第二问“ 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提供依据。所以,分层按序解答阅读题是一条有利可图的重要原则。

分层解答要注意逐层导引命题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分解难点式,一种是纵深发展式。其共同特征是将一个较大的问题分解为相互关联的几个小题或几次提问,让考生逐一回答。所以,分层解答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宏观领悟几道问题的命题意图和设题中心,然后分层解答,各个击破,就会势如破竹、一路顺风。

五.因果逆向原则。

前文已述,社科文归根结底仍属于议论文,作为议论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就必然隐含着较多的因果关系,因为议论文不论其论证方法属于何种,就论据与论点、论证与结论的大关系而言,皆属于逻辑学上的因果关系,只是或为因果推证,或为举例推证,或为类比推理,或为比喻论证而已。文章作者的写作思维一般是由“因”到“果”,以“因”究“果”,而命题者设置考题的思维一般由“果”到“因”,依“果”探“因”。所以,解答社科文阅读题一定要抓住文中明示或隐含的“因果关系”,顺着命题者的思维方向进行“因果逆向”思维,便可顺畅而准确地寻找出有关答案。例如2002年《话说知音》文后的第19题和第21题,都是以“果”探“因”的典型题例。其中第19题让考生依据原文第二自然段有关文字回答“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激动’?”考生只要依据此“果”在原文中寻找得出此果的“因”(依据),便很快会找出答案。原文相关语段如下: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

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

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

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

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

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

分地兴奋和感激?

很显然,这段文字是以夹叙夹议、先叙后议的散文笔法,由钟子期神奇地领悟和感应出俞伯牙那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之中所蕴涵的仰慕高山和欣赏江河之浩荡的无限情思这个“因”才得出作者主观赞叹性结论“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这个“果”。那么,答题时将作者写作时由“因”推“果”的思维方向倒置过来,由“果”探“因”,并稍加整合,便很容易地得出答案——“因为钟子期能准确领悟俞伯牙那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琴声中所蕴涵的情思。”

六.比较排除原则。

为了考查理解文章的准确性和准晰度,命题人设题的常见方法是编制干扰项,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其设置干扰项的方式一般有四种:①反向干扰;②同类干扰;③因果干扰;④变换干扰。1995年以前,社科文选择题最多达三道之多,此后一直是一道,编为最后一道题, 采取六选二或五选二的形式(近三年稳定为五选二)。解答这类选择题,一定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认清干扰特征,仔细辨识,认真比较,逐一排除,再确定要求选项。例如1995年第28题,问 “ 第四自然段末尾说‘ 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所供六个选项,其中有四项就是反向干扰,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要求,再仔细辨认选项特征是说“教”,还是言“不教”,运用逐项排除法很快确定出应选答项是BE两项。请看原选项: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审视选项,除BE是论“不教“以外,其它项均为反向干扰。其中的AC两项是说“教”的方法,D项是言“教”的目的,F项是谈对学生“教”的要求。

再如2002年第22题,要求选出对《话说知音》这篇说理散文赏析正确的两项,命题者编置的干扰项是同类干扰, 即都是评价、赏析文章思想内容或艺术形式的,不过有正确与否之分, 有恰当与否之别。其中A项是评价文章立意角度及主题的,E项是评价关键语句的表意功能和意义指向的,都是正确的。而另外三项皆错,B项是故意将文中以较多笔墨叙述和描写的文字当作主要内容,又以此臆断全文主旨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只要宏观把握,考察判断对象在文中的意义和价值,便很快排除;至于CD两项都是在正确评析中故意添进一些原文无依据的判断,如C项中 “ 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D项中说最后一段对第一段内容做了“进一步阐释”,都是无中生有的臆断,当然予以排除。

如果说科技文阅读命题侧重于考查信息把握和准确理解的话,那么社科文阅读命题则侧重于考查文意提取、阐释或概括。它所命制的四道考题一般是由局部理解到整体把握,尤其是近几年只通过简答或选择两种题型考查语句理解(如2001年第21、23题)、逻辑推理(如2001年第22题,2002年第19、21题)、信息抽取(如2000年第21题、2002年第20题)和鉴赏评价(如2001年第24题、2002年第22题)等方面的综合阅读能力。只要我们遵循解题六原则,按照由“ 筛选”到“摘要”,再到“表述”的三个步骤,即先对原文分层分步地筛选,然后摘引其中要点,最后转述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被考生喻为“失分坡”和“ 伤心岭 ”的社科文阅读试题就不仅不会失分和伤心,反而会成为助你成功的“龙门槛”和“幸运梯”。

作者:王吾堂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中

邮编:712100

电话:029—7091906(宅)  7092770(办)

 作者邮箱: wangjiang1992.wang@vip.sina.com

标签:教学论文 社科文阅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守财奴(网友来稿)
下一篇:科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解题方略(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