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论文
阅读:632
标签:
教学论文
教育论文不尴尬 ——与陈春老师探讨
中国教育报 2003-08-08 河北省滦县第二中学 张希海
近日拜读了陈春老师《尴尬的教育论文》的征文(发表在6月27日《中国教育报》社会周刊“我对教育的实话实说”栏目),颇有一些不同之感。
陈老师一开始就对某位善于做论文的同志的“讲经说法”不以为乐,反而生出许多的忧虑来,这确实是杞人忧天了。试想,各领域、各学科有那么多的刊物、报纸,办刊、办报的方向及所面向的读者群又各异,编辑的水平和爱好当然也不尽相同,难道我们的作者不“投其所好”,专“投其所恶”?只有文章言之有物、能够给人以启迪,作者又知道编辑所好——投对了地方,才会“几无虚发”。
紧接着,陈老师就论文作者在论文题目上“费尽心思”提出了异议,对此,本人不敢苟同。本人是学物理的,接触过不少刊物,也常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一些小文章。就我接触到的报刊,有“大标题,小标题”的论文,绝不会超过文章总量的5%,文末注明出处时“有外国的英文名字更显得学问渊博”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说“成千上万的文章都一个模样就显得单调了。天下论文大小标题横飞”的情形是不存在的。
一篇论文的产生,由灵感开始,查资料、找素材、构思结构、写初稿、修改润色,冷却一段时间,最后定稿,再投递(投递一次一般至少等待3个月),作者可谓历尽辛苦,如此写成的一篇文章,难道不应该有个令人“心动”的题目吗?题目是论文的眼睛,题目是论文的灵魂,连题目都太“老套”,那内容就可想而知了。
在一个小小的题目上都不肯下功夫,能在文章内容上下多大功夫,也是可想而知的(我不否认可能有个别的例外)。就像一个人,满脸污垢,全身能有多干净?可见,为论文起一个令人“心动”的靓一点的题目,不为过。
紧接着陈老师探究了“论文究竟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我想“为了教育教学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迅速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为了评职称时,档案袋里厚实一些,多拿些印象分,要不然工作这么忙谁有空写!”这两种典型的回答都是正确的,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回答的。前者是论文的社会价值,后者是论文的个人价值,它们是统一的,没有丝毫的矛盾。陈老师谈到的某些刊物的腐败现象,不是教育论文本身造成的,况且在真正有学术水准的刊物中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最后,陈老师提到“真正的教育论文的意义应该并非在于发表”。我想,一篇不能发表的论文,正常情况下其水平应该不是很高的。难道发表的论文,就不是“一个教师作为个体对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的一种反思,一种积累”吗?就不是“一种真实的流露和叙述”吗?
总之:论文,不可悲!老师,不可叹!教育论文不尴尬!
标签:
教学论文
教育论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数字键盘输汉字不是梦
下一篇:
说话训练情景题60条(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