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948  
标签:教学论文
排除应付心理,运用教材和名著,写出生动感人的细节(网友来稿)
扬州市立项课题《探究学生心理,激发写作激情》研究成果之一

江苏扬州汤汪中学高级教师丁文宏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7—9年级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何为“具体”?笔者以为,就是要在注意记叙文“六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心理,动作、细节,外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在各种描写中,细节描写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尤其在七年级(初一),充分利用教材和名著,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细节描写的训练,扎实打好写作基础,才能在写作时做到血肉丰满。而这一点恰恰是初学写作者难以做到而又渴望做到的。

细节描写在电视上表现为特写境头和慢动作。特写境头和慢动作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特征、服饰等典型环节的描写,它能生动具体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一、语文课本中的细节描写举例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于捕鸟的细节描写:“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细节描写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了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

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中蔡老师假装发怒时的教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蔡老师对学生慈母般的温柔、关爱以及学生对蔡老师的理解和爱戴。这是师生双方心意的相通、感情的融洽。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三处细节描写:1、竺可桢使用温度表和多做一片小口袋布的细节,从一个侧面具体反映他观察物候的仔细认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2、竺可桢野外工作的细节描写:“每到一处,总是先拿出罗盘定方向,接着用高度表测量海拔,用温度表测量气温,再用照相机把一些景观照下来”,足见竺可桢工作有条不紊,一丝不苟,严肃认真。3、临终前一天记录气温,因不能到室外观测,是依照气象局的报告记录的,便特地注上“局报”二字,充分体现了竺可桢的实事求事的科学研究精神。这三处的细节描写,就使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科学家形象跃然纸上,充分表现了竺可桢为祖国科学事业持之以恒的精神、至死不渝的追求和严谨、科学的态度。

二、文学名著中的细节描写举例

第二册自读课本中选自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第五回的《一茎灯草》中的精彩细节是,严监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伸出两个手指头,并巧妙地运用对这两个手指头所作的种种不正确的猜测作烘托。把严监生爱财胜过爱命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水浒传》第三回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细节这样写到:“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写鲁提辖武艺高强;“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三拳打死恶霸郑关西,充分表现了鲁达疾恶如仇的侠义性格。

而在前面写郑屠的爪牙店小二不肯放金氏父女走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店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一个“揸”字,把鲁提辖怒不可遏、义愤填膺的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但这一掌一拳,与拳打死郑关西大有轻重的区别,写得很有分寸。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中“宝玉挨打”的细节描写更为精彩。1、“贾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连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绳捆上!把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出去,立刻打死!’”这一细节,一方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逼母婢”的极端愤懑,令一方面也怕教训的消息传出去后“众人护持他” (尤其是怕老祖宗贾母)的复杂心理。2、“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一片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去,由腿看至臀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苦命的儿’来。”这一细节一方面表明宝玉伤势严重,另一方面展现了一个极度心疼儿子的母亲形象。3、“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这个细节就将多愁善感、文静伤心、偷偷哭泣的林黛玉刻画得入木三分。

三、 学生练笔中的细节描写

(一)它山之石

 杀鸡(动作描写片断)

    那我就再说一个最最平凡而又最最不平凡的事吧。杀鸡,知道吧,平凡不平凡? 所以,当爸爸说爷爷在他五年级就让他杀鸡时我便嚷着也要试试。说干就干,我先去菜场买来一只老母鸡,烧了一锅水,又取了一个碗,撤上一些盐。然后我按爸爸教的方法,把鸡翅膀反剪,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鸡头。我拔鸡脖子上的毛时,鸡拼命地蹬腿,拼命地闭着眼晴犟,吓得我的手也像鸡爪子一样直抖。这一胆怯,鸡就飞到楼下去了,我第一次看见鸡能飞这么远,真新鲜。更新鲜的是我和爸爸费了好大劲捉鸡,等把鸡抓回来,他问我是前进还是后退? 我看着他的眼晴,鼓足了勇气说: " 坚决不后退! " 我喝了一口红葡萄酒壮胆,又撕了一张纸给鸡写了一段悼词,悼词是这样写的: " 鸡呀鸡,你莫怪,你本是人间一道菜,今天把你宰,实在是无奈。" 然后我拿起刀就去杀鸡,结果把鸡头都割下来了。但后来我却没吃一块鸡肉。

(二)写作引导

擦窗子:(1)擦前窗与擦后窗是否一样?(2)擦玻璃内外是否相同?(3)擦上面的玻璃应如何注意安全?(4)两只手的分工有什么不同?(5)用干、湿毛巾擦有什么不一样?(5)如果用手纸擦应注意什么?


展开全文阅读
(三)片段举例

1、我的眼睛变红了,喉咙像是被什么卡住了一样,说不出话来。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我低下了头,平日里好强的我不太希望别人看见我流泪,可我偏偏是那么一个像林黛玉一样的多愁善感的人,为了这件事,我在家也偷偷哭过几次,不过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我擦掉了泪珠,见她的眼睛里也闪着泪花。(选自卞文倩的《调班》) 

2、望着妈妈日夜增多的白发,消瘦而憔悴的面容,我把头深深的埋在妈妈的臂弯里,泪水不知往哪流……(选自张文青的《妈妈,我错了》)

3、爸看见我们来了,连忙坐了起来。我左手扶着爸爸,右手把枕头竖了起来,然后用两只手慢慢把爸爸靠在了枕头上,舀了一碗鸡汤双手递给爸爸,爸爸用他那颤抖的嘴喝着母亲亲手做的佳肴。(选自沈成凯的《探病》)

4、倒了点热水在盆里,放入适量的洗洁精,再把碗、筷、盘子放入盆子里,左手拿起盘子,右手用抹布在碗上抹一圈就放在另一个地方。我越干越起劲,竟然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歌曲……(选自丁晨的《为了母亲的微笑》)

5、一时间我应付不过来,急得抓耳挠腮,手忙脚乱,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却幸灾乐祸,情不自禁地呲牙咧嘴笑了起来,两个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睫毛凌空画出了一段漂亮的圆孤,结果,我也忍俊不禁。(选自杨成的《笑》)

6、突然,我只觉得脚好像踩到西瓜皮一样滑溜溜的东西,身子向后一仰,手向上一甩,“咚”的一声,不偏不倚,摔了个四脚朝天。(选自李青的《宽容》)

从学生的练笔情况看,运用教材和名著,引导学生写出生动感人的细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岂不快哉?长此以往,扎实训练,哪能有学生写作文不具体之忧呢?

由此我们得到一点启发,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髓,大胆进行课改尝试,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赞许。

成功范文一

快   乐  星  期  天 

  扬  州  市  汤  汪  中  学  初  三  (  3   )  肖  娴  

 今  天  星  期  天  ,  倒  真  是  天  不  刮  风  天  不  下  雨  天  上  有  太  阳  ,  我  们  这  些  久  陷  题  海  的  莘  莘  学  子  的  心  情  也  格  外  愉  快  ,  因  为  老  师  要  带  领  我  们  去  竹  西  公  园  野  炊  。  

走  进  竹  西  公  园  ,  我  们  好  似  出  笼  的  小  鸟  ,  欢  呼  着  冲  向  “  野  炊  天  地  ”  。  待  老  师  讲  完  “  注  意  事  项  ”  后  ,  我  们  便  按  分  好  的  组  成  “  一  ”  字  形  散  开  ,  接  着  八  仙  过  海  ,  各  显  神  通  :  洗  锅  的  洗  锅  ,  捡  柴  禾  的  捡  柴  禾  ,  包  饺  子  的  包  饺  子  ,  一  派  热  火  朝  天  的  景  象  。  

 我  和  另  外  几  个  同  学  在  一  组  ,  负  责  包  饺  子  。  嗬  !  真  看  不  出  平  日  解  题  的  高  手  竟  也  是  包  饺  子  的  行  家  里  手  ;  只  见  他  们  将  饺  子  托  在       左  手  上  ,  右  手  用  筷  子  迅   速   挑  入  馅  心  ,  放  下  筷  子  ,  迅  速  蘸  上  几  滴  水  ,  在  饺  皮  上  抹  了  半  周  ,  双  手  一  捏  ,  一  个  小  巧  玲  珑  、  精  致  可  爱  、  白  嫩  嫩  、  粉  嘟  嘟  的  饺  子  就  诞  生  了  ,  而  且  它  们  的  形  式  多  样  :  有  带  花  边  的  、  有  月  牙  形  的  、  也  有  簸  箕  形  的  。  

相  比  之  下  ,  我  就  自  惭  形  秽  了  。  我  也  先  将  饺  皮  托  在  左  手  上  ,  可  馅  心  不  是  挑  多  了  ,  就  是  挑  少  了  。  这  样  ,  我  包  的  饺  子  要  么  成  了  小  胖  墩  儿  ,  要  么  就  显  得  “  营  养  不  良  ”  ,  难  看  极  了  !  我  正  自  懊  恼  ,  猛  然  发  现  盘  子  里  一  个  饺  子  正  咧  着  嘴  笑  呢  !  我  赶  紧  拿  起  它  来  ,  狠  劲  捏  了  几  下  —  —  结  果  破  了  ,  一  旦  下  了  锅  ,  锅  里  就  要  漂  满  菜  叶  了  。  这  可  怎  么  办  呢  ?  我  急  得  抓  耳  挠  腮  ,  挖  空  心  思  才  想  出  了  一  个  不  是  办  法  的  办  法  :  给  它  进  行  “  植  皮  手  术  ”  。  我  拿  过  一  张  饺  皮  ,  小  心   翼   翼  地  给  它  穿  上  了  一  件  棉  袄  。  这  样  ,  它  的  肚  子  上  的  裂  口  便  补  起  来  了  ,  但  它  就  显  得  分  外  胖  ,  在  盘  子  里  鹤  立  鸡  群  。  很  多  人  都  善  意  地  笑  了  起  来  ,  我  也  为  自  己  的  “  杰  作  ”  忍  俊  不  禁  。  


展开余文
                       没  过  多  久  ,  饺  子  就  全  包  好  了  。  煮  好  后  ,  我  们  美  美  地  饱  餐  了  一  顿  :  那  香  喷  喷  的  滋  味  呀  ,  简  直  让  人  回  味  无  穷  !  

         吃  过  饺  子  后  ,  我  们  游  园  的  游  园  ,  划  船  的  划  船  ,  骑  马  的  骑  马  ,  不  亦  乐  乎  !  

    这  次  活  动  不  但  培  养  了  我  们  的  动  手  能  力  ,  开  阔  了  我  们  的  视  野  ,  而  且  增  进  了  同  学  间  的  友  谊  。  这  个  星  期  天  对  于  即  将  面  临  中  考  的  初  三  学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多  么  难  得  的  机  会  呀  !  我  会  将  它  永  远  珍  藏  在  自  己  的  心  中  。                        ( (         指    导  老  师      丁  文  宏  )  

成功范文二

钓龙虾

汤汪中学初一(4)班 王杰

记得在九岁那年,有一天,妈妈带我去乡下的二姨家玩。在路上我就想,到了二姨家玩什么。突然,路旁小摊上烧龙虾的香味扑鼻而来。“钓龙虾!”我一拍大腿,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就这么决定了。”

到了二姨家,妈妈找二姨聊去了,我便到处找钓龙虾的绳子、竹子、蚯蚓、小桶等。万事俱备后,我就请表哥做技术指导。他是钓龙虾的高手,没有他,我可真不知所措了。

我们提着小桶来到河边。只见表哥娴熟地将蚯蚓拍昏,并将它绑在绳子上,又将绳子绑在钓竿上。他说:“这样就可以钓了。”我迫不及待地说:“快将钓饵放下河去。”表哥竖起右手食指,放在嘴前,轻轻“嘘”了一声,示意我不要大声讲话,否则会把龙虾吓跑。于是我就进入“音休”阶段。

表哥将绳子放在水草多的地方,一会儿,绳子动了,我赶紧提醒表哥拎绳子,表哥说:“现在只有一个龙虾在吃食,其他的龙虾都在看动静呢,要是现在拎,其他龙虾都会吓跑的。”于是,我们便又等了一会儿。后来,绳子动得越来越厉害了,只见表哥迅速地将绳子一拎。哇!只见绑着蚯蚓的绳子上有四只红红的大龙虾。我赶紧跑过去抓。谁知道,龙虾也很机灵,居然有自卫的本领,虽不“张牙”,却有些“舞爪”。我小心翼翼地抓住它的后背,将它一只一只地放进桶里。

这时,我对龙虾更增添了兴趣。我在旁边拽了一根嫩草,放在它眼前,逗它。只见它迅速竖起它的自卫工具——两只大钳子,一下子就把小草给夹断了。正当我兴趣盎然之时,表哥又逮住了许多“俘虏”。我说:“表哥,你歇一歇,让我试试。”表哥把竹竿给我,我按照表哥的经验学着钓。当钓上第一只龙虾时,我激动得心都快跳出了胸腔了。接着,我又钓了好几只。一会儿,我和表哥便钓了满满一桶龙虾。

晚上,我和表哥美美地吃了一顿龙虾大餐。

(简评:钓龙虾的过程写详尽而生动,写出了童心童趣。丁文宏)

 成功范文三

  补  车  胎

汤汪中学一(4)班    丁剑羽

我骑着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向学校驶去。只听见“哧”的一声,不一会儿,前胎就断了气。吓得我一时不知所措。我心急如焚,推着已经“瘫痪”的车,脚像踏着风火轮,急忙往修车摊跑去。

我来到修车摊,已是气喘吁吁。坐在椅子上的一位身材魁梧的修车师傅像弹簧似的弹起来,和蔼地说:“小朋友,要补胎吗?”我点点头。

他立即从工具箱中请出了他的“老朋友”,有扳手、气筒、强力胶、沾胎塑胶,又端来一只水盆。

他捡起扳手,熟练地将车轮的外胎撬开,抽出内胎,拿起气筒,套上气嘴,给车胎“输氧”。我的车胎就立刻从“萎靡不振”变得“精神抖擞”了。

   接着,他端来水盆,将车胎一段段地浸泡在水里,仔细地检查着,脸上还带着笑容,这大概就是现在所提倡的“微笑”服务吧!突然,水盆里翻起了水泡。修车师傅自言自语道:“病源找到啦!” 看着修车师傅那高兴地样子,我心里也乐开了花。


展开余文
    师傅拔掉气嘴,车胎立刻就断了气。车胎那失落的样子,似乎在苦苦哀求师傅救救它。师傅用干抹布将伤口处擦干。用锉刀把伤口处锉粗糙,又拿起强力胶,均匀地涂在车胎伤口处,放在旁边晾晒。我问修车师傅:“为什么不立即敷上沾胎胶?”师傅耐心地解释到:“如果涂上胶,立刻就敷的话,胶受不到外界风的吹拂,就不容易干了,即使沾上去,塑胶也会很快脱落。”“噢,原来如此。”修车也有讲究。

等吹得差不多干时,师傅撕开沾胎塑胶,把它敷在上面,用手抹平,用力地按。我问:“敷上去之后,又为什么要抹平呢?”“如果不抹平,就有可能没有完全沾透。还会出现脱落等情况。因此,要按部就班,不能超之过急。”我看着师傅那熟练的动作,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时,小木棒也迫不及待地想跳出来帮忙,师傅随即拾起小木棒,像使用锤子般将已经补好的伤口处使劲敲了几下。我有些莫名其妙,就问:“沾好了,为什么还要敲打它?”富有经验的师傅说:“用力敲打它,可以使沾胎塑胶沾得更加牢固,下次就不会那么容易漏气了。”听了师傅这番讲解,我真受益匪浅。

    师傅把补好的内车胎按原样装进了外车胎,并进行再次“输氧”,自行车又复活了。

我付了钱,连忙说了声:“谢谢!”便跨上自行车,向学校疾驰而去。

                 指导老师:丁文宏

成功范文四

裹粽子

汤汪中学初一(3)班   陈琳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四,刚吃过午饭,妈妈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糯米、肉、粽叶等,准备裹粽子。我很好奇,也想学,所以就跟了过去。

只见妈妈先拿出三片叶子,把它们排齐放在一起,左手抓住叶尾,右手抓住叶头,,就这么轻轻一卷,三片叶子就成了圆锥形状。真不愧是家庭主妇,的确有一手。我不解地向妈妈请教:“为什么要裹成圆锥形,不可以裹成其它形状吗?”妈妈见我想打破沙锅——问到底,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耐心地解释说:“我们通常裹三角形和小脚形的粽子,裹成圆锥形一是不容易损坏粽叶,二是有利收紧,方便扎绳”。“噢!”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妈妈边讲解边做示范,将圆锥形粽叶夹在左手上,中间三指放在里面,首尾两指卫在外面。右手先用汤匙挖了半圆锥糯米,后用筷子夹了一块肉放在中间,再加一点糯米,直到填满圆锥形“容器”,然后用右手捏住接头处,再托在左手上,右手顺势由内而外,再由下而上,将粽叶全部裹在外面。

最后一步是扎粽子,妈妈说在裹粽子所有的程序里,就数这一项工作最重要了。如果把裹粽子看成是造一颗卫星的话,扎粽子便是安装点火装置。如果这一项工作做不好,就前功尽弃了。妈妈抽出一段剪好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衔在嘴里,左手抓住粽子,用右手扎紧粽子,最后把两头的绳子打一个结,就这样一个又大又肥有棱有角的粽子就裹好了。

我问妈妈:“扎粽子有什么技巧呢?”妈妈认真地说:“如果扎得太紧就难以煮熟,扎得太松就容易散掉,所以要扎得不紧不松。”原来裹粽子还有这么多学问呢。我想如果我能够吃上自己亲手裹的粽子,那是多么有意义呀!于是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子裹起粽子来  我问妈妈:“为何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忙着裹粽子?”妈妈给我讲述了一段动人的故事。原来,端午节裹粽子是人们纪念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一种特殊性方式。

过了半个小时,粽子裹好了,那几个不太像样的粽子是我裹的,妈妈笑着说:“你裹的粽子真是与众不同。”我煞有介事地说:“人家是第一次吗!有这样的成绩已很不错啦!” 我裹的粽子虽没有妈妈的漂亮,但毕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真是兴奋极了!还未下锅,就好像已闻到了香味,早就垂涎三尺了。

指导老师:丁文宏

 作者邮箱: ding@yzvod.com

标签:教学论文 排除应付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瞬间的美丽,永恒的感动——运动会后感(网友来稿)
下一篇:考场作文注意事项(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