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5678
标签:
备课资料
出入于现代诗的世界——由余光中的《乡愁》浅论诗歌创新教学(网友来稿)
hehe
经过七八年的正规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古诗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而现代诗歌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形象大于思维,寥寥数语总是承载了诗人满腔的深情。华丽也罢、平淡也好、文字只是一个载体,学生能通过文字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一个基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理解一首诗,必须完成情感的迁移,即在诗歌领悟的过程中,给原有的乡愁加上学生个体情感因素,把余光中的乡愁变成学生自己的乡愁,这首诗才算学会了。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里选录的余光中的《乡愁》一诗,看起来是一首很简单的现代诗歌,但是其实它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短短的十几行字中蕴涵了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要真正理解并非易事。要教学生欣赏现代诗,尤其是欣赏《乡愁》这一类抒情性很强的诗歌,最大的困难就是让从未曾尝过背井离乡之苦的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设的感情环境中去。仔细看余光中的《乡愁》,从头至尾无一华丽的诗句,但诗行之间却充溢着荡气回肠的浓浓的愁绪。而这种浓浓的愁绪,这是我们首先要学生领会的东西。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切的创新才有实现的可能。所以,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我们的课堂。
创新之前,我们先要完成的就是对诗歌的领悟。但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且诗歌的教学,永远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老师说得再多,学生理解未必有期望中的十分之一,老师说的再好,也只是老师自身对诗歌的感受,而非学生的,与其老师不断地说,倒不如给学生创设一个乡愁的氛围,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近思乡的愁绪。所以,第一步,要有一个有感染力的、能让学生进入乡愁情境的导入。这种导入光用教师的语言是不够力度的,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手段。余光中的诗,因在赴美留学期间受了当地流行的摇滚乐的影响,十分注意节奏感,具有较强的音乐性,所以他有不少的诗作被人选中谱曲演唱,包括《乡愁》亦是如此。其诗作中有一首堪称乡愁的姊妹篇的《乡愁四韵》,由台湾民谣歌手罗大佑用吉他伴唱,旋律简单动听,音画的结合将乡愁的气氛渲染得极好,令听者不免愁上心头,颇有绕梁三日之感。歌曲画面的设计也渲染出此种愁绪,无论是“长江水”、“海棠红”还是“雪花白”、“腊梅香”,每一个画面都是启发学生想象的美感元素。学生在欣赏此曲之后,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浓浓的乡愁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个好的开端就等于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美好诗歌世界的大门。
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曾有人说过,越是名家的作品,越应该淡化对作家的介绍,不然难免有“名气压人”之嫌。我却不以为然。大家也好,小家也罢,诗人的创作与他的生平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让学生知道诗人的情况,岂不是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少了一个航标。诚然,一味由老师来介绍,不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我们大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然后,老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了解情况,在课堂上作适当的补充,应该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朗诵朗诵再朗诵,多种形式、反复地再现诗歌的声音形象,始终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最佳方式之一,这一点我们要向古人学习。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欣赏诗歌纯粹的主体,朗诵的过程,他们是自己在教自己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妨把朗读分为有机组合的几个阶段。初读阶段只注重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并从朗读中得到初步印象。这是最基础的朗读。在分析讨论主题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要着重于诗歌中情感的表达,读出思乡的韵味。这是对余诗情感把握后的朗读。等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乡愁的思维发散迁移之后,再进行自由的朗读,就可以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次朗读则对余诗进行了加工,读出来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乡愁。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当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诗歌的能力为目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理解一首诗的感情不难,但要学生能够运用诗一般的联想和想象去看待诗歌,并进一步活学活用,指导自己的写作就不简单了。在诗歌教学中对诗歌进行的分析,其目的无非是让学生通过把握诗人在诗中寄托情感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感情,再尽可能发挥自己的联想充实诗歌的意境。过于仔细地条分缕析会破坏诗歌的整体美感,所以我们不可能过多地讲解。现代诗歌与旧体诗在言简意赅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许多说不清道不尽的细腻感情总是被诗人浓缩在几个简单的意象中,这种高度的凝练和抽象在余光中的《乡愁》中尤为明显,诗人把几十年的情感沉淀下来,在十几行短诗的创作之中瞬间爆发。我们的学生就是要把这已经浓缩了的思乡之情扩大,大到可以产生共鸣方可领会诗人写作时的心情。当然,诗人进行浓缩时是一时的灵感,轻轻巧巧地就完成了情感的迁移。然而,无法情景重现,学生也没有这样的阅历,缺乏深厚的情感体验,还原起来必定是困难重重的。所以应让学生从联想和想象入手,在自己的经历中或曾经学过的诗文中寻找与之相类似的意象,这样或许对学生的理解会有帮助。这个寻找的过程也应靠学生自己来完成。
在自主探究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个环节是要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意象之后,再让学生们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每个章节所表达的感情,做好了这一步,再开始拓展迁移。给学生一个模式,让他们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发掘曾经接触过的拥有类似的意象或情感的句子。这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又可以在“知新”的过程中不忘“温故”,拓展了诗歌情感的外延。第二个环节则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简言之,就是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去看余光中的这首诗,在比较中得到新的认识。书本上也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同样的题材,诗人相似的经历,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但又因创作风格迥异,读起来感受又大相径庭。这是最好不过的比较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借此发展一下学生的求异思维,看看学生们各自喜欢哪一首。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成理,都当予以肯定。因为我们不需要统一的答案,只有多元的思维才可能有新的发现。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白相同主题的诗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领会余光中看似平淡的诗句中蕴涵的浓浓怀乡情。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思想火花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各自不同的喜好、陈述各自不同的理由的时候,也就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对课堂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是很有益的。
展开全文阅读
在余光中的《乡愁》之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有人说,余诗是用最狠心的别离成就最醇美的乡愁。这种愁绪,余光中在他的许多诗文中都有体现。正如他所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非经历了远离家乡的痛楚,《乡愁》是写不出来的。但是,对于莘莘学子而言,乡愁也许有他们不同的感觉。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容说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涉世未深的学生们的乡愁是什么呢?大诗人们把一丝一缕的带有时代印记和历史色彩的愁绪变成一个个漂亮的比喻句,我们也不妨放开束缚,让学生们设想一下,如果一天走出家乡,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让他们想象一下自己的乡愁,大胆地进行比喻句的仿写。也就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就要给予他们适宜创造力生长的课堂环境。相信这样的仿写一定可以深化学生对原诗感情的理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余光中只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样东西,那么剩下的他未曾用到的许多意象就是他余留的想象的空间。学生们的仿写造句就是在填补空白。这种想象力的调动,给学生们的理解又创造了许多新的元素,乡愁也因此带上了多元的个性色彩。当然,学生的创作毕竟是稚嫩的,但我们也一样可以从中发现稚嫩的美。
一堂创新的诗歌教学课,少不了一个体现创新意识的课外作业划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业设计我们可以还从发展学生想象力着手。余光中的《乡愁》,一个章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但这场离别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也缺少细致的场面描写,给读者遗留了宽广的想象空间。若是让我们的学生充当一次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模糊的离别补充清楚,不能不说是对诗歌鉴赏的延续。
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一步一步越走越快,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已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的面临的首要任务。现代诗歌文字较为简单,所以对于现代诗歌教学,我们的确应当大胆放开搀扶的双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在简单诗句背后的深刻含义,方能令他们拥有自由出入现代诗世界的本领。
作者邮箱: lee_x_liu@hotmail.com
标签:
备课资料
出入于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养成语文学习的习惯(网友来稿)
下一篇:
乡愁(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