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作品赏析
阅读:1225
标签:
作品赏析
无名的英雄 有形的力量——《门槛》赏析
朱凯
我看见一座很大的建筑物。
正墙一道狭窄的门敞开着;门里边——一片阴森森的黑暗。在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个姑娘……一个俄罗斯姑娘。
那咫尺莫辨的黑暗里,散发着阵阵寒气;同时,随着冰冷的气流,从建筑物深处传出一个缓慢、喑哑的声音。
“啊!你呀,想跨进这道门槛,你可知道等待着你的是什么吗?”
“我知道,”姑娘回答说。
“知道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死亡吗?”
“我知道。”
“知道你会跟人世隔绝,完全孤零零一个吗?”
“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经受一切苦维,一切打击。”
“知道这些打击不仅来自敌人——而且也来自亲人,来自朋友吗?”
“是的,……即使来自他们。”
“好吧。你情愿去牺牲吗?”
“是的。”
“去作无名的牺牲吗?你将会死去,而且任何人……任何人也都不会知道,要悼念的是什么人!……”
“我既不需要任何感激,也不需要任何怜悯。我不需要名声。”
“你情愿去犯罪吗?”
姑娘低下了头……
“我情愿去犯罪。”
那声音没有马上再发出自己的提问。
“你知道吗,”那声音终于说道,“你可能不再相信你现在正在信仰的东西,你可能会领悟到你是受了骗,白白地毁灭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我都知道。可是,我仍要进去。”
“进来吧!”
姑娘跨过了门槛——随后,在她后边落下了沉重的门帘。
“一个傻瓜!”有人在后边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句。
“一个圣女”从某处却传来了一声回答。
( 俄国 屠格涅夫 黄伟经 译 )
赏析:
这是屠格涅夫生前没有发表,谢世后才得以和读者见面 的散文诗作的名篇。
屠格涅夫是一位忧郁的诗人,但他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激烈的斗争,触及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文章短小精悍,巧于构思。精于布局。首先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门里和门外。然后以对话的形式,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无畏的俄罗斯女英雄形象。她不畏生活的艰难,愿意经受一切苦难,哪怕是“寒冷、饥饿”;她不畏人世的炎凉,尽管是“嘲笑、蔑视、侮辱”;她不畏生命的折磨,勇敢面对“监狱、疾病、甚至是死亡。”
她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愿意承受“不仅来自敌人——而且也来自亲人,来自朋友的”“一切打击”,并且心甘情愿去做“无名英雄”。是信仰,唯有信仰,才让她愿意“白白地毁灭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从容地迈进了“如刀山、如火海”的“门槛”。
她是谁,她是一位无名的英雄,她让人想起法兰西女英雄贞德,想起中国革命中“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想起世界上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无数英雄志士。她给予人的力量又是什么可以比拟的呢?
姑娘的语言很简单,她不是说话的“巨人”,但她的生命却不简单。因为这简单的语言里包含她坚定的信念和对信仰的无畏追求。包含了她短暂生命的伟大升华。
对姑娘的举动的反应,文章结尾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反应了两种不同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给人带来的思考又有几何?我想那不是“傻瓜”“圣女”所能代表的。但不管怎么说,她给我们的力量却是有形的,读者朋友,你说呢?
标签:
作品赏析
无名的英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张见亭
下一篇:
因声求气,寻求语文的美与灵性——语感教学一得(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