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940  
标签:作文素材
畸形的母爱(网友来稿)
张月平  

读完《孔雀东南飞》,我还沉浸在焦刘的爱情悲剧中。刘兰芝在焦家可谓昼夜操劳,“鸡鸣入户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焦母认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还要为仲卿求东家贤女。我们不论焦母的话是否真实,兰芝作为一个被休的儿媳,临刑前“起严装”,“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向焦母辞别: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由这些细节,我们可见刘兰芝在古人要求的为妇之道“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上是做得很好的。焦母又为何要将刘兰芝休回去呢?

刘兰芝十七岁嫁给焦仲卿,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刘兰芝嫁与焦仲卿,并与焦母同住,这样的从夫方居住的家庭,长辈有很大的权威,父亲被称为“至尊”,母亲被称为“私尊”,父母对儿对媳均有很大的处置权和支配权。仲卿无父,母亲则享有绝对的权力。刘兰芝在焦家多年,并没有子嗣,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云梦秦简《日书》言“娶妻吉,以生子”,仅凭此一条,焦母就有充分的理由将刘兰芝遣回去。当时社会妇女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将兰芝的被休归为不顺父母,由于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家长制给了焦母无限的权力来拆散这对恩爱夫妻,同样妇女的三从四德又导致兰芝的屈从地位,作为婚姻当事者的兰芝,她无任何自由而言。

套用一句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焦仲卿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只有寡母而无父,焦母可以说是与焦仲卿相依为命。刘兰芝的到来,将焦母对焦仲卿的那种专制的爱瓦解,焦母不能忍受别人与她共享儿子的爱,故对刘兰芝百般挑剔。当仲卿为兰芝求情时,她竟恼羞成怒,“小子无所惧,何敢助妇语!”她虽说会为仲卿谋求罗敷,其实这只是一种托词,如果罗敷真的过门,她会以与对兰芝相同的态度去对待罗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焦母是一种典型的恋子情结,她情感上过于依赖仲卿。母子或父女之间也有异性相吸的本能,只是人类长期严格的道德禁忌已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内心成为几乎是直感的本能的心里定势。单亲家庭中父母子女在心态情结上比正常家庭会有更多的怜惜和牵涉,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心理变异”,这种变异常以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表现形式,内心深处却潜藏着类似的异性之恋的情结。焦母对仲卿婚恋问题的过分关心实质是想回归到从前那种独霸儿子的爱的日子,她就在这种爱恋中失衡,只不过她本人无意识罢了,故而在这种情况下刘兰芝的被遣又是必然的。

 一个人的思维、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焦母的恋子情结决定了刘兰芝被遗的命运,而封建礼教只不过为焦母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并赋予了她绝对的权利。

 作者邮箱: zyuep@sohu.com

标签:作文素材 畸形的母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古诗词教学创新四步曲(网友来稿)
下一篇:高考复习专题教案——仿写句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