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高考范文
阅读:1421
标签:
高考范文
摆平你心中那杆秤——对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价的反思(教师中心稿)
河南省商丘市第四高中 高 杰
【高杰简介】
高杰,笔名白风,河南省商丘市人,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河南省青年作家,商丘市作文研究专家,省级骨干教师,金海岸高考研究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优秀会员,《作文指导报》特约编辑,商丘市教育战线“新长征突击手”。近年来,在各级报刊公开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80多篇,20多万字。在《语文报》、《作文报》、《作文指导报》、《新作文》、《作文成功之路》、《中学生学习报》等省级刊物发表创新作文研究文章50多篇。出版作文研究专著2部,与人合作著作6部。 他探究并创立了一种崭新的作文理论——“创新作文十二法”。这一方法是以美学为理论依据,以创新为精神主导,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追求新颖,强调个性,形成了一整套独具风格的创新作文理论体系,自称“疯狂作文”。至今,已在商丘、郑州、新郑、开封、河北、山东等地的中学、专科学校,应邀举行 “疯狂作文”专场报告会40余场,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
商丘电视台一套《新闻播报》、三套《文体科教》、《今日睢阳》、《京九晚报》、《教育时报》等多家媒体均对其本人及讲座作了新闻和专访报道。
通联: 河南省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 476100 宅电 0370—2621029
手机 13083707908 邮箱 gaojie5658@sohu.com
高考阅卷工作虽然早已落下帷幕,但由今年作文题目本身所引发的种种思考与讨论远没停止,且有烈火越烧越旺之势。教育界各路高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涉足江湖,舞枪弄棒,各显其能。一时间,整个江湖,刀光剑影,杀声四起,不亦乐乎!
“评卷”,也是我每年必作的一道题。今年,我本想作为一名逍遥自在的“看客”,来个“坐山观虎斗”,可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总觉得他们的打法不对头。他们要么是急火攻肝,裸膀露背,破口大骂,极没风度;要么是横劈滥砍,不着门道,指东道西,哇哇乱叫;要不就是涂脂抹粉,抽线插花,不击要害,只摆花架。本人试着将这些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的评论者分门别类,名曰“论者众生相”。
一、拍案惊奇型
【特征】无端惊奇,莫名其妙
【案例】 当我获悉题目之时,不禁拍案叫好……从今年命题来看,作文的导向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而众所周知,自从中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作文命题大都是“花架子”,一直都是众位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今年高考作文对于考生有难度。是的,就是这种难度,才会让人拍案称好;也只有这种难度,才会拉开考生在写作上的距离,是驴是马,待考生文笔一出,便可窥见一斑……
【简评】这是某报题为《为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叫好!》的“专家”评论中的一段,看似很精彩,但我总感觉不是滋味。不但25年来的作文命题被他一口否定,而且“难度”竟然成了他评价题目好坏的唯一标准。真是荒唐!我真不懂他“拍案称”的是哪门子“好” !
二、一厢情愿型
【特征】合我者尊,舍我者鄙
【案例】 “理性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最基本原则。今年的作文题把‘理性的思考’放在了首位,这是高考命题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素质教育真正成功的体现……我认为今年的作文题是最好的。”
【简评】这是6月9日某报“教育专刊”上的一篇“特级教师”的文章——《理性的胜利》中的一段。我真怀疑这位特级教师对高考命题的理解能力,他竟然一厢情愿地将“理性”看得高于一切,他竟然忘了高考作文命题还有其他诸如公平性、开放性、时代性、人文性、思想性、灵活性、兼容性等更为重要的原则。我真担心,那些因不明真相而误看了这篇文章的中学生们会走向“唯理性”的歧路。
三、盲目叫好型
【特征】 闭目塞听,混水摸鱼
【案例】 “今年的作文题,是“反猜押”的成功尝试,足以让那些以猜题押题为生,以猜中题目而自吹自擂的老师,在这样的题目面前,见鬼去吧……我同情命题者,更佩服命题者,面对这么多的考生老师,要命出一道不被猜中的作文题,该是多么不容易啊!”
【简评】此为6月10日一知名网站上一位“观察员”的访谈录。这位先生可谓一语惊人。难道命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难为人吗?难道非要让全国600万考生都哭成一片而后快吗?呜呼,不可思议!
四、金刚怒目型
【特征】
疾恶如仇,怒发冲冠
【案例】
◎看到的这个作文题让人失望、伤心乃至愤怒!
命题者不着眼社会实际,不从教学本身出发,不设身处地从高中学生的角度考虑,而是高高在上随心所欲号令天下,甚至玩弄自己的小聪明小花招,显摆自己的大智慧大哲学,真是流毒甚深,危害甚大……
◎ 那些命题专家是不是对中学语文教学一无所知的空头理论家?还是开了后门去出卷,然后等考完全国到处跑作报告赚出场费?
◎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2003年高考作文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奉献于广大考生的卷前。
◎ 如果说“八股取士”造就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奴才和庸才,今年的高考则是扼杀了一个又一个的天才!有多少心智聪明的孩子在哭泣,有多少含辛茹苦的父母在心痛,又有多少老师无所适从,中国“官学”大于“文学”,中国教育落后,谁之过???
◎ 高高在上的命题者,大笔轻轻一挥,就把全国600万考生三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何其轻松,何其无耻!真不知他们出于一种什么心理!!!不会出题就滚开!!!
◎我们必须要追究高考命题组的责任! 由着它们这么弄下去,学生们只能上吊了!
如果由着它们这么弄下去,2004年的考题同样会让学生上吊!!! 我们必须说话!!!!
展开全文阅读
【简评】
此为某知名网站上的几张帖子。我仿佛感觉到了一线教师们怒涛般的狂吼。他们仿佛要把命题人给撕吃了。可是今年的作文题真是这样令人作呕吗?真的就让那些教了20多年书的老师为难吗?问题出来了,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才对。老是骂人是没有什么用的。
五、悲观失望型
【特征】过分自责,不见光明
【案例】◎ 本人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也很惭愧的得了一些荣誉称号,但面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我是先惊后怒,我甚至不知道以后如何教书了,我迷茫,我无奈。
◎ 语文教师实在有点难当啊!600万考生十二年的苦读,结果被几个狗屁不如的出题者给活活扼杀了。教师可悲,学生可悲,中国的语文教育更可悲!
◎ 高考本来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学校挑选,让国家挑选,但现在却变成了考生与命题者玩“捉迷藏”的游戏,不得不让人悲哀。为什么命题者非得难倒天下考生而后快呢?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考生而不是命题者呢?两天的带考让我为考生心痛,十几年的苦读光阴,就这样让出题者的游戏玩得收成寥寥。可悲! 可叹!! 可气!!
【简评】不必如此低调悲观吧!君不见,今年全国各地的满分作文卷不少于前两年,总体水平也不算差。所以,我们一线的园丁们没必要过分自责。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很好地调整自己。
六、无可奈何型
【特征】束手无策,听天由命
【案例】◎ 要和全体高三老师和学生斗智斗勇大概是我们某些命题者的爱好,只可怜了辛苦忙碌的语文老师和学语文的孩子们!! 面对高考题,说不出的厌烦与无奈。
◎ “要知道,这区区几个小时,薄薄一张试卷,背后,寄寓着600多万莘莘学子,十几年寒窗苦读经冬历夏苦苦拼搏的希冀,很多人甚至以身体健康的损坏为代价!又蕴藏着多少老师多少父母日日夜夜苦心孤诣摸爬滚打的辛劳啊!如果您不能理解我作为一个高三教师的痛苦与愤怒的话,那么,请您去看看走出考场后,那一个个考生疲惫的面容、黯淡的神色甚至伤心的泪水吧,您就会懂得愧疚…… ”--出题的人啊,听听这些话吧!!
◎如此出题,到底想把我们的作文教学引向何方?试问即将进入高三的师生将如何面对高考作文复习?路在何方?
◎当我们看到他们自信走进考场,茫然走出考场的表情,作为老师,我们更是不解和愤怒!全国亿万人瞩目的国家级考试,竟然会有这样的结果?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
【简评】这种论调把前途看得很暗淡,对今后的工作束手无策,不是积极主动地寻求问题解决的出路,被动接受改革浪潮的撞击。
【我的感言】
高考作文,备受关注,这很正常;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也很自然。卷评工作,对我们的中学教学工作和高考命题工作,无疑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当然,在卷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理智的评价标准。任何过激与不及的言论,都是不好的。
但我们看到,以上这些评论者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还都缺乏一种正确的态度。
就今年的题目来讲,我本人以为,与往年相比,有它突破性的一面。首先,它带有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启迪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思考生活、思考自我。其次,它具有很大的立意自由:考生既可以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也可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意义。文章的主题,比起往年比较单一的“诚信不可抛”、“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选择助人”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
但是,题目本身又给话题添加了很多限制,又是“感情”又是“亲疏”又是“认知”,而且还要把这几者结合起来,无形中增加了审题的难度。话题限制多了,不说是让人走死胡同,但肯定是个很窄的巷子。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是很难驾驭的。面对这个话题,几乎没有考生不是抓耳挠腮思忖万千而不能顿悟的。加大了限制性,这本来是应该无可厚非的,但限制性太强,反而束缚了考生的思维,这也许是引起大家“愤怒”的主要原因吧。
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是一“松”一“紧”:话题进一步“放松”,而限制却进一步“收紧”。尤其是它浓郁的哲学理性,正像一把解剖刀,切中了我们作文教学的弊病。我们的作文教学太不重视思维训练(譬如批判思维、发散思维等),太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世界,只是在一些所谓方法上大作文章,以致于让平时少于思考的学生无所适从。
我的一位平时作文水平很不错的学生,后来对我说:“刚一看到作文题的时候,我懵了。我居然不知该写些什么,甚至没有时间作具体的提纲草稿……我们班的几位同学下午接到家里的电话后全都哭了,我们12年的付出难道就这样被否定了?”
仔细想想,拼搏在一线的高三语文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写不好作文而急得破口大骂,出离愤怒,也是应该能够理解的。我们不妨听听一位老师的心声:“因为我们身在高三;因为我们与学生三年来题海中患难与共——多少名句一起背,多少字词一起做,多少阅读一起理,多少奇文共赏,多少疑义相析,多少套题,多少练笔,多少夜晚共梦考试手忙脚乱抓耳挠腮左右徘徊忧心忡忡忐忑不安醒来犹自后怕连连;因为我们深爱学生,深味其中苦,深望学生榜上有名,不做落第孙山,不去夜泊枫桥彻夜难眠…… 强烈呼吁出题人深入高三,了解学生心态,语文走向,别冷了高中师生的心!!! 学学上海高考吧,至少叫人有兴趣做。 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别领人走死胡同!!!”
够了,我已经很感动了。因为我和他们一样,也深有同感。
其实,我们还应该明白,今年的作文命题人是有意识的来了一次改革,打破了几年来所形成的固有模式。既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必然就会有分娩前的阵痛。
有些身在其外的人,往往出于好意,发一些理想化的高论,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说,“八股”的确声名狼藉,应人人喊打的话,那考场作文可能表现出的这种不足,绝不只孤立的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责任,它需要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机制、教育环境的改善。
所以,在评价试题的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它的亮点,也要看到它的不足。既要看到它
突破的一面,还要看到它……。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一味地歌颂。总之要始终坚持一种真正的客观、公正、科学、理智、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评判它;要正确认识“稳中有变”的命题趋势,力争以正确的分析、评价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
客观、公正、科学、理智
通联方式: 河南省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 476100
宅电 0370—2621029 手机 13083707908
邮箱 gaojie5658@sohu.com
标签:
高考范文
摆平你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尊重>热爱(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