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78
标签:
教学论文
略谈研究式学习和创新教育(网友来稿)
qingshan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学校教育。一个学生的成才,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固然重要,但其学习方法同样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尤其显得重要。近一两年来,“研究式学习”(也称“探究式学习”)开始兴起,它以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很快得到广泛认同。这里我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方法,谈谈自己的一点夫浅的想法和做法。
首先,我认为方法是与习惯紧密相连的,再好的方法也是由习惯形成的。要在学生中提倡“研究式学习”方法,首要的就是要抓学生的学习习惯,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因,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依照教研组倡导的语文预习“三读六题”法,狠抓落实。所谓“三读”,即:(1)初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查工具书,将相应的读音和释义旁批在书上。(2)带着问题去读。给自己提出以下问题:该文的中心是什么(中心论点或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讲述了什么故事等)?用了哪些材料表现中心(用哪些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用了什么方法论证,或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用了哪些方法描写人物等)?安排材料的顺序何在?文章结构有何特点?(3)感受语言特色。将文中精美词句用浪线划出,体会其韵味。“三读”后,为了巩固预习收获,还要在预习本上完成以下“六题”,即:(1)抄写生字并注音。(2)解释词语。(3)抄写优美词语。(4)抄写优美句子(特别好的要收录到精美语言集录中)。(5)读后认识或心得体会。学生就“二读”、“三读”中感知到的某一点或几点谈谈认识或心得,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在文章的中心、表现中心的方法、语言风格、写作技巧(诸如开头、过渡、结尾等表现出来的特色)等方面多下功夫。(6)提出疑难问题。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大多基本上能按上述方法和要求预习并做好练习。我坚信,只要坚持这样做下去,就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心理,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愿望,逐步把他们引导到“研究式学习”方法这一科学的学习方法上来。在这一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兴趣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再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研究式学习”法,特别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之成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进而开始“研究学习”。同时加强对学生“研究式学习”方法的正确指导,发挥学生对知识的领会理解的潜能。鼓励学生在理解中“研究”,在“研究”中理解,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这就是“研究式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研究得深刻,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和努力创新的精神。
要想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求知欲,要想不断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使他们能适应当今经济时代人才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如果仅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那肯定是不行的。我认为,人才的竞争,其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没有创新,就谈不上改革进步,就谈不上创造发明,更谈不上发展。因此,如今的教育,不仅需要教改,更需要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教育学生有创新精神,要敢于创新。二是要教育学生善于从思想观念上创新,从知识能力等方面上去创新。这就给每一个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熟练运用传统教学有效手段的同时,还必须大胆改革,勇于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和途径,特别是要时时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等问题,尤为重要、迫切。
首先,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诸因素,使主客观各种因素达到最优配置,师生关系最优化,最大限度的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能力与觉悟的统一,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创新,为教师实施对学生的创新教育铺平道路,并给学生作好了创新的表率。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为实施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要精选教学方法。一般采取“引导一提问一启发一讨论一评价一结论”的方法,既使学生掌握了教材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扩展了思维,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和主动性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坚持探索性创新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鼓励学生由探索而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创新。(2)坚持求异性创新原则,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迁移知识的能力、寻求变异的能力、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能力。(3)坚持个性化创新原则,让学生的创新有特色,有个性。
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各种手段和形势,不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想观念的创造和知识的创新,鼓励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模式”,进行多向思维、异同思维、逆向思维等,激发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独创精神。如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评价、演讲、论辩及社会调查等,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使广大学生尽快成为当代社会所急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邮箱: chenxianping64@126.com
标签:
教学论文
略谈研究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网友来稿)
下一篇:
挥别昨日的梦幻——读徐志摩《再别康桥》(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