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179
标签:
作文指导
一次作文辅导课的思索(网友来稿)
慈溪市范市中学 范力翔
背景:
有一次国庆节休假,我布置学生利用这七天长假,写一篇以“国庆”为话题的作文。我出这道作文题的意图是让学生在长假期间,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索,进一步熟练地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祖国壮丽的河山,繁荣的景象,反映家乡的变化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歌颂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但长假过后,同学们的作文质量却令人十分不满意。有的只是到农贸市场转了一圈,或者写了全家人国庆团聚的喜庆场面;更多的是内容空洞,泛泛后论社会主义好,用社会课上的所谓事实论据来证明祖国五十多年来如何迅速发展,祖国综合国力如何蒸蒸日上,或干脆上起了历史课,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和国庆节的由来,把我这次写作训练的意图生生地篡改了,令我对当初没有明确体裁题材范围后悔莫及。我甚至有个发现,学生如果把布置的作文写成议论文,往往就是他们对这次作文感到困惑的时候。
对此我进行了思索,我觉得我当初布置这次作文时有点草率,没有对这次写作作出必要的导引;二是学生在写作中不善于观察思索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不善于从这些平凡的人和事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东西。于是,我在接下来的作文辅导课上作了下面的尝试:
教学片段:
我先是对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批评,也指出了他们作文失败的原因。(学生们低头沉思的,如有如悟。)
然后我朗读了一篇学生文章,写的是邻居大叔家在国庆节办喜事。完了,我让全体同学来评论。(大家议论纷纷,但最终意见统一了,大家认为这篇文章仅写了邻居大叔家在国庆节办喜事,不能够表达主题,至少是中心不够突出。)我肯定了大家的意见,表扬他们善于思索,勇于发言,能正确指出了同学作文存在的不足,(刚才几位发言的同学露出得意的神情),我于是又调侃了他们一句,“世人往往如此,能发现别人的错误,却对自己的缺点视若不见。”他们的脸红了起来。
我望着因为文章受到批评而正难为情的学生,问大家:可是你们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朗读这篇文章吗?(学生不解)因为我认为这篇文章还是可以作好的,比那些空洞论述祖国繁荣、社会主义好的文章要好得,因为它有继续加工发掘的空间。我引用了陆游诗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指出作文时应当有诗句中的这种意境,这种构思。
教师出示课堂作文练习:《妈妈的手》,请同学们在5分钟里列出写作提纲。教师收上学生提纲后用投影仪出示教师事先罗列的学生写作思路:妈妈的手是温暖的、勤劳的、粗糙的,妈妈多么伟大等,学生看了很是惊讶,因为他们就是这样构思的,教师接着指出同学们在写妈妈时的一种“传统”思维:妈妈送我上医院!同学们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接着引导他们,能不能写写你们听说的有关“妈妈的手”的故事。这样也许就能打开思路,教师出示学生优秀习作《妈妈的手》供学生阅阅读读欣赏。那么,我们刚才那篇文章呢?教师通过举例,把思路又拉回到国庆题材的作文。
同学们这时都若有所思。
我又叫了那名写邻居大叔国庆节办喜事的同学,让她说说该怎样去续挖掘这个题材,修改这篇文章。
这位学生得到了触发,决定去采访那位国庆大叔,了解一下邻居大叔国庆节办喜事背后的故事。
结果:
那位同学写了一篇《国庆叔的故事》,围绕着邻居大叔“国庆”写了三件事,一是“国庆叔”得名源自全国解放那年的国庆节,二是“国庆叔”用手推车娶来了媳妇,三是“国庆叔”在儿子娶媳妇的别克轿车上挂国旗,三件事有详有略,或明或暗,通过对“国庆叔”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中心:国庆的故事里包含着我们祖国的发展和老百姓对共产党的信赖。这位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就有了很好的触发,写成了一篇好文章,后来发表在《慈溪日报》上。
其他同学也通过这次作文课,认识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好不假思索,空发议论,不善于观察思索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不善于从这些平凡的人和事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东西。
评析:
这堂课中教师抓住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进行剖析,根据学生作文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练习,启发学生思考,初步解决了这班学生写作中的这个毛病,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做到两个“善于”。具体表现在:
1、教师重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能深入进行剖析,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我们有时为了教学进度,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而实际上,作业是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的最直接的反映,教师必须要对学生作业中存在出现的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学生普遍或个别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加以弥补。
2、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展开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中,明确讨论结果。
3、教师善于进行含蓄的批评,使课堂气氛和谐快乐又充满幽默。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教师除了批评外,更多的应当是表扬和鼓励。即使是批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和程度,要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对学生写作“泛议论化”现象尽管感到很是头疼,但这堂课里,教师却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批评,起到了疾风暴雨式的批评所不能起到的教学效果。假如教师对学生那篇写邻居大叔家国庆节办喜事的文章一棍子打死的话,就再也没有后来那篇成功的文章了,也可能从此扼杀一位学生的写作兴趣。
4、通过这堂作文课,教师引导学生防止了作文“泛议论化”现象,同时,初步得出写作的规律:要善于观察思索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善于从这些平凡的人和事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东西。描写身边的人事景物,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者邮箱: aib173@163.com
标签:
作文指导
一次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散文诗两篇》之《记忆》教案设计(网友来稿)
下一篇:
动听的音乐,动感的语文课─——浅谈语文课中音乐的应用(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