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46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赞 美 wzx108(教师中心稿)
教学目标
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教学设想:
本文难度很大,掌握时代背景和作者简况很重要,是理解诗作的一把钥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诗人袁可嘉说:“赞歌人人能唱,但会唱带血的赞歌者却不多。”他称穆旦的《赞美》是一首“伴随着深沉的痛苦的”、“带血的赞歌”。这首诗意境宏阔,意象丰富,自始至终澎湃着火热的激情。朗读时需要准确把握内在的感情节奏。
二、作者介绍: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抗战最艰难的年代。1942年5月作者毅然加入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抗战以来穆旦的心灵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考验,长沙至昆明的艰苦之旅,在诗人眼前展开的是烽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这种见闻和经历引起诗人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礼赞。
四、朗读指导
(一)体会蕴藏在诗行中的强烈的感情,揣摩作者痛苦的悲怆的真切感受。
(二)注意每节诗末尾一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吟唱的深厚意味,这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带血的呼喊。
五、分析诗歌内容:
(一)整体感知(听读或自读,思考以下问题):
1、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的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返顾的农夫身上。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农夫便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一条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赞美的是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雄健的生命力。
2、诗中的“我”是怎样一个角色?
明确:“我”是抒情主人公。是个觉醒的、有希望的时代新人。
3、诗歌的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句,有怎样的意味?
明确:诗歌的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使这个声音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凝聚着诗人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存力的赞美,充满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且使悲痛没有沦为伤感,显得悲中有壮,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另外,结构上也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修辞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情感。
(二)分析第一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第一小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2、“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
3、“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
4、“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
(三)分析第二、第三节:
1、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六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第7-16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
明确: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
2、“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此句的含意是什么?
展开全文阅读
明确:因为民族的觉醒和抗争意味着苦难时代将会结束。
3、第三节中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
明确: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分析第四节:
1、前六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踟蹰”?
明确: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踟蹰”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
2、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
明确: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3、 该诗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反复和长句,请各举出一例,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明确:一咏三叹,增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六、分析本文的人称变化
这首诗情感的深厚复杂,语序的奇异,意象的多变,我们试从几个关键人称代词入手解读这首诗歌。
(一)它们:作者在第一节诗里用了密集的意象群来充实“它们”的内容:既包括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尽的村庄,美丽的河流、草原,动听的鸡鸣狗吠,也包括“呼啸着干燥的风的荒凉的土地,唱着单调的歌的东流的水。因而,“它们”既是辽阔美丽的又是荒凉颓败的。“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实际上是作者静静地感受这一切。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既爱又怨的感情。
(二)你:作者写完“他们”之后,紧接着就写“你”: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这里的你是指“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作者对人民的苦难的感受是深切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眼里似乎噙满了泪水。
(三)他:在二三节诗里,作者塑造了一个高大的“他”——一个农夫的形象。他勤劳善良:“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他有超常的忍耐力:“多少朝代在他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然而,当民族灾难降临的时候,他再也不安于苦难了。他终于觉醒了,“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融进了死亡里”——虽然他母亲、他的儿子期待着他归来,并在期待中忍受着饥饿、恐惧、黑暗,但他义无反顾地带着个人的不幸和痛苦参与战争,流血不流泪,这是何等的崇高,何等的伟大!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他”,因而作者坚信“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并为此强烈而激动地欢呼!要与他们“一一地拥抱”。
对这三个人称的分析,能让我们化繁为简,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强调本诗的鉴赏要点:
1、不断变换的叙述视角。
不断变换的叙述视角使情感富于变化,“我”作为祖国的代言人痛苦而自豪:“他”这样的农夫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壮烈令人钦佩。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句,突出了以“农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形象,表达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豪迈心声。
2、民族生存的讴歌。
本诗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这种强烈的感情寓于形象的描绘之中,作者首先诉说了祖国和人民所经历的无数深重的灾难,赞美了人民的勤劳与坚强,觉醒与牺牲,同时也呼唤人们,要勇敢地站起来,与命运抗争。特别是每一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震撼人心的号召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读本上诗歌。
附:作者穆旦的相关情况:
穆旦,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
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
中学时即开始诗歌创作,17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大学南迁长沙,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
1939年开始系统接触现代主义英诗、文论,创作发生转变,并走向成熟。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42年从军,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
1943年回国后经历了几年不安定的生活。
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
1947年参加后来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
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停止诗歌创作,坚持翻译。
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
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
1979年平反。
主要著作有:诗集《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等,及《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等大量译诗。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赞 美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向英雄杨利伟致敬(藏头诗) 四川省金堂中学 童华池(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沁园春·长沙(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