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1574  
标签:备课资料
《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简析(网友来稿)
内蒙扎赉特旗一中 李殿林

   这是一篇论述绘画艺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文艺学论文。是学习课文《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的“垫底”文章,下面作简要的分析。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五个层次。中心问题还是论述绘画中“虚”的艺术表现力。

   第一层次(1——3自然段):叙述宋代画院考试的情况,从宋代画院的考试情况提出本文的观点。举了两个例子,以“竹锁桥边卖酒家”和“深山藏古寺”为题的这两份“夺魁”考卷在画面构思方面的共同特点是“露其要处而隐其全”。文章的观点实际就是隐含在这两个例子中的,即“中国画非常讲究虚实藏露”。下文分三个层次论述绘画中“虚”的三种表现及其艺术效果。

   第二层次(4自然段):论述“虚”的第一种表现及艺术效果。首先指出了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在表现生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绘画由于画面的有限性和绘画形象的固定性,又对绘画表现更广大的生活空间、表现时间过程、表现心理活动和声音形象等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这句话很重要,是全文的“纲”。绘画既然不能更好的表现空间、时间、心理和声音等内容,怎样弥补这种不足呢?要靠“虚”。

   通过“虚”使画的空间变大。举中国画为例论述。中国画“虚”的一种表现就是讲究“藏”。为什么讲究“藏”?通过“藏”和“虚”能激发欣赏者的想象力,以此拓展“画”所反映的现实空间,达到以简胜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次(5——6自然段):论述“虚”的第二种表现及艺术效果。通过“虚”使画的时间变长,深刻表现人物的心理。举外国画为例论述。首先提出了绘画中虚实关系的另一种情况,就是通过展现“一瞬间”的“实”,来表现“无穷”的“虚”(事件的前因后果),引起欣赏者对事件过程的想象,以此拓展“画”所反映的时间过程,领悟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第5段的第一句是个很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两个分句就是前后两个自然段的要点。这段还解释了这一种虚实关系的含义。第6段举了三幅外国绘画为例说明了这个观点。

   第四层次(7——8自然段):论述“虚”的第三种表现及艺术效果。提出绘画中的第三种“虚”,即空白,通过空白“以无形当有形,给欣赏者留出想象力自由驰骋的余地”。举了八大山人、齐白石、马远的画为例。第8段进一步说明“空白”不是真的一无所有,是有着丰富的内容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画”。这是中国画独特的表现手法。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进一步强调绘画中“虚”的艺术表现力。

   这篇文章论述了绘画艺术中“虚”的三种表现及其艺术效果。

   从手法方面看,文章从宋代画院的考试谈起,饶有趣味。论述条理清晰,深入浅出。

 作者邮箱:  lidianlin_1969@163.com 

标签:备课资料 从宋代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网友来稿)
下一篇:抒发愁情的经典──张继《枫桥夜泊》赏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