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1105  
标签:教师随笔
浅谈关羽(网友来稿)
天津市宝坻区黄庄中学     高二东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在小说史上,我们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神话故事的三部代表作。神话故事我们姑且不论,就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发展过程来看,显然由讲史话本发展起来的历史演义应当在前,继之才是英雄传奇,再继之才转入到世俗人情的现实描写。因此,作为历史演义的《三国演义》既带有草创的性质,那么无论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必然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缺点和弱点,关于此,我们只需把它与《红楼梦》作一对照便不言自明了。

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历史小说”,它主要描写的是国家大事,政治和军事斗争,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这些国家大事多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关羽,便是其中着力刻划的一位英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我们打算在这篇文章中仔细分析探讨一下关羽这一形象,并谈一谈我对这一形象的几点看法。

一.《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刘、关、张三人在桃园祭拜天地,结为异姓兄弟,宗旨是“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们共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后来果然做到义同生死。

在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中,关羽兵败被困土山,刘备不知去向,张辽劝降,讲明“降汉不降曹,并约定一旦闻知刘备所在,立即辞曹归刘。在许昌,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使尽了各种手段。“小宴三日,大宴五日”,“今天赠赤兔马,明天赐锦袍”,甚至还送了十名美女服侍关羽。关羽“虽感操恩”,但始终不忘旧主。《三国演义》写到这里还插入了一首小诗来赞颂关羽:

      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

      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刘、关、张兄弟三人失散后,彼此始终信守桃园之盟,互相寻找。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时,便踏上了千里迢迢寻找刘备之路。曹操千方百计挽留不住,重重关隘阻挡不住。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表现了“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磊落胸怀和英雄气概。曹操对张辽等人称赞关羽“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当然他之所以屡次夸赞关羽,其用意无非是要他的部属象关羽忠于刘备那样忠于自己罢了。连曹操这样的奸雄,忽然遇着堂堂正正,凛凛烈烈,皎若青天,明若白日的人,也只能被关羽的“忠、义”所感动,而对他敬爱有加,不忍杀害他。可知关羽的“忠”、“义”非一般人可比。

华容道上关羽放走曹操的故事,则重点突出关羽“义”字,此书回目就叫做“关云长义释曹操”。曹操百万大军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的一把火烧的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在狼狈逃命之时在华容道上遇到了关羽的拦截。这时曹操只有“三百余骑随后”,且人困马乏,如果再战必被关羽所擒。曹操只得听从谋士程昱的话:“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承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情急之下,曹操只得亲自上前请求关羽。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无奈放走了曹操。关于这个故事,后人毛宗岗曾评价说:“孔明既知关公之不杀操,则华容之役,何不以翼德,子龙当之?曰:孔明知天者也。天未欲杀操,则虽当之以翼德,子龙,必无成功。故孔明之使关公者,所以成关公之义;而其不使翼德,子龙者,亦以掩翼德,子龙之短也。”其实,“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以及“天未欲杀操”,之类,乃是唯心的说法,主要的实质性原因,不如说是孔明考虑到关羽和曹操早日有过一段交往,关羽又是仁义为怀。“留这人情,教云长做”耳。其实在第二十六回“关云长挂印封金”中,关羽临别时,就曾留下这样的话:“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所以在华容道上冒着违反军令状要被斩首的危险,放走了曹操。关羽真可以算是不负恩的君子。

另外,关羽的“义”还表现在义释老将黄忠。黄忠在与关羽的交战中,因为马失前蹄而跌倒在地,关羽有机会砍杀他而没有下刀。同样也突出他的讲究义气,武德。

罗贯中对关羽的“忠”、“义”也是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子卖命而已。

二.关羽勇武过人,与许多敌将交锋,往往不过数合,即能挥刀取人首级。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中写他与杨龄交手,不过三合,“手起刀落,砍杨龄于马下”。关羽固然有超人的武艺,但也因此助长了他骄而自矜的性格。正是由于这种性格造成了他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以至于惨死的悲剧性命运。

关羽这种骄而自矜的性格在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中已初见端倪。当时马超勇武绝伦,无人可敌,连张飞也不能胜他。诸葛亮用计智收马超。而当时关羽正守荆州,听知马超武艺过人,遂要入川比试高低,诸葛亮忙作书给关羽,其书略曰:

“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

当时关羽看毕书信,书中对他有这样一句描写,“自绰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将书遍示宾客,遂无入川之意。”关羽是否真的要入川比试高低恐也未必,但他自认武艺居于马超之上却不言自明了。

关羽这种骄而自矜的性格在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中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了。东吴为向刘备索回荆州,费尽各种计策。周瑜生前曾为此想设计杀害刘备,这一次宽仁长者的鲁肃迫于压力,也提出了设宴诱使关公赴会,强迫他归还荆州。“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杀之”的毒计。关羽是武勇绝伦的将军,又是气概非凡的英雄,他明知这是鲁肃的奸计,但仍决定自己单刀赴会。在他眼前,“江东群鼠,何足忧哉!”在宴会上,怀有杀意的鲁肃,对待关公是“举杯相劝,不敢仰视”,其后关公“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之时,鲁肃“魂不附体”,眼睁睁看着关羽的船只乘风而去,则只能是“如痴如呆”。


展开全文阅读
关羽以前别过曹操,如今又告别鲁肃。前日之五关斩将,妙在拦当不住,今日扁舟江上,又妙在无人拦当;前日之独行千里,妙在来得明白,去得明白,今日之单刀赴会,又妙在来得轩昂,去得轩昂。无论是昔日的别曹操,还是今日的别鲁肃,关羽都是往来自得,旁若无人,他那胆略和气概在使人钦佩的同时,不禁让人也着实为他捏了把汗。关云长雄风盖世,真可谓超群绝伦,当然这就更加助长了他骄而自矜的性格,使他对东吴产生麻痹大意,铸成了失去荆州的严重错误。

关羽在计划攻取樊城过程中,计淹于禁七军,又斩了勇力无比的庞德,威振华夏。曹操害怕关羽挥军进攻许都,甚至想欲迁都以避其锋。吕蒙则又采取很特殊的计谋,他本人假装病危,上书辞职,同时起用名望不彰的年轻将才陆逊;陆逊又致书关公“求两家和好”,“书词极其卑谨”。关羽本就很骄矜,又没有识破这一切都是东吴的计谋,故根本不以陆逊为意,并且还嘲笑孙权“用此孺子为将”,他完全丧失了对东吴有可能偷袭荆州的警惕性。等他确知荆州已失,承认“吾中奸贼之谋”,则已悔之晚矣!

当然,荆州之失,也是东吴和曹操一次联合行动的结果。如果没有这次吴、魏的暂时的联合行动,要夺取荆州谈何容易。这个事件说明,在战争中,无论是攻是守,也无论是处在不利的环境,还是处在胜利的环境,为将之道都必须保持冷静谨慎,丝毫大意不得,而关羽则恰恰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

关羽失了荆州之后,“前有吴兵,后有魏兵”,救兵不至,处境十分困难。关羽只得带领三百余残兵败走麦城,困守待援。此时,他的部下多半带伤,又无粮食,但对前来劝降的诸葛谨却义正辞严地加以拒绝,表现出“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的英雄本色。最后他只得弃麦城,奔西川,可是途中再次中了埋伏,关羽、关平父子被擒。孙权本欲劝降,但他们至死不渝,父子最终遇害。关羽的死,除了吕蒙等东吴诸将的谋害,一方面是刘封、孟达坐视不救的结果,另一方面就是他这种骄而自矜的性格导致了这次失败。因为我们试想,同样是吴、魏联合,换作赵云守荆州,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评论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失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①关羽虽死,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至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却为后世所感念。

三.《三国演义》中的那些人物,虽然以极其宏伟和浓烈的色彩,在史诗般的规模中塑造出来的,但是他们毕竟离我们,或者说离凡夫俗子的距离太遥远了!象诸葛亮、关羽这样的人物,我们也许在内心充满了对他们的景仰和崇敬,但是却无法对他们感到亲近和接近。与之相比《水浒传》中的人物也许要好一些,使人感到他们还在食人间烟火,然而他们仍然没有打破“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传统写法,那里面的正面人物们,虽然“神”气少了一点,但“英雄”气却太多了一点。至少象关羽,诸葛亮这样的人,他们仿佛完全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使人们实在难以理解。正如同普通的老百姓全然不能理解前些年“样板戏”中那些没有配偶和正常家庭生活的男、女“英雄”们一样。②总之,我认为罗贯中塑造的关羽的这个艺术形象,人物形象缺少生活基础,有些情节缺乏艺术的真实性。

首先,关羽从第一回“桃园三结义”出场到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关羽被害结束。在读者的印象中关羽就是一位雄风盖世的“超凡”的英雄,罗贯中也正是要突出他的“超凡”。最好的例子是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中尤为明显。

小说写关羽领兵攻打樊城,亲至城下,曹仁趁关羽没有防备,令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关羽右臂因而中箭受伤,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小说在这里作了精细的描写:

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账上账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

当然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关羽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肉体痛苦。关羽这种超凡的大丈夫气概使几百年来的读者为之无限赞叹和感佩。人们在赞叹关羽超凡的英雄气概之余不禁要问关羽究竟是神,还是人?罗贯中描写这一情节,大肆发挥渲染。也许自认为是得意之笔,但读起来却令人毛骨悚然!当然小说在艺术创作中有时需要适当的渲染,夸张,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必须符合生活规律,如果悖离生活,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再有,在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中对于关羽的“神”气描写尤为突出。小说这里对于关羽死后阴魂不散,以及在玉泉山显圣护民,到最后附魂于自己的仇人吕蒙,致使他七窍流血而猝死这些荒诞不经的情节描写,更加突出了关羽是“神”,而非“人”。当然从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我们不能也不应苛求于罗贯中,但指出这一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对此,我们只能持批判的态度而不能一味说好话。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小说《三国演义》塑造的关羽形象,远远比任何史书只是罗列人物功绩,得失,生动得多,也深刻得多。

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同样也说明,英雄的关羽以他神威勇武,“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伟大精神永远活在后代人民的心中。正如后人诗中所说: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高二东

2003年8月

联系方式:ged4059@sina.com

作者邮箱: ged4059@sina.com

标签:教师随笔 浅谈关羽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考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法(网友来稿)
下一篇: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几个矛盾问题(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