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2522
标签:
备课资料
对韩寒《语文的问题》的几点答复(网友来稿)
付勇
名人名作是很多的,对名人名作的评论则百倍有余。但,文学大师们也许不屑于评论,也许是没时间评论,也许是达到了弘一法师般的大彻大悟、四大皆空——而我是凡人,所以我不能!不能沉默!
或许是韩寒将大学拒之门外,而我却世俗的在大学的文学殿堂末座忝列四年之久,或许是当我唾沫横飞地驰骋于三尺讲台时,学生却遨游在韩寒的世界中——其嫉妒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但学生不听课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学习就会影响他们在将来对祖国作出的贡献,那么我就辜负了国家、民族、学校、家长的重托,同时,更是担心学生们作出“发现学校除了让我识字以外,初中以上的语文教育,包括无数的名作分析,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这样的绝对论断,于是,我终究忍不住站出来弃身锋刃,不自量力地为沉默的千万文学人正名。
首先,暂不提作者是否真的“在自己比较权威的领域里说话显得有分量”,而且将自己的“无聊扯淡的东西”看为艺术,还与鲁迅相提并论,确实有些将自己名列“20世纪最差文学家”之嫌。语文在初中后已经逐步扩展为文化的范畴,如果将语文仅仅理解为“教人识字以及遣词造句”和“培养人的书面表达能力”,无异于将徐志摩说为卖豆浆的,司马迁是煎油饼的,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真令炎黄先哲对后世子孙的前途忧虑与心寒。况且,在我看来,一个连记叙文都写不大清楚的学生,很难想象其“写情书”有多“溜”,我倒是知道马克思、郁达夫的很多情书为人称颂。更何况韩大侠把“直视老师的眼睛进行心跳都不加快的撒谎”称为“很强的表达能力”,不知道这是否算黑白颠倒,混淆是非,也许世界的教育除了真善美外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其他的东西,但我是没机会知道了。
说到老师将对学生抄袭的名家文章加以修改,我认为这不必小题大做,一是名家的文章未必都是字字珠玑,球迷对球星的进球加以点评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赞成学生多看选集而少看全集,避免浪费时间;二是任何时代都是对文而不对人,历史在这里是公正的,流传至今的名篇至少绝大部分是有价值的,如果以文章是谁写的来评判文章的价值,这是胡诌;三是至少我对学生交上来的好文章,评语一般是“如果该文不是借鉴他人,当可见诸报端,望再接再厉”(当然,这里并无怀疑学生的意思,我认为一个学生的文章如果能到达老师都不敢相信的地步,这正是学生的成功所在——我向来对学生如是说),所以韩大侠未免“度君子之腹”了。
至于说到语文拆解字句的问题,出题人的对错暂且不谈,但韩寒不是鱼,我也不是,学生也不是,所以我们既“安知鱼之乐”,又“安知鱼不乐”?语文老师固然有望文生义之嫌,但韩大侠既不是古人,又不是教师,又怎知后人都在误解前人而无一可取呢?又怎能妄自菲薄地将五千年文明诋毁于一旦?韩寒所举“《三重门》中的两次什么话”和“《像少年啦飞驰》的什么人物交代”之类的例子,我认为这只是极端的例子,无可否认的是作家在写作时经常都是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相结合的,而绝无纯粹的随意性,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情节构思、观点主题等都是有意识而为之的。教师拆解字句,其意也在于让学生尽可能地读懂原作、理解作者的那些“有意识”。否则,仅就本文而言,难道也是无意而为的吗?如果韩寒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令读者都没弄懂,我想作者的书还如此之畅销真的就是天方夜谭了。那么从文学大家来说,无论是曹雪芹构思《红楼梦》还是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要说都是胡乱涂鸦,恐怕有些强词夺理了。再回到语文的问题上来,大学中文系上的第一堂《文学理论》课,老师即强调文学评论必须以作品为主,文学史为辅,强调“诗无达诂”,或者韩大侠的语文老师未传授过这些知识,也许是传授时作者在梦游,或者作者未上过文学理论课 ,所以都还可以原谅;也或许作者力图将结构主义、理性主义扔进历史的垃圾筒,另创门派也未可知。当然,如同韩大侠揣测天下人之心一样,我这也算是“想当然”了。
对于多看书与写好文章之间的关系问题,我认为这丝毫不矛盾,多看书是提高文学素养,增进文化内涵,至于走向文学家还是文学评论家,这是读者自己的选择。鲁迅为了写好《中国小说史略》,不惜将中国古代的大部分神话、传奇、话本、小说通读了一遍,才能有如此的成就,但谁又不说鲁迅不是一个好的文学家?作者所举“国足们”的例子,我觉得就更没道理了,如果一个足球运动员不去半夜爬起来看德甲联赛,我认为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他认为德甲联赛(或那场比赛)的水平比较低,不值得去看;二是那是一个本身就没有把足球看作自己事业和追求的球痞子。因此,我坚信绝大多数文豪都是饱学之士人,能象萨特一样从战壕中写出哲学思想来的毕竟是绝少数,试问:韩寒不读书,又何以知道鲁迅的什么一棵树、两棵树?
说到鲁迅,我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一生都奋斗在韩寒所不屑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之中,而且至死不悔,而且越老越沉溺。我只想说的是:作者《语文的问题》一文,不知从体裁上划分应该是小说、诗歌呢,还是论议文?或者只是聊博一笑的文字游戏?另外,作者指出“真正好的文字在说服人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举例子玩数据,更不需要名人名言之类”,我只就本文而言,他所说的孔子、朱自清、张国荣、贝克汉姆等,又算什么手法呢?而事实的真相是“真正好的文字在说服人的时候都至少需要举例子,从诸子百家到叔本华都是如此”!确实,韩寒的耳光扇得人汗颜,但其反弹力也该把自己震回了几丈吧!作者可以不喜欢语文老师,但将语文老师的功绩一概抹杀,未免有些忘恩负义了!
无庸置疑,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理论的支撑才能作为存在的根本,而韩寒却舍本而逐末,将感性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将理论特别是语文理论贬得一文不值。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婴儿出身时只是凭借感性认识去吮吸母乳的,而绝不会去考证使用了哪一种模式或多少牛顿的力来吮吸,故而可见感性认识在我们一生中的重要性,但它也总是于早期的幼稚阶段占据了人的思想的大部分空间,不知韩寒对此有何高见?抑或如同亚里士多德一样崇信“床之为床”的谬论,让人类停留于山顶洞人时代才算是造物主的恩泽?
展开全文阅读
我曾向我的学生提问,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的是,知道韩寒之类的人远远多于知道季羡林、王国维的人,如果中国的文化如同“九斤老太”的预言一样发展,他们虽称不上误国误民,但在蛊惑人心这一点上恐怕还是难辞其咎的。欲以只言片语来掩盖天下人之耳目,这一玩笑不太过火吗?自己吃着语文的饭,却号召别人“焚书”!呜呼!——我比较赞同余秋雨的观点:一种制度,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替代它之前,就不要胡乱地批判它!中国的语文教育,如果让韩大侠来建设,不知道能否胜任呢?
星光固然不可与皓月相比,但这并不能掩盖大部分明星大于月球也重于月球的事实!也许文学、文化之事亦近而大,远者小乎?我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看不到十年、百年后《呐喊》的失传,文学的绝迹,语文教师回家种田,所以我也只是见月不见星!但不知道韩寒已经看到比邻星还是星宿二了?
最后想申明的一点是,我只看过作者的这篇文章,也是仅就本文而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也许作者在其他的文章或将来的文章中对自己的观点加以修正,还未可知?如果真是如此,还敬请作者和读者原谅!
或让后来者有感于斯文!
注:《语文的问题》一文出自韩寒的《通稿2003》(作家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作者邮箱: xingxing72300@sina.com
标签:
备课资料
对韩寒《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解读"乡土情结"的命题轨迹与命题意义(网友来稿)
下一篇:
也谈作文创新(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